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题
八 年 级 语 文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 (二) (一) (二) (三)
一、古典之美(27分)
(一)
1.班级围绕主题“遇见·呐喊”进行了古诗文佳句整理。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10分)
主题 诗句 原因
遇见,是一切美的开始。 (1) , 君子好逑。 是君子与淑女的遇见。
青山横北郭, (2) 。 是李白与山水的遇见。
(3) , 缥缈孤鸿影。 苏轼是与孤鸿的遇见。
闻水声,(4) , (5) 。 是柳宗元与小石潭的遇见。
呐喊,承载着多少希冀。 “微君之故, (6) ? 是劳役者不满统治者而发出的呐喊。
安得广厦千万间, (7) ! 是杜甫同情人民而发出的呐喊。
其真无马邪 (8) ! 是韩愈愤懑于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而发出的呐喊。
(9) , (10) 。(《卖炭翁》) 是白居易同情百姓,借卖炭翁的矛盾心理而发出的呐喊。
2. 请赏读右面这幅书法作品,并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2分)
这两句诗运用 的修辞手法,“海内”与“天涯”相对,对仗工整自然,同时运用 的修辞手法,通过“天涯”与“比邻”的极端空间对比,强调了友情的深厚和不受距离限制的特点,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生动有力。表现了友谊的超时空性。
(二)
班级开展“古诗文联读”活动,请你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3~6题
【甲】 【乙】 【丙】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曾参①杀人 昔者曾子处费②,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③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注】①曾参:即曾子,战国时人。②费:鲁国的地名。③族:姓。
3.参考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字的意思。(3分)
方法 加点词 参考 解释
课内迁移法 (1)有顷焉 俄顷风定云墨色。 (1)
查阅字典法 (2)母尚织自若也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①自己,自身。②始。③自然。④原来,本来。⑤介词。从。 (2)(写序号)
联系成语法 (3)虽有至道 至善至美 (3)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1)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
(2)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5.比较【甲】诗和【丙】文,完成下列表格。(4分)
人物 面对的情况 人物表现 人物心理
【甲】诗中的老翁 “(1) ▲ (原文) 翻墙逃跑 “(2) ▲ ”(用丙文中的词回答)
【丙】文中的曾母 有三人告之“曾参杀人”
(1) (2)
比较【乙】文和【丙】文,完成下列表格。(5分)
内容 共同点 不同点
【乙】 都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乙】文把“至道”比作“(1) ▲ ”,更通俗易懂地强调了(2) ▲ 的道理。
【丙】 【丙】文借曾母最终相信以贤闻名的曾参杀人的故事,告诫人们:(3) ▲ 。
(1) (2)
(3)
二、文学之约(33分)
(一)
【甲】书香致远,墨卷至恒。阅读是提高国民素质、传承文明、hóng( ▲ )扬文化的重要途径。山西立足工作实际,将促进全民阅读工作作为推进省城文化中心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加强政策引导、品牌培育和宣传推广,在全社会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让书香mí( ▲ )漫到省城的大街小巷,用阅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山西必将铸就城市文化的新辉煌。 【乙】太原市大兴读书学习之风,在全市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舆论氛围。“书香太原”建设是太原市提高国民素质、推动全民阅读、丰富人民精神力量的重要举措。读书还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当读书成为每个人的生活刚需、日常习惯时,全民阅读的“书香中国”必将成为现实。
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2025年4月23日至25日在山西太原市举办。 你所在的小组对这次活动做了相关调查研究,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7.小组成员对【甲】段中加点字的字音和括号内应填的字形作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墨卷至恒” 中的“卷”是“书卷” 的意思,应读作juàn。
B. 因为要表达“大力宣扬”的意思,所以hóng应写作“弘”。
C. “氛围”的意思是“周围的气氛和情调”,其中“氛”应读作fèn。
D. 因为表达“充满”的意思,所以mí应写作“弥”。
8. 根据语境,【乙】段画线句表达欠妥,请你修改。(2分)
9.右图是“全民阅读”活动的徽标,请你解说该徽标的构图要素和寓意。要求:①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②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5分)
(二)
学校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开展“钢铁铸魂、保尔育人”主题读书交流活动,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活动一:做笔记 写提要】
10.下面是小华同学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过程中,根据保尔的成长经历写的提要,请帮他补全。(4分)
① ②
③ ④
【活动二:做笔记 写心得】
11.下面的语段摘抄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你写下自己的心得。(2分)
当一个人身体健康、充满青春活力的时候,坚强是一桩比较简单和容易的事,而只有在生活用铁环紧紧把你箍起来的时候,坚强才是光荣的事情。
写心得:
(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2题。
冬季到云南去看海
梁衡
①年末深冬季节,到云南腾冲考察林业,主人却说,先领你去看热海。我心里一惊,这大山深处怎么会有海?而海又怎么会是热的?
