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13《与朱元思书》(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单元 13《与朱元思书》(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13 与朱元思书
第2课时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初读课文
02
课堂小结
04
教材课后习题
05
CONTENTS 教学目录
学情回顾
01
精读课文
03
积累拓展
06
上节课了解了作者、“骈文”的特点以及重点字词,并且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赏析《与朱元思书》。
1.品读文章的第1段,思考作者总写了什么。
登舟纵目的总体感受: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江上放舟的自由情态: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富阳在富春江的下游,桐庐则在其上游,因此作者是溯江而上,这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也是富春江的最佳游程。请问作者是怎样评价这段游程的?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作者第2—3段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异”表现在哪里?“奇”表现在哪里?
①江水清澈之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②江流气势磅礴之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③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4.作者分别从什么感官角度来描绘富春江的奇山异水?
①视觉:山峰、树木
②听觉:泉水、鸟叫、蝉鸣、猿啼
5.文章的最后两句描写了山上的树木,齐读这几句,思考:作者抓住了树木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树木茂密。这两句是写山谷中树木蔽天,景象幽深,阳光只偶尔从疏枝叶隙间漏射下来。给人欣欣向荣、积极向上之感。
6.本文在描绘景色时,手法多样。请你任选其中一种手法,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示例一:写水,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既写出了江水的静态美,也写出了江水的动态美,动静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示了江水的千姿百态。
示例二:写山,通过感官描写,从视觉角度写山的形貌,从听觉角度写群峰中的各种声响,突出了山的生命活力。
示例三:作者采用借景抒情的写法,不仅写了眼前所见之景,还触景生情,抒发了自己的感慨。这些感慨将大自然的幽静安闲与世俗社会的喧闹繁杂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厌弃尘俗、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1.丰富精湛的写景方法
首先,抓住突出特征描写景物,写出水的清澈与湍急,山的动感与生机。其次,视角多样,有俯视,有平视,有仰视,还有远眺。最后,采用多种技巧,如夸张、比喻、对偶,动静结合,多感官调用,等等。
2.骈散相融的语言特色
文章用骈体,多用四字短句,或对句,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偶有散句穿插其中,使句式富有变化,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
本文从作者行船游江的真实感受起笔,着力描绘自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倦仕途、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与朱元思书
奇山
异水
寄情山水
意欲归隐
总写
分述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说一说,文中所写的山水“独绝”在哪里
山水“独绝”在山奇水异。山势连绵陡峭,直插云天;山中万物欣荣,天籁动听,光影多变。水静处,清澈透明,千丈见底;水急处,甚箭若奔。
二、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想 你如何理解这种感想
①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②这种感慨由景而生,符合我们见到美景时的自然反应,反衬出景物的怡人。同时也表达了作者鄙弃名利、寄情山水的情感和想要归隐山林、享受美景的愿望,也可能含有劝慰朱元思放下公务、享受美景之意。
三、解释下列加红词的含义,并指出其用法。
1.任意东西
2.负势竞上
2.横柯上蔽
向东或向西,方位名词作动词。
向上,方位名词作动词。
在上面,方位名词作状语。
四、吴均的《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和《与朱元思书》并称“吴均三书”,都是描写山水的名篇,学者钱锺书认为其成就可与《水经注》中的写景段落相提并论。阅读课文以外的两“书”,进一步体会吴均写景文章的特点。
与施从事书
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维霜,春萝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参考译文】故鄣县往东三十五里有座青山,陡峭的山崖高出天际,独立的山峰直入云霄。青翠的山峦重重叠叠,清清的河水千回万转。归来的鸟,争先恐后地飞来,喝水的猿猴,手臂相接。秋露变为霜,春草覆盖着小路。风雨突来时如同夜晚,鸡叫声连续不断。我深信这些景物可使人消除疲劳,怡养性情,内心领会,从而抒发赞美之情。
与顾章书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xiù)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lì),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qì)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参考译文】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众多峭壁与早晚的彩霞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幽深的洞穴里弥漫着云雾,深谷中积聚着翠绿的潭水;蝉在低吟,鹤在高鸣,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我既然向来推崇隐居,就在那山上修筑了房子。幸好菊花、竹米多;隐居山谷所需要的东西,在这里自己都备办好了。这地方被仁人志士喜爱,岂是虚言啊!(共26张PPT)
古人说: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之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以至生命。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让我们悉心体味、尽情观赏。
13 与朱元思书
第1课时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01
必备知识
02
必记字词
03
初读课文
04
CONTENTS 教学目录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
2.品味语言、描绘画面,体会富春江景色之美。
3.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梁武帝天监初年为吴兴主簿,累迁奉朝请。后因私撰《齐春秋》,触犯梁武帝被免官。不久又奉诏撰《通史》,事未竟而卒。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时称“吴均体”。
今存诗歌140余首,多为友人赠答、赠别之作。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属于典型的齐梁风格,但语言明畅,用典贴切,无堆砌之弊。吴均善于以骈文写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三篇,俱以写景见长,文笔清丽,韵味隽永,是齐梁山水小品中的骈体佳作。
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信的一部分,最早见于初唐类书《艺文类聚》。《艺文类聚》在选辑作品时,往往根据不同类别的要求进行摘录。因此,现在我们所读到的《与朱元思书》,一般认为并非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信的全文,而仅是其中描绘富春江雄奇秀丽景致的一部分。这部分写景文字清新美丽,作为一篇独立的小品文,传诵至今。
骈文
骈文,也称“四六文”,起源于汉末,盛行于六朝,唐宋古文运动后渐衰。骈文有以下特点:
(1)句式上,以四六句为主,讲究对仗,两两相对;(2)声韵上,讲究平仄,韵律和谐;
(3)语言上,重视辞藻的华丽,多用典。
鸢飞戾天( )
缥碧( )
轩邈( )
嘤嘤成韵( )
泠泠( )
横柯( )
yuān
piǎo
miǎo
yīnɡ

