2025年中考题分类汇编----分子动理论 (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中考题分类汇编----分子动理论 (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中考物理题分类汇编---分子动理论
1、(2025贵州)将等量白糖分别放入同样多的热水和冷水中,在不搅拌的情况下,热水变甜得更快。这里影响水变甜快慢的主要因素是(  )
A. 体积 B. 质量 C. 温度 D. 密度
2、(2025广州)如图是氦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氦原子(  )
A. 核外有2个电子 B. 整体有4个电子
C. 核外有2个正电荷 D. 整体有4个正电荷
3. (2025四川眉山) 如图所示的事例,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船闸不属于连通器
B. 图乙中的现象,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C. 图丙中的现象,说明纸条上方比下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D. 图丁中,把玻璃板拉离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大,说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4、(2025·泸州)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下列关于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加速升空的火箭做的是机械运动,发射塔相对于正上升的火箭是静止的
B.图乙:抽掉玻璃板一段时间后两瓶气体颜色变得均匀,这反映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图丙:核外电子A绕原子核B匀速转动,核外电子处于平衡状态
D.图丁:该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5、 (2025河北)下列现象属于扩散的是(  )
A. 花香四溢 B. 破镜难圆 C. 气体压缩 D. 柳絮飞扬
6、 (2025湖南)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浓氨水和无色酚酞溶液没有直接接触,但观察到纸花变红,这一现象表明(  )
A. 分子间存在引力 B. 分子间存在斥力
C. 分子可以用肉眼观察 D.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7、 (2025重庆)如图所示,安检机的核心部件内部包含阴极灯丝和阳极靶,灯丝通电加热后释放电子,加速电子流轰击阳极靶产生X射线。计算机利用不同物质对X射线的吸收差异生成彩色图像进行识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灯丝释放的电子带正电荷
B. 灯丝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C. 灯丝释放的电子是经过摩擦产生的
D. 安检机与B超机都是利用超声波工作
8. (2025四川自贡)以下诗句描绘的情境不涉及分子热运动的是(  )
A. 菡萏香清画舸浮 B. 满架蔷薇一院香
C. 一行白鹭上青天 D. 醒茶摇香叶初醒
9、 (2025安徽)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是(  )
A 液体很难被压缩 B. 铁丝很难被拉伸
C. 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较快 D. 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10、(2025甘肃武威)深空探测器的电子系统容易受太空中带电粒子的干扰,下列粒子中不会因带电对电子系统产生干扰的是( )
A 电子 B. 中子 C. 质子 D. 原子核
11、(2025四川成都)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诗中“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赞美梅花的诗句,诗人闻到花香属于______现象。花香醉人,茶香怡人。雪天围炉煮茶,让冬日多了一抹诗意,加热茶水至沸腾,改用“小火”,水依然沸腾,则茶水的温度______。
12、(2025江西)如图所示,是五彩祝福鸡蛋。在鸡蛋着色的过程中,火龙果、橙子、紫甘蓝等果蔬中的天然食用色素进入鸡蛋内部的现象,在物理学中叫做___________,温度越___________,色素进入越快。
13、 (2025江苏连云港)煮粽子时,小明闻到了粽子的香味,是因为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表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
14、 (2025甘肃武威)炎热的夏天洗完澡后身上有水,走动时会感到非常凉快,这是因为身上的水蒸发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的缘故;附近的人能闻到沐浴露的香味,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息地做___________。
15、(2025河南) 如图,夏天,为制作冰凉的柠檬饮料,常在其中加几块冰。一是因为冰块的温度很低,二是因为冰块在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的过程中吸热。制好的柠檬饮料在空气中散发着淡淡清香,这是______现象。用吸管将饮料吸入口中,是利用了______的作用。
16、(2025山东)山东潍坊风筝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制作主要经过“扎”“绘”“糊”“放”等过程。
(1)“扎”的过程,用力将竹篾弯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
(2)“绘”的过程,闻到颜料淡淡的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
(3)“糊”的过程,胶水能将纸和框架粘住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
(4)“放”的过程,风筝上升时,其重力势能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2025陕西B卷)“笔、墨、纸、砚”合称文房四宝。大诗人李白是这样写砚台的:“一方在手转乾坤,清风紫毫酒一樽”。如图,在研磨的过程中,手用力下压墨条,是通过增大___________来增大摩擦力的。当墨条向左运动时,受到向___________的摩擦力。空气中弥漫着墨香味,这是扩散现象,其本质原因是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__________。
18、 (2025陕西A卷)延安沾沾是陕西的一种特色小吃,路人路过店门口时能闻到浓郁的香味,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食材都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分子的原子是由______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19、 (2025陕西A卷)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国各地会举行各式各样的纪念或庆祝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等。煮粽子时,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粽子内能的,为了使煮熟的粽子保存时间更长,对粽子进行真空包装时,塑封袋内的空气被抽出,在______的作用下使塑封袋紧贴熟粽子;龙舟比赛时、每艘龙舟都规划了相应的水道,避免在高速前进时,因两船中间的水流速大、压强______而发生碰撞。
20、(2025贵州)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由夸克构成。由此可判断原子核、质子、中子、夸克这些微观粒子中,空间尺度最小的是______。
