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熔化和凝固 课件(共58张PPT)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 熔化和凝固 课件(共58张PPT)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58张PPT)
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4.3 熔化和凝固
学习目标
栏目导航
新课导入
课程讲授
课堂小结
当堂评价
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知道什么是熔化和凝固;了解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知道什么是熔点和凝固点。
科学思维:会辨析晶体和非晶体;会分析熔化和凝固图像。
科学探究:经历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特点的实验,提高实验数据的分析论证和对实验结论的归纳总结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能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增强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态度与责任。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
春暖花开,冰雪消融
新课导入
冰凌
雪糕
冰雕作品
激疑
橘农们从天气预报中得知,晚上将有一场霜冻来临,他们傍晚就开始给橘子树喷水,随着温度的下降,水结成冰,而橘子并没有被冻坏。这是为什么?
破疑
熔化 ——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凝固 ——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课程讲授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火山爆发
冰化水
注:熔化不等于溶解!
冰山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花生油
课堂练习
例1
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表示方法一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
温度/℃
0.5
1
时间/min
1.5
2
2.5
0
温度/oC
20
30
40
50
60
3
3.5
4
4.5
5
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表示方法二
海波的熔化
冰的熔化
冰的熔化
石蜡的熔化
0.5
1
时间/min
1.5
2
2.5
0
温度/oC
40
50
60
70
80
3
3.5
4
4.5
5
蜡的熔化
温度/℃
时间/min
A
B
C
D
认识晶体熔化曲线:
(1)AB段物质处于固态,表示晶体吸热升温过程。
晶体熔化特点:
继续吸热,
温度不变。
(2)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表示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3)CD段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
(4)B点表示物质达到熔化温度,但没有开始熔化,物质完全处于固态;C点表示晶体刚好完全熔化,物质处于液态。
时间/min
温度/℃
认识非晶体熔化曲线:
非晶体熔化特点:
继续吸收热量,
温度持续上升。
表示非晶体没有一个固定的熔化温度,整个过程是吸收热量,温度持续上升。
萘的熔化
固体可分为两类:晶体和非晶体。
几 种 常 见 晶 体
几 种 常 见 非 晶 体
橡胶