línɡ
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转”,同“啭”,鸟叫声,这里指蝉鸣)
(2)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
古今异义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古义:表示约数。今义:允许)
蝉则千转不穷 [古义:止,息。今义:生活贫困,
缺少钱财(跟“富”相对)]
鸢飞戾天者 (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乖张)
一词多义
天下独绝(独一无二的,绝妙)
猿则百叫无绝(断绝)
负势竞上(向上)
横柯上蔽(在上面)


词类活用
风烟俱净(净,形容词作动词,消散,散净)
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动词,向东或向西)
猛浪若奔(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负势竞上(竞,动词作状语,争着 )
望峰息心(息,使动用法,使……平静,平息)
认真阅读课文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探究研读时解决。
1.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词。
2.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皆,都

表示约数
独一无二的,绝妙的
1
共同的颜色
向东或向西(漂流)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译文:没有一丝风,烟雾都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随意向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上),奇山异水,天下独一无二。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 甚箭,猛浪若奔。
浅青色
急流的水
飞奔的马
2
“甚于箭”,意思是比箭还快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江水都是浅青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一望到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流水比箭还快,汹涌的巨浪就像飞奔的马。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 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浓密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
冲击,撞击
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发出
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鸟鸣声
3
轩,高。邈,远。这里均作动词用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至,到达
平息名利之心
筹划、治理
同“返”,返回
树木的枝干
互相掩映
俗称老鹰,凶猛而善高飞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译文:夹着江水的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浓密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群山互相争着高耸,笔直地指向云天,形成千百座山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泉水冲击岩石,发出清越的声音;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断。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也会)平息名利之心;那些筹划人世间的俗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交错遮蔽,(挡住了天空,)即使在白天,林间仍显得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第二部分
(2-3)
总写自富阳至桐庐间的山水之美,点出其特征——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具体描绘了水之“异”——江水清澈、江流湍急;山之“奇”——山势峻拔、情趣盎然。
第一部分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