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3 公正司法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 [2024浙江开学考·改编]近年来,H市人民法院坚持“院校共建、法治同行”,将法治思维融入平安校园、法治校园建设,组织开展模拟庭审、普法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全力守护“少年的你”。这一过程中,H市人民法院( )①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最大化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②通过加强人权司法保障,织密青少年成长的保护网 ③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有助于青少年自觉守法 ④自觉履行政治职能,增强青少年厉行法治积极性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 [2024镇江期末]2024年5月,最高检发布第五十二批指导性案例。该批指导性案例明确办理复议复核案件,应当开展实质审查,准确区分罪与非罪、违法与犯罪的界限,要注重听取公安机关的意见,充分阐明案件事实、不批捕及复议决定的理由和法律依据,促进形成共识。由此可知( )A. 司法机关完善监督体系,助力案件审查质效提升B. 司法机关统一裁判规则和尺度,促进司法公正C. 通过司法程序的公正,确保实现司法结果的公正D. 可以杜绝“同案不同判”现象,提高司法效率3. [2024淮安期末]“完全没想到,判决书竟然是表格式的。”2024年,一起离婚纠纷案件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庭审结束后,当事人就收到了法院作出的“表格式”判决书。该判决书将案由、案号、适用程序、诉讼参与人基本情况、诉讼请求、审理查明内容、本院认为、判决结果等要素,全都填写在相应表格里。这样的高效率让当事人倍感惊喜。人民法院“表格式”判决书( )A. 一目了然,可以满足人民群众高效、便捷司法需求B. 灵活变通,可以最大程度超越传统诉讼的时空限制C. 规范司法机关职权行使,提高了审判的质量和效率D. 创新了司法程序流程,通过程序公正实现结果公正4. [2024徐州阶段练习]指尖立案、云端办案、智慧执行……随着支持法院“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智慧法院信息系统的建成,“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诉讼服务理念落在了实处。建设智慧法院的意义在于( )A. 确保司法公平正义,实现审判能力现代化B. 拓展诉讼服务种类,满足多元纠纷的需求C. 有利于发挥司法优势,保障法院行使审判权D. 提高纠纷解决效率,推动裁决结果的落实5. [2024佛山三模]2024年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建设的人民法院案例库正式上线并向社会开放。案例库收录了经最高人民法院审核认为对类案具有参考示范价值的权威案例,包括指导性案例和参考案例,进一步提升了案例的检索精度、认可程度、指导力度和应用广度,最大限度发挥案例的实用效能。建设案例库( )①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②旨在通过程序公正以实现司法结果公正③有助于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④是提高法官办案质量和效能的有效途径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6. [2024唐山开学考]2024年7月,内蒙古某旗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并组织观摩了一起涉嫌诈骗罪、故意伤害罪的刑事案件。自治区及该旗人大派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并对本次庭审给予了充分肯定。这表明( )①自治区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实行司法自治②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质询权,统一行使国家权力③人民法院自觉接受社会和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④人大支持法院公正司法,彰显根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7. [2024南京期中]某地人民法院坚持人民至上,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诉讼难题,推出“诉讼服务一站到底”品牌,实行“优+”诉讼服务标准,为当事人提供“家门口”式诉讼服务,对于涉残障人士、少数民族人群等案件专设绿色通道。该人民法院的举措( )①诠释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底色 ②在厘清不同法院权力界限中守护司法正义 ③为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④对提升司法速度、力度和温度有重要意义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8. [2024福州期末]“法不阿贵,绳不挠曲”,人民法院依法严惩职务犯罪,为全面从严治党营造了朗朗乾坤。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呈现压倒性态势,“打虎”“拍蝇”力度空前。其中,白恩培案首次依法适用终身监禁,对贪腐分子形成有力震慑,让老百姓对党和法治更具信心。这表明( )①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②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依法行政、便民利民 ③法律的公平正义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公正判决得以实现 ④发挥了人民法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作用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9. [2024安徽开学考]王某与李某发生争执,因对县公安局作出的行政处罚不服,王某将县公安局诉至县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为了顺利化解矛盾,数十次做双方调解工作,最终,王某与李某达成调解协议,并将民事赔偿问题一并解决。