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绥化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有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期末考试卷
高一生物学
考试模块:必修2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人类的ABO血型是由复等位基因IA、IB、i控制的,基因型IAIA、IAi为A型血,IBIB、IBi为B型血,IAIB为AB型血,ii为O型血。若不考虑变异,一对血型为AB型和B型的夫妇所生孩子的血型不可能是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2.苹果树的乔化(D)对矮化(d)为完全显性。某苹果园中基因型为DD、Dd、dd的苹果树所占比例分别为25%、50%、25%,自然状态下随机传粉获得F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亲本产生的雄配子中D和d的比例为3:1
B.F1中基因型为Dd的植株所占比例为1/2
C.基因型为DD的植株产生的子代都是纯合子
D.亲本的基因型比例和F1的基因型比例不同
3.下列可表示四倍体植物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模式图的是
A.B.C.D.
4.玉米(2n=20)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观察玉米细胞时,下列现象能够说明该细胞一定处于减数分裂的是
A.有同源染色体 B.有20条染色体 C.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D.染色体着丝粒分裂
5.用35S或32P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I组)和用35S或32P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II组),经适当操作处理后,检测子代噬菌体(增殖代数>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I组部分子代噬菌体不含放射性物质
B.II组子代噬菌体中均不含放射性物质
C.两组实验结束后,放射性都分布在上清液中
D.两组实验都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微小RNA是含有20~25个碱基的单核苷酸链,可与目标mRNA结合形成双链,阻止目标mRNA的翻译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微小RNA会导致目标基因无法正常表达
B.微小RNA与目标mRNA中都含有尿嘧啶
C.微小RNA与目标mRNA均由基因转录产生
D微小RNA与目标mRNA内部都含有氢键
7.基因甲基化是表观遗传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甲基化会导致新基因的产生
B.基因甲基化可能导致新性状出现
C.基因甲基化会使基因复制时出现碱基错配
D.已经发生甲基化的基因不会发生去甲基化
8.人脸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刷脸核对身份信息、人脸识别解锁手机、购物时刷脸支付等方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的面部性状都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实现的
B.人的面部细胞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未涉及中心法则全过程
C.人脸识别技术利用了DNA分子具有特异性的特点
D.人脸识别技术与指纹开锁技术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9.直肠癌的发生与有关基因的突变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肠细胞一旦发生基因突变就会癌变
B.直肠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全都相同
C.直肠癌细胞能在体内转移与细胞膜表面糖蛋白数量减少有关
D.能破坏细胞骨架的药物可用于治疗直肠癌,且无任何副作用
10.无论细胞分裂与否,在长期接受紫外线照射时,细胞内DNA上的部分胸腺嘧啶会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这种变化在DNA链上的相邻胸腺嘧啶间易发生),会造成DNA损伤,进而使得DNA复制受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长期紫外线照射会引起人体皮肤细胞中的基因发生定向突变
B.含胞嘧啶数量多的DNA片段更易因紫外线照射而发生突变
C.可利用紫外线长期照射植物种子来诱导培育新品种
D.紫外线引起的基因突变改变了DNA上的碱基数目
11.秋水仙素常用于单倍体育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秋水仙素可抑制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B.单倍体育种中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C.单倍体育种遵循的遗传学原理为染色体变异
D.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也要用到秋水仙素
12.某纯合突变体果蝇的II号染色体片段含有a、b、c、d、e、f基因,依次控制多翅脉、桃色眼、弯翅、小刚毛、黑檀体和棒状眼性状,且均为隐性性状。将某一染色体片段缺失的果蝇(表型为野生型)与该突变体杂交,子代为野生型果蝇、桃色眼弯翅小刚毛果蝇(其余性状均为野生型),且两者比例接近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片段缺失属于可遗传变异
