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资源简介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2025七下·香洲期末)2025年2月7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隆重开幕。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哈尔滨所在的亚洲地理分区是(  )
A.东亚 B.东南亚 C.南亚 D.中亚
2.哈尔滨成功举办亚冬会的气候条件是(  )
A.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B.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且漫长
C.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冬寒夏凉,气温年较差小
D.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湿润
3.以下选项中的地理景观与分区对应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1.A
2.B
3.D
【知识点】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亚洲的气候
【解析】【点评】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1.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六个地理分区。哈尔滨是中国的城市,中国位于东亚地区,所以哈尔滨所在的亚洲地理分区是东亚,A 正确,B、C、D 错误。
故答案为:A。
2.哈尔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且漫长,有充足的冰雪资源,适合举办亚冬会,B 正确,ACD 错误。
故答案为:B。
3.A、高脚屋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北亚地区气候寒冷,传统民居是木屋等,A 错误。
B、中亚地区气候干旱,以草原和荒漠为主,没有热带雨林,B 错误。
C、冰屋主要分布在北极地区,东南亚地区气候炎热,没有冰屋,C 错误。
D、西亚地区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有热带沙漠景观,D 正确。
故答案为:D。
(2025七下·香洲期末)为了应对日本的人口问题,日本推出“银发机器人护理计划”,但农村地区因基础设施落后、老年群体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低且部分老年人思想传统,推广效果有限。此外,政府计划通过提高生育补贴和延迟退休年龄(至70岁)缓解压力。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4. 由图可知, 2011-2020年日本人口(  )
A.劳动人口占比不变 B.青少年比重逐年上升
C.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增加 D.劳动人口先增后减
5.根据日本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未来可能出现(  )
A.劳动力供给不足 B.增建大量幼儿园及小学
C.社会就业竞争增大 D.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6.日本农村地区“银发机器人护理计划”推广受阻的主要原因是(  )
①农村老年人口接受新技术能力弱 ②机器人研发难关未攻克
③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④老年人对传统养老方式依赖度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4.C
5.A
6.B
【知识点】日本概况
【解析】【点评】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耕地面积小,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
4.A、从图中可以看出,15-64 岁劳动人口占比从 2011 年的 63.5% 逐渐下降到 2020 年的 59.0%,劳动人口占比发生了变化,A 错误。
B、0-14 岁青少年人口占比从 2011 年的 13.3% 逐渐下降到 2020 年的 12.0%,青少年比重逐年下降,B 错误。
C、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从 2011 年的 23.2% 逐渐上升到 2020 年的 28.6%,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增加,C 正确。
D、劳动人口占比逐年下降,并非先增后减,D 错误。
故答案为:C。
5.A、日本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增加,劳动人口占比逐渐下降,未来可能出现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A 正确。
B、青少年人口比重下降,不需要增建大量幼儿园及小学,B 错误。
C、劳动人口占比下降,社会就业竞争会减小,C 错误。
D、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与日本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关系不大,D 错误。
故答案为:A。
6.农村老年人口接受新技术能力弱,导致 “银发机器人护理计划” 推广受阻,①正确;材料中未提及机器人研发难关未攻克,②错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影响了 “银发机器人护理计划” 的推广,③正确;部分老年人思想传统,对传统养老方式依赖度高,也导致了 “银发机器人护理计划” 推广受阻,④正确。
故答案为:B。
(2025七下·香洲期末)2025 年 3 月 28 日,缅甸发生7.9 级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7.缅甸是世界上地震最频繁的国家之一,是因为缅甸位于(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C.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8.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
A.地形以盆地为主 B.地势平坦,起伏和缓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平原主要集中在北部
9.地震发生时,下列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
A.在楼房中,争先恐后地从窗户或阳台跳下
B.站在原地不动,大哭大闹宣泄恐惧
C.户外活动中,迅速进入室内避险
D.在教室内,先就近在课桌下避险,然后紧急疏散到空旷的场所
【答案】7.D
8.C
9.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解析】【点评】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自西向东有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红河,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印度洋和太平洋,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众多河流的下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或河口三角洲,是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7.从板块分布图可以看出,缅甸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所以是世界上地震最频繁的国家之一,D 正确,A、B、C 错误。
故答案为:D。
8.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C 正确;中南半岛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A 错误;中南半岛地势起伏较大,B 错误;中南半岛平原主要集中在南部和河流下游地区,D 错误。
故答案为:C。
9.A、在楼房中,从窗户或阳台跳下会造成严重的伤亡,A 错误。
B、站在原地不动,大哭大闹宣泄恐惧是不正确的做法,应该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避震措施,B 错误。
C、户外活动时,应该远离建筑物、电线杆等危险物体,而不是迅速进入室内避险,C 错误。
D、在教室内,先就近在课桌下避险,然后紧急疏散到空旷的场所,是正确的应急措施,D 正确。
故答案为:D。
(2025七下·香洲期末)据《2024年世界服务贸易报告》显示,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的服务外包承接国,该国的班加罗尔聚集上百家跨国企业研发中心,被誉为“印度硅谷”。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0.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主要业务来源地是(  )
A.欧洲和亚洲 B.欧洲和美国
C.亚洲与澳大利亚 D.非洲与美国
11.印度能够承接大量来自国际的服务外包业务,其有利条件包括(  )
①英语普及率高 ②热带季风气候适宜全年办公
③信息技术人才储备充足 ④政府政策支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班加罗尔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对当地的有利影响是(  )
A.阻碍当地传统产业的发展 B.加快矿产资源的开采
C.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D.推动重工业向农村扩散
【答案】10.B
11.B
12.C
【知识点】印度的工业和服务外包产业
【解析】【点评】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其地形从北向南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为喜马拉雅山、中部为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印度独立后,在原来利用煤、铁资源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电子、汽车制造、原子能、航空航天等新兴工业逐渐崛起。近年来,印度的电脑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印度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2/3的业务,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
