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一历史期末测试题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公元589年,南北重归统一。在这一过程中隋朝灭掉的最后一个政权是( )A. 陈 B. 宋 C. 梁 D. 齐2.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史称(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3.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A. 慈禧太后 B. 武则天 C. 上官婉儿 D. 吕后4. 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户不闭,道不拾遗。遂达臻全盛。”这里“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指(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5. 中国是世界陶瓷大国。唐朝最具代表性的世界陶瓷工艺珍品是( )A. 人面网纹盆 B. 冰裂纹瓷器 C. 唐三彩 D. 青花瓷6. 六次东渡,五次失败,历尽坎坷。终于在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这个高僧是( )A. 张骞 B. 郑和 C. 鉴真 D. 玄奘7. 唐朝时期,一些少数民族政权与唐朝关系密切。其中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 )A. 渤海郡王 B. 云南王 C. 怀仁可汗 D. 赞普8. 《续资治通鉴长篇》卷一八曾经有这样的记载:“重文教,轻武事”。把这一策略作为基本国策的王朝是( )A. 宋朝 B. 南朝 C. 明朝 D. 元朝9. “客观上说,这次在澶州的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材料中提到的“议和”出自哪两个政权( )A. 北宋和夏 B. 北宋和辽 C. 北宋和金 D. 南宋和金10. 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① 辽——契丹族② 西夏——元昊③ 阿骨打——党项族④ 北宋——赵构⑤ 金——阿骨打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②⑤ D. ②③④11. 据《宋史·孝宗本纪》记载,孝宗为岳飞平反,追谥号为岳武穆、岳太师等,并按照最高开国将帅的规格进行改葬,还建立了岳庙。世人将此举称为“平反昭雪”,以表达对岳飞的追思。下列表述与此相关的是( )A. 率军抗金,精忠报国 B. 组织抗元,宁死不屈C. 收复台湾,维护主权 D. 斥逐沙俄,捍卫统一12. 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期发明的是( )A. 造纸术和火药 B. 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C. 火药和指南针 D. 指南针和造纸术13. 宋朝时,如果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货物到泉州销售,他到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A. 都护府 B. 市舶司 C. 宣政院 D. 理藩院14. 我国建立省级行政区制度最早在( )A. 秦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15. 元朝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这些机构的职能分别是( )A. 行政 军事 监察 B. 行政 外交 军事C. 财政 监察 外交 D. 财政 军事 监察16. 元朝设立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教务,同时兼管地方。宣政院兼管的地方是( )A. 新疆 B. 西藏 C. 云南 D. 台湾17. 人们常说“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你知道窦娥这个形象是谁塑造的吗?( )A. 汤显祖 B. 关汉卿 C. 马致远 D. 白朴18. 《萍洲可谈》一书记载:“舟师(船上的技术人员)识地理(辨别方向),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从中可见指南针开始应用于( )A. 耕种 B. 航海 C. 制瓷 D. 采矿19. 明朝时,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 )A. “四书”“五经” B. 唐诗C. 《资治通鉴》 D. 宋词20. 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明朝航海家,他是( )A. 鉴真 B. 郑和 C. 戚继光 D. 郑成功21. 戚继光是伟大的抗倭民族英雄,他生活的年代是(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22. 澳门自1999年12月20日回归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1553年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A. 荷兰 B. 英国 C. 葡萄牙 D. 日本23.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在我国迅速蔓延。2009年,甲型H1N1等疫病也在我国快速传播。 以下哪部著作可以给我们提供医疗和防治帮助……( )A.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B.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C.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D.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24. “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A. 《窦娥冤》 B. 《本草纲目》 C. 《天工开物》 D. 《农政全书》25.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 )A. 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B. 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C. 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 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26. 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队伍不断壮大,这和他进入中原后提出的哪一个口号有密切的关系( )A. “等贵贱” B. “均田免赋 ”C.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 “有田同耕”27. 郭沫若写的一幅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夷,一代英雄”这幅对联赞颂的民族英雄是( )A. 林则徐 B. 戚继光 C. 邓世昌 D. 郑成功28. 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是在( )A. 顺治年间 B. 康熙年间 C. 雍正年间 D. 乾隆年间29. 中国古代史上实现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① 秦朝② 隋朝③ 唐朝④ 元朝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30. 