B.子代野生型果蝇不含异常染色体
C.亲代野生型果蝇的II号染色体缺失A基因
D.亲代野生型果蝇可以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
13.“77 - 2”和“77 - 4”是广泛种植的三倍体橡胶树新品种。三倍体橡胶树由减数分裂正常形成的雄配子(n)和异常形成的雌配子(2n)结合产生。为研究雌配子(2n)产生的原因,对三倍体及其亲本的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材料 基因型
GT1(母本) Ee
PR107(父本) Ee
77 - 2 EEe
77 - 4 EEE
A.父本和母本杂交有可能产生基因型为eee的新品种
B.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确定三倍体新品种的基因型
C.培育“77 - 2”和“77 - 4”时亲本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均异常
D.“77 - 2”和“77 - 4”减数分裂均不能产生染色体正常的配子
14.为了研究疟原虫对青蒿素的耐药性,实验者从青蒿素疗效不理想的患者体内分离出疟原虫,随机分为两组,完成一系列实验操作后,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青蒿素使疟原虫产生了抗药性
B. 试管1中不存在抗药性疟原虫
C. 试管2虫体密度在24小时内降低是因为个体抗药性不同
D. 两试管的虫体密度不同,是因为试管1中虫体抗药性更强
15. 皂角虫具有细长的喙刺,专门吃皂荚。在能结出较大皂荚的甲地,皂角虫种群已经进化出较长的喙刺,在能结出较小皂荚的乙地,皂角虫则进化出较短的喙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将两地的皂角虫放在一起,一定不会发生基因交流
B. 决定皂角虫进化形成不同长度喙刺的因素是皂荚的大小
C. 为方便取食皂荚,两地皂角虫喙刺的长度主动发生变化
D. 两地环境不同导致皂角虫喙刺的长度向着特定的方向变异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某动物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表型与相关基因的关系如图所示。纯合的黑色和纯合的黄色亲本杂交得到F1,F1随机交配获得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动物群体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共有5种
B. F2中黑色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6
C. 基因A、B的转录过程受阻影响了相关酶的合成
D. F2中黄色个体进行自由交配,子代中黄色占8/9
17. 超雄综合征是一种遗传病,患者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YY,临床表现为举止异常,性格多变,容易冲动,部分患者生殖器官发育不健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对超雄综合征患者进行基因测序,需要检测24条染色体的DNA序列
B. 超雄综合征患者可产生性染色体组成为X、Y、XY和YY四种类型的精子
C. 临床上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体数目来对超雄综合征患者进行确诊
D. 正常女性与超雄综合征患者婚配生出染色体数目正常的女孩的概率是1/3
18. 如图为农杆菌细胞中某环状DNA分子的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环状DNA分子中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
B. 该DNA复制时a链和b链均可作为模板
C. 一个子代DNA分子中含有亲代DNA分子的一条链
D. 该DNA分子中的氢键数目是胸腺嘧啶数目的两倍
19. 莱伦综合征患者由于基因突变使生长激素受体存在缺陷,进而导致身材矮小,但其发生心脏病的风险降低。进一步研究表明突变之一是患者生长激素受体基因的转录模板链某位置的序列由CCC突变成TCC,导致精氨酸代替原来的甘氨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莱伦综合征的出现说明基因突变对人体一定有害
B. 基因突变使精氨酸的密码子由CCC变成了TCC
C. 基因突变的频率很高使莱伦综合征的发病率也很高
D. 蛋白质中一个氨基酸的改变可能导致生物性状改变
20. 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B.若I - 2为纯合子,则II - 9一定为杂合子
C.若III - 16为杂合子,则II - 6一定为纯合子
D.II - 3和II - 4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2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21.(12分)雄性秀丽线虫细胞中有10条常染色体和1条X染色体,无Y染色体,雌性秀丽线虫细胞中有10条常染色体和2条X染色体。研究人员利用生物技术获得了htp - 4突变体秀丽线虫,并在20℃、25℃的环境中分别培养野生型(WT)和突变体(htp - 4),繁殖并统计后代成虫的存活数量,结果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htp - 4突变体后代成虫数量比WT少,是因为胚胎致死率增加,则htp - 4基因与胚胎发育的关系是___________。温度上升可能______(填“抑制”或“促进”)htp - 4基因表达。