10.从印度服务外包收入来源地构成图可以看出,美国占比 62%,英国占比 17%,欧盟占比 11%,亚洲占比 8%,其他占比 2%。所以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主要业务来源地是欧洲和美国,B 正确,A、C、D 错误。
故答案为:B。
11.印度英语普及率高,有利于与国际客户进行沟通和交流,①正确。热带季风气候对服务外包业务的开展影响不大,②错误。印度信息技术人才储备充足,能够满足服务外包业务的需求,③正确。印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④正确。
故答案为:B。
12.A、班加罗尔服务外包产业集聚不会阻碍当地传统产业的发展,反而可能促进产业升级,A 错误。
B、服务外包产业与矿产资源的开采无关,B 错误。
C、班加罗尔服务外包产业集聚能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C 正确。
D、服务外包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与重工业向农村扩散无关,D 错误。
故答案为:C。
(2025七下·香洲期末)小麦是全球种植范围最广的粮食作物,耐旱、喜温凉。2024年俄罗斯的小麦产量约为8258.8万吨,出口量约为5700万吨,是世界第三大小麦出口国。俄罗斯小麦以高蛋白、低污染著称,其黑土有机质含量高,且严格限制化肥农药使用。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3.俄罗斯小麦产量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其主产区主要位于(  )
A.东西伯利亚山地 B.远东沿海地区
C.西西伯利亚平原北部 D.伏尔加河流域及南部黑土区
14.该区域种植小麦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全年高温多雨
C.临近北冰洋,淡水资源丰富 D.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15.俄罗斯小麦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其竞争优势主要源于(  )
A.政府高额出口补贴
B.临近欧洲消费市场
C.水热条件优越,产量高
D.严格限制化肥农药使用,品质安全
【答案】13.D
14.A
15.D
【知识点】俄罗斯自然地理概况;俄罗斯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俄罗斯幅员辽阔,气候复杂多样,总体属于北半球温带和亚寒带的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温暖,春秋两季很短。
13.俄罗斯小麦主产区主要位于伏尔加河流域及南部黑土区,该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有利于小麦的种植和生长,D 正确;东西伯利亚山地、远东沿海地区和西西伯利亚平原北部气候寒冷,不利于小麦的种植,A、B、C 错误。
故答案为:D。
14.A、俄罗斯小麦主产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小麦的种植,A 正确。
B、俄罗斯小麦主产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较少,并非全年高温多雨,B 错误。
C、俄罗斯小麦主产区临近伏尔加河等河流,淡水资源丰富,并非临近北冰洋,C 错误。
D、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属于社会经济条件,不是自然条件,D 错误。
故答案为:A。
15.A、材料中未提及俄罗斯政府对小麦出口有高额补贴,A 错误。
B、临近欧洲消费市场是俄罗斯小麦出口的优势之一,但不是其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竞争优势,B 错误。
C、俄罗斯小麦主产区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水热条件并不优越,C 错误。
D、俄罗斯小麦生产过程中严格限制化肥农药使用,品质安全,这是其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竞争优势,D 正确。
故答案为:D。
(2025七下·香洲期末)沙特阿拉伯是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干旱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沙特大力发展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计划在该国的西北部建设“NEOM新城”将全部使用太阳能和风能。读图, 完成下列小题。
16.沙特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
A.红海附近 B.阿拉伯海沿岸
C.内陆地区 D.波斯湾沿岸
17.沙特近年来大力发展太阳能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降水多,光照强 B.晴天多, 日照时间长
C.地形平坦,风力大 D.植被茂密,空气洁净
18.沙特建设“NEOM 新城”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B.扩大沙漠耕地面积
C.保护传统文化 D.增加石油出口
【答案】16.D
17.B
18.A
【知识点】中东石油的世界地位;中东匮乏的水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解析】【点评】西亚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联系亚洲、欧洲和非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西亚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特点为终年炎热干燥。
16.从图中可以看出,沙特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D 正确;红海附近、阿拉伯海沿岸和内陆地区石油资源相对较少,A、B、C 错误。
故答案为:D。
17.A、沙特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A 错误。
B、沙特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太阳能,B 正确。
C、地形平坦,风力大是发展风能的有利条件,不是发展太阳能的有利条件,C 错误。
D、沙特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植被稀疏,D 错误。
故答案为:B。
18.A、沙特是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国,但石油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且过度依赖石油出口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建设“NEOM 新城”全部使用太阳能和风能,主要目的是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A 正确。
B、建设“NEOM 新城”不会扩大沙漠耕地面积,B 错误。
C、建设“NEOM 新城”与保护传统文化关系不大,C 错误。
D、建设“NEOM 新城”是为了减少对石油的依赖,而不是增加石油出口,D 错误。
故答案为:A。
(2025七下·香洲期末)草皮屋是冰岛的传统民居,其利用当地丰富的草皮资源作为屋顶和外墙材料,牢固且美观。草皮屋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被改造成博物馆、酒店等。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9.冰岛大部分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20.冰岛传统草皮屋的主要优点有(  )
①减少地震损失 ②阻挡风沙 ③冬季挡风 ④就地取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2024年该国接待游客人次达230万人,该国发展旅游业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给游客提供野生动物喂食服务,提高体验感
B.不限制游客数量,大量增加景区接待人数,提高旅游收入
C.推广低碳交通巴士,限制生态脆弱区游客数量
D.自由开发,不做任何管理
【答案】19.B
20.C
21.C
【知识点】欧洲西部的位置与范围;欧洲西部繁荣的旅游业;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19.从图中可以看出,冰岛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B 正确,A、C、D 错误。
故答案为:B。
20.冰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频发,草皮屋结构牢固,能够减少地震损失,①正确。冰岛气候寒冷,风沙较少,草皮屋阻挡风沙的作用不明显,②错误。冰岛冬季寒冷,草皮屋能够有效阻挡寒风,起到冬季挡风的作用,③正确。冰岛草皮资源丰富,草皮屋利用当地丰富的草皮资源作为屋顶和外墙材料,就地取材,④正确。
故答案为:C。
21.A、给游客提供野生动物喂食服务可能会对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A 错误。
B、不限制游客数量,大量增加景区接待人数会对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B 错误。
C、推广低碳交通巴士,限制生态脆弱区游客数量,能够减少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C 正确。
D、自由开发,不做任何管理会导致景区生态环境恶化,不利于旅游业的长期发展,D 错误。
故答案为:C。
(2025七下·香洲期末)2024-2025年夏季(南半球夏季),澳大利亚大堡礁再次出现大规模珊瑚白化,主要原因是海水温度持续升高和气候异常变化。世界自然基金会呼吁加强减排措施,以保护这一全球最大的珊瑚礁生态系统。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2.大堡礁主要分布在(  )
