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密度知识的应用 课件(共2份打包)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 密度知识的应用 课件(共2份打包)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55张PPT)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第3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
第2课时 密度的计算与应用
学习目标
栏目导航
新课导入
课程讲授
课堂小结
当堂评价
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会查密度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的大小。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用密度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探究:通过经历运用密度鉴别物质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的解释,学会将密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感受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1882年,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在精确测量各种气体的密度时,使用两种来源的氮气进行测定,以便于比较。一种氮气是从空气中去掉氧、二氧化碳和水蒸汽以后得到的,密度为1.2572克/升;另一种氮气是从氨中得到的,测定的密度为1.2408克/升。细心的瑞利重复做了十几次测试,结果都相差0.0001克/升左右。
1894年3月,瑞利在英国皇家科学研究会上介绍了关于氮气密度的实验,并分享了自己的困惑。会议结束后,苏格兰化学家威廉·拉姆齐找到他,兴奋地说:“您好,一年前我也遇到过这事,还在研究呢。我敢说,空气中得到的氮气一定含有较重的杂质,可能是未知的气体。”
1894年,瑞利与拉姆齐合作,从空气中取得的氮里分离出另一种当时还不知道的气体——氩。
瑞利因此发现获得19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拉姆齐因此获得同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氩气发现史:小误差引出大发现

新课导入
鸡尾酒为什么会分层?
密度公式的应用
利用ρ=m/V计算密度
利用m=ρV计算质量
利用V=m/ρ计算体积
课程讲授
1.从密度的公式 ρ=m/ V可以得出 m=ρV
对于不便称量的庞大物体,利用此种方法可以方便地求出它的质量。
2.从密度的公式 ρ=m/ V可以得出 V=m/ρ
对于形状不规则或不便测量的较大物体,利用此种方法可以方便地求出它的体积。
3. 密度的公式 ρ=m/ V
鉴别物质。
密度公式的应用
例: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的碑心石是一整块巨大的花岗岩,碑身高37.94m,由413块花岗岩石块砌成,在长14.7m、宽2.9m、厚1m的碑心石上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我们怎样知道碑心石的质量?
已知:
求:
解:
a=14.7m,b=2.9m,h=1m,ρ=2.8×103kg/m3
m
V=长×宽×高
=14.7m ×2.9m ×1m=42.6m3
m=ρV=2.8×103kg/m3×42.6m3
=119×103kg=119t
答:
碑心石的体积
碑心石的质量是119t。
例:某钢制零件的质量47.4g,请计算此零件的体积。
m
由 =
__
V

V=
__
m

解:此零件的体积为
V=
__
m

=
47.4g
———
7.9g/cm3
=6cm3
答:此零件的体积为6cm3。
密度表
例:已测得戒指的质量为4.4g,体积为0.5cm3,它是不是真金的?
解:此戒指的密度为
m
__
V
=
= ——
4.4g
0.5cm3
=8.8g/
cm3
因为
< 金
所以戒指不是纯金的
答: 此戒指不是纯金的。
例:有一个体积40cm3的铜球,它的质量是316g,这个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大?
已知:
求:
这个铜球是空心还是实心?
方法1:密度比较法
这个铜球是空心的。
方法2:质量比较法
这个铜球是空心的。
假设这个铜球为实心,则:
方法3:体积比较法
这个铜球是空心的。
空心部分体积 = 球的体积 – 实心部分体积
= 40cm3 -35.5 cm3
= 4.5 cm3
密度与社会生活
密度与温度
密度与物质鉴别
密度知识的应用
根据密度 ,密度变小;
气体密度变小而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
气体受热膨胀,
体积变大;
暖气片周围的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靠近窗户的冷空气密度大,下沉到暖气片周围,又受热上升。利用这种冷、热空气的对流,可以使整个屋子暖和起来。
暖气片为什么安装在窗户下面?
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
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也最大。
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这是什么矿石?
这枚戒指是纯金的吗?
铅球是由铅做的吗?
密度与物质鉴别
镀金
镀金奥运鸟巢礼品
黄金
密度与物质鉴别
银制品
不锈钢
(1)勘探队员在野外勘探时,通过对样品密度等信息的采集,可以确定矿藏和种类及其经济价值。
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2)在麦场上,人们利用风力来扬场,对饱满的麦粒与瘪粒、草屑进行分拣。
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3)商业中鉴别牛奶、酒等的浓度。
(4)农业生产中配制盐水选种。
(5)根据不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交通工具、航空器材中,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材料、玻璃钢等复合材料;
在产品包装中,常采用密度小的泡沫塑料作填充物,防震,便于运输,价格低廉。
(6)水的密度变化保护了冬季的水下生物。
1.一个铁球质量是395g,测得它的体积是200cm3,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为空心,在空心处铸满铝,这个球的质量将是多少?( 铁=7 .9g/cm3, 铝=2.7g/cm3)
解:铁球实心部分的体积为
V实=
__
m

