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保密★启用前
望城一中高二年级期末调研试卷
科目:地理
望城一中高二地理组 2025.7.4
本试题卷共6页,1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W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成功实现了四次战略转型。该企业2015年后,主要发展了国家支持的创新能源、智能高科等行业。在2017年完成了77家城市酒店全部股权和13个文旅项目91%股权的转让,同时还出售了其部分国外产业。下图为W公司四次战略转型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3小题。
1.影响该企业转型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劳动力 C.科技 D.政策
2.2017年该企业将部分产业转让和出售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劳动力成本 B.增加流动资金
C.发展新产业项目 D.淘汰落后产能
3.经过第四次战略转型后,该企业今后发展应( )
A.扩大企业规模 B.拓展国外市场
C.延长产业链条 D.加大科技投入
人户分离是指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不一致。性别比是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为计算标准。下表示意我国大陆两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不包括港澳台)。完成4-5小题。
总人口数量 0-14岁人口数量 60岁以上人口数量 家庭规模 性别比
2010年 133972万人 22246万人 17765万人 3.1人/户 111.3
2020年 141177万人 25338万人 26402万人 2.6人/户 105.1
4.十年间,我国人口数据变化最大的是( )
A.0-14岁增加的数量 B.60岁以上增加的数量
C.家庭户数增加的数量 D.男性人口增加的数量
5.十年间,我国人户分离人口增加较快,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家庭规模持续缩小 B.城市化水平提高
C.人口老龄化发展快 D.人口出生率降低
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村落主要有:广府人的“梳式布局”、客家人的“包围式布局”、广客交融的“围梳式布局”、疍民的“顺水排列式布局”。图示意珠江三角洲地区四种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据此完成6-7小题。
6.“围梳式布局”的传统村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图示四种传统村落特征描述合理的是( )
A.风水塘提供了主要饮用水源 B.平行巷道不利于夏季通风和排水
C.祠堂一般位于村落核心位置 D.水运是疍民现在出行的主要方式
沙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是钱塘江河口最重要的地貌特征之一,沙坎演变是径流潮水动力和泥沙输移共同造成的结果。山潮水比值(河川径流流量与潮汐流量之间的比值)决定了沙坎顶点的位置。钱塘江河口闸口—澉浦经大规模整治后,河宽大幅度缩窄,下图示意治江缩窄前后沙坎的变化。读图,完成8-10小题。
8.治江缩窄后,山潮水比值会( )
A.增大 B.减小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9.图中a、b所代表的时期及理由正确的是( )
A.a为治江前 沙坎起伏较缓 B.b为治江后 沙坎起伏变陡
C.a为治江后 沙坎起伏变缓 D.b为治江前 沙坎起伏较缓
10.治江缩窄后,沙坎顶点高程及其位置分布变化为( )
A.高程增加,位置沿河下移 B.高程降低,位置沿河下移
C.高程增加,位置沿河东移 D.高程降低,位置沿河东移
读某区域地形分布示意图,完成11-13小题。
11.甲、乙两地差异最明显的是( )
A.构造运动 B.地貌类型
C.径流状况 D.气候条件
12.乙地形区野生中草药种类十分丰富,主要原因是( )
A.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交界地带
B.处于半湿润气候与半干旱气候过渡地带
C.地处偏僻的深山区,人类开发利用时间短
D.山地相对高度较大,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
13.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甲地形区坡耕地多采用建梯田的模式,其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滞缓地表径流,增加下渗水量 B.有效拦截雨水,减少水分蒸发
C.减弱侵蚀作用,提高土壤肥力 D.减少下渗水量,增加地表径流
近地面大气中的臭氧是在静稳大气环境下,人类排放的氮氧化物受阳光照射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的,对人体有危害。某市地处华北平原,城区是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图示意某次冷锋锋线过境前后该市城郊M气象站测得的臭氧体积分数、气温、风向和风速的变化。完成14-16小题。
14.M气象站可能位于该市( )
A.东郊 B.西郊 C.南郊 D.北郊
15.此次冷锋锋线经过M气象站的时刻出现在( )
A.22日13—14时 B.22日16—17时
C.22日21—22时 D.23日0—1时
16.图3中13—16时臭氧体积分数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A.上升对流增强 B.风向变化幅度减小