21、 (2025北京)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1)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时,当水温为89℃时开始计时,经5min水沸腾,再加热一段时间。利用记录的数据绘制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甲所示。从图像可知,水在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水在沸腾后,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
(2)如图乙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后,两瓶内的气体逐渐混合,颜色变得均匀,这一扩散现象说明_______。
22、 (2025湖南长沙)端午节煮粽子,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粽子煮熟后,屋内粽香四溢,这属于______现象。
23、(2025吉林)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各民族以其多种多样的形式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吃粽子是端午节的文化习俗,煮好的粽子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这是___________现象。
(2)赛龙舟时,江面上鼓声震天,龙舟竞渡。鼓声是通过___________传播到人耳中的。选手们用桨向后划水,龙舟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选手们用的桨是___________杠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中考物理题分类汇编---分子动理论
1、(2025贵州)将等量白糖分别放入同样多的热水和冷水中,在不搅拌的情况下,热水变甜得更快。这里影响水变甜快慢的主要因素是(  )
A. 体积 B. 质量 C. 温度 D. 密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白糖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扩散进入水中,使水变甜,将等量的白糖分别放入等量的热水和冷水中,热水更快变甜,说明白糖在热水中分子运动更剧烈,因此影响水变甜快慢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5广州)如图是氦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氦原子(  )
A. 核外有2个电子 B. 整体有4个电子
C. 核外有2个正电荷 D. 整体有4个正电荷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的数字为+2,表示氦的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质子带正电荷,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整个原子呈电中性,因此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数量为2个,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2025四川眉山) 如图所示的事例,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船闸不属于连通器
B. 图乙中的现象,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C. 图丙中的现象,说明纸条上方比下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D. 图丁中,把玻璃板拉离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大,说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图甲中,船闸满足上端开口,下端连通,属于连通器,故A错误;
B. 图乙中的现象,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故B正确;
C. 图丙中的现象,说明纸条上方比下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故C错误;
D. 图丁中,把玻璃板拉离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大,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故D错误。
故选B。
4、(2025·泸州)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下列关于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加速升空的火箭做的是机械运动,发射塔相对于正上升的火箭是静止的
B.图乙:抽掉玻璃板一段时间后两瓶气体颜色变得均匀,这反映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图丙:核外电子A绕原子核B匀速转动,核外电子处于平衡状态
D.图丁:该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B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参照物及其选择;分子热运动;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 A.加速升空的火箭做的是机械运动,发射塔相对于正上升的火箭的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是运动的,故A错误;
B.图中抽掉玻璃板后,观察到两种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均匀,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
C.核外电子A绕原子核B匀速转动,速度不变,但方向改变,故核外电子处于非平衡状态,故C错误;
D.图中为s-t图像,表示随着时间t的增加,路程s不变,说明物体保持静止,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 A.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B.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D.在s-t图象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图象为一正比例函数图象。
5、 (2025河北)下列现象属于扩散的是(  )
A. 花香四溢 B. 破镜难圆 C. 气体压缩 D. 柳絮飞扬
【答案】A
【解析】
【详解】A.花香四溢是香味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属于扩散现象,故A符合题意;
B.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太远,而使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太小,所以“破镜难重圆”,故B不符合题意;
C.气体压缩是外力改变气体的体积,属于宏观的变化,不是分子的热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柳絮飞扬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热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 (2025湖南)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浓氨水和无色酚酞溶液没有直接接触,但观察到纸花变红,这一现象表明(  )
A. 分子间存在引力 B. 分子间存在斥力
C. 分子可以用肉眼观察 D.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浓氨水未接触的含有酚酞溶液纸花变红,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热运动),导致染料分子从源头扩散到纸花。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 D。