A.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水域 B.南部的大澳大利湾
C.印度洋沿岸 D.首都堪培拉附近的海域
23.导致大堡礁的珊瑚大规模白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密集,水污染严重 B.降水多,海水盐度下降
C.全球变暖,水温升高 D.大面积的填海造陆
24.为了保护大堡礁,我们应该倡议(  )
A.当地禁止任何潜水参观 B.当地直接改为只人工培植珊瑚
C.各地应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大堡礁附近的城市停止发展
【答案】22.A
23.C
24.C
【知识点】澳大利亚自然环境
【解析】【点评】近年来,大堡礁面临着诸多威胁,其中最主要的是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水温度升高和酸化。海水温度升高会导致珊瑚虫白化甚至死亡,而海水酸化则会影响珊瑚虫的骨骼形成。此外,过度捕捞、水污染、沿海开发等人类活动也对大堡礁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22.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堡礁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水域,A 正确;南部的大澳大利亚湾、印度洋沿岸和首都堪培拉附近的海域没有大堡礁分布,B、C、D 错误。
故答案为:A。
23.A、城市密集,水污染严重会对大堡礁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但不是导致珊瑚大规模白化的主要原因,A 错误。
B、降水多,海水盐度下降会对大堡礁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但不是导致珊瑚大规模白化的主要原因,B 错误。
C、全球变暖,水温升高是导致大堡礁的珊瑚大规模白化的主要原因,C 正确。
D、大面积的填海造陆会对大堡礁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但不是导致珊瑚大规模白化的主要原因,D 错误。
故答案为:C。
24.A、当地禁止任何潜水参观过于绝对,合理的潜水参观不会对大堡礁造成严重破坏,A 错误。
B、当地直接改为只人工培植珊瑚成本高,且效果不一定好,B 错误。
C、各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能够缓解全球变暖,从而保护大堡礁,C 正确。
D、大堡礁附近的城市停止发展不现实,也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D 错误。
故答案为:C。
(2025七下·香洲期末)美国和巴西是世界最主要的大豆出口国,支撑着国际市场超过80%的大豆供应。读图, 完成下列小题。
25.美国大豆产区主要分布在(  )
A.南部沿海地区 B.西部高原地区
C.太平洋沿岸 D.中部平原地区
26.与巴西相比,美国大豆主产区的突出优势是(  )
A.城市集中,劳动力资源丰富 B.科技发达,农业生产专业化
C.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 D.纬度较低,水热条件优越
27.为追求经济效益,巴西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向甲地区扩大,由此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A.水资源短缺 B.沙尘暴多发
C.酸雨增多 D.生物多样性锐减
【答案】25.D
26.B
27.D
【知识点】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临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并且实现了农业地区专门化,机械化水平高,效率高,产量大。
25.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大豆产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地区,该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有利于大豆的种植和生长,D 正确;南部沿海地区、西部高原地区和太平洋沿岸大豆产区相对较少,A、B、C 错误。
故答案为:D。
26.A、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城市集中,劳动力资源丰富,A 错误。
B、美国科技发达,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这是美国大豆主产区的突出优势,B 正确。
C、巴西和美国大豆主产区都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C 错误。
D、巴西纬度较低,水热条件优越,D 错误。
故答案为:B。
27.A、甲地区是亚马孙平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水资源充足,A 错误。
B、甲地区植被茂密,沙尘暴较少,B 错误。
C、酸雨增多主要与工业生产排放的酸性气体有关,与大豆种植面积扩大关系不大,C 错误。
D、巴西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向甲地区(亚马孙平原)扩大,会导致热带雨林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D 正确。
故答案为:D。
(2025七下·香洲期末)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启动了首次南极“秋”季联合科考。2025年3月从广州出发,抵达秦岭站后,4月-6月进行为期2个月的“暗”生态科考。本次科考重点研究南极磷虾、鸟类及哺乳类动物在“黑暗季节”的生存策略。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8.关于南极地区特征描述的称号正确的是(  )
A.“白色荒漠” B.“雨极”
C.“世界屋脊” D.“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29.抵达南极地区后,在科考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
A.气候极端寒冷,科考难度加剧
B.此时属于南极暖季,气候炎热干燥
C.该区域多雷雨等强对流天气,影响科考
D.气温逐渐升高,冰山融化过多导致航线受阻
30.本次南极科考时间选择在南极秋季的意义是(  )
A.填补了南极暗生态研究领域的空白
B.探究南极的矿产储存量,便于开发研究
C.南极地区冰川融化情况,探究全球气候变化
D.研究极昼状态下南极的生物活动情况,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
【答案】28.A
29.A
30.A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位于南极圈以南,纬度高,气候具有酷寒、多大风、干燥的特点;南极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和科学考察的宝地。
28.A、南极地区气候寒冷,降水稀少,被称为 “白色荒漠”,A 正确。
B、“雨极” 是指印度的乞拉朋齐,B 错误。
C、“世界屋脊” 是指青藏高原,C 错误。
D、“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是指澳大利亚,D 错误。
故答案为:A。
29.A、南极地区气候极端寒冷,给科考带来了很大的难度,A 正确。
B、南极暖季是 11 月至次年 3 月,2025 年 4-6 月属于南极的寒季,气候寒冷,B 错误。
C、南极地区气候寒冷干燥,雷暴等强对流天气较少,C 错误。
D、2025 年 4-6 月南极地区气温逐渐降低,不是升高,D 错误。
故答案为:A。
30.A、本次科考重点研究南极磷虾、鸟类及哺乳类动物在 “黑暗季节” 的生存策略,填补了南极暗生态研究领域的空白,A 正确。
B、本次科考的重点是生态研究,不是探究南极的矿产储存量,B 错误。
C、本次科考的时间是南极的寒季,不是研究冰川融化情况,C 错误。
D、本次科考重点研究南极磷虾、鸟类及哺乳类动物在 “黑暗季节” 的生存策略,而非极昼,D 错误。
故答案为:A。
31.(2025七下·香洲期末)【“旅居”在冈比亚的中国水稻】
冈比亚是非洲大陆面积最小的国家。该国地形为狭长的沿河平原,城市沿冈比亚河两岸分布,此河为唯一对外联通的河道。
2024年,冈比亚水稻产量首次突破(1)8万吨,使冈比亚水稻进口量大幅度减少,自给率从30%提高到60%,较往年实现跨越式增长。冈比亚总统巴罗高度评价:“是中国农机让冈比亚农民从‘靠天吃饭’转向高效生产。”
中冈农业合作通过“技术+人才+产业链”模式促进冈比亚的农业生产:援助116套农机设备(覆盖耕作、播种、收割全环节);捐赠9吨大米和10吨稻种,支持旱季粮食生产;培训1300多名技术人员(高产杂交水稻品种推广和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创造2000多个就业岗位,20多名企业家赴中国学习现代农业管理;机械化收割节省了70%的人力成本,同时也加快当地农场配套大米加工生产线,实现“耕-种-收-加工”一体化。
(1)说出冈比亚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的主要特征。
(2)分析冈比亚水稻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3)简述中国与冈比亚农业合作的主要措施。
(4)简述中冈农业合作对冈比亚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答案】(1)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2)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可满足水稻生长期的热量需求;位于沿海平原及河流下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靠近冈比亚河,灌溉水源充足;光、热资源丰富,生长期长。
(3)推广杂交水稻技术,提高单产;引入中国农机设备(如插秧机、收割机),降低人工成本;新增捐赠大米和稻种,支持旱季粮食生产;建设农田水利设施,改善灌溉条件;培训技术人员,学习农业管理技术。
(4)提高粮食产量,减少进口依赖;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水平;增加就业岗位,降低农村贫困率;促进农业技术转移,提升生产水平;推动农产品加工和出口,增加外汇收入。或增加经济收入。
【知识点】非洲的位置与国家;非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非洲的物产