C.太阳辐射增强 D.氮氧化物排放减少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文莱位于东南亚,面积为5765平方千米,2023年人口约45万,经济以石油、天然气开采为主,油气开采由外资主导,本土加工能力薄弱。2018年中国与文莱两国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随着文莱油气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传统种植业受到冲击,水稻、木瓜等作物种植面积缩减。2007年,文莱政府将渔业调整为农业重点发展领域,促进渔业发展。
(1)分析文莱政府将渔业调整为农业重点发展领域的原因。(6分)
文莱多数城市商业区与居民区布局紧凑,私家车保有量高,公共交通不发达,但道路很少发生拥堵状况。
(2)指出文莱的城市很少发生交通拥堵状况的原因。(6分)
2019年,中国助力文莱建成一座现代化石化产业基地,开展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将中国在综合炼油领域的技术、人才和设备带到文莱。一期项目投产后,文莱首次大规模生产出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化工产品,对文莱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超过5%。2020年底,项目实现40%本土化招聘目标,吸纳本地员工600余人。
阐述该石化产业基地的建设对文莱区域发展的意义。(6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图),是中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该区域内62.1%的面积被多年冻土覆盖,同时也存在季节性冻土。气候变暖导致气温和降水变化,影响冻土层发育。该地区热融湖塘的出现,是多年冻土层退化导致的:多年冻土层上部的地下冰融化后,地表发生沉降,积水形成了湖泊。近年来,这些湖泊的数量和面积有了显著的变化。数据显示,1960—2020年间,长江源区湖塘数量激增,黄河源和澜沧江源的湖塘数量略有下降,且多年冻土区湖塘数量多于季节性冻土区。三江源不同流域冻土条件差异显著:长江源区多年冻土分布广泛且深厚;黄河源区西部为多年冻土区,东部为季节性冻土区;澜沧江源区大部分为季节性冻土区,多年冻土分布较少且呈零星状。
(1)从冻土的热学性质和水分变化角度,分析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对三江源湖塘数量影响存在差异的原因。(6分)
(2)结合黄河源区的冻土分布特点,说明其湖塘数量减少的原因及过程。(6分)
(3)有观点认为,未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三江源不同流域的湖塘变化趋势会进一步分化。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海南省海陆面积广阔,气候条件优越,生物种类及特有类群均居全国前列。其土壤以砖红壤和赤红壤为主,多呈酸性,有机质含量较低且黏重。
材料二:海南长臂猿为海南特有物种,栖息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下图),以热带野果、嫩叶、花苞等为食。
(1)说明海南省生物种类和特有类群丰富的自然原因。(6分)
(2)从气候的角度,解释海南岛自然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的原因。(4分)
(3)推测降水对海南长臂猿活动范围的海拔变化,并说明理由。(6分)
望城一中高二年级期末调研试卷
地理科目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B A A C A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D A D B A
1.A【解析】从该公司发展整体历程来看,自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市场经济以来,该公司紧随市场变化调整产业布局,市场是影响其转型的主要因素,A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劳动力和科技对企业转型的影响,BC错误;政策影响了市场的发展方向,但是并不能决定该企业的发展方向,D错误;故选A。
2.C【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该公司2015年开始第四次转型, 2017年以后将部分业务转让,前后联系在一起,可以看出业务转让是为了完成第四次转型,第四次转型主要是为了资源重构、产业培育,发展新型产业,所以发展新产业项目是其主要目的,C正确;降低劳动力成本、增加流动资金、淘汰落后产能均不是其将部分业务摒弃的主要目的,ABD错误;故选C。
3.D【解析】该公司第四次转型后发展的产业应是创新能源和智能高科等行业,同时把一些国内外原有产业进行了转让,因此其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来促进其发展,而不是扩大企业规模、拓展国外市场和延长产业链条,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B【解析】读表可见,60岁以上增加的数量(26402万人-17765万人=8637万人);0-14岁增加的数量(25338万人-22246万人=3092万人);家庭户数增加的数量(3.1人/户-2.6人/户=0.5万人);性别比是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为计算标准,表中性别比下降,即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减少111.3-105.1=6.2。综上所述,十年间,我国人口数据变化最大的是60岁以上增加的数量,B对,排除ACD。故选B。
5.A【解析】青壮年劳动力迁入城市,主要就业于二三产业,进而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所以,城市化水平提高属于间接影响,B错;表中数据显示,少儿人口比重增加,在某种意义上说明出生率增加,D错;十年间,我国人户分离人口增加较快,对常住户口登记地的直接影响是人口老龄化发展快,而对于经常居住地的直接影响是人口老龄化发展慢,C错。故选A。
