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文化 测试题-2026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哲学与文化 测试题-2026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哲学与文化 测试题
一、单选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两个苹果的故事。一个,辽沈战役期间,锦州乡间的苹果熟了,行军路过的解放军战士虽然饥渴难耐,却一个都没有摘。另一个,总书记在延安的苹果园,看到苹果产业书写的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大文章,感触良多,“这样的苹果,我们现在也不能吃。”这给我们的启迪是( )
①若信念是本,作风是形,则本正而形聚
②基于历史而总结的规律,是做好工作的指南
③只有将价值归置于人民,民族复兴才能行稳致远
④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要以优良民风引领党风社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为国分忧、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民族高扬的精神旗帜。冬奥赛场上,我国运动员们勇于承担使命责任,为了祖国和人民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充分彰显了中华儿女以为国争光为己任、以为国建功为光荣的壮志豪情。这表明( )
A.爱国主义是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
B.爱国主义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精神基因
C.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D.爱国主义的本质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
3.2023年8月16日,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免疫学讲席教授柴继杰、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周俭民,为在科研中发现抗病小体并阐明其结构和在抗植物病虫害中的功能做出开创性工作,获得2023“生命科学奖”。首个抗病小体的发现,为植物如何控制细胞死亡和免疫提供了线索,显著地推进了人们对植物免疫机制的认识。这说明( )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正确的能动的反映
②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④实践活动是获得首个抗病小体认识的来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洋音乐完美结合的典范,自诞生以来一直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喜爱。创作者洋为中用,扬长避短,充分展示了音乐的无穷魅力。《梁祝》的成功表明艺术创新( )
A.就是引进与输出相统一
B.必须是全新的呈现方式
C.坚持肯定与否定相统一
D.坚持“西体中用”原则
5.山胡萝卜,别称山海螺,是伞形科蔓生草本植物。十几年前,这种野菜在山中随处可见,根本无人问津。现代医学发现,山胡萝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胡萝卜素、17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同时具有解毒、抗肝素、防辐射的功效。如今,其身价暴涨。这表明( )
①事物价值的变化取决于人们认识的发展性
②山胡萝卜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③事物的不同特性是由人的不同需要确定的
④事物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贵州省六盘水市是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一座能源原材料工业城市,在享受资源红利的同时面临生态破坏、产业结构单一、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近年来,六盘水秉持“立足煤、不唯煤”的理念谋求转型,从“一煤独大”到“百业渐兴”,从“西南煤都”到“中国凉都”、生态“绿都”,初步闯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新路。六盘水发展理念的变化表明( )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③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上海绒绣技艺以西洋绘画和摄影作品为蓝本,通过多种针法、技法的表现,将中国刺绣艺术与西方美术有机融合,在一针一线中绣出了秀致典雅的海派旗袍、古色古香的石库门,还有壁画类的《敦煌莫高窟》、梵高的《向日葵》等绒绣精品。上海绒绣技艺的形成表明( )
①中西文化具有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②推出融合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离不开文明互鉴
③文化交流、借鉴、融合是实现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④积极汲取外来优秀文化成果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茶道器具,素来可大可小。大到炭炉、银壶,小到方巾、盖置,都在一方茶席之上,真真切切地映照每一个茶人的美学日常。才华横溢的茶人,为追求品茶中的极致美感,还用自己的一双巧手制作茶道器具。这表明( )
①茶文化支配着茶人的文化实践
②茶道器具能呈现茶人的日常美学
③茶人在社会生活中享用茶文化
④茶道器具丰富着茶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1926年,福建省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支部在厦门大学囊萤楼成立,进步学生罗扬才担任书记。1927年,罗扬才遭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就义前留言:“为革命而死,我们觉得很光荣很快乐……不必为我悲伤,应踏着我们的血迹前进!”在中共厦大党支部号召下,大批有志青年加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2019年,厦门大学全面启动培养学生党支部书记的“扬才计划”,引导优秀党员学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该计划以罗扬才的名字命名是为了更好地( )
①改进教育方法,培育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
②传承红色基因,彰显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
③弘扬时代精神,在学习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营造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人生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同志要求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 )
①是党带领人民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②发挥了伟大斗争对伟大梦想和伟大事业的决定性作用
③说明我们党高度重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④彰显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柏拉图的《理想国》、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等,都是思考和研究当时当地社会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结果。这说明( )
①哲学思想来自哲学家的头脑
②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③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
④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漫画《“严格执行”》给规则制定者的警示是( )
A.做事情必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B.解决问题要从人民生活实际出发
C.要勇于突破规律和外部条件的限制
D.意识可以指导人们改造外部世界
1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A.批判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B.创造性转化、融合性发展
C.批判性转化、创造性发展