【解析】【分析】(1)冈比亚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其主要特征是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2)气候条件:冈比亚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热量充足,能够满足水稻生长对热量的需求。
地形条件:冈比亚位于沿海平原及河流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有利于水稻的种植和管理。
土壤条件:河流下游地区土壤肥沃,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水源条件:冈比亚靠近冈比亚河,灌溉水源充足,能够满足水稻生长对水分的需求。
光热资源:冈比亚光热资源丰富,水稻的生长期长,有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3)中国与冈比亚农业合作的主要措施:中国向冈比亚推广杂交水稻技术,提高水稻的单产,增加粮食产量。中国向冈比亚援助了 116 套农机设备,包括插秧机、收割机等,降低了水稻种植的人工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中国向冈比亚捐赠了 9 吨大米和 10 吨稻种,支持冈比亚的旱季粮食生产,缓解了粮食短缺问题。中国为冈比亚培训了 1300 多名技术人员,推广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和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提高了冈比亚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中国与冈比亚的农业合作创造了 2000 多个就业岗位,促进了冈比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国帮助冈比亚建设农田水利设施,改善了灌溉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
(4)中冈农业合作对冈比亚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通过推广杂交水稻技术和引入农机设备,冈比亚的水稻产量大幅提高,减少了对粮食进口的依赖,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粮食产量的提高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农业合作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降低了农村贫困率,促进了社会稳定。中国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入,提升了冈比亚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合作加快了当地农场配套大米加工生产线的建设,实现了 “耕 - 种 - 收 - 加工” 一体化,推动了农产品的加工和出口,增加了外汇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
【点评】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地区,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又被称为“热带大陆”,该洲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32.(2025七下·香洲期末)【甘蔗与新能源:巴西能源的绿色转型】
甘蔗作为全球重要的糖料作物,凭借其高光效、高生物量的特性,已成为生物质能源开发的核心原料。巴西作为全球甘蔗乙醇产业的标杆,通过技术创新与政策引导,构建了以甘蔗为核心的清洁能源体系,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
目前,巴西乙醇年产量超350亿升,占全球30%。甘蔗乙醇燃料不仅减少了对进口石油的依赖,还形成了集农作物种植、乙醇生产、汽车制造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为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甘蔗产业链形成生态循环模式,年减排二氧化碳超1亿吨,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仅为普通汽油汽车的30%。尽管甘蔗能源优势显著,仍面临粮食安全争议(甘蔗与粮食争地)、生态破坏(单一作物扩张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及技术瓶颈(纤维素乙醇成本高于化石燃料)等问题。
(1)描述巴西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
(2)说出巴西甘蔗乙醇产业主要分布地区及原因。
(3)简述巴西推广乙醇燃料给当地带来的有利影响。
(4)根据乙醇产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两条可行建议,促进巴西可持续发展。
【答案】(1)半球位置:主要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纬度位置:主要位于低纬度或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
(2)分布地区:东南沿海/东南部;
原因:靠近甘蔗主产区,原材料丰富;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南部,乙醇燃料市场需求大;政策支持;交通便利。
(3)优化当地能源结构,减少对能源进口依赖;延长汽车生产与乙醇制造相关产业链;降低碳排放,减轻大气污染;提供新的就业岗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4)制定法令法规,限制甘蔗扩张区域;合理安排种植时间,与粮食作物轮作,提高土地利用率;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本土动植物栖息地;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对土壤的破坏;加速技术研发与产业升级,降低生产成本;政府提供研发补贴和税收优惠,推动乙醇产业发展。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分析】(1)半球位置:巴西大部分位于南半球,小部分位于北半球;位于西半球。
纬度位置:巴西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区,大部分位于热带,小部分位于南温带。
(2)分布地区:巴西甘蔗乙醇产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原因:东南沿海地区是巴西甘蔗的主要产区,为甘蔗乙醇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汽车保有量高,对乙醇燃料的市场需求大。巴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甘蔗乙醇产业的发展,如税收优惠、补贴等。东南沿海地区交通便利,有利于甘蔗乙醇的运输和销售。
(3)巴西推广乙醇燃料给当地带来的有利影响:乙醇燃料是一种清洁能源,推广乙醇燃料可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优化当地的能源结构。巴西是一个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推广乙醇燃料可以减少对能源进口的依赖,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推广乙醇燃料可以延长汽车生产与乙醇制造相关产业链,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乙醇燃料的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相对较少,推广乙醇燃料可以降低碳排放,减轻大气污染。推广乙醇燃料可以提供新的就业岗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4)促进巴西乙醇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建议: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限制甘蔗扩张区域,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安排甘蔗的种植时间,与粮食作物轮作,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粮食安全。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本土动植物栖息地,维护生态平衡。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对土壤的破坏,保护土壤质量。加大对乙醇产业技术研发的投入,加速产业升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政府提供研发补贴和税收优惠,推动乙醇产业的发展,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点评】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其人口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圣保罗是巴西第一大城市,里约热内卢是巴西最大的海港,巴西的两大地形区是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
1 / 1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2025七下·香洲期末)2025年2月7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隆重开幕。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哈尔滨所在的亚洲地理分区是(  )
A.东亚 B.东南亚 C.南亚 D.中亚
2.哈尔滨成功举办亚冬会的气候条件是(  )
A.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B.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且漫长
C.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冬寒夏凉,气温年较差小
D.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湿润
3.以下选项中的地理景观与分区对应正确的是(  )