=
395g
————
7 .9g/cm3
=50 cm3
因为 V实< V球,所以此球为空心
空心处铸满铝后,质量为
m=m 铁+m铝= m 铁+ 铝V空
=395g+ 2.7g/cm3×(200 cm3 -50cm3)
=800g
答:此铁球为空心,铸满铝后质量为800g。
2.飞机设计师为减轻飞机的重力,将一钢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质量减少104kg,则所需铝的质量是多少?( 钢=7.9 × 103kg/m3 , 铝=2.7 × 103kg/m3 )
解:由题意知
M钢-m铝=m减
钢V- 铝V= m减
7.9 × 103kg/m3.V-2.7 × 103kg/m3 .V=104kg
解得:V=0.02 m3
则所需铝的质量为
m铝= 铝V= 2.7 × 103kg/m3 × 0.02 m3
=54kg
答:所需铝的质量为54kg。
取一小段细铜线,测出长度为 L1,质量为 m1,
再测出这卷细铜线的总质量为m,
3.一卷细铜线,怎样才能方便地知道它的长度?
铜线的单位长度质量为
m1
L1
总长度为L=
m
m1
L1
=
m1
mL1
课堂小结
完成配套课后练习。
1.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头裂开后质量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C.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
D.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
D
2.小敏的爸爸给她买了个非常可爱的实心物件“兰兰”,她很想知道“兰兰”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于是小敏设法测出了“兰兰”的质量为133.5g,体积为15cm3。通过计算请回答:
(1)“兰兰”是由什么物质制成的?
(2)如果“兰兰”用铝来做,需要用铝的质量。
物质 密度(kg/m3)
金 19.3×103
铜 8.9×103
铁 7.9×103
铝 2.7×103
2.解:(1)已知“兰兰”的质量m=133.5g,体积V=15cm3,
则制作“兰兰”材料的密度为
ρ 8.9g/cm3=8.9×103kg/m3,
因为ρ=ρ铜,由此可知“兰兰”是由铜制成的;
(2)已知“兰兰”的体积V=15cm3=1.5×10﹣5m3,如果“兰兰”用铝来做,
其质量是:m′=ρ铝V=2.7×103kg/m3×1.5×10﹣5m=4.05×10﹣2kg。
答:(1)“兰兰”是由铜制成的;
(2)如果“兰兰”用铝来做,需要用铝的质量为4.05×10﹣2kg。
3.关于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的“墙壁”,是因为塑料泡沫的密度较小
B.水结成冰,密度变大,所以冬天的室外水管容易冻裂
C.冬天开空调制热时,排风口向下可以使屋子里很快暖和起来
D.发生火灾时,为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前进
B
4.我国科学家研发的固体浮力材料已成功用于万米深海探测,该材料的核心是“微球”(直径很小的空心玻璃球)。若用质量为60g,密度为2.4g/cm3的玻璃制成“微球”后和粘合剂黏合制成一块固体浮力材料,其内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粘合剂的密度为1.2g/cm3,粘合剂体积占固体浮力材料总体积的20%,制成后的固体浮力材料密度为0.48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块固体浮力材料的总体积为300cm3
B.这块固体浮力材料的总质量为150g
C.这块固体浮力材料中粘合剂的质量为24g
D.这块固体浮力材料中空心部分的体积为175cm3
D
5.质量和体积都相等的三个金属球,分别由铝、铁、铜制成,已知ρ铝<ρ铁<ρ铜,下列对三个球分析正确的是(  )
A.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B.铝球一定不是空心的
C.铝球空心体积比铁球大 D.铁球空心体积比铜球大
6.如图所示,一个纸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火焰上方,风车会转动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是因为一定质量的空气受热膨胀后,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冷空气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冬天房间里开空调时,应该让热风向    (选填“上”或“下”)吹,房间内才会很快变得缓和起来。
A
变小