王某向人民法院申请撤回起诉。可见,当地人民法院( )①秉持人民司法为人民理念,切实维护人民利益 ②始终把诉讼和普法相结合,健全司法救助体系 ③坚持多元化解决矛盾纠纷,合理使用司法资源 ④坚持以事实和法律为准绳,努力实现结果公正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0. [2024宿迁期末]2024年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通知,要预防和化解劳动领域矛盾纠纷,及时纠正用工违法行为,特别是推动根治欠薪、违法安排超时加班等社会公众关注问题。给通知拟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是( )A. 精准服务群众,提高司法效能B. 公开审判过程,推进阳光司法C. 扩大公民权利,传递法律温情D. 完善生产关系,推动司法改革11. [2024徐州模拟]能动司法亦称司法能动,是指司法机关不拘泥于法律条文的限定,摒弃一切就案办案、机械办案,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以高质量司法助推高质量发展。践行“能动司法”需要( )①在监察领域积极主动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②各级政府推动司法转型,保障人民的权益 ③司法机关以人为本,维护司法公平与正义 ④人民法院主动作为,形成司法工作的合力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2. [2024扬州期末]2023年12月1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向社会联合发布行政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最高法行政审判庭负责人说,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突出体现了检察院、法院在诉前、诉中和判后围绕公益保护的共同目标,各司其职、精准发力、相互配合,在坚持严格公正司法的同时,积极发挥司法能动性。“两高”深度合作旨在( )A. 保证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高效运转B. 完善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审判权C. 节约了司法成本,实现了双赢、多赢、共赢D. 切实保障民生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13. [2024苏州三模]2023年9月7日,某市人民法院邀请部分市人大代表旁听了一起“未按约定履行行政协议”案。庭审前,该院为代表们准备了起诉状、答辩状、案情简介表等材料,使代表们对该案有了初步了解。庭审中,代表们认真旁听,并就庭审形象、庭审程序、诉讼引导等方面进行了现场评议。人民法院邀请市人大代表旁听旨在( )A. 加强与人大代表的沟通并对其负责B. 科学合理地配置审判机关的权力与责任C. 捍卫司法权威,构建严密的司法监督体系D. 提高人民法院审判工作透明度,促进公正司法14. [2024宿迁期末]2023年8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第四届特约监督员聘任活动,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为新一届特约监督员颁发聘书并向他们提出3点希望——当好“督查员”,发挥好监督作用;当好“协理员”,发挥好智库作用;当好“宣传员”,发挥好引领作用。由此可见,最高人民法院聘任特约监督员( )A. 旨在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B. 为化解纠纷提供了方便、智能、高效的平台C. 有助于提高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D. 有利于构建开放、透明的阳光司法体制15. [2024南通一模]河北省迁西县老干部马树山因举报当地领导干部被逮捕、起诉的案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最高检会同河北省检察机关,在审查核实的基础上,指令迁西县检察院以不存在犯罪事实对马树山依法撤回起诉,并将依法作出不起诉处理。这主要说明了( )A. 当前推进公正司法,需要加强人权司法保障B.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应当共同推进C. 任何党政机关都不得干预审判权依法独立行使D. 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16. [2024威海期末]在那坡平孟这个边陲小镇,有这样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她们年富力强,翻山越岭背着国徽去开庭;她们坚守初心,在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化解纠纷;她们同心协力,用温暖臂弯将法治精神宣传到边民百姓家。她们就是平孟边境女子巡回法庭。这段材料的主题是( )①提高法院审判效率,根除社会矛盾 ②创新司法实践,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 ③加强法治宣传和服务,推动法治社会建设 ④坚持法律至上,崇尚宪法和法律的权威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二、 非选择题(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17. [2024盐城期末]2024年4月19日,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举行2024年长三角知识产权一体化主题活动,持续以知识产权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三省一市按照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示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既发挥各自优势,又加强联合保护力度,探索出知识产权保护一体化新路径。