②车出县城便一头扎进山肚子里。【A】公路成“之”字形,车子不紧不慢,一折一折地往上爬,走一程是山,再走一程还是山;一眼望去是树,再看还是树。只见一条条绿色的山脊,起起伏伏,一层一层,黛绿、深绿、浅绿,由近及远一直伸到天边。直到目光的尽头,才现出一抹蓝天——这蓝天倒成了这绿海的远岸。③走了些时候,渐渐车前车后就有了些轻轻的雾,再看对面的林子里也飘起一些淡淡的云。我说:“今天真算是上得高山了。”主人笑道:“正好相反,你现在是已下到热海了。”我才知道,那缥缈、穿林裹树的并不是云,也不是雾,竟是些热腾腾的水汽,我们车如船行,已是荡漾在热海之上了。
④所谓热海,是一个方圆八平方公里的地热带。腾冲是一个休眠火山区。多少年前,这里曾经火山喷发,现在地面上仍留有许多旧痕。如圆形的火山口、黑色的火山石,还有奇特的“柱状节理”,那是岩浆喷出时瞬间形成的一片美丽的石柱。但最奇的是地下的热海。【B】大约火山熄灭后还是不死心,便试探着要找一个出口,地下的岩浆就悄悄地摸到这里,一直窜到离地表还有七八公里处,用炽热的火舌不停地向上喷舔着地面。于是这八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成了台巨大的锅炉,地下水被煮得滚烫,一个名副其实的热海。
⑤热海虽名海,但我们并不能像苏东坡那样“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也不能如曹操那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因为这海是藏在地下的,我们只能去找几个海眼“管中窥豹”。最大的一个海眼就是著名的“大滚锅”,单听这个名字,就知道它的威力。要看这口大锅先得爬上一个高高的“锅台”。我们拾级而上,还未见锅就已听到滚滚的沸水之声,头上热气逼人。上到锅台一看,这口石砌的大锅,直径三米,深一米五,沸腾的热浪竟有尺许之高。由于长年累月的滚煮,锅沿上已结了一层厚厚的水碱,真是一口老锅。大锅前又开出一条数米长二尺来宽的石槽,亦是水沸有声,热气腾腾,槽上架着一排竹篮,里面蒸着土豆、鸡蛋、花生等物。这恐怕是我见过的最奇特的蒸笼了。游人可以上去随意品尝这地心之火与山泉之水的杰作,就像在城市路边的早点摊上吃小笼包子。我们看惯了日夜奔流不息的江河,可谁又见过这无年无月翻滚不止的开水大锅呢?因为地处热海之上,山下山上的温泉就随处可见。浴池一个个挂在半壁,绿风青云,我环顾四周,做一回精神上的沐浴。遥望轻雾游云,我竟有一种将军阅兵式的自豪,仰望蓝天白云,我觉得自己就是一条天上的鱼。
⑥下山时我留心起这山上的植被。我知道榕树喜热,多见于福建、广东,或者西双版纳,现在能现身于偏北的腾冲定是得了地下的热气。这么一想,果然发现这方圆远近处的树的确特别,既有许多亚热带的芭蕉、棕榈,又有本地的松、柏、杉、樟,还有远古时期留存下来的曾与恐龙为伴的黑杪椤树。有一种我从未见过,枝如杨柳,叶如榆钱,在这个隆冬季节满树还缀着些红绒绒的花朵,主人说,这属柳科,就叫红丝绿柳。啊,好浪漫的名字。现在科学家已经弄清热海的来历,是这满山的绿树饱饱地蓄足了水,然后再慢慢地渗入地下,经地火加热后又悄悄送回地面,这个过程七十五年一个周期,循环往复,湍流不息。这么说来,我们现在既是行在密林之中,又是站在历史的河岸上。这块神奇的土地,我已说不清到底该叫它热海还是绿海,抑或岁月之海。其实它就是一个为地热所蒸腾,绿树所覆盖,岁月所打造的令人陶醉的生态之海。
