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高一政治(物理方向)
总分:100分 考试时长:75分钟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20小题,共计60分)
1.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 )
①中国人民作出的正确选择
②不是自封的,而是与生俱来的
③由我国的社会制度决定的
④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 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干部心里要始终装着父老乡亲,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的难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这说明( )
①衡量一个政党先进性,就是要看它能否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③坚持人民立场,就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
④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最鲜明的价值取向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习近平总书记读《人民呼唤焦裕禄》有感而发。学习焦裕禄同志的优良品质,进一步促使党员干部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使党能够带领群众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我们党始终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是因为( )
①中国共产党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政绩宣传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
③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廉洁奉公
④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根本原因在于(  )
A. 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B.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为全民谋福利
C. 我国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民的民主 D.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5.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要正确行使国家的各项职能,为社会主义事业保驾护航。下列活动中,属于履行国家对内职能的是( )
①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活动
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重大战略部署
③衢州市出台并实施《衢州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
④我国与泰国、缅甸等国在打击跨国犯罪领域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6. 2024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举行。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来自各个民族、各条战线,他们职业不同,经历各异。这说明全过程人民民主是( )
A. 最广泛的民主 B. 最真实的民主
C. 最管用的民主 D. 最全民的民主
7.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不包括( )
A. 立法权 B. 决定权 C. 监察权 D. 任免权
8. 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总理李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的议案。由此可见( )
①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表明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监督权
②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表明全国人大行使最高任免权
③表决通过《代表法》表明全国人大行使最高决定权
④表决通过《代表法》表明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 国体就是国家性质,指的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我国的国体是( )
A. 民主集中制 B. 中华人民共和国 C. 人民民主专政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 2025年5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启动食品安全执法检查。此次执法检查采取赴地方检查与委托省级人大常委会检查相结合方式,实地检查工作将结合听取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检查、随机抽查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法律实施的真实情况,查清法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监督权
②人大常委会能够监督政府工作,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③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要接受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领导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11. “西方的政党制度就像拳击赛,一定要把对方打倒;而我们的政党制度则好比大合唱,大家齐心协力干成一项事业”,这表明我国各民主党派( )
A. 与中国共产党联合执政 B. 是我国多党合作的主导力量
C. 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 D. 主导着国家法律法规的制定
1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下列对这一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
①国家统一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
②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③自治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④自治机关不享有一般行政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3.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指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就在社区。社区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社区居委会是我国( )
A. 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B. 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C.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D. 基层政权组织机构
14. 《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有这样一句话:“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该观点认为( )
①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出现的
②法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以及社会制度
③法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④法是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一种社会规范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5. 2024年6月21日,据《反分裂国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工作实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制定了《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相关部门的做法( )
①履行维护国家稳定职能,有效维护国家安全
②通过行使国家立法权,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筑牢反“独”法治防线
④坚持法的社会职能,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6. 国家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百姓福祉需要法治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也是中国人民的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包括( )
①我国不断扩大人民享有的权利
②形成了以民法典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③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
④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17. 最高人民法院指出:“通过小案件讲述大道理,让遵法守纪者扬眉吐气,使违法失德者寸步难行。”某地法院审理“电梯劝阻吸烟猝死案”时,改判劝阻者无责,并阐释“法律保护正当劝阻行为”的裁判要旨。材料主要表明( )
①法治实践可以承载道德理念
②道德建设可以滋养法治精神
③道德建设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支撑
④司法裁判是弘扬道德的有效途径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18. 为积极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挑战,我国持续发力,在网络安全法治建设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出台和完善了众多法律法规,进一步筑牢网络安全法治体系,为维护网络安全提供了更为坚实有力的保障。这说明( )
①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工具
②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已经十分健全
③网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保证
④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9.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这就是法治。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
①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②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④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关于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B.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C. 有法的国家就是法律体系完备的国家
D. 法在国家治理中具有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二、主观题(共计40分)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的规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国,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作出顶层设计和重大部署,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回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
22. 民主是一种崇高的人类理想,又是一种现实的政治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的发展过程,就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在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设计上不断探索的过程。
请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有哪些?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二 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1)简要回答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是什么
(2)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何优越性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高一政治(物理方向)
总分:100分 考试时长:75分钟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20小题,共计60分)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A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D
【17题答案】
【答案】A
【18题答案】
【答案】B
【19题答案】
【答案】A
【20题答案】
【答案】C
二、主观题(共计40分)
【21题答案】
【答案】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⑤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22题答案】
【答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3题答案】
【答案】(1)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速运转。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