7.如图所示的密闭装置中,甲、乙瓶子内分别装有二氧化碳气体和空气,中间用玻璃管连通,玻璃管内有一段水柱。该装置被阳光均匀照射一段时间后,水柱向右移动。此过程中,甲瓶内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    (选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请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
变小
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故其密度变小
8.如图是小明家的塑料制冰模具,小明在用模具制冰时,在模具内倒满水放入冰箱冷冻室,经过一段时间后取出,发现模具盖被顶开,是因为水结冰后质量    ,密度    而造成的。(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2024年1月17日,搭载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如图所示,火箭外壳选择质量较轻的合金材料主要是由于其密度较    。
不变
变小

10.酒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酒精(其它成分的质量和体积不计)。目前中国使用酒液的度数表示法称为标准酒度,是指在温度为20℃的条件下,每100mL酒液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酒厂为得到相应的酒度,当酒液蒸馏出来后,需组织专业的勾兑师进行勾兑。现有60度和20度的酒液若干,不考虑酒液混合后体积的变化 )求;
(1)100mL的20度酒液中所含酒精质量。
(2)100mL的60度酒液的平均密度。
(3)如果用60度和20度这两种酒液进行勾兑,获得1000mL的52度酒液,所用60度酒液的质量。
解:(1)由题意可知,“20度”指的是100mL白酒中所含酒精的体积为V酒=20mL=20cm3,
酒精的质量m酒=ρ酒V酒=0.8g/cm3×20cm3=16g。
(2)100毫升的60度白酒中,所含酒精的体积为V酒=60mL;
水的体积:V水=100mL﹣60mL=40mL=40cm3,
根据ρ 可得,
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1g/cm3×40cm3=40g,
酒精的质量:m酒=ρ酒V酒=0.8g/cm3×60cm3=48g,
100毫升的60度白酒的质量:m=m水+m酒=40g+48g=88g=0.088kg,
60度白酒的平均密度
ρ 0.88g/cm3=0.88×103kg/m3。
(3)设勾兑1000毫升52度的白酒,需要60度白酒的体积为V酒液,则需要20度白酒的体积为(1000mL﹣V酒液),
根据题意可得1000毫升52度的白酒中酒精的体积:
V酒液 (1000mL﹣V酒液)=520mL,
解得,60度酒液的体积:V=800mL=800cm3,
所用60度白酒的质量m=ρV=0.88g/cm3×800cm3=704g=0.704kg。
答:(1)100mL的20度酒液中所含酒精质量是16g。
(2)100mL的60度酒液的平均密度是0.88×103kg/m3。
(3)所用60度酒液的质量是0.704kg。
11.一个空心铜球质量是178g,在球的空心部分装满酒精后总质量是338g,则:
(1)该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2)该铜球的总体积。(ρ酒精=0.8×103kg/m3,ρ铜=8.9×103kg/m3)
解:球的空心部分装满酒精后总质量是338g,酒精的质量m酒精=338g﹣178g=160g;
空心体积等于酒精的体积
V空
(2)铜球中铜的体积:
总体积V=V空+V铜=V空=V空=200cm3+20cm3=220cm3。
答:(1)该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是200cm3;
(2)该铜球的总体积是220cm3。
12.冬季里,王瑞妈妈喜欢做冻豆腐涮火锅,她买来1kg鲜豆腐,体积为800cm3,豆腐含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45%,将鲜豆腐冰冻后,然后化冻,让水全部流出,形成数量繁多的孔洞,豆腐整体外形不变(即总体积不变),变成了不含水分的海绵豆腐(俗称冻豆腐),在涮锅时可以充分吸收汤汁达到增加口感的目的,
(ρ冰=0.9×103kg/m3)求:
(1)鲜豆腐的平均密度。
(2)海绵豆腐内所有孔洞的总体积。
(3)海绵豆腐的实心部分密度。
解:(1)鲜豆腐的平均密度:
ρ1 1.25g/cm3。
(2)豆腐含水的质量:
m水=m1×45%=1000g×45%=450g,
因水结冰后质量不变,
所以,鲜豆腐冰冻后冰的体积即海绵豆腐内所有孔洞的总体积
V孔洞=V冰 500cm3。
(3)海绵豆腐的实心部分质量
m2=m1﹣m水=1000g﹣450g=550g,
因鲜豆腐冰冻后,豆腐整体外形不变,
所以,海绵豆腐的实心部分体积
V2=V1﹣V孔洞=800cm3﹣500cm3=300cm3,
海绵豆腐的实心部分密度:
ρ2 1.83g/cm3。
答:(1)鲜豆腐的平均密度为1.25g/cm3,
(2)海绵豆腐内所有孔洞的总体积为500cm3,
(3)海绵豆腐的实心部分密度为1.83g/cm3。(共39张PPT)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第3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
第2课时 密度的测量
学习目标
栏目导航
新课导入
课程讲授
课堂小结
当堂评价
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会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科学思维:构建常见固体密度和液体密度测量的物理模型,并将模型推广至其他物体的密度的测量。
科学探究:经历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实验,了解间接测量在测量过程中的应用。
科学态度与责任:对于测量过程中的数据要如实记录,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培养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多跟他人分享与合作的意识。
国王的皇冠
古时候,在地中海上,有一个叙拉古王国,它的国王交给金匠一定质量的黄金,让金匠为自己打造一顶纯金的王冠,当王冠打造完毕交给国王时,
国王发现这个金冠精美无比,
但国王却怀疑金匠偷窃了他
的黄金而用其它便宜的金属
偷梁换柱。
  国王令人用秤去称,结
果王冠的质量与国王交给金
匠的黄金的质量相同。如何去鉴别王冠是否是纯金制成的?
新课导入
密度的测量
固体密度的测量
量筒的使用
液体密度的测量
课程讲授
1.量筒的使用
量筒 量杯
观察
(1)这个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
(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
(3)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
ml
100 ml
1 ml
(4)使用量筒时的两种错误
俯视×
仰视×
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若量筒内是凸液面,则与凸液面的最高处相平
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用刻度尺无法测出其体积,只能使用量筒排水法进行测量。
石块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_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2.测量固体密度
1.实验原理
2.测量仪器:
天平、量筒
3.测量对象:
盐水
石块
测量固体密度的表格设计
次数 石块质量 m(g)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 石块和水总体积 石块的体积 石块的密度
1
2
3
石块密度表达式:
m
=
V2 - V1
ρ
课堂练习
例1.小明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刚调节完天平平衡的情形。请你指出他调节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   。补上遗漏步骤后,为使天平重新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
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