12.班级开展“游记读写”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理清“所至”。
阅读文章,梳理作者的游踪:(6分)
车出县城扎进山肚子→ ①           →拾级而上→
②           →③  
任务二:关注“所见”。
品析文章语句赏美景: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可从用词、句式、修辞、炼字等角度赏析(4 分)
任务三:体悟“所感”。
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你认为本文写景达到了哪一级?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8分)
【链接材料】
梁衡先生说:“大凡看景只看人为的热闹,是初级;抛开人的热闹看自然之景,是中级;又能抛开浮在自然景上的迷眼繁花而看出个味和理来,如读小说分开故事读里面的美学、哲学,这才是高级。这时自然美的韵律便与你的心律共振,你就可与自然对话交流了。”
三、现实之思(20分)
班级准备举办一场“以和为贵”的演讲比赛,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题。
素材① 司马徽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学者。有一次,邻居走失了一头猪,看到司马家的猪与自家的相似,就误认为那猪是他家的。司马徽并不争辩,说:“是你的你就拿去。”邻居便毫不客气地把猪赶回家。过了几天,邻人从别处找到了自己的猪,很惭愧地把误认的猪送还司马徽。司马徽不但没责备他,反而说邻里间发生这类误会并不奇怪,还赞扬他懂道理、知错能改。邻居听了十分感动。
素材② 蔺相如完璧归赵,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尽心尽力的辅佐赵王治理国家。
素材③ 京城地区有田真、田庆、田广兄弟三人,共同商议分配家产。财物都已平均分好,只剩下堂前的一株紫荆树,兄弟三人商量将紫荆树截为三段。第二天兄弟三人前去砍树,发现这株紫荆树已经枯萎而死,像是被火烧过的样子。田真看见后,十分惊讶,对两个弟弟说:“这株紫荆树本来是同根,听说将被砍成三段,所以枯萎,这人的感情还不如树啊!”他非常地悲伤,于是不再砍树。后来紫荆树竟重新茂盛起来,兄弟三人大受感动,将财产合在一起,最终成为孝悌之家。
13.在班级准备举办一场“以和为贵”的演讲比赛中,请你帮助小语完成任务。
(1)小语把搜集到的三则材料作为部分演讲素材,拟写演讲提纲。(8分)
【演讲提纲】
请你根据提纲内容,【甲】【乙】【丙】三处可选用的素材依次为:
(填写序号);在【丁】处补上恰当的内容: 。
(2)小语给演讲稿精心设计了下面这段话作为结语,请你从表达效果的角度加以评价。(6分)
齐家之道在于和,家和则万事兴;睦邻之道在于和,邻和则人心聚;兴国之道亦在于和,国和则天下安。让我们携手共进,以和为贵,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美好未来!