(2)在对雄性秀丽线虫减数分裂的研究中,发现htp - 4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与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有关,该蛋白质发挥作用的时期是___期,该时期的细胞中有____个四分体。
(3)研究发现,在减数分裂I中期,秀丽线虫卵母细胞中纺锤体组装起始于染色体上,且中心体相关蛋白T蛋白(非跨膜蛋白)也定位在染色体上。检测T蛋白与细胞核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2。已知秀丽线虫卵母细胞的直径约为150μm,间期细胞核的直径约为30μm,由图中数据推测,T蛋白最开始定位于____,6小时后不再记录数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2.(11分)如图所示,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存在着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I、Ⅲ)。回答下列问题:
(1)减数分裂I前期,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能发生染色体互换的片段是图中的区段__________。位于图中区段______的致病基因一般只会导致男性患病。
(2)若控制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基因B/b位于图中的区段Ⅱ上,与该遗传病有关的基因型有____种,若该病的致病基因为b,则男性致病基因携带者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3)人类红绿色盲基因位于图中的区段__________。若在男性人群中红绿色盲致病基因的频率为1/2 000,则男性人群中红绿色盲患者的比例为________。某色觉正常女性的哥哥是红绿色盲患者,该女性与一健康男性婚配,从优生优育的角度考虑,夫妇二人应选择生育____(填“男孩”或“女孩”),理由是______。
23.(12分)某生物性状是由三对独立遗传、显性等效叠加的基因控制的,亲本P1的基因型是AABBCC,性状值为24;亲本P2的基因型是aabbcc,性状值为12。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P1和P2杂交后代F1的性状值是______,F1个体相互交配得F2,F2群体中有___种不同的表型,其中性状值为22的个体占比为__________。
(2)上述性状的遗传现象被称为数量性状遗传。有学者针对数量性状遗传提出了多基因假说:数量性状是由大量的、效应微小而类似的、可叠加的基因控制,这些基因在世代传递中符合___________规律;不同基因如A、B和C间____(填“有”或“无”)相互影响,这说明基因和性状的关系不是简单的______。人类多基因遗传病属于数量性状遗传,该病遗传特点是在群体中的发病率____(填“较高”或“较低”)。
(3)根据这一假说,当一个数量性状由k对等位基因控制,两纯系(AABBCC…×aabbcc…)亲本杂交子二代表型频率如下图所示,通过对比k值大小,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进化材料角度分析,数量性状遗传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0分)真核生物的基因分为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仅编码区的碱基序列能编码蛋白质,位于编码区上游和下游的非编码区不编码蛋白质。研究人员对数百种拟南芥的基因进行测序,发现了超过100万个突变,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计算得到不同位点的突变概率,如图1所示,图2为大肠杆菌细胞中进行的部分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题干中信息,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基因突变产生__________,但不一定产生新的性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
(2)图2中正在发生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酶A和酶B分别是___________,酶B和酶C功能相同之处是___________,核糖体移动方向是沿mRNA的___________(填“5'→3'或3'→5'”)。
(3)研究人员发现,编码区中功能相对保守的、生长发育必需的基因序列突变率低,响应环境变化、生长发育非必需的基因序列突变率高。请从基因结构与功能和生物进化与适应的角度,分析其生物学意义______。
25.(10分)紫色蔬菜水果中的颜色成分一般为花青素,花青素属于生物类黄酮物质,主要生理功能是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和抗突变,对植物和人类都有重要意义。将敲除了p53基因的小鼠分成三组,分别饲喂正常饲料、红番茄和紫番茄,得到下图的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敲除p53基因的小鼠发生了癌变,则p53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癌变小鼠进食不同番茄存活率不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答1点)。