D.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4.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文化。对于外来文化,我们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
A.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B.海纳百川,以宽阔的胸襟迎接一切外来文化
C.求同存异,平等交流,兼收并蓄,相互渗透
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洋为中用
15.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中,各国代表团身着民族特色服饰入场,尽情展示本国文化风采,杭州亚运会为各国提供了文化交流互鉴的舞台,推动亚洲文化朝着更加兼收并蓄、充满活力的方向发展。这说明杭州亚运会( )
A.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B.求同存异,交流互鉴
C.独领风骚,博大精深 D.文化交融,综合创新
16.下图漫画《不捡芝麻》(华君武)讽刺了一些人( )
①没有认识到天下大事必起于小事
②没有认识到意识具有能动的作用
③不知道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
④不懂得量变必然引起质变的道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5小题,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江上游的生态修复实践
2025年,长江上游某山区县面对“石漠化加剧、水土流失严重”的生态困境,坚持从实际出发,组织地质专家勘测发现:当地碳酸盐岩分布广、植被覆盖率低,导致水土易流失。该县遵循自然规律,实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结合的治理方案:种植适应性强的花椒、金银花等经济作物保持水土,同时修建小型拦沙坝、蓄水池,2024年土壤侵蚀模数下降25%,石漠化面积减少 12%。此外,该县依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展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花椒深加工产业年产值达3亿元,带动1.2万农户增收,实现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双赢”。
材料二 长江中下游的产业生态协同发展
借鉴材料一的生态治理经验,长江中下游某城市群针对“产业同质化、生态保护碎片化”问题,运用辩证法思维统筹发展。立足流域整体特征,建立“上中下游联动”机制:上游湖北宜昌强化水电清洁能源开发,中游湖南岳阳推进绿色化工转型升级,下游江苏苏州发展生态文旅与高端制造,形成“生态保护—绿色能源—高端产业”产业链。 同时,统筹水资源保护与产业布局,建立长江岸线生态补偿机制,苏州工业园引入宜昌清洁电力,岳阳化工园区废水经处理后回用于农业灌溉,2024年该区域单位GDP能耗下降 4.5%,长江干流水质优良率达98%,实现“生态美”与“产业强”的有机统一。
(1)结合材料一,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分析该县生态治理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法的联系观的知识,说明长江城市群如何实现生态与产业协同发展。
18.4月22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塑强“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服务品牌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
材料一 聚焦“政事高效”,进一步推进政务运转提质增效。将500多类政务服务码融合成“鲁通码”,便民利企“一码通行”;率先出台规范涉企执法行为若干措施,重点领域入企检查频次压减45%;开展省领导“走进企业家会客厅”、政企沟通交流会等活动,加强政企常态化沟通;上线“鲁惠通”政策兑现平台,“12345”热线、“接诉即办”平台服务质效持续提升,营商环境整体水平居全国第一方阵。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发展知识,阐释山东省以“政事高效”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哲学依据。
材料二 聚焦“民事无忧”,围绕生育、教育、就业、就医、养老等个人全生命周期各环节,提出59条改革举措。完善婚育户服务,实行生育津贴、产前检查费用“免申即享”,实现育儿补贴申领便利化;完善教育服务,幼儿园入园基本实现“一网通办”,推动学校课后服务“课程超市”建设;完善创业就业服务,推行个人创业、灵活就业“一件事”改革;在就医方面,推行就医服务“一件事”改革,实现省内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推广病历“掌上查”,推进免陪照护服务等。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聚焦“民事无忧”过程中完善个人全生命周期各环节举措的合理性。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聚合与浓缩,是顺天应民的美好时节与民俗,是中国人乃至海外华人收获和分享幸福快乐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如今,这个承载人类共同情感的中国年,已演化为文明互鉴的世界年。全球130多个国家点亮中国红,联合国机构同步贺春,生肖邮票跨越山海传递祝福。春节不仅展现“美美与共”的东方智慧,更以开放姿态搭建文明对话平台,见证不同文化在春风里交融生长。
材料二 金蛇迎年,喜鹊报春。在蛇年春晚的舞台上,舞蹈作品《喜上枝头》以东方女性的曼妙身姿勾勒出极具中国宋式美学及当代审美意识的花鸟画卷。喜鹊自古以来都是“吉祥”的象征,作品深入挖掘人民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与精神追求,唤起了观众内心深处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舞蹈展现了国家给我们的一个安定、平安的大国气象,彰显了文化发展紧跟时代步伐的生命力。该作品以中国古典舞为基础,巧妙融合现代舞的表现手法,借鉴宋代工笔画的构图方式,采用留白、框景等手法,使得舞蹈成为一幅流动的“动态国画”。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知识,谈谈你对承载人类共同情感的“中国年”演化为文明互鉴的“世界年”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分析舞蹈《喜上枝头》是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实现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5月31日,人民网“行进中国”大型融媒体系列调研行中外文专题正式上线。除中文专题外,同步推出英、法、俄等15个外文语种专题,多语种、多平台、多形式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叙事体系,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用国际化语言讲好中国经济故事,人民网启动“行进中国”调研行,组建31支队伍,分赴31个省区市,深入工厂车间、科研一线、外贸码头、田间地头等调研采访,挖掘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案例,充分展示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力。在“行”的采访中看“进”的中国。专题集中展示各调研团队的融媒体作品,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新表达,及时呈现各地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做法、特色经验和亮点成就,以鲜活的案例、生动的画面展现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经验成就及未来发展的潜力动能。
(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原理,分析人民网“行进中国”大型融媒体系列调研行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基本路径。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印巴空战,歼10C战斗机击落了法国阵风战斗机,迎来了万人瞩目的高光时刻。自1998年首飞至今,歼10战斗机已走过27载春秋。在歼10的研发历程中,以总设计师宋文骢为首的科研团队坚守“航空报国”的初心,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克服种种困难,无私奉献,勇于创新,成功研制出歼10战斗机。歼10飞机研制过程中所展现的“超常的自主创新,超常的严谨求实,超常的协同攻坚,超常的拼搏奉献”的歼10精神,是中国航空工业一笔宝贵的财富。在新时代,歼10精神将激励未来航空领域的发展,确保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继续展示其创新能力与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知识,阐述歼10研发团队的事迹对广大青年的启示。