A. B.
C. D.
(2025七下·香洲期末)为了应对日本的人口问题,日本推出“银发机器人护理计划”,但农村地区因基础设施落后、老年群体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低且部分老年人思想传统,推广效果有限。此外,政府计划通过提高生育补贴和延迟退休年龄(至70岁)缓解压力。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4. 由图可知, 2011-2020年日本人口(  )
A.劳动人口占比不变 B.青少年比重逐年上升
C.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增加 D.劳动人口先增后减
5.根据日本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未来可能出现(  )
A.劳动力供给不足 B.增建大量幼儿园及小学
C.社会就业竞争增大 D.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6.日本农村地区“银发机器人护理计划”推广受阻的主要原因是(  )
①农村老年人口接受新技术能力弱 ②机器人研发难关未攻克
③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④老年人对传统养老方式依赖度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25七下·香洲期末)2025 年 3 月 28 日,缅甸发生7.9 级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7.缅甸是世界上地震最频繁的国家之一,是因为缅甸位于(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C.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8.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
A.地形以盆地为主 B.地势平坦,起伏和缓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平原主要集中在北部
9.地震发生时,下列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
A.在楼房中,争先恐后地从窗户或阳台跳下
B.站在原地不动,大哭大闹宣泄恐惧
C.户外活动中,迅速进入室内避险
D.在教室内,先就近在课桌下避险,然后紧急疏散到空旷的场所
(2025七下·香洲期末)据《2024年世界服务贸易报告》显示,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的服务外包承接国,该国的班加罗尔聚集上百家跨国企业研发中心,被誉为“印度硅谷”。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0.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主要业务来源地是(  )
A.欧洲和亚洲 B.欧洲和美国
C.亚洲与澳大利亚 D.非洲与美国
11.印度能够承接大量来自国际的服务外包业务,其有利条件包括(  )
①英语普及率高 ②热带季风气候适宜全年办公
③信息技术人才储备充足 ④政府政策支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班加罗尔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对当地的有利影响是(  )
A.阻碍当地传统产业的发展 B.加快矿产资源的开采
C.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D.推动重工业向农村扩散
(2025七下·香洲期末)小麦是全球种植范围最广的粮食作物,耐旱、喜温凉。2024年俄罗斯的小麦产量约为8258.8万吨,出口量约为5700万吨,是世界第三大小麦出口国。俄罗斯小麦以高蛋白、低污染著称,其黑土有机质含量高,且严格限制化肥农药使用。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3.俄罗斯小麦产量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其主产区主要位于(  )
A.东西伯利亚山地 B.远东沿海地区
C.西西伯利亚平原北部 D.伏尔加河流域及南部黑土区
14.该区域种植小麦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全年高温多雨
C.临近北冰洋,淡水资源丰富 D.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15.俄罗斯小麦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其竞争优势主要源于(  )
A.政府高额出口补贴
B.临近欧洲消费市场
C.水热条件优越,产量高
D.严格限制化肥农药使用,品质安全
(2025七下·香洲期末)沙特阿拉伯是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干旱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沙特大力发展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计划在该国的西北部建设“NEOM新城”将全部使用太阳能和风能。读图, 完成下列小题。
16.沙特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
A.红海附近 B.阿拉伯海沿岸
C.内陆地区 D.波斯湾沿岸
17.沙特近年来大力发展太阳能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降水多,光照强 B.晴天多, 日照时间长
C.地形平坦,风力大 D.植被茂密,空气洁净
18.沙特建设“NEOM 新城”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B.扩大沙漠耕地面积
C.保护传统文化 D.增加石油出口
(2025七下·香洲期末)草皮屋是冰岛的传统民居,其利用当地丰富的草皮资源作为屋顶和外墙材料,牢固且美观。草皮屋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被改造成博物馆、酒店等。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9.冰岛大部分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20.冰岛传统草皮屋的主要优点有(  )
①减少地震损失 ②阻挡风沙 ③冬季挡风 ④就地取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2024年该国接待游客人次达230万人,该国发展旅游业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给游客提供野生动物喂食服务,提高体验感
B.不限制游客数量,大量增加景区接待人数,提高旅游收入
C.推广低碳交通巴士,限制生态脆弱区游客数量
D.自由开发,不做任何管理
(2025七下·香洲期末)2024-2025年夏季(南半球夏季),澳大利亚大堡礁再次出现大规模珊瑚白化,主要原因是海水温度持续升高和气候异常变化。世界自然基金会呼吁加强减排措施,以保护这一全球最大的珊瑚礁生态系统。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2.大堡礁主要分布在(  )
A.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水域 B.南部的大澳大利湾
C.印度洋沿岸 D.首都堪培拉附近的海域
23.导致大堡礁的珊瑚大规模白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密集,水污染严重 B.降水多,海水盐度下降
C.全球变暖,水温升高 D.大面积的填海造陆
24.为了保护大堡礁,我们应该倡议(  )
A.当地禁止任何潜水参观 B.当地直接改为只人工培植珊瑚
C.各地应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大堡礁附近的城市停止发展
(2025七下·香洲期末)美国和巴西是世界最主要的大豆出口国,支撑着国际市场超过80%的大豆供应。读图, 完成下列小题。
25.美国大豆产区主要分布在(  )
A.南部沿海地区 B.西部高原地区
C.太平洋沿岸 D.中部平原地区
26.与巴西相比,美国大豆主产区的突出优势是(  )
A.城市集中,劳动力资源丰富 B.科技发达,农业生产专业化
C.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 D.纬度较低,水热条件优越
27.为追求经济效益,巴西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向甲地区扩大,由此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A.水资源短缺 B.沙尘暴多发
C.酸雨增多 D.生物多样性锐减
(2025七下·香洲期末)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启动了首次南极“秋”季联合科考。2025年3月从广州出发,抵达秦岭站后,4月-6月进行为期2个月的“暗”生态科考。本次科考重点研究南极磷虾、鸟类及哺乳类动物在“黑暗季节”的生存策略。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8.关于南极地区特征描述的称号正确的是(  )
A.“白色荒漠” B.“雨极”
C.“世界屋脊” D.“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29.抵达南极地区后,在科考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
A.气候极端寒冷,科考难度加剧
B.此时属于南极暖季,气候炎热干燥
C.该区域多雷雨等强对流天气,影响科考
D.气温逐渐升高,冰山融化过多导致航线受阻
30.本次南极科考时间选择在南极秋季的意义是(  )
A.填补了南极暗生态研究领域的空白
B.探究南极的矿产储存量,便于开发研究
C.南极地区冰川融化情况,探究全球气候变化
D.研究极昼状态下南极的生物活动情况,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
31.(2025七下·香洲期末)【“旅居”在冈比亚的中国水稻】
冈比亚是非洲大陆面积最小的国家。该国地形为狭长的沿河平原,城市沿冈比亚河两岸分布,此河为唯一对外联通的河道。