7、 (2025重庆)如图所示,安检机的核心部件内部包含阴极灯丝和阳极靶,灯丝通电加热后释放电子,加速电子流轰击阳极靶产生X射线。计算机利用不同物质对X射线的吸收差异生成彩色图像进行识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灯丝释放的电子带正电荷
B. 灯丝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C. 灯丝释放的电子是经过摩擦产生的
D. 安检机与B超机都是利用超声波工作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电子带负电荷,不是带正电荷,故A错误;
B.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所以,灯丝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故B正确;
C.灯丝释放的电子是由于灯丝通电加热,使原子中的电子获得能量而逸出,不是经过摩擦产生的,故C错误;
D.安检机是利用X射线工作的,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二者工作原理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8. (2025四川自贡)以下诗句描绘的情境不涉及分子热运动的是(  )
A. 菡萏香清画舸浮 B. 满架蔷薇一院香
C. 一行白鹭上青天 D. 醒茶摇香叶初醒
【答案】C
【解析】
【详解】A."菡萏香清画舸浮"中"香清"描述的是荷花香气扩散,属于分子热运动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满架蔷薇一院香"中"一院香"描述的是花香分子扩散到整个院子,属于分子热运动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一行白鹭上青天"描述的是鸟类的飞行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涉及分子热运动,故C符合题意;
D."醒茶摇香叶初醒"中"摇香"描述的是茶叶香气分子扩散,属于分子热运动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2025安徽)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是(  )
A 液体很难被压缩 B. 铁丝很难被拉伸
C. 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较快 D. 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导致液体很难被压缩,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导致铁丝很难被拉伸,故B符合题意;
C.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较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故C不符合题意;
D.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导致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2025甘肃武威)深空探测器的电子系统容易受太空中带电粒子的干扰,下列粒子中不会因带电对电子系统产生干扰的是( )
A 电子 B. 中子 C. 质子 D. 原子核
【答案】B
【解析】
【详解】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原子核带正电,它们都会因带电而对电子系统产生干扰;中子不带电,不会因带电对电子系统产生干扰,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2025四川成都)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诗中“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赞美梅花的诗句,诗人闻到花香属于______现象。花香醉人,茶香怡人。雪天围炉煮茶,让冬日多了一抹诗意,加热茶水至沸腾,改用“小火”,水依然沸腾,则茶水的温度______。
【答案】 ①. 扩散 ②. 不变
【解析】
【详解】[1]诗人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进入到空气中,扩散到诗人身边,这种现象属于扩散现象。
[2]液体沸腾的特点是:达到沸点后,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加热茶水至沸腾,改用“小火”,水依然能吸热(满足沸腾的吸热条件),所以茶水的温度不变。
12、(2025江西)如图所示,是五彩祝福鸡蛋。在鸡蛋着色的过程中,火龙果、橙子、紫甘蓝等果蔬中的天然食用色素进入鸡蛋内部的现象,在物理学中叫做___________,温度越___________,色素进入越快。
【答案】 ①. 扩散 ②. 高
【解析】
【详解】[1][2]在鸡蛋着色的过程中,火龙果、橙子、紫甘蓝等果蔬中的天然食用色素进入鸡蛋内部,是一种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所以温度越高,色素进入越快。
13、 (2025江苏连云港)煮粽子时,小明闻到了粽子的香味,是因为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表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
【答案】 ①. 分子在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 ②. 斥力
【解析】
【详解】[1]由于构成物体的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所以在很远处就能闻到粽子的香味,是扩散现象。
[2]分子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水很难被压缩,表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14、 (2025甘肃武威)炎热的夏天洗完澡后身上有水,走动时会感到非常凉快,这是因为身上的水蒸发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的缘故;附近的人能闻到沐浴露的香味,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息地做___________。
【答案】 ①. 吸热 ②. 无规则运动
【解析】
【详解】[1][2]炎热的夏天洗完澡后身上有水,走动时身上的水蒸发吸热,使身体温度降低,感到非常凉快;附近的人能闻到沐浴露的香味,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5、(2025河南) 如图,夏天,为制作冰凉的柠檬饮料,常在其中加几块冰。一是因为冰块的温度很低,二是因为冰块在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的过程中吸热。制好的柠檬饮料在空气中散发着淡淡清香,这是______现象。用吸管将饮料吸入口中,是利用了______的作用。
【答案】 ①. 熔化 ②. 扩散 ③. 大气压
【解析】
【详解】[1]加在饮料中的冰块熔化成水,熔化是冰由固态变成液态水的过程,熔化需要吸热。
[2]制好的柠檬饮料在空气中散发着淡淡清香,是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入吸管。
16、(2025山东)山东潍坊风筝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制作主要经过“扎”“绘”“糊”“放”等过程。
(1)“扎”的过程,用力将竹篾弯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
(2)“绘”的过程,闻到颜料淡淡的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
(3)“糊”的过程,胶水能将纸和框架粘住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
(4)“放”的过程,风筝上升时,其重力势能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形状 (2)无规则运动
(3)引力 (4)变大