(2)将来自金鱼草的Delila和Rosal基因(参与花青素的合成)以及拟南芥的MYB12基因(可促进类黄酮生物合成的黄酮醇特异性激活)导入红番茄,番茄的果皮和果实因含有大量的花青素而呈现紫色。三种植物的基因之所以能融合在一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紫番茄除了果皮和果实为紫色,其他部位不呈紫色,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紫色蔬菜和水果还可以通过杂交育种来培育,杂交育种的原理是__________。选用大白菜(09 - 680)和紫色小白菜(09N - 742)进行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到F2。上述杂交育种过程说明,大白菜和紫色小白菜____(填“无”或“有”)生殖隔离。调查结果表明,大白菜与紫色小白菜杂交获得的F1均为紫色植株,但其叶片色泽较亲本紫色小白菜(09N - 742)浅;在F2群体中,叶片紫色(不区分深浅)植株与绿色植株的比例约为3∶1。上述结果说明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F1与亲本紫色小白菜颜色略有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期末生物学答案
1. C 依题意可知,基因型 IAIA、IAi 为 A 型血,IBIB、IBi 为 B 型血,IAIB为 AB 型血,ii 为 O 型血。该夫妇的血型为 AB 型和 B 型,对应的基因型为 IAIB、IBIB或 IBi,所生孩子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ii,即所生孩子的血型不可能是 O 型,故选 C。
2. B 依题意可知,该果园中基因型为 DD、Dd、dd 的苹果树所占比例分别为 25%、50%、25%,DD∶Dd∶dd = 1∶2∶1,果园中个体进行随机传粉,产生的雄、雄配子中 d 和 d 的比例均为[(1/2)×50% + 25%]∶[(1/2)×50% + 25%]=1∶1,因此,F1中 DD 占 25%,Dd 占 50%,dd 占 25%,与亲本的基因型比例相同,A、D 错误,B 正确;由于进行随机传粉,基因型为 DD 的植株可接受基因型为 D、d 的花粉完成受精作用,产生基因型为 DD、Dd 的子代,因此,基因型为 DD 的植株产生的子代并非都是纯合子,C 错误。
3. D 四倍体生物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初级精母细胞中也含有四个染色体组,且含有染色单体,只有 D 符合题意。
4. C 玉米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也有同源染色体,A 错误;玉米细胞在有丝分裂前、中、末期都含有 20 条染色体,B 错误;玉米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时,两次分裂细胞质都是不均等分裂,C 正确;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着丝粒也会分裂,D 错误。
5. A Ⅰ组用35S 或32P 标记的 T2 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除遗传物质外,T2 噬菌体增殖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均来自大肠杆菌,且 T2 噬菌体增殖代数大于 2,因此用35S 标记的 T2 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均不含放射性,用32P 标记的 T2 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部分子代噬菌体含有放射性物质,部分不含,A 正确;Ⅱ组用35S 或32P 标记的 T2 噬菌体侵染被35S 标记的大肠杆菌,由于除遗传物质外,T2 噬菌体增殖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均来自大肠杆菌,因此子代噬菌体均含有放射性物质,B 错误;Ⅰ组实验结束后,用35S 标记的 T2 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时,放射性主要集中在上清液中,用32P 标记的 T2 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时,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由于亲代噬菌体和大肠杆菌都有放射性,因此Ⅱ组实验结束后,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有大量放射性,C 错误;Ⅰ组实验可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Ⅱ组实验则无法得出上述结论,D 错误。
6. D 依题意可知,微小 RNA 可与目标 mRNA 结合形成双链,阻止 mRNA 的翻译过程,导致目标基因无法正常表达,A 正确;微小 RNA 与目标 mRNA 都由基因转录产生,且都含有尿嘧啶,B、C 正确;微小 RNA 和目标 mRNA 都是单核苷酸链,内部不含氢键,D 错误。
7. B 基因甲基化不会导致新基因产生,A 错误;基因甲基化可能导致发生甲基化的基因不能表达而出现新性状,B 正确;基因甲基化不会导致基因复制时出现碱基错配,C 错误;已经发生甲基化的基因可在去甲基化酶的作用下发生去甲基化,D 错误。
8. A 人的面部特征有的是相关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实现的,有的是相关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来实现的,A 错误;面部细胞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涉及转录和翻译过程,未涉及中心法则的全过程,B 正确;人脸识别技术利用了 DNA 分子的特异性,进而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从而可通过识别人面部多个性状来实现,C 正确;人脸识别技术与指纹开锁技术的原理都是依赖于每个人的面部或指纹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D 正确。
