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三课《校园红绿灯》教学设计课题 校园红绿灯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心理健康 年级 1年级学习目标 1.清晰明确校园中哪些行为是被允许的,哪些行为是被禁止的,系统掌握校园基本行为规范。 2.能够准确区分校园生活中的不同行为场景,运用 “红绿灯” 规则判断行为的合理性,并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 。 3.锻炼观察、思考、分析能力,引导主动发现校园中的规则现象,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合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对校园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激发学生维护校园良好秩序和文明环境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重点 1.全面且深入地理解校园中 “红绿灯” 规则的具体内涵,明确各种行为对应的 “红灯” 和 “绿灯” 标识,熟练掌握校园行为规范的具体内容。 2.将校园规则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通过实践活动强化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自觉性,在日常校园生活中能够主动践行规则。 难点 1.在复杂多变的校园生活场景中,灵活运用 “红绿灯” 规则进行准确判断和行为选择,解决实际遇到的行为规范问题,避免出现判断偏差和行为失范。 2.激发遵守规则的内在动力,克服侥幸心理和随意性,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自觉、持久地遵守校园规则,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和自律品质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歌曲《红绿灯》同学们,刚刚我们听到的这首歌里,红绿灯在马路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保障了交通的顺畅和安全。在我们的校园生活里,也有类似红绿灯的规则,它规范着我们的行为,让我们的校园生活更加和谐美好。现在,就让我们开启《校园红绿灯》的学习之旅吧。出示课题。 视频、思考,引入主题。 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与本课题相关的话题,启发学生,为后文铺垫。讲授新课 一、天真屋红灯亮了下次可别再迟到了。想一想:还有哪些行为,红灯亮起来了?学生1:课堂上:大声喧哗打断老师讲课,在座位上随意走动,不经过老师允许就和同学说话,偷偷玩玩具或看课外书。学生2:课间时:在走廊和教室里追逐打闹,从高处往下跳,故意推搡同学,在楼梯上逆向奔跑、并排走堵住通道。学生3:活动中:故意破坏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桌椅板凳等公共财物,在墙上、桌上乱涂乱画,抢夺同学的学习用品或玩具。学生4:用餐时:挑食把饭菜随意倒掉,吃饭时大声说笑,不排队争抢食物。学生5:其他方面:说脏话、给同学起难听的外号,说谎骗人,不按时完成作业 。二、聊天室绿灯亮了课间活动要文明。上下楼梯靠右行,互相谦让。想一想:校园里的哪些行为,让绿灯亮起来了?课堂学习:上课时认真听讲,眼睛看着老师和黑板;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发言声音洪亮;下课后提前准备好下节课要用的书本文具。日常生活:保持教室和校园的整洁,看到垃圾主动捡起来扔进垃圾桶;排队打水、上厕所时不推不挤,耐心等待;按时吃饭,不浪费粮食,把餐盘收拾干净。人际交往:见到老师和同学主动问好;同学遇到困难时,主动帮忙,比如借文具、讲解题目;不小心碰到别人,马上说 “对不起”,接受帮助时说 “谢谢” 。三、游戏角 活动一红绿灯说红灯说校园里哪些事情不能做,我能提醒你。绿灯说校园里哪些事情应该做,我能ǐ告诉你。活动二 红绿灯榜欢迎登上校园红绿灯榜!请你在下面加上红灯或绿灯,并列出相应的内容好吗 在校园里不要: 课堂上随意讲话、玩玩具,不认真听讲。 在走廊、教室追逐打闹、大声喧哗。 上下楼梯推挤、逆行,不靠右行。 破坏校园公共财物,如乱涂乱画桌椅墙壁。 挑食浪费粮食,用餐时争抢、说笑。 对同学说脏话、起外号,欺负他人。 不按时完成作业,抄袭他人功课。 在校园里要: 上课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 课间文明活动,轻声慢步不奔跑。 上下楼梯互相谦让,靠右有序行走。 主动捡起地上垃圾,爱护校园环境。 见到老师、同学主动问好,使用礼貌用语 。热心帮助同学,借东西及时归还。 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按时完成作业。活动三 红绿灯拼图赛 1.活动准备 (1)制作多套校园场景拼图,每套拼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绘制绿灯行为(如认真听讲、有序排队),另一部分绘制红灯行为(如追逐打闹、乱扔垃圾),并分别标注 “红灯”“绿灯” 字样。 (2)准备计时器、小贴纸等奖品。 2.