(3)尽管准备充分,小语赛前还是很紧张,请你当面给他一些有效的建议,来帮助他顺利完成比赛。(6分)要求:从情绪心理、信心、准备过程提建议。100字左右。
四、心灵之旅(40分)
14.班级开展以“读懂周围的世界”为主题的征稿活动,请你参与。(40分)
请以“ ,我读懂了你”为题,写一篇文章投稿。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文章不少于600字;(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3)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以下写作助手可供你参考。
写作助手 ★可以写一篇记叙性文章。题中的“你”可以指一个人物或一种事物。可以写实,也可以虚构。 ★可以写一篇游记。题中的“你”可以指一处风景名胜或一个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 ★可以写一篇读后感。题中的“你”可以指一本书或书中的某个人物。 ★可以写一篇演讲稿。题中的“你”可以指某一个节日或某一种抽象的概念。 ★可以写……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质量监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答案
一、古典之美(27分)
1.(10分)(1)窈窕淑女(2)白水绕东城 (3)谁见幽人独往来(4)如鸣珮环 (5)心乐之(6)胡为乎中露 (7)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8)其真不知马也! (9) 可伶身上衣正单 (10) 心忧炭贱愿天寒。
(评分标准:每空 1 分,有错别字、漏字、增字不得分,共 10 分。)
2.(2分)对偶 夸张(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2分)
3.(3分)(1)一会儿(2)④(3)最好的(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共3分。)
4.(3分)(1)教与学是推动,互相促进的。 (1分)(2)差役吼得是多么愤怒啊!老妇人是啼哭得多么悲苦啊!(2分)
5、(4分)(1) “有吏夜捉人” (2)“其母惧” (评分标准:每小题2分,共4分。)
6.(5分)(1) “嘉肴” (1分) (2)只有学习实践,才能懂得“道”的好坏,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2分)(3)面对问题要相互信任,不要听信谣言,要保持理性,要坚持自己正确的立场。(2分)
【参考译文】【丙】
从前曾参在费地,费地有个与曾参同姓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不会杀人。”仍然照样织布。过了一会儿,一个人又来告诉说:“曾参杀人了。”他的母亲仍然织布神情不变。又过了一会,又有人来说:“曾参杀人了。”他的母亲害怕了,扔掉梭子,翻过墙逃走了。凭着曾参的贤德,和他母亲对他的信任,有三个人怀疑他,就连慈爱的母亲都不相信他了。
二、文学之约(33分)
(一)7. C(2分) 8.“书香太原”建设是太原市推动全民阅读、提高国民素质、丰富人民精神力量的重要举措。(2分) 9.(5分)徽标由图案和文字两部分组成。(1分)图案部分由变形手和展开书组合而成,寓意为打开书籍,获取知识(2分)(图案部分由展翅的鸟和展开书组合而成,寓意为打开书籍,放飞梦想);图案下面“全民阅读”四个字,点明活动的主题。(2分)(评分标准:总说构图1分,分开说出构图及寓意各2分,共5分。)
(二)10.(4分)①朱赫来 ② 参军 ③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 ④暴风雨所诞生的(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共4分)
11.(2分)示例:要学会用平常心态去对待生活、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保持心理平衡。越是困难的境地,越要勇敢面对,创造美好的生活。(意思对即可)
(三)12.(18分)任务一:(6分)①. 下到热海 ②. 上到“大滚锅”锅台 ③. 下山 (评分标准:每小题2分,共6分)
任务二:(4分)【示例一】选A句:“一折一折”“一条条”“一层一层”等叠词,增加了句子的韵律美。“黛绿、深绿、浅绿”从色彩着笔,由远及近,体现了森林的层次美,突出了山脊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去看海的从容、悠闲、享受的心情(愉悦、好奇也可以)【示例二】选A句:这句话以短句的形式,句断意连,描绘了车子爬山的过程及作者所见,使人身临其境。同时,从视觉角度写出山脊绿意盗然、生机勃勃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去看海的从容、悠闲、享受的心情(愉悦、好奇也可以)【示例三】选择B,本句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用“不死心”“试探”“悄悄地”“喷舔”等词,形象地描述了作者对热海形成原因的猜测,表达了作者对热海神秘而奇特的特点的感叹。