9. C 直肠细胞癌变与基因突变有关,但并不是任何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就会导致癌变,A 错误;癌细胞分裂速度快,细胞分裂过程中易发生变异,不同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一定相等,另外,癌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也不一定相等,B 错误;癌细胞表面糖蛋白数量减少,导致细胞的黏着性降低,进而可在体内转移,C 正确;用能破坏细胞骨架的药物治疗直肠癌的同时,也会影响正常细胞的分裂、分化等,副作用极大,D 错误。
10. C 依题意可知,长期紫外线照射会引起基因突变,但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长期紫外线照射不能引起基因发生定向突变,A 错误;依题意可知,长期紫外线照射引起的基因突变易发生在相邻胸腺嘧啶之间,因此含胸腺嘧啶数量多的 DNA 片段更易因紫外线照射而发生突变,B 错误;长期紫外线照射可引起基因突变,因此利用紫外线照射植物种子可诱导植物产生多种变异,从中可筛选出人们所需的作物新品种,C 正确;依题意可知,紫外线引起的基因突变并没有改变 DNA 上的碱基数目,只改变了结构和存在状态,D 错误。
11. B 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A 正确;单倍体高度不育,因此单倍体育种中常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幼苗,B 错误;单倍体育种遵循的遗传学原理为染色体数目变异,C 正确;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时要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得到四倍体西瓜,四倍体西瓜再与二倍体西瓜杂交,可获得三倍体西瓜,D 正确。
12. C 染色体片段缺失属于可遗传变异,A 正确;依据题目信息及杂交结果,可判断野生型为显性纯合子,染色体片段缺失的果蝇(表型为野生型)只有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且为Ⅱ号染色体,其基因型可表示为 AaBCDEFF,可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即 ABCDEF 和 AEf;某纯合突变体果蝇的Ⅱ号染色体片段含有 a、b、c、d、e、f 基因,其基因型可表示为 aabbccddeeff,可产生一种配子 abcdef;二者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和比例为 AaBbCcDdEeFf(野生型果蝇)∶AabcDdEeFf(桃色眼翅弯小刚毛果蝇,其余性状为野生型)=1∶1,B、D 正确,C 错误。
13. A 依题意可知,在培育“77 - 2”和“77 - 4”的过程中,父母本减数分裂正常,可形成基因型为 E 或 e 的正常精子,母本减数分裂异常,可形成基因型为 EE、Ee 或 ee 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卵细胞,因此,亲本杂交可能产生基因型为 eee 的新品种,A 正确,C 错误;三倍体新品种种皮多一个染色体组,可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异常,但无法确定其基因型,B 错误;据表可知,“77 - 2”可产生基因型为 Ee、e、Ee、E 的四种类型的配子,其中基因型为 E、e 的为正常配子,“77 - 4”可产生基因型为 EE、Ee 的两种类型的配子,其中基因型为 E 的为正常配子,D 错误。
14. C 青蒿素对疟原虫进行了选择,筛选出抗药性强的个体,疟原虫种群中本来就有抗药性变异个体,A 错误;疟原虫种群中有抗药性个体,B 错误;试管 2 在最初 24 小时内,虫体数量降低,是因为有的个体抗药性弱或没有抗药性而被淘汰,C 正确;疟原虫抗药性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 错误。
汰,C正确;观察试管1的变化,虫体密度没有下降的阶段,可能是试管1没有加青蒿素,是空白对照组,没有青蒿素选择淘汰部分个体,所以数量持续上升,D错误。
15. B 由于不确定是否发生了生殖隔离,故若将两地的皂角虫放在一起,不能确定能否发生基因交流,A错误;由于基因突变等变异,皂角虫中出现不同长度喙刺的个体,只有喙刺长的能刺穿较大的皂荚,喙刺短的只能刺穿小的皂荚,因此皂角虫进化形成不同长度的喙刺,是植物对其定向选择的结果,B正确;皂角虫喙刺长度的变化是植物对其定向选择的结果,而非主动适应环境的结果,C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D错误。
16. AD 依题意可知,该动物不同毛色对应的基因型分别为:白色(A_B_、aabb),黑色(A_bb),黄色(aaB_),其中白色个体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 5种基因型,A正确;纯合的黑色(AAbb)和纯合的黄色亲本(aaBB)杂交得到F1(AaBb),F1随机交配获得F2的表型和比例为白色∶黑色∶黄色=10∶3∶3,其中黑色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3,B错误;据图可知,基因A、B的转录过程并未受阻,翻译过程受阻导致相关酶无法合成,C错误;依题意可知,F2的黄色个体中有1/3aaBB、2/3aaBb,自由交配时,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均为aB∶ab=2∶1,子代中白色个体(aabb)所占的比例为(1/3)×(1/3)=1/9,黄色个体的比例为1-1/9=8/9,D正确。