(2)用调好的天平称石块的质量,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g。接着他在量筒中倒入30mL的水,再将石块浸没在水中,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密度为    g/cm3。
(3)以下操作会导致石块密度的测量值偏大的有:   (多选,填字母序号)。
A.读取量筒示数时视线俯视液面
B.先测石块的体积后测石块的质量
C.石块放入量筒时有部分水溅起附在筒壁上
28.4
2.84
BC
3.测量液体密度
1.实验原理
2.测量仪器:
天平、量筒
3.测量对象:
烧杯中液体
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一
液体能倒干净吗?
m1
m2
烧杯中液体的质量
量筒中液体的体积<烧杯中液体的体积
V
ρ=
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二
m1
V
m2
ρ=
量筒中液体的质量
量筒中液体的体积
测量液体密度的表格设计
次数 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 量筒中液体质量 量筒中液体 体积 液体的密度
1
2
3
ρ
V
=
m1 – m2
液体密度表达式:
)
g
(
2
m
)
g
(
1
m
课堂练习
例2.妈妈制作了一杯奶茶,小明想知道奶茶的密度,他将奶茶带到实验室进行了测量。
(1)将托盘天平放在    工作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    处,当横梁静止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直到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水平
零刻度线

(2)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适量奶茶倒入烧杯中,用托盘天平测出奶茶和烧杯的质量m1=188.2g;
②将烧杯中的部分奶茶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测出奶茶的体积V=   mL;
③用托盘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奶茶的质量,如图丙所示,m2= g。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奶茶的密度ρ=  g/cm3。
(4)在步骤②中,有少量的奶茶附着在量筒液面上方的内壁上,测得的奶茶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大”或“小”),烧杯中剩余奶茶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0
104.2
1.05