6.A【解析】由图可知,①是“围梳式布局”的传统村落,②是“顺水排列式布局”的传统村落,③是“包围式布局”的传统村落,④是“梳式布局”的传统村落。表示“围梳式布局”的传统村落是①,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C【解析】风水塘离部分民居较远,且水塘一般地势较低,水体流动性较差,水质较差,不宜作为主要饮用水源,A错误;平行巷道有利于夏季通风和排水,B错误;由图可知,祠堂一般位于村落核心位置,C正确;水运速度较慢,且现代水运更适合货运,疍民现在出行的主要方式应为公路运输,D错误。故选C。
8.A【解析】治江缩窄后,进入河口的潮汐流量会减小,而河流径流量变化不大,故山潮水比值会增大,A正确,BCD错。故选A。
9.C【解析】治江缩窄后,会降低河口处潮汐的流速,潮汐搬运的泥沙会在沙坎前部大量沉积,增加该处的泥沙沉积量,沙坎前部高程变高;同时由于山潮水比值增大,河水对沙坎后部的侵蚀作用增强,降低沙坎后部的高程,这样就会使得沙坎整体上起伏变缓,故a代表治江缩窄后。b时期沙坎起伏较陡,代表治江缩窄前,C正确,ABD错。故选C。
10.B【解析】由上题的分析可知,a代表治江缩窄后、b代表治江缩窄前,解读图中信息可知,沙坎顶点高程会降低,位置向河流下游移动,B正确,ACD错。故选B。
11.B【解析】据经纬度等信息可判定图示主要河流为渭河,位于其北侧的甲地以高原为主,位于其南侧的乙地为秦岭山地,B正确;两地相对于渭河平原皆为断裂上升的地块;两地均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据图可知两地河流分布都比较多,径流状况差别不大。故选B。
12.D【解析】乙地形区地跨亚热带与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山地相对高度较大,植物生长环境复杂多样,种类丰富,D正确。故选D。
13.A【解析】该模式可以有效拦截雨水,滞缓地表径流,增加下渗水量,减少地表径流,A正确;当地的水分蒸发会增多,空气将变得更湿润;侵蚀作用是水循环对地表的影响。故选A。
14.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某市地处华北平原,城区是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根据图可知,22日13时臭氧体积分数最高,此时风向为偏南风,由于城区是氮氧化物的来源,可知M气象站位于城区的北部,故选D。
15.B【解析】冷锋过境前后,风向、气温、气压、天气状况会发生明显变化。根据图可知,在22日16-17时之前,气温较高,风向为南风,风速较小;22日16-17时之后,气温下降,风向变为北风,风速增大。综合上述分析可知,22日16-17时是冷锋锋线经过M气象站的时刻,故选B。
16.A【解析】读图可知,13-16时气温升高,对流运动增强,有利于臭氧等污染物的扩散,因此臭氧体积分数降低,A正确;风向变化幅度减小,不利于臭氧扩散,B错误;此时是下午,太阳辐射减弱,C错误;该时段是白天,人类活动排放的氮氧化物没有明显减少,且臭氧存在于空气中,难以自行降解,其体积分数降低主要与扩散有关,而不是氮氧化物光化学反应生成减少,D错误。故选A。
17.(1)国土面积小,随着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种植业用地面积缩小(2分);多湿地和山地,适合发展种植业的土地资源少(2分);海岸线长,发展水产养殖的水域面积广(2分);增加粮食自给,保障粮食安全(2分)。(任答三点得6分)
(2)人口密度小(2分),汽车总量少(2分),功能区紧凑(2分),出行距离短(2分),交通压力小(2分)。(其任答三点得6分)
(3)延长油气产业的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油气产业产值,促进文莱油气产业升级(2分);为当地培养石油炼化专业人才,推动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文莱经济持续发展(2分);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促进文莱社会持续发展(2分)。
18.(1)季节性冻土区的湖塘数量少于多年冻土区(2分)。多年冻土区因低温环境稳定,气候变暖导致冻土融化,形成湖塘(1分)。由于冻土层下部结构稳定,这些湖塘得以长期存在(1分)。季节性冻土区冬季冻结,水分固定,不易积水(1分);夏季融化,水分易下渗或蒸发,难形成稳定湖塘(1分)。
(2)(黄河源西部为多年冻土区,东部为季节性冻土区)气候变暖会导致黄河源区靠近多年冻土边界区的多年冻土退化,湖床结构受损,排水通道增多进而加速排水,引起湖塘数量减少(2分)。东部季节性冻土区夏季融化时,水分易下渗或蒸发,难以在地表持续积聚形成稳定湖塘(2分)。随着气候变暖,黄河源区气温上升,蒸发量增加,加剧了湖塘萎缩和数量减少(2分)。
(3)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长江源区的多年冻土加快融化,这导致了新湖塘的不断形成,预计未来湖塘的数量和面积都会有所增长(1分)。黄河源区西部多年冻土边界区冻土退化加快,湖塘排水问题加剧,导致湖塘数量减少(2分);黄河源区东部和澜沧江源区主要为季节性冻土区,气候变暖导致冻土融化,水分下渗,蒸发加剧,湖塘数量减少(2分)。因此,长江源区湖塘数量激增,黄河源和澜沧江源的湖塘数量下降,三江源地区湖塘变化趋势进一步分化。(1分)
19.(1)海陆面积广阔,地域空间大(2分);地处低纬,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热条件好(2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垂直差异明显(2分);与大陆隔离,形成了独立的生物进化环境。(2分)(任答三点得6分)
(2)海南岛地处热带,气温高,微生物活动较强,土壤中有机质分解快,积累较少(2分);降水多,土壤中有机质会随水流失,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低(2分)。
(3)变化:雨季时海拔较低,旱季时海拔较高(2分)。理由:雨季时水源充足,低海拔地区植被茂密,食物丰富(2分);旱季时低海拔地区气温较高,蒸发旺盛,植被因水分不足提供的食物有限,海南长臂猿向较湿润、食物充足的高海拔地区迁移(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