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 年 思 明 区 小 学 毕 业 考 语文 试 卷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100 分钟完卷) 等级一、积累与运用 二、阅读与欣赏 三、表达与交流 总分 A.《红楼梦》表面看来写的都是生活琐事,但其实见.微.知.著.,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本质。题次 1-8 9 (一) (二) (三) 23(5 分) (100分)B.2024 年 4 月 25 日,我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这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21 分) (5 分) 5 分 14 分 15分 24(35 分) ....得分 C.我们参观博物馆一定不能走.马.观.花.,否则很难有大收获。评卷 D.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也被世界上许多其他的国家所推崇。复核6.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2 分)①人工智能引领技术创新。②从人脸识别到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着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作用。③随着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使人工智能的更多潜在应用场景不断涌现。④智亲爱的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学校准备以“青春不散场 ·梦想当远航” 能制造、智能供应链等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主题拍摄毕业微电影,记录我们的专属青春。A. 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7.下面句子中,俗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 分)1.请你协助完成拍摄活动序言,认真拼读,结合语境写出相应的词语。(3 分)A.小华经过老师的指导,再加上自身的努力,书法写得比老师还好,这真是“青.,.取.之.于.蓝.,.而.毕业微电影开始了!时间的 chǐ lún( )不断前行,六年时光匆匆而过。忘不了第一次课堂上发言的紧张,忘不了运动会上拼搏的汗水,也忘不了同学们míng mèi( ) 青.于.蓝.”。的脸庞。冰心曾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心酸也好,对于 B.课堂上,老师对难题的讲解让我豁然开朗,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他都是心底最深的 jì tuō( )。”我们回忆往事,带着希望启航。2.师长和朋友将通过微电影送上美好寄语,我们跟随镜头来看看吧!请根据语境填空。(6 分) C.他想去环球旅行,结果却因为遇到海难,漂流到一座荒岛上,这真是“有.意.栽.花.花.不.发.,.无.瞧,老师以“ ① , 一字值千金”告诉我们学习要用功;还用“门前流水尚 心.插.柳.柳.成.荫.”。能西!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只有经过长时间检验我们才能了解事物真正的习性。② ”提醒我们时光易逝,要珍惜时间。受邀参加拍摄的学长用亲身经历讲述“良药苦口利于病, ③ ”的重要性,劝告我们要多听中肯的意见。父母希望我们面对困 8.以下是小语作为正方在辩论赛上的发言,由此推测正方观点是( )(2 分)难和诱惑时能像郑燮笔下竹子般“ ④ , ⑤ ”, 做个刚正不阿的人。校长当今时代的文化从传统中汲取智慧,用创意激活经典。