2024年,冈比亚水稻产量首次突破(1)8万吨,使冈比亚水稻进口量大幅度减少,自给率从30%提高到60%,较往年实现跨越式增长。冈比亚总统巴罗高度评价:“是中国农机让冈比亚农民从‘靠天吃饭’转向高效生产。”
中冈农业合作通过“技术+人才+产业链”模式促进冈比亚的农业生产:援助116套农机设备(覆盖耕作、播种、收割全环节);捐赠9吨大米和10吨稻种,支持旱季粮食生产;培训1300多名技术人员(高产杂交水稻品种推广和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创造2000多个就业岗位,20多名企业家赴中国学习现代农业管理;机械化收割节省了70%的人力成本,同时也加快当地农场配套大米加工生产线,实现“耕-种-收-加工”一体化。
(1)说出冈比亚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的主要特征。
(2)分析冈比亚水稻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3)简述中国与冈比亚农业合作的主要措施。
(4)简述中冈农业合作对冈比亚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32.(2025七下·香洲期末)【甘蔗与新能源:巴西能源的绿色转型】
甘蔗作为全球重要的糖料作物,凭借其高光效、高生物量的特性,已成为生物质能源开发的核心原料。巴西作为全球甘蔗乙醇产业的标杆,通过技术创新与政策引导,构建了以甘蔗为核心的清洁能源体系,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
目前,巴西乙醇年产量超350亿升,占全球30%。甘蔗乙醇燃料不仅减少了对进口石油的依赖,还形成了集农作物种植、乙醇生产、汽车制造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为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甘蔗产业链形成生态循环模式,年减排二氧化碳超1亿吨,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仅为普通汽油汽车的30%。尽管甘蔗能源优势显著,仍面临粮食安全争议(甘蔗与粮食争地)、生态破坏(单一作物扩张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及技术瓶颈(纤维素乙醇成本高于化石燃料)等问题。
(1)描述巴西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
(2)说出巴西甘蔗乙醇产业主要分布地区及原因。
(3)简述巴西推广乙醇燃料给当地带来的有利影响。
(4)根据乙醇产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两条可行建议,促进巴西可持续发展。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B
3.D
【知识点】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亚洲的气候
【解析】【点评】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1.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六个地理分区。哈尔滨是中国的城市,中国位于东亚地区,所以哈尔滨所在的亚洲地理分区是东亚,A 正确,B、C、D 错误。
故答案为:A。
2.哈尔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且漫长,有充足的冰雪资源,适合举办亚冬会,B 正确,ACD 错误。
故答案为:B。
3.A、高脚屋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北亚地区气候寒冷,传统民居是木屋等,A 错误。
B、中亚地区气候干旱,以草原和荒漠为主,没有热带雨林,B 错误。
C、冰屋主要分布在北极地区,东南亚地区气候炎热,没有冰屋,C 错误。
D、西亚地区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有热带沙漠景观,D 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4.C
5.A
6.B
【知识点】日本概况
【解析】【点评】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耕地面积小,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
4.A、从图中可以看出,15-64 岁劳动人口占比从 2011 年的 63.5% 逐渐下降到 2020 年的 59.0%,劳动人口占比发生了变化,A 错误。
B、0-14 岁青少年人口占比从 2011 年的 13.3% 逐渐下降到 2020 年的 12.0%,青少年比重逐年下降,B 错误。
C、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从 2011 年的 23.2% 逐渐上升到 2020 年的 28.6%,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增加,C 正确。
D、劳动人口占比逐年下降,并非先增后减,D 错误。
故答案为:C。
5.A、日本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增加,劳动人口占比逐渐下降,未来可能出现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A 正确。
B、青少年人口比重下降,不需要增建大量幼儿园及小学,B 错误。
C、劳动人口占比下降,社会就业竞争会减小,C 错误。
D、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与日本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关系不大,D 错误。
故答案为:A。
6.农村老年人口接受新技术能力弱,导致 “银发机器人护理计划” 推广受阻,①正确;材料中未提及机器人研发难关未攻克,②错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影响了 “银发机器人护理计划” 的推广,③正确;部分老年人思想传统,对传统养老方式依赖度高,也导致了 “银发机器人护理计划” 推广受阻,④正确。
故答案为:B。
【答案】7.D
8.C
9.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解析】【点评】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自西向东有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红河,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印度洋和太平洋,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众多河流的下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或河口三角洲,是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7.从板块分布图可以看出,缅甸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所以是世界上地震最频繁的国家之一,D 正确,A、B、C 错误。
故答案为:D。
8.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C 正确;中南半岛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A 错误;中南半岛地势起伏较大,B 错误;中南半岛平原主要集中在南部和河流下游地区,D 错误。
故答案为:C。
9.A、在楼房中,从窗户或阳台跳下会造成严重的伤亡,A 错误。
B、站在原地不动,大哭大闹宣泄恐惧是不正确的做法,应该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避震措施,B 错误。
C、户外活动时,应该远离建筑物、电线杆等危险物体,而不是迅速进入室内避险,C 错误。
D、在教室内,先就近在课桌下避险,然后紧急疏散到空旷的场所,是正确的应急措施,D 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10.B
11.B
12.C
【知识点】印度的工业和服务外包产业
【解析】【点评】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其地形从北向南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为喜马拉雅山、中部为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印度独立后,在原来利用煤、铁资源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电子、汽车制造、原子能、航空航天等新兴工业逐渐崛起。近年来,印度的电脑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印度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2/3的业务,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
10.从印度服务外包收入来源地构成图可以看出,美国占比 62%,英国占比 17%,欧盟占比 11%,亚洲占比 8%,其他占比 2%。所以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主要业务来源地是欧洲和美国,B 正确,A、C、D 错误。
故答案为:B。
11.印度英语普及率高,有利于与国际客户进行沟通和交流,①正确。热带季风气候对服务外包业务的开展影响不大,②错误。印度信息技术人才储备充足,能够满足服务外包业务的需求,③正确。印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④正确。
故答案为:B。
12.A、班加罗尔服务外包产业集聚不会阻碍当地传统产业的发展,反而可能促进产业升级,A 错误。
B、服务外包产业与矿产资源的开采无关,B 错误。
C、班加罗尔服务外包产业集聚能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C 正确。