17. ABC 因此,一个正常男性中含有22条常染色体和X、Y染色体,共24条染色体的DNA序列,A正确;超雄综合征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Y,其减数分裂可产生性染色体组成X、Y、XY和YY四种类型的精子,B正确;超雄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因此临床上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体数目来对超雄综合征患者进行确诊,C正确;由B项分析可知,超雄综合征患者可产生性染色体组成X、Y、XY和YY四种类型精子,四种类型精子的比例为:X∶Y∶XY∶YY=1∶2∶1∶1,因此正常女性和超雄综合征患者婚配生出染色体数目正常的女孩的概率是1/6,若该超雄综合征患者生殖器官发育不健全,则不能产生后代,D错误。
18. ABC 环状DNA分子中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A正确;DNA复制时两条链均作为模板,B正确;DNA复制属于半保留复制,因此,一个子代DNA分子中含有亲代DNA分子的一条链,C正确;G-C碱基对中有3个氢键,A-T碱基对中有2个氢键,该DNA分子中氢键数目和胸腺嘧啶数目不成两倍关系,D错误。
19. ABC 依题意可知,与正常人相比,莱伦综合征患者身材矮小,但其发生心脏病的风险降低,说明基因突变可能同时具备有害和有利的一面,而不是一定有害,A错误;依题意可知,CCG和TCC是生长激素受体基因的转录模板链某位置的部分序列,不是精氨酸的密码子,B错误;基因突变的频率一般很低,由基因突变导致的莱伦综合征的发病率也较低,C错误;依题意可知,生长激素受体中的一个氨基酸改变导致该受体存在缺陷,进而导致患者身材矮小,说明蛋白质中一个氨基酸的改变可能导致生物性状改变,D正确。
20. BCD 据图可知,该遗传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错误;若Ⅰ-2为纯合子,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9一定是杂合子,B正确;若Ⅲ-16为杂合子,则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6一定为纯合子,C正确;不论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还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3和Ⅱ-4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均为1/2,D正确。
21.(每空2分,共12分)
(1)hsp - 4基因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 抑制
(2)减数分裂 Ⅰ 前 5
(3)细胞膜内侧 核膜已破裂
22.(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1分)
(1)Ⅱ Ⅲ
(2)7 XBYb或XbYB(2分)
(3)Ⅰ 1/2 000(2分) 女孩 该女性可能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其丈夫色觉正常,二人所生孩子若为女孩,则一定不患病,若为男孩则有可能患病(2分)
23.(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2分)
(1)18 7(2分) 3/32(2分)
(2)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无 一一对应 较高
(3)随着控制数量性状遗传的等位基因对数增加,后代产生的变异类型(或重组类型、不同表型)不断增加(2分)
(4)为进化提供丰富的原材料,有利于物种在一个无法预测变化的环境中生存
24.(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随机性和不定向性(全对才给分) 新基因 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表达产生的蛋白质没有改变(或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或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是隐性基因或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合成的蛋白质结构改变,但功能没改变或基因选择性表达等,合理即可,2分)
(2)DNA复制、转录和翻译(2分,答对但不全给1分,全对给2分,答错不给分) DNA聚合酶和解旋酶(全对才给分) 催化DNA解旋 5'→3'
(3)基因既能稳定的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使子代保持和亲本相同的性状,同时也能响应环境变化发生变异,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使生物适应环境(合理即可)
25.(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促进细胞凋亡 紫番茄可延长癌变小鼠的寿命或花青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预防癌症的作用(答出其中任意1点均可给分)
(2)不同生物的DNA分子都是规则的双螺旋,且基本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2分) 基因选择性表达
(3)基因重组 无 紫色 含有显性基因数目不同(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