现在诸多节目融入中华文化元素。如,鼓励我们大胆创新,勇攀高峰,牢记“苟利于民,不必法古, ⑥ , 不必循旧”。让我们带着这些美好的祝愿向未来出发。 热播节目《经典咏流传》,将诗词融入音乐,用音乐演绎经典诗文。这些文化节目热播的原因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正是因为创新。A.挪.移(nuó) 嘟囔(nāng) 炽.热(zhì) B.暂.时(zhàn) 凛.冽(lǐn) 挑剔.(tī) A.当今时代的文化传承更重要。 B.当今时代的文化创新更重要。C.憎.恨(zēng) 栖.息(qī) 剥.削(bō) D.瞅.见(cǒu) 赤裸.(lǒu) 亲戚.(qì) C.诸多节目融入中华文化元素。 D.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4.“中国科学院 lín 选出 12 项代表中国科技的创新名片”,其中“lín 选”的“lín”字应是( 9.梳理与探究“读经典名著,做有志少年”主题活动) (2 分)沿着历史车轮碾压过的痕迹,来到历史文化的一角,我们走进经典,脚下回响着踏出A.瞵(lín):注释,瞪着眼睛看。 B.璘(lín):玉的光彩。 的一步步空荡蹙音,走进一个个王朝的历史兴衰,来到一个个精神的空灵世界,蓄满丰盈的养分,为成为有志少年而奋斗。为此,学校特别举办了以“读经典名著,做有志少年”C.辚(lín):形容车行走的声音。 D.遴(lín):谨慎选择。为主题的阅读活动,喜欢阅读的你肯定也读了不少经典作品,有了不小的收获。(1)请你回顾自己的读书经历,看看以下人名与作品、内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刘易斯 ˙卡罗尔《爱丽丝漫游奇境》——王后的槌球场。{#{QQABLYCt4wKwkARACI6aEQVKCgqQsJAQJSomQVCUOAwKiRFABCA=}#}B.塞尔玛 ˙拉格洛夫《骑鹅旅行记》——鹅之舞表演大会。 ①父亲是个鞋匠,年逾古稀。父亲没有文化,生活中吃过不少苦头。父亲不吃肉,这全家人知道,C.马克 ˙吐温《汤姆 ˙索亚历险记》——掘地寻宝,空手而归。全村人也知道。D.丹尼尔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流落荒岛,建安定居。(2)鲁滨逊流落荒岛时有星期五作伴,如果你要在荒岛生存,你会选择谁呢?请从以下人 ②小时候听父亲说,他 12 岁那年去一户有钱的人家学手艺,掌柜的煮肉时让他烧火,后来肉煮糊了,物中选择一个,并说明理由。(可以从人物性格、才能等方面给出理由,至少 2 点。)(3掌柜的就硬逼着他全部吃掉。此后,他就再也见不得荤味。分)孙悟空 武松 诸葛亮 王熙凤 ③父亲不吃肉,却最喜欢看我吃肉。每当我狼吞虎咽的时候,父亲总是坐在一旁惬意地眯着眼看我贪婪的吃相,因为贪吃,我的嘴巴、鼻尖给弄得油亮亮的,这总会让他开心得笑起来。笑过之后还不忘补上一句:“慢慢吃,我们的日子会好起来的, 日子好过了,可要有这种吃肉的劲头!”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 ④父亲有一手修鞋的好手艺,每年腊月都要到距村子几十里以外的镇上摆摊做生意,回来(一)文言文阅读。(共 5 分) 时会带些肉,所以,每年春节,我们吃的肉就比别家的相对多些。后来,我考上了大学,临走张元还果 那天,母亲端上香喷喷的饭菜,但不知为什么,她明明知道父亲不吃肉,却不厌其烦地劝父亲试着吃点。为此父亲大发雷霆,母亲也委屈地流泪。张元南邻有二杏树。杏熟,多坠①元园中。群儿欲②取食之,元独不可。群儿问其故。元曰:“是邻家之果,非我所宜③取也。”乃与群儿收果,送还邻家。 ⑤父亲不吃肉,春节期间我家就得分锅另灶。父亲占据蜂窝炉,青菜面片成了他唯一的主(选自《张元传》) 食。但他独得其乐,非常风趣地讲他天天都在过年,因为他吃面就跟别人吃肉一样。一番话下来,倒让我这个学中文的大学毕业生无地自容。【注释】①〔坠〕坠落 ②〔欲〕想要 ③〔宜〕应当10.借助字典可知“群儿问其故.”中“故”的意思是( ) (2 分)⑥今年春节村里唱大戏,正月初五那天,家里来了 20 多个我的学生,他们中有工程师、飞A.① 故 ɡ ù 意 外 的事情: 变 ~行员、研究生,也有军官和记者。