(评分标准:分析写法 1分,分析写法描写的内容 2分,分析描写中蕴含的情感 1分,共 4分。)任务三:(8分)示例一:我认为达到了高级。“我环顾四周,做一回精神上的沐浴。”实际是指大自然总是以其博大的胸怀、灵秀的万物、神奇的造化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慰藉、心灵的净化、性情的平和,大自然的至美震撼我们之余,能让我们在静思默想中感悟人生,诠释了自然美的韵律能够与人的内心世界共振的道理。示例二:我认为达到了高级。如文中“这么说来,我们现在既是行在密林之中,又是站在历史的河岸上。”作者由眼前的生生不息的热海和密林联想到历史的浩瀚奔腾,悠久厚重,七十五年一个周期,在这却只是热海的一次循环,大自然的一瞬间,岁月长河的一瞥而已。在大自然面前,我们是何其渺小。
(评分标准:判断出级别 2分,找出文中相应的具体语句 2分,精准写出蕴含的哲理、精神、情感 3分,语言顺畅1分,共 8分。)
三、现实之思(20分)
13.(1)③ ① ② 和能睦邻(评分标准:每小题2分,共8分)
(2)结尾用排比的的方式,语言结构整齐、节奏鲜明、铺陈有力。(2分)同时从“齐家”到“睦邻”,再到“兴国”,逐步扩展,展现了从个人到家庭、从社区到国家的递进关系,强调了“和”在不同层面上的重要性,再次总结强调观点。(2分)最后发起呼吁,号召大家行动起来,共同追求和谐、美好的目标,使演讲更加具有号召性和鼓舞性。(2分)
(3)示例:小语,别太紧张,你可以面带微笑,放松心情,如还感到紧张,可以做一下深呼吸,环视全场。记住,你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相信自己的能力。把这次比赛当作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享受在舞台上的每一刻。保持微笑,自信表达,你的努力一定会被看见。相信自己,你可以的!加油!
(评分标准:从情绪心理、信心、准备过程提建议提出建议,语言顺畅即可给满分 。)
四、心灵之旅(40分)
16.作文评分标准:
根据所写作文的内容、结构、语言、立意,分五个档次赋分。
注:①不写题目减2分;②字数不达600字酌情减分;错字每三个扣1分,重现不计,扣满3分为止。③整抄试卷阅读语段者只给5分。
分值 内容 结构 语言 立意
36---40分 内容新颖典型,有真情实感,能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实而独特的感悟。叙事生动具体;描写富有表现力;说明清楚明白;议论观点鲜明,理由充分,逻辑严密。 结构有创意,完整统一,过渡自然,条理清楚,详略得当,线索分明。 能恰当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善用修辞,词汇丰富,用词贴切,句式多样,语言流畅,有文采。 有正确的价值导向,能挖掘题目的内涵,立意有深度,有新意,感情充沛,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32---35 内容典型,有真情实 感,能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叙事较生动;说明清楚;议论观点明确,论述有理有据。 结构完整,过渡自然,条理清楚,详略得当。 能合理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词汇较丰富,语言流畅,表意清楚。 有正确的价值导向,中心思想突出。说明清楚;议论观点明确,论述有理有据。
28---34分 审题较准确,内容较真实,能表达自己的感受。说明较清楚;议论观点较明确,理由较充分。 结构较完整,条理较清楚,详略较得当。 能较为合理地运用表达方式,语言通畅, 表意清楚。 有正确的价值导向,中心思想较突出。
24---27分 内容符合题目,但理解肤浅,内容陈旧、不具体,情感不够真实。说明不清楚;议论观点不明确,论述没有针对性。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不清楚,详略不得当。 语言平淡,表达方式单一,词汇较贫乏,表意含糊。 有中心思想,且立意正确。
23分及以下 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虚假,表达混乱。 结构不完整,没有条理,详略失当。 语言乏味,表意不清。 中心思想不明确或立意不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