(2)结合材料,运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为弘扬歼10精神写一篇宣讲稿。
要求:自拟标题,阐明宣讲的目的与意义,不得透露任何个人信息,字数150字左右。
《哲学与文化 测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D C C B C B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D D B B
17.(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该县立足石漠化、水土流失的客观实际,通过地质勘测制定针对性治理方案,体现从客观存在的自然条件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正确意识促进实践发展。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导,发展生态农业与旅游,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体现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理念指导实践。③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按规律办事,把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遵循自然规律,实施“生物+工程”措施治理石漠化,体现尊重自然规律,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统一。
(2)①联系具有普遍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统筹上中下游产业布局,将生态保护与能源、制造、文旅视为有机整体,避免割裂式发展。②联系具有多样性,分析把握条件。依据各河段地理优势(如宜昌水电、苏州文旅),差异化发展清洁能源与高端产业,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③联系具有客观性,根据固有联系建立新联系。打破行政分割,建立跨区域产业协作与生态补偿机制,在保护长江水质的前提下优化资源配置,创造新的协同发展模式。④整体与部分辩证统一,立足整体,坚持系统优化。建立联动机制与生态补偿机制,使宜昌电力、岳阳化工、苏州制造形成互补,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18.(1)①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山东省推进“政事高效”,通过融合政务服务码、规范涉企执法、搭建政企沟通平台等改革,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解决政务服务中的体制机制障碍。
②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政事高效”相关举措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通过优化政务服务、提升治理效能,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聚焦“民事无忧”,完善生育、教育、就业等全生命周期服务,顺应了人口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趋势,符合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要求,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相关举措以人民为中心,围绕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推出改革措施,如“免申即享”“一网通办”等,切实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19.(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佳节,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春节所蕴含的和平、和睦、和谐理念,既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思想理念,也反映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从而得到全世界越来越多民众的接受和欣赏,为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大文化动力。
(2)①坚定文化自信。舞蹈作品《喜上枝头》立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以东方女性的曼妙身姿勾勒出极具中国宋式美学及当代审美意识的花鸟画卷。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舞蹈《喜上枝头》贴近人民精神生活,深入挖掘人民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与精神追求,唤起了观众内心深处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③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舞蹈《喜上枝头》展现了国家给我们的一个安定、平安的大国气象,彰显了文化发展紧跟时代步伐的生命力。④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该作品以中国古典舞为基础,巧妙融合现代舞的表现手法,借鉴宋代工笔画的构图方式,采用留白、框景等手法,使得舞蹈成为一幅流动的“动态国画”。
20.(1)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民网启动“行进中国”调研行才能挖掘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案例。②实践是认识 发展的动力。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深入工厂车间、科研一线、外贸码头、田间地头等调研采访,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新表达,这样能够更好地呈现各地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做法、特色经验和亮点成就。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调研行,才能让中国经济故事更好地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通过调研行挖掘 的中国故事,目的在于以鲜活的案例、生动的画面展现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经验成就及未来发展的潜力动能,向国际社会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2)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文化自信,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②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展现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经验成就及未来发展的潜力动能,讲好中国经济故事。③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新表达,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叙事体系。
21.(1)①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广大青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歼10研发团队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国家发展做贡献。②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子啊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广大青年要学习歼10研发团队协同攻坚、矢志报国的初心,将青春梦想与国家前途、人民利益密切相连。③弘扬劳动精神,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广大青年要学习歼10研发团队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精益求精、严谨求实的精髓,坚定理想信念,增长个人才干,争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2)
弘扬歼10精神,实现伟大梦想
歼10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在那个技术封锁、工业基础薄弱的年代,中国航空人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创新精神,攻克了一道道难关,最终让歼10成功翱翔天际。弘扬歼10精神,我们要激发全体人民的爱国热情,培养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