我把他们挨个介绍给父亲,学生们轮流向父亲敬酒,席间充B.② 事~ 。 缘故、原因:不知何~ 无满了热闹又融洽的气氛。忽然,我吃惊地发现父亲在吃肉,不但鸡鱼遍尝,就连肥腻的红烧肉C.③ 缘无~ 敌意,存心;明知~犯 老, 旧,过去的:~书 ~人 也没有放过,我担心父亲会发生意外,紧张地注视着他,但他望着我会意地笑着,笑得那样舒D.④心,那样没遮没拦,脸上那饱经风霜的皱纹也随之舒展了许多。11.读完文章,你认为张元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请结合文本说说理由(至少两点)。(3 分)⑦事后听母亲说,父亲本来是吃肉的,所谓见不得荤纯属子虚乌有,一切只为恪守“儿无成,不食肉”的誓愿,而且一守就是大半辈子。⑧父亲了却了他的心愿,终于吃肉了,这使我有一种深深的愧疚感,我心中更多的是对父(二)阅读文学性文本,完成 12-16 题。亲的感激,我不知道怎样才能回报这凝结着父亲一生操劳的谎言。父亲的谎言12.联系上下文,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厌其烦”指不嫌烦琐,母亲不厌其烦地劝父亲吃肉,说明母亲很关心父亲。B.“大发雷霆”指大发脾气,高声训斥。父亲大发雷霆是因为他恪守“儿无成,不食肉”的愿,表现出了父 亲的坚定。{#{QQABLYCt4wKwkARACI6aEQVKCgqQsJAQJSomQVCUOAwKiRFABCA=}#}C.“无地自容”指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写出了父亲以青菜面片作为唯一的主食而感 15 分)到羞愧。 【材料一】D.“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文中的父亲饱经风霜,写出了他一生 5 月 25 日上午,2024 年第十七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暨第九届中国龙舟的操劳。 拔河公开赛在集美龙舟池鸣锣开桨,赛事及相关活动持续至 26 日下午。13.文中划线句“我担心父亲会发生意外,紧张地注视着他,但他望着我会意地笑着,笑得那 本届赛事以“龙舟集美行 两岸一家亲”为主题,共有来自两岸的42 支队伍参赛,其中大样舒心,那样没遮没拦,脸上那饱经风霜的皱纹也随之舒展了许多。”此处父亲的神态描写最 陆队伍 25 支、台湾队伍 17 支。龙舟赛分为社会男子组和女子组,青少年男子组和女子组四个主要的作用是? ( ) 组别,青少年组别共有 24 支队伍,其中8 支来自台湾,凸显两岸交流特色和青年特色。A. 表现父亲年纪大了,容易发生意外。 端午赛龙舟的习俗,厦门古已有之。据清代道光年间编印的《厦门志》记载:“竞渡于海B. 暗示父亲身体其实非常好,能吃肉。 滨。富人以银钱、扇帕悬红旗招之,名曰插标,即古锦标意,事竟,各渡头敛钱演戏,舟古仔C. 展现父亲心愿达成后的喜悦和释然。 船为主,或十余日乃止。”从这段文字不难看出,厦门人端午赛龙舟,不仅时间长,且场面热D. 说明父亲在客人面前故意表现得很开心。 闹非凡。14.以下对父亲恪守“儿无成,不食肉”的誓愿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厦门地区赛龙舟原先大多在海上举行,因海上赛龙舟难度大,1952 年陈嘉庚组织在集美修A.表达了父亲望子成龙的心愿。 建了龙舟池,厦门赛龙舟的举办地就改到龙舟池。从此,龙舟池上的海峡两岸赛龙舟活动,成B.表现了父亲培养儿子的决心。 为推动两岸交流的重要平台。C.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成才的信心。 【材料二】D.说明了父亲遵守家乡的风俗习惯。 2024 年是陈嘉庚先生 150 周年诞辰,也是农历龙年。除了主体赛事,一系列精彩配套活动也陆续登场。15.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标题“父亲的谎言”的理解,并说说父亲为什么要编织并坚守这个谎言?(4分) 活动主题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活动内容5 月 25-26 日 设置文创市集、打卡“龙小舟”等龙舟文化市集 南堤公园8:30-18:00 丰富多彩的活动,感受端午文化。