活动过程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拼图。 (2)老师宣布开始后,各小组需快速将拼图拼好,并根据拼图内容讨论哪些是校园里该做的事,哪些是不该做的事。 (3)完成拼图且讨论完毕的小组举手示意,老师邀请小组代表分享拼图中的红绿灯行为,分享准确且用时短的小组获胜,获得小贴纸奖励。四、加油站(4)和小伙伴一起做一些“红灯”或者“绿灯”的提示牌,放在校园里,提醒大家自觉遵守校园里的规则。赶快行动吧!活动四 规则歌谣创编 1.活动准备 (1)收集一些简单易记的儿歌旋律,如《小星星》《两只老虎》等。 (2)准备彩色卡纸、马克笔等制作道具。 2.活动过程 (1)老师先展示一段改编后的校园规则歌谣示例,如用《小星星》旋律唱 “课堂听讲要认真,眼睛看师不分心,绿灯行为要记清,校园文明我能行”。 (2)学生分组,根据校园红绿灯规则,选择喜欢的儿歌旋律进行歌词创编,将校园里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谣。 (3)每组派代表上台演唱创编的歌谣,其他小组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作品,获胜小组可将歌谣制作成海报张贴在教室,作为校园规则宣传内容。四、加油站和小伙伴一起做一些“红灯”或者“绿灯”的提示牌,放在校园里,提醒大家自觉遵守校园里的规则。赶快行动吧!1.教室门口 红灯:推搡拥挤抢进门,危险又没礼貌! 绿灯:轻轻敲门,有序进出,文明又安全! 2.走廊 红灯:追逐打闹、大声喧哗,影响他人安全! 绿灯:轻声慢步靠右行,不吵不闹守秩序! 3.楼梯口 红灯:横冲直撞、逆向奔跑,小心摔倒! 绿灯:上下楼梯靠右走,不推不挤慢慢行! 4.操场边 红灯:乱丢垃圾、破坏设施,行为不可取! 绿灯:爱护环境、文明游戏,快乐你我他!拓展延伸1.在教室门口,小明着急进教室,使劲推开前面的同学抢着进门,这种行为是红灯行为还是绿灯行为?为什么? 这是红灯行为。因为在教室门口推搡拥挤抢进门,既危险又没礼貌,违反了 “轻轻敲门,有序进出,文明又安全” 的绿灯规则。 2.小红在走廊里和同学比赛跑步,一边跑一边大声笑,她做得对吗?如果不对,应该怎么做? 她做得不对。在走廊里不应该追逐打闹、大声喧哗,这样会影响他人,不安全。她应该轻声慢步靠右行,不吵不闹守秩序。 3.上下楼梯时,小刚发现对面楼梯没人,就快速逆向跑上去,这样做安全吗?遵守了校园的红绿灯规则吗? 这样做不安全,也没有遵守校园的红绿灯规则。楼梯口的红灯规则是不能横冲直撞、逆向奔跑,因为这样很容易摔倒发生危险。 4.看到操场地上有纸片,小乐主动捡起来扔进垃圾桶,这属于校园里的红灯行为还是绿灯行为?请说明理由。 这属于绿灯行为。校园里要爱护环境,小乐主动捡起垃圾扔进垃圾桶,做到了 “爱护环境、文明游戏,快乐你我他”,是值得提倡的行为。 5.课间休息时,小李在走廊里轻声慢步靠右走,遇到同学还微笑点头,小李的做法符合校园红绿灯规则吗?是怎样体现的? 小李的做法符合校园红绿灯规则。他在走廊里轻声慢步靠右走,体现了走廊 “绿灯” 规则中 “轻声慢步靠右行,不吵不闹守秩序” 的要求;遇到同学微笑点头,也是文明行为的体现 。 看一看,想一想 思考、交流活动、交流实践、制作。 拓展活动 借助生动的红灯意象,以迟到为例,直观警示学生该行为违反校园规则,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校园规则意识,认识到遵守时间、不迟到的重要性 。 通过 “绿灯” 的正向引导,明确课间活动文明、楼梯靠右行等具体行为规范,帮助学生清晰认知校园中应践行的文明行为,强化行为规范意识,培养良好校园行为习惯,营造有序、文明的校园环境。 借助 “红绿灯说”“红绿灯榜” 等活动,以直观表述和分类列举的方式,帮助学生清晰分辨校园中可做与不可做之事,明确校园规则的具体内涵与边界。在 “红绿灯拼图赛”“规则歌谣创编” 等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与创意表达的过程里,提升对校园规则的应用能力,学会在实际场景中规范自身行为。 通过制作并放置 “红灯”“绿灯” 提示牌的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对校园规则的理解与记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责任意识,促使学生将规则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同时营造校园规则文化氛围,带动全体学生自觉遵守校园规则。通过具体问题与解答,引导学生将抽象的 “校园红绿灯” 规则概念,对应到实际行为中,加深对规则内涵的理解与记忆。课堂练习 亲子分享告诉爸爸妈妈,在学校里,哪些事情不可以做 哪些事情应该多做 想一想,做一做 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知识与技能。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清楚地知道了校园里哪些行为是红灯禁止的,哪些是绿灯倡导的,还学会了在不同的校园场景中正确判断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规则意识和文明意识得到了提升,明白了遵守校园规则能让我们的校园生活更加安全、有序和快乐。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板书 校园红绿灯红灯亮了绿灯亮了游戏活动 “红灯”“绿灯”提示牌知识拓展 观看板书 回顾已讲知识点,观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