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设立该机构的皇帝是( )A. 顺治 B. 康熙 C. 雍正 D. 乾隆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对的打√,错的打×)31. 唐太宗时,任用敢于直言的大臣是房玄龄。( )32. 建立蒙古政权的人是忽必烈。( )33. 元朝时,中外各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形成新的民族——回回。它是我国回族的前身。( )34. 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35. 明中期的思想家王守仁认为心是万物的主宰,提倡“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影响很大。( )三、材料分析题(共35分,共6小题,36题4分,37题7分,38题6分,39题7分,40题6分,41题5分)36、读图识材料,完成任务。从以下图片中选取关联信息填入相应位置。(4分)(填序号)①(1)生活在盛唐时期,享有“诗仙”的美誉的是 ____________。(2)北宋匠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____________。(3)西游天竺取经的是____________。(4)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被尊称为成吉思汗的是____________。37、读图识材料:(7分)材料一 古人称颂它的历史功绩:“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材料二 古人评论它说:“天下转漕(水上粮食运输),仰此一渠。”材料三 它的《示意图》(1)材料中的“它”指的是什么?(1分)(2)“它”开凿于哪位皇帝时?(1分)哪一年开凿的?(1分)(3)“它” 开凿的主要目的是什么?(1分)(4) 请你说出“它”的中心C的地名是 ____________(1分)南起A的地名是 ____________(1分) 北至B的地名是 ____________(1分)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 唐朝开元末年,出现了长达八年的叛乱·······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907年,一位节度使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材料二 在中央,他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他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他还设置官职以分知州的权力,被以后的历代沿用。(1)材料一中的“长达八年的叛乱”指的是什么?(1分)唐朝后期爆发的给唐王朝致命打击的起义是?(1分)(2)材料一中的“一位节度使”指的是谁?(1分)(3)材料二中的“他”都指的是哪位宋朝皇帝?(1分)(4)他设置了哪一个官职“以分知州的权力”?(1分)他为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采取了什么方法?(1分)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朱元璋《皇明祖训》材料二 有一个故事,说是明朝时国子监祭酒宋讷某日独坐生气,面有怒容,第二天上朝时,明太祖问他昨天为何生气,宋讷大吃一惊,照实说了。明太祖叫人把检校偷着给他画的像拿来看,宋讷才恍然大悟。材料三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顾炎武《日知录》材料四 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材料五 把农村人户编制起来,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的人户,出一人为保丁,保丁平时种田,农闲练兵。(1)材料一中朱元璋认为丞相多有小人,因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2)材料二中朱元璋能够知道大臣的一举一动是源于哪个机构的设置?(1分)(3)材料三中的顾炎武描述的明朝科举又被称为什么?(1分)(4)材料四、材料五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 当时的皇帝是谁?(1分)(5)材料四和材料五分别是此历史事件中采取的哪项措施?(2分)4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探究一 制度篇(1)隋朝虽然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但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这一时期创立的一项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制度是什么?(1分)哪位皇帝时创立这一制度?(1分)(2)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开创了一项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是什么?(1分)元朝时期,首次设置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台湾)的行政机构是什么?(1分)探究二 技术篇(3)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辉煌的时期,唐朝农民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哪两种生产工具?(2分)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5分)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1)农作物:宋朝时,从越南引进的农作物名称是?(1分)此时哪种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2)纸币的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1分)(3)南移的完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何时?(1分)最后完成于何时?(1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B 3.B 4.C 5.C6.C 7.C 8.A 9.B 10.C11.A 12.B 13.B 14.B 15.A16.B 17.B 18.B 19.A 20.B21.C 22.C 23.B 24.C 25.D26.B 27.D 28.D 29.A 30.C二、判断题31.× 32.× 33.√ 34.√ 35.√三、材料分析题36.(1)② (2)③ (3)① (4)④37.(1)大运河(2)隋炀帝 605年(3)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4)洛阳 余杭 涿郡38.(1)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2)朱温(3)宋太祖(赵匡胤)(4)通判 杯酒释兵权39.(1)废除丞相制度(2)锦衣卫(3)八股取士(4)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5)募役法 保甲法40.(1)科举制 隋炀帝(2)行省制度 澎湖巡检司(3)曲辕犁 筒车41.(1)占城稻 水稻(2)交子(3)唐朝中期 南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