不变
课堂小结
1.冬天下了一场大雪,小明根据“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冰的密度为已知)”的原理,采用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在平整地面上选择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用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接着他测出了以下物理量,其中能估测出积雪的密度的一组物理量是(  )
①脚印的深度
②脚印的面积
③积雪的厚度
④冰的厚度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当堂评价
B
2.关于用天平、量筒和水测量一个枇杷密度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调好的天平称量时,枇杷应放在右盘
B.使用排水法时,“适量”的含义是既能浸没枇杷,且放入枇杷后水不溢出量筒
C.所用量筒的分度值越大,测得体积越精确
D.枇杷浸没水中,若其表面附有气泡,测得密度偏小
3.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酒精的密度,测得的结果为0.86g/cm3。查阅资料后发现酒精的实际密度为0.79g/cm3。关于实验误差,下列分析中不可能的是(  )
A.测量前有水误滴入酒精中
B.测烧杯和酒精总质量时,使用的砝码有磨损
C.用量筒测倒出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D.测烧杯和剩余酒精质量时,读数时天平指针偏左
D
C
4.芳菲四月,春满府河!小王同学远足春游时,带回一杯府河水,下面是他整理的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河水密度的步骤,你认为最合理的顺序是(  )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将适量河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河水的总质量m2
③将烧杯中的河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河水的体积V
④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河水的总质量m3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① D.③④①
B
5.小强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土豆的密度,由于土豆太大,不能放入量筒中,他将土豆切下来一小块进行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指示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将平衡螺母向    端移动,使横梁水平平衡。
(2)将土豆放在天平的左盘,当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横梁再次水平平衡,土豆的质量为    g。
(3)用量筒测出土豆的体积为40cm3。
(4)该土豆的密度为    g/cm3。

42.4
1.06
6.为测量某液体的密度,物理老师将体积都为V的水和待测液体倒入相同的两个烧杯中,分别放在已经调平的天平两端,左边是水,现象如图所示。
(1)为了让横梁恢复平衡,应向    盘加砝码;若加上最小砝码后,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    。
(2)天平再次平衡时,所加质量(含游码读数)为m加,则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拿去最小砝码,并向右移动游码
ρ
7.小明同学想测出妹妹的玩具——弹力球的密度,但是发现该小球放在水中时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于是他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调节天平平衡后,测量小球质量m,如图甲所示;
B.用细线在小球下吊一个边长为2cm的正方体小铁块放入装水的量筒中,静止时量筒液面如图乙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V1;
C.取走小球,将小铁块单独留在水中,静止时量筒液面如图丙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V2;
D.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用天平测出小球的质量m=   g,小球的体积V=   cm3,计算出小球的密度ρ=   g/cm3;此值要比真实值偏 (选填“大”或“小”)。
8.2
10
0.82

8.小聪利用注射器、天平(带砝码)测量酒精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调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移动,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用注射器抽取适量酒精,体积如图乙所示为    mL。将装有酒精的注射器放到天平上,测得注射器和酒精的总质量为28g。
(3)用注射器继续抽取酒精至20mL处,再将注射器放到天平上,测得注射器和酒精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为    g,测得酒精的密度为    g/cm3。
(4)若第2次使用注射器抽取的酒精中混有气泡,则测得的酒精密度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本实验使用注射器的优点是    (写出一条即可)。

10
35.8
0.78
偏小
取样准确
9.小明同学利用以下器材设计甲和乙两种方案测量金属球的密度,按图所示完成以下步骤。
方案甲
器材:天平、量筒、水、细线(质量和体积均不计,不吸水)
(1)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0”刻度线,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接着他按如图A所示的方法来称量金属球的质量,其中有两个错误:
①    ;
②用手拿取砝码。
左码右物
(3)改正错误后,正确测出金属球
的质量和体积,如图B和图C所示;
密度的测量值是    g/cm3。
方案乙
器材:电子秤、溢水杯、水
①用电子秤测出金属球的质量,如图D所示。
②将金属球放入溢水杯中,然后向溢水杯中注满水,测出总质量,如图E所示。
③缓慢取出金属球,再向溢水杯中补满水,测出此时总质量,如图F所示。
(4)金属球密度的测量值是    g/cm3,实验中取出金属球时会带出一些水,则金属球密度的测量值将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7.2
7.5
不变
(5)评估:在所有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小明同学发现两种方案测量结果依然有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产生差异的原因
是    。
电子秤测量的体积比量筒测量体积时更精确
10.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饮料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如图1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如图2所示,测得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为    g;向量筒中倒入部分饮料,如图3所示,量筒中饮料的体积为    mL;用天平测得烧杯和剩余饮料的总质量为40g,则饮料的密度为    kg/m3。
71.2
30
1.04×103
(3)只利用天平、两个完全相同的空烧杯和适量的水也能测量出饮料的密度,步骤如下:
①调好天平,测出一个烧杯的质量m0:
②将一个烧杯装入适量的水,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③另一个烧杯装同样高度的饮料,测出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m2;
则烧杯内饮料的体积V=   ,密度ρ=   (两
空均用已知量的字母表示,ρ水已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