聚焦长三角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沪苏浙三地人大常委会先后通过地方性保护条例,对建立健全长三角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工作区域协同机制做出明确规定;四地市场监管部门通过违法线索信息共享、案情动态实时互通,对相关侵权行为实现了跨区域、一体化、全链条的打击;构建跨域立案诉讼服务等司法协作机制,严格落实司法政策,打造知识产权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解读三省一市探索出知识产权保护一体化新路径的经验。课题3 公正司法1. B 材料没有涉及人权司法保障,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履行政治职能,④不符合题意。2. B 材料未涉及司法机关完善监督体系,A不符合题意。材料说明司法机关统一裁判规则和尺度,促进司法公正,B正确。“确保”一词太绝对,C错误。该做法可以减少“同案不同判”现象,“杜绝”说法太绝对,D错误。3. A “表格式”判决书一目了然,可以满足人民群众高效、便捷司法需求,A入选。人民法院“表格式”判决书便捷、清晰,但不是灵活变通,也不能最大程度超越传统诉讼的时空限制,B不选。司法机关采用“表格式”判决书与规范司法机关职权行使无直接关系,C不选。人民法院“表格式”判决书,是创新判决书的形式,并没有创新司法程序流程,也没有通过程序公正实现结果公正,D不选。4. D 智慧法院信息系统可以“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诉讼服务理念落在了实处,这有利于提高纠纷解决效率,推动裁决结果的落实,D符合题意。“确保司法公平正义”表述错误,A不选。智慧法院并不能拓展诉讼服务种类,也不能保障法院行使审判权,B、C不选。5. B 建设案例库有利于促进公正司法,但其目的不是通过程序公正以实现司法结果公正,而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②不选。建设案例库有利于发挥案例的使用效能,但与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无关,③不选。6. D 自治区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但是这并不代表实行司法自治,①错误。材料中人大代表并未行使质询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②错误。7. B 材料没有涉及厘清不同法院权力界限,②不选。该法院的举措“为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表述错误,③错误。8. A 材料涉及的主体是人民法院,未涉及行政机关依法行政,②不符合题意。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人民检察院,不是人民法院,④错误。9. A 材料反映的是人民法院司法活动,没有涉及司法救助,排除②。公正司法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④错误。10. A 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不是审判机关,排除B。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排除C。材料不涉及完善生产关系,D与题意不符。11. D 材料强调司法机关,不涉及监察机关,排除①。政府是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排除②。12. D 材料强调的是司法机关合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保证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高效运转无关,与完善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审判权无关,与节约司法成本无关,A、B、C不选。13. D 人民法院对人大负责,不是对人大代表负责,排除A。科学立法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配置审判机关的权力与责任,这与材料无关,排除B。人民法院邀请市人大代表旁听并不是为了捍卫司法权威,排除C。人民法院邀请市人大代表旁听旨在提高人民法院审判工作透明度,促进公正司法,D正确。14. D “确保”夸大了聘任特约监督员的作用,排除A。最高人民法院聘任特约监督员与提供纠纷化解平台无关,排除B。材料不涉及立法问题,排除C。最高人民法院聘任特约监督员旨在强化监督工作力度,以监督促提升,推进阳光司法,构建开放、透明的阳光司法体制,D正确。15. A 检察机关履职办案坚持严格依法办案、公正司法,说明当前推进公正司法,需要加强人权司法保障,A符合题意。材料涉及的主体是人民检察院,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依法行政的主体是行政机关,B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党政机关不得干预审判权依法独立行使,C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检察机关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D不符合题意。16. C “根除社会矛盾”表述错误,①错误。材料并未提到崇尚法律权威的信息,且应该“坚持宪法法律至上”,④错误。17. ①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三省一市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落实民主集中制,贯彻《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为知识产权保护一体化指明了方向。 ②地方人大坚持科学立法。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完善知识产权地方性法规,实现了知识产权保护一体化有法可依。③行政机关坚持严格执法。开展跨区域协作,优化行政执法方式,打击相关侵权行为,将知识产权一体化保护落到实处。 ④司法机关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构建司法协作机制,能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