邀请台湾运动员参观陈嘉庚纪念“同根同源” 5 月 25-26 日16. 读短文结尾,你是怎么理解作者的“愧疚”和“感激” 请结合短文内容写一写。(4 分) 各活动点 馆、闽台关系档案文献展,铭记同根同参访活动 8:00-18:00 源的两岸情。在集美大学开展高校诗社诗歌沙“诗意青春” 5 月 25 日 集美大学龙。在龙舟池畔以“集美诗歌墙”形式集美诗会 8:30-17:00 龙舟池畔展示入围作品,感受诗意集美的魅力。(三)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 17-22 题。(第 17-20 题每题 2 分,第 21 题 3 分,22 题每题 4 分,共邀请文明家庭参与包粽子比赛,在“‘粽’享家风” 5 月 25-26 日龙舟池南岸 传统民俗活动中浸润好家风,涵养社会民俗活动 10:00-12:00 文明新风。【材料三】{#{QQABLYCt4wKwkARACI6aEQVKCgqQsJAQJSomQVCUOAwKiRFABCA=}#}陈嘉庚恢复组织龙舟竞赛 为纪念陈嘉庚的胞弟陈敬贤,龙舟赛增设活动, 旨在增强民族凝聚力, “敬贤杯”,作为女子组总决赛的奖杯,将原避免“一盘散沙”。 来的“嘉庚杯 ”调整为男子组总决赛的奖杯。、- 20 世纪 50 年代初- - 1995 年 22.结合材料,说说集美龙舟赛有哪些特色?(至少四点)(4 分)-抗日战争爆发后 -- 1985 年 2006 年为继承和发扬嘉庚精 为突出对台特色,集美开始厦门地区的龙舟赛事停止。神,集美龙舟赛正式冠名为 组织举办海峡两岸龙舟赛。两岸“嘉庚杯”龙舟赛。 同胞同舟共济、同心协力。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17.小语的诗歌在投稿诗作中脱颖而出,他的诗最可能被展示在( ) 23.通知(5 分)“青春不散场”毕业微电影将于6 月 21 日早上8 点在学校操场进行拍摄,要求全体六年级A.南堤公园 B.各活动点 C.集美大学龙舟池畔 D.龙舟池南岸 学生穿校服,佩戴红领巾,准时参加。请你代学校德育处发布一则通知。18.小语计划为微电影拍摄以下几组镜头,其中无法拍摄到的是( )A.25 日上午9:00 到集美大学拍摄高校诗社的诗歌沙龙。B.25 日下午4:00 到陈嘉庚纪念馆拍摄运动员参观展馆。C.26 日上午9:00 到南堤公园拍摄同学们打卡“龙小舟”。D.26 日下午 3:00 到龙舟池北岸拍摄文明家庭包粽子比赛。19. 从赛事主题角度分析,本次集美龙舟赛突出了什么理念?( )A. 竞技体育的专业魅力 B. 传统文化的单一传承C. 两岸一家亲的情感纽带 D. 现代商业的深度融合20. 从海上赛龙舟改为龙舟池赛龙舟(材料一),反映了厦门人怎样的智慧?( )A. 放弃传统,追求便利 B. 因地制宜,传承创新C. 缩减规模,节约成本 D. 减少风力,提升速度21.材料一、二分别采用文字、表格的表现形式,你更喜欢哪一种,请从材料内容及作用的角度说说理由。(3 分){#{QQABLYCt4wKwkARACI6aEQVKCgqQsJAQJSomQVCUOAwKiRFABCA=}#}24. 习作(共 37 分,其中书写分 2 分)生活处处有风景。山水是一种风景,民俗是一种风景,文明是一种风景,勤劳是一种风景,读书是一种风景,善良也是一种风景……自然的风景让我们赏心悦目,内心的风景更让我们的人格升华。,请你以.“.风.景.这.边.独.好.”.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记叙六年小学生活中难忘的风景。提示:1.注意要把事情的经过或者印象深刻的场景写清楚、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2.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3.字数不少于 450 字。{#{QQABLYCt4wKwkARACI6aEQVKCgqQsJAQJSomQVCUOAwKiRFABC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