【解析】
【小问1详解】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所以用力将竹篾弯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小问2详解】
“绘”的过程,闻到颜料淡淡的气味,这是扩散现象,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小问3详解】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胶水能将纸和框架粘住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小问4详解】
风筝上升时,质量不断,高度不断增大,因此其重力势能变大。
17、(2025陕西B卷)“笔、墨、纸、砚”合称文房四宝。大诗人李白是这样写砚台的:“一方在手转乾坤,清风紫毫酒一樽”。如图,在研磨的过程中,手用力下压墨条,是通过增大___________来增大摩擦力的。当墨条向左运动时,受到向___________的摩擦力。空气中弥漫着墨香味,这是扩散现象,其本质原因是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__________。
【答案】 ①. 压力 ②. 右 ③. 无规则运动
【解析】
【详解】[1]在研磨过程中,手用力下压墨条,压力增大了,所以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的。
[2]当墨条向左运动时,摩擦力阻碍墨条受到向左运动,故受到了向右的摩擦力。
[3]空气中弥漫着墨香味,这是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其本质原因是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8、 (2025陕西A卷)延安沾沾是陕西的一种特色小吃,路人路过店门口时能闻到浓郁的香味,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食材都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分子的原子是由______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答案】 ①. 无规则运动 ②. 原子核
【解析】
【详解】[1]路人路过店门口时能闻到浓郁的香味,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2]食材都是由分子组成,组成分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绕原子核运动的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
19、 (2025陕西A卷)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国各地会举行各式各样的纪念或庆祝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等。煮粽子时,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粽子内能的,为了使煮熟的粽子保存时间更长,对粽子进行真空包装时,塑封袋内的空气被抽出,在______的作用下使塑封袋紧贴熟粽子;龙舟比赛时、每艘龙舟都规划了相应的水道,避免在高速前进时,因两船中间的水流速大、压强______而发生碰撞。
【答案】 ①. 热传递 ②. 大气压 ③. 小
【解析】
【详解】[1]煮粽子时,粽子从热水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粽子内能的。
[2]对粽子进行真空包装时,塑封袋内的空气被抽出,内部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使塑封袋紧贴熟粽子。
[3]流体中流速越快的位置压强越小。龙舟比赛时、每艘龙舟都规划了相应的水道,避免在高速前进时,因两船中间的水流速大、压强小而发生碰撞。
20、(2025贵州)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由夸克构成。由此可判断原子核、质子、中子、夸克这些微观粒子中,空间尺度最小的是______。
【答案】夸克
【解析】
【详解】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可分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中子又是由夸克组成的,所以,空间尺度最小的是夸克。
21、 (2025北京)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1)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时,当水温为89℃时开始计时,经5min水沸腾,再加热一段时间。利用记录的数据绘制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甲所示。从图像可知,水在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水在沸腾后,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
(2)如图乙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后,两瓶内的气体逐渐混合,颜色变得均匀,这一扩散现象说明_______。
【答案】(1) ①. 升高 ②. 不变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
【小问1详解】
[1][2]由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可知,水在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水在沸腾后,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小问2详解】
由题意知,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后,两瓶内的气体逐渐混合,颜色变得均匀,排除了二氧化氮气体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因此这是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
22、 (2025湖南长沙)端午节煮粽子,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粽子煮熟后,屋内粽香四溢,这属于______现象。
【答案】 ①. 热传递 ②. 扩散
【解析】
【详解】[1]煮粽子时,粽子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粽子的内能。
[2]粽香四溢是因为香味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是一种扩散现象。
23、(2025吉林)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各民族以其多种多样的形式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吃粽子是端午节的文化习俗,煮好的粽子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这是___________现象。
(2)赛龙舟时,江面上鼓声震天,龙舟竞渡。鼓声是通过___________传播到人耳中的。选手们用桨向后划水,龙舟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选手们用的桨是___________杠杆。
【答案】(1)扩散 (2) ①. 空气 ②. 相互的 ③. 费力
【解析】
【小问1详解】
粽子芳香分子运动到空气中,我们能闻到淡淡的清香,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
【小问2详解】
[1]鼓声传到人耳,鼓和耳朵之间是空气,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用桨向后划水时,桨给水一个向后的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给桨一个向前的力,龙舟就会向前运动。
[3]桨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