D、服务外包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与重工业向农村扩散无关,D 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13.D
14.A
15.D
【知识点】俄罗斯自然地理概况;俄罗斯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俄罗斯幅员辽阔,气候复杂多样,总体属于北半球温带和亚寒带的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温暖,春秋两季很短。
13.俄罗斯小麦主产区主要位于伏尔加河流域及南部黑土区,该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有利于小麦的种植和生长,D 正确;东西伯利亚山地、远东沿海地区和西西伯利亚平原北部气候寒冷,不利于小麦的种植,A、B、C 错误。
故答案为:D。
14.A、俄罗斯小麦主产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小麦的种植,A 正确。
B、俄罗斯小麦主产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较少,并非全年高温多雨,B 错误。
C、俄罗斯小麦主产区临近伏尔加河等河流,淡水资源丰富,并非临近北冰洋,C 错误。
D、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属于社会经济条件,不是自然条件,D 错误。
故答案为:A。
15.A、材料中未提及俄罗斯政府对小麦出口有高额补贴,A 错误。
B、临近欧洲消费市场是俄罗斯小麦出口的优势之一,但不是其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竞争优势,B 错误。
C、俄罗斯小麦主产区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水热条件并不优越,C 错误。
D、俄罗斯小麦生产过程中严格限制化肥农药使用,品质安全,这是其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竞争优势,D 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16.D
17.B
18.A
【知识点】中东石油的世界地位;中东匮乏的水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解析】【点评】西亚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联系亚洲、欧洲和非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西亚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特点为终年炎热干燥。
16.从图中可以看出,沙特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D 正确;红海附近、阿拉伯海沿岸和内陆地区石油资源相对较少,A、B、C 错误。
故答案为:D。
17.A、沙特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A 错误。
B、沙特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太阳能,B 正确。
C、地形平坦,风力大是发展风能的有利条件,不是发展太阳能的有利条件,C 错误。
D、沙特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植被稀疏,D 错误。
故答案为:B。
18.A、沙特是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国,但石油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且过度依赖石油出口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建设“NEOM 新城”全部使用太阳能和风能,主要目的是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A 正确。
B、建设“NEOM 新城”不会扩大沙漠耕地面积,B 错误。
C、建设“NEOM 新城”与保护传统文化关系不大,C 错误。
D、建设“NEOM 新城”是为了减少对石油的依赖,而不是增加石油出口,D 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9.B
20.C
21.C
【知识点】欧洲西部的位置与范围;欧洲西部繁荣的旅游业;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19.从图中可以看出,冰岛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B 正确,A、C、D 错误。
故答案为:B。
20.冰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频发,草皮屋结构牢固,能够减少地震损失,①正确。冰岛气候寒冷,风沙较少,草皮屋阻挡风沙的作用不明显,②错误。冰岛冬季寒冷,草皮屋能够有效阻挡寒风,起到冬季挡风的作用,③正确。冰岛草皮资源丰富,草皮屋利用当地丰富的草皮资源作为屋顶和外墙材料,就地取材,④正确。
故答案为:C。
21.A、给游客提供野生动物喂食服务可能会对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A 错误。
B、不限制游客数量,大量增加景区接待人数会对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B 错误。
C、推广低碳交通巴士,限制生态脆弱区游客数量,能够减少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C 正确。
D、自由开发,不做任何管理会导致景区生态环境恶化,不利于旅游业的长期发展,D 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22.A
23.C
24.C
【知识点】澳大利亚自然环境
【解析】【点评】近年来,大堡礁面临着诸多威胁,其中最主要的是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水温度升高和酸化。海水温度升高会导致珊瑚虫白化甚至死亡,而海水酸化则会影响珊瑚虫的骨骼形成。此外,过度捕捞、水污染、沿海开发等人类活动也对大堡礁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22.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堡礁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水域,A 正确;南部的大澳大利亚湾、印度洋沿岸和首都堪培拉附近的海域没有大堡礁分布,B、C、D 错误。
故答案为:A。
23.A、城市密集,水污染严重会对大堡礁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但不是导致珊瑚大规模白化的主要原因,A 错误。
B、降水多,海水盐度下降会对大堡礁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但不是导致珊瑚大规模白化的主要原因,B 错误。
C、全球变暖,水温升高是导致大堡礁的珊瑚大规模白化的主要原因,C 正确。
D、大面积的填海造陆会对大堡礁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但不是导致珊瑚大规模白化的主要原因,D 错误。
故答案为:C。
24.A、当地禁止任何潜水参观过于绝对,合理的潜水参观不会对大堡礁造成严重破坏,A 错误。
B、当地直接改为只人工培植珊瑚成本高,且效果不一定好,B 错误。
C、各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能够缓解全球变暖,从而保护大堡礁,C 正确。
D、大堡礁附近的城市停止发展不现实,也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D 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25.D
26.B
27.D
【知识点】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临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并且实现了农业地区专门化,机械化水平高,效率高,产量大。
25.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大豆产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地区,该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有利于大豆的种植和生长,D 正确;南部沿海地区、西部高原地区和太平洋沿岸大豆产区相对较少,A、B、C 错误。
故答案为:D。
26.A、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城市集中,劳动力资源丰富,A 错误。
B、美国科技发达,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这是美国大豆主产区的突出优势,B 正确。
C、巴西和美国大豆主产区都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C 错误。
D、巴西纬度较低,水热条件优越,D 错误。
故答案为:B。
27.A、甲地区是亚马孙平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水资源充足,A 错误。
B、甲地区植被茂密,沙尘暴较少,B 错误。
C、酸雨增多主要与工业生产排放的酸性气体有关,与大豆种植面积扩大关系不大,C 错误。
D、巴西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向甲地区(亚马孙平原)扩大,会导致热带雨林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D 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28.A
29.A
30.A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位于南极圈以南,纬度高,气候具有酷寒、多大风、干燥的特点;南极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和科学考察的宝地。
