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1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 课件(共20张PPT)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3.1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 课件(共20张PPT)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15.3.1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第十五章 轴对称
1.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经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究过程,能初步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学习目标
情境引入
情境引入
探究:如图,在纸上画 一 个等腰三 角形,把它剪下来 . 将这个等腰三角形对折,使它的两腰重合,再展开,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由这些重合的线段和角,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 说一说你的猜想.
重合的线段 重合的角
 
AB 与 AC
BD 与 CD
AD 与 AD
∠B 与∠C
∠BAD 与∠CAD
∠ADB 与∠ADC
新知探究
重合的线段 重合的角
 
AB = AC
BD = CD
AD = AD
∠B =∠C
∠BAD =∠CAD
∠ADB =∠ADC
等腰三角形除了两腰相等以外,你还有何发现 小组讨论想想看.
猜想: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A
B
C
新知探究
D
证明:作底边BC的中线AD.
在△BAD与△CAD中,
∴△BAD≌△CAD (SSS)
∴∠B=∠C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 求证:∠B=∠C
A
B
C
新知探究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A
B
C
符号语言:
∵ AC=AB
∴ ∠B=∠C(等边对等角)
新知探究
猜想: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D
A
B
C
③作∠A的角平分线AD
∴∠BAD=∠CAD
在△ABD和△ACD 中
AB=AC
∠BAD=∠CAD
AD=AD ∴△ABD≌△ACD(SAS)
∴BD=CD,∠ADB=∠ADC=90
∴AD是BC边上的中线,也是底边BC上的高
①作BC上的中线AD
∴BD=CD
在△ABD和△ACD中
AB=AC
AD=AD
BD=CD
∴△ABD≌△ACD(SSS)
∴∠BAD=∠CAD,
∠ADB=∠ADC=90°
∴AD是∠BAC的平分线,也是BC边上的高
②作AD⊥BC,垂足为D
∴ ∠ABD=∠ADC=90°
在△ABD和△ACD中
AB=AC
BD=CD
∴△ABD≌△ACD(HL)
∴BD=CD,∠BAD=∠CAD
∴AD是BC边上的中线,
也是∠BAC的平分线
新知探究
符号语言:
(1)∵ 在△ABC中,AB = AC ,∠BAD = ∠CAD
∴ ⊥ , = ;
(2)∵在△ABC中, AB = AC,BD = CD
∴ ⊥ ,∴∠ = ∠ ;
(3)∵ 在△ABC中,AB = AC,AD⊥BC,
∴∠ =∠ , = .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可简记为“三线合一”)
BAD CAD
BAD CAD
AD BC
AD BC
BD CD
BD CD
归纳:知一推二
D
A
B
C
新知探究
例1 如图,在△ABC中 ,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
A
B
C
D
解:∵AB=AC,BD=BC=AD,
∴∠ABC=∠C=∠BDC,∠A=∠ABD(等边对等角)
设∠A=x,则∠BDC= ∠A+ ∠ABD=2x,
从而∠ABC= ∠C= ∠BDC=2x,
在 ABC中,有∠A+∠ABC+∠C=x+2x+2x=180°,
解得x=36°,
所以,在△ABC中, ∠A=36°,ABC=∠C=72°
典例精析
1.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80°,求它的顶角是_____. 
2.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7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12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_____.
20°
30°,30°
70°,40°或55°,55°
随堂检测
4.如图,在△ABC中,AB=AD=DC,∠BAD=26°.求∠B和∠C的度数.
解:∵AB=AD=DC
∴∠B=∠ADB,∠C=∠DAC
∵∠BAD=26°
∴∠B=∠ADB=(180°-26°)÷2=77°
∴∠C=∠DAC=∠ADB÷2=77°÷2=38.5°
随堂检测
解:∵AB=AC=CD,
∴∠B=∠C,∠1=∠2.
∵BD=AD,
∴∠B=∠3.
∵∠1=∠B+∠3,∠B+∠3+∠2+∠C=180°,
∴∠B=36°,∠C=36°,∠BAC=108°.
5.如图,在△ABC中,点D在BC上,且有AB=AC=CD,BD=AD,求△ABC中各内角的度数.
1
3
2
A
B
C
D
随堂检测
解:∵OA=AB,
∴∠ABO=∠O=15°,∴∠BAO=150°,
∴∠BAC=∠ABO+∠O=30°.
∵AB=BC,
∴∠ACB=∠BAC=30°,
∴∠CBO=135°,∴∠CBD=∠O+∠ACB=45°.
∵BC=CD,∴∠D=∠CBD=45°,∴∠BCD=90°,
∴∠1=180°-∠BCD-∠BCO=60°.
1.如图,∠AOB=15°,且OA=AB=BC=CD.求∠1的度数.

15°
1
C
D
B
O
A

能力提升
2.如图,AB=AC,CA平分∠BCD,E点在BC上,且∠BAC=∠EAD=90°.求证:CD=BE.
证明:∵AB=AC,∴∠B=∠ACB,
∵CA平分∠BCD,
∴∠ACD=∠ACB,
∴∠B=∠ACD,
∵∠BAC=∠EAD=90°,
∴∠BAE=∠CAD,
在△ABE与△ACD中,
∴△BAE≌△CAD(ASA),
∴BE=CD.
能力提升
课堂小结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2.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3.解决等腰三角形问题时常用的辅助线.
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等于20°,则另外两个内角分别为( )
A.20°、140° B.20°、140°或80°、80°
C.80°、80° D.20°、80°
2.等腰三角形中,AB长是BC长2倍,三角形的周长是40,则AB的长为( )
A.20 B.16 C.20或16 D.18
B
B
课后作业
解:∵AB=AC,∴∠B=∠C,
∴∠B=∠C=(180°-120°)÷2=30°.
∵BD=AD,∴∠BAD=∠B=30°.
同理,∠CAE=∠C=30°.
∴∠DAE=∠BAC-∠BAD-∠CAE
=120°-30°-30°=60°.
3.如图,在ΔABC中,AB=AC,∠BAC=120°,点D, E是底边上两点,且BD=AD,CE=AE.求∠DAE的度数.
C
E
D
B
A
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