海波
各种金属
物质 熔点 物质 熔点 物质 熔点
金刚石 3350 金 1064 冰 0
钨 3410 银 962 固态水银 -39
纯铁 1535 铝 660 固态酒精 - 117
各种 钢 1300-1500 铅 328 固体氮 - 210
各种 铸铁 1200左右 锡 232 固体氢 - 259
铜 1083 海波 48 固体氦 - 272
几种晶体的熔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
课堂练习
例2
课堂练习
例3
2
-10
温度/oC
-8
-6
-4
-2
4
6
8
10
0
0.5
1
1.5
2
2.5
时间/min
3
3.5
4
4.5
5
水的凝固
0.5
1
时间/min
1.5
2
2.5
0
温度/oC
40
50
60
70
80
3
3.5
4
4.5
5
蜡的凝固
2
-10
温度/oC
-8
-6
-4
-2
4
6
8
10
0
1
2
3
4
5
时间/min
6
7
8
9
10
水的凝固图像
0.5
1
时间/min
1.5
2
2.5
0
温度/oC
40
50
60
70
80
3
3.5
4
4.5
5
蜡的凝固图像
晶体凝固时也有一定的温度,叫做凝固点。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而非晶体同样也没有凝固点。
晶体凝固时也有一定的温度,叫做凝固点。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而非晶体同样也没有凝固点。
课堂练习
例4
思考
一杯冰水混合物温度为多少?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冰化水还是水结冰呢?
晶体熔化条件和特点
熔化条件:
达到熔点
继续吸热
熔化特点:
熔化吸热
温度不变
晶体凝固条件和特点
凝固条件:
达到凝固点
继续放热
凝固特点:
凝固放热
温度不变
基本概念:
(1)熔化:
(2)凝固:
(3)晶体:
(4)非晶体:
(5)熔点:
(6)凝固点: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基本规律:
(1)晶体熔化的条件:一是 ,
二是 。
(2)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3)熔化 ,凝固 (选填“吸热”或“放热”)
温度到达熔点
继续吸热
相同
吸热
放热
破疑
熔化 凝固
共同
不同 晶体
非晶体
都需吸热
都需放热
在熔化时温度不变,即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点
在凝固时温度不变,即有固定的凝固温度——凝固点
在熔化时温度改变,即没有熔点
在凝固时温度改变,即没有凝固点
现有某种物质,在25 ℃时开始熔化,但直到75 ℃才熔化完全.请问: 这种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熔化、凝固的应用
熔化吸热降温的应用:
将固体工业原料制成生活、生产所需成品:
冷冻食品保鲜
把塑料颗粒做成塑料盆
高热病人利用冰袋降温
把原料二氧化硅颗粒作成玻璃板
课外拓展 爱斯基摩人的冰屋
冰是冷的象征,一提到它,人们就会不寒而栗。但是,在冰雪凛冽的冬天,生活在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却凭着用冰垒成的房屋,熬过严寒的冬天。
在北极圈内,有取之不尽的冰,又有用之不竭的水。每年冬天到来之前,爱斯基摩人都要建造冰屋。他们就地取材,先把冰加工成一块块规则的长方体,这就是“砖”。材料准备好以后,他们在选择好的地方,泼上一些水,垒上一些冰块,再泼一些水,再垒一些冰块;前边不断地垒着,后边不断地冻结着,垒完的房屋就成为一个冻结成整体的冰屋。这种房屋很结实,被誉为爱斯基摩人的令人羡慕的艺术杰作。
冰川因温室效应加速熔化
课外拓展
我国的喜马拉雅山
南北极冰山消融,北极熊无处可去
微冻技术
让冷冻一周的鱼重新活过来
物态变化
林则徐与洋人的故事
多孔的冻豆腐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课堂小结
熔化规律 凝固规律 不 同 点 晶体 非晶体 晶体 非晶体
相同点
固态
液态
二、晶体与非晶体的比较
有熔点
无熔点
有凝固点
无凝固点
熔化时固液共存
熔化时先软后稀
凝固时固液共存
凝固时无固液共存态
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
熔化
凝固
一、物态变化
1.如图所示,北方冬季贮菜,为防止地窖的菜被冻坏,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了水(  )
A.凝固放热 B.凝固吸热
C.汽化放热 D.汽化吸热
当堂评价
A
2.西周晋候鸟尊是中国青铜器中罕见的珍品(如图所示)。制作鸟尊等青铜器时,先用泥土制成“内范”,在其外部涂适当厚度的蜡,将蜡雕刻成所需形状,称之为“模”,然后在“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范”。通过加热使蜡液流出形成空腔“模具”,在空腔中倒入青铜液,待青铜液冷却后,打碎“外范”和“内范”,就得到与“模”一样的青铜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将蜡加热到液态是熔化过程,蜡会放出热量
B.青铜液冷却到固态是凝固过程,青铜液会放出热量C.青铜液冷却到固态是凝华过程,青铜液会放出热量D.青铜和蜡熔化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
当堂评价
B
3.试管中放有固态物体,把试管放在热油中一段时间后,物体由固态变为甲状态,已知油的沸点低于固态物体的熔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上述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熔化
B.甲状态时,物体具有流动性
C.该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
D.甲状态时的物体容易被压缩
4.“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如图,先把糖熬成糖汁,用糖汁在石板上画出造型后,粘在竹签上即可。关于糖的物态变化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先凝固再液化 B.先液化后凝固
C.先凝固再熔化 D.先熔化后凝固
A
D
5.如图为物质熔化或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为非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
B.图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
C.图中FG段表示物质在吸热
D.图中GH段表示物质处于液态
6.将某种金属制成的勺子放入15℃的水中,它没有熔化;将该勺子放入45℃的水中,发现勺子逐渐熔化。判断该金属的熔点可能是(  )
A.10℃ B.30℃ C.50℃ D.60℃
B
B
7.液氮保鲜是利用液氮低温的特性,迅速降低食品的温度,使其中的水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晶,从而在极短的时间内将食物冷冻至极低温度。
8.同学们见过常温下流动的金属吗?科学家发现除了汞,确实还存在一种金属,如图所示,它的名字叫做镓,熔点只有29.8℃,托在手心它要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体,如图所示,在这一过程中,它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镓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凝固
熔化
吸收
晶体
9.如图所示,是物质A和物质B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像,根据图像可判断:物质    (选填“A”或“B”)为晶体,它的熔点是    ℃,在t=30min时,该物质处于    态。
10.2024年农历新年伊始,陕西西安、宝鸡、商洛等地出现了罕见的冻雨天气。高空中的雪降落进入湿暖气层后,会    成水滴,当这些水滴继续下落,进入近地面温度低于0℃的冷气层时,它们会迅速    热并冻结成冰,形成冻雨。
A
80

熔化

11.修复断裂的冰雕作品时,只需要在断面喷洒一些水,当水    后,就把断开的两部分冰雕“焊接”在一起。(填物态变化名称)
12.探究物质熔化规律:
小明有一个神奇的“恒温杯”。杯中倒满沸水摇一摇,可使水温快速变为58℃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温度不变。小明感到好奇,拆开杯子,发现杯子内壁和外壁间贮存了一种白色物质。小明取出部分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凝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52 53 55 58 58 58 58 60 62 65
(2)请根据数据表格在图乙画出该物质的“温度—时间”图像;
(1)用酒精灯加热该物质,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并将数据填入表格,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为    ℃。
56
答案:如图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52 53 55 58 58 58 58 60 62 65
(3)分析数据表格和图像可知,该白色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    。由此可判断:“恒温杯”杯壁夹层中的白色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原来,在杯中装满沸水,沸水不断放出热量,温度降低,白色物质吸热温度升高。当白色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中,温度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58℃,所以水温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
保持不变
晶体
等于
13.图甲是“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冰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图甲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顺序;图乙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温度是    ℃。
-3
自下而上
(2)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像中的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    min。冰在5min时的内能   (大于/等于/小于)3min时的内能。
(3)重复实验,当试管中的冰开始熔化时,立即将试管浸入到另一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发现冰    (能/不能)继续熔化。
不能
大于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