28.A、南极地区气候寒冷,降水稀少,被称为 “白色荒漠”,A 正确。
B、“雨极” 是指印度的乞拉朋齐,B 错误。
C、“世界屋脊” 是指青藏高原,C 错误。
D、“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是指澳大利亚,D 错误。
故答案为:A。
29.A、南极地区气候极端寒冷,给科考带来了很大的难度,A 正确。
B、南极暖季是 11 月至次年 3 月,2025 年 4-6 月属于南极的寒季,气候寒冷,B 错误。
C、南极地区气候寒冷干燥,雷暴等强对流天气较少,C 错误。
D、2025 年 4-6 月南极地区气温逐渐降低,不是升高,D 错误。
故答案为:A。
30.A、本次科考重点研究南极磷虾、鸟类及哺乳类动物在 “黑暗季节” 的生存策略,填补了南极暗生态研究领域的空白,A 正确。
B、本次科考的重点是生态研究,不是探究南极的矿产储存量,B 错误。
C、本次科考的时间是南极的寒季,不是研究冰川融化情况,C 错误。
D、本次科考重点研究南极磷虾、鸟类及哺乳类动物在 “黑暗季节” 的生存策略,而非极昼,D 错误。
故答案为:A。
31.【答案】(1)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2)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可满足水稻生长期的热量需求;位于沿海平原及河流下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靠近冈比亚河,灌溉水源充足;光、热资源丰富,生长期长。
(3)推广杂交水稻技术,提高单产;引入中国农机设备(如插秧机、收割机),降低人工成本;新增捐赠大米和稻种,支持旱季粮食生产;建设农田水利设施,改善灌溉条件;培训技术人员,学习农业管理技术。
(4)提高粮食产量,减少进口依赖;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水平;增加就业岗位,降低农村贫困率;促进农业技术转移,提升生产水平;推动农产品加工和出口,增加外汇收入。或增加经济收入。
【知识点】非洲的位置与国家;非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非洲的物产
【解析】【分析】(1)冈比亚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其主要特征是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2)气候条件:冈比亚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热量充足,能够满足水稻生长对热量的需求。
地形条件:冈比亚位于沿海平原及河流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有利于水稻的种植和管理。
土壤条件:河流下游地区土壤肥沃,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水源条件:冈比亚靠近冈比亚河,灌溉水源充足,能够满足水稻生长对水分的需求。
光热资源:冈比亚光热资源丰富,水稻的生长期长,有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3)中国与冈比亚农业合作的主要措施:中国向冈比亚推广杂交水稻技术,提高水稻的单产,增加粮食产量。中国向冈比亚援助了 116 套农机设备,包括插秧机、收割机等,降低了水稻种植的人工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中国向冈比亚捐赠了 9 吨大米和 10 吨稻种,支持冈比亚的旱季粮食生产,缓解了粮食短缺问题。中国为冈比亚培训了 1300 多名技术人员,推广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和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提高了冈比亚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中国与冈比亚的农业合作创造了 2000 多个就业岗位,促进了冈比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国帮助冈比亚建设农田水利设施,改善了灌溉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
(4)中冈农业合作对冈比亚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通过推广杂交水稻技术和引入农机设备,冈比亚的水稻产量大幅提高,减少了对粮食进口的依赖,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粮食产量的提高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农业合作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降低了农村贫困率,促进了社会稳定。中国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入,提升了冈比亚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合作加快了当地农场配套大米加工生产线的建设,实现了 “耕 - 种 - 收 - 加工” 一体化,推动了农产品的加工和出口,增加了外汇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
【点评】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地区,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又被称为“热带大陆”,该洲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32.【答案】(1)半球位置:主要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纬度位置:主要位于低纬度或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
(2)分布地区:东南沿海/东南部;
原因:靠近甘蔗主产区,原材料丰富;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南部,乙醇燃料市场需求大;政策支持;交通便利。
(3)优化当地能源结构,减少对能源进口依赖;延长汽车生产与乙醇制造相关产业链;降低碳排放,减轻大气污染;提供新的就业岗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4)制定法令法规,限制甘蔗扩张区域;合理安排种植时间,与粮食作物轮作,提高土地利用率;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本土动植物栖息地;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对土壤的破坏;加速技术研发与产业升级,降低生产成本;政府提供研发补贴和税收优惠,推动乙醇产业发展。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分析】(1)半球位置:巴西大部分位于南半球,小部分位于北半球;位于西半球。
纬度位置:巴西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区,大部分位于热带,小部分位于南温带。
(2)分布地区:巴西甘蔗乙醇产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原因:东南沿海地区是巴西甘蔗的主要产区,为甘蔗乙醇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汽车保有量高,对乙醇燃料的市场需求大。巴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甘蔗乙醇产业的发展,如税收优惠、补贴等。东南沿海地区交通便利,有利于甘蔗乙醇的运输和销售。
(3)巴西推广乙醇燃料给当地带来的有利影响:乙醇燃料是一种清洁能源,推广乙醇燃料可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优化当地的能源结构。巴西是一个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推广乙醇燃料可以减少对能源进口的依赖,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推广乙醇燃料可以延长汽车生产与乙醇制造相关产业链,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乙醇燃料的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相对较少,推广乙醇燃料可以降低碳排放,减轻大气污染。推广乙醇燃料可以提供新的就业岗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4)促进巴西乙醇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建议: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限制甘蔗扩张区域,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安排甘蔗的种植时间,与粮食作物轮作,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粮食安全。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本土动植物栖息地,维护生态平衡。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对土壤的破坏,保护土壤质量。加大对乙醇产业技术研发的投入,加速产业升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政府提供研发补贴和税收优惠,推动乙醇产业的发展,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点评】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其人口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圣保罗是巴西第一大城市,里约热内卢是巴西最大的海港,巴西的两大地形区是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