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太空探索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24秋 宁波模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是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之一.地球在宇宙的位置可以描述为( )①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 ②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巨行星③与太阳系中的金星、木星相邻 ④不属于河外星系.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2024秋 杭州模拟)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关于探测器在月球背面可能遇到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是黑暗 B.一片汪洋C.有强风天气 D.昼夜温差大3.(2024秋 温州模拟)如图所示的三球间的位置关系,有可能产生月食的是( )A. B.C. D.4.(2024秋 温州模拟)如图是在月球上“嫦娥号”拍摄的“玉兔”号月球车和地球的照片。根据拍摄照片,推测当时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位置应该是( )A. B.C. D.5.(2024秋 鄞州区校级月考)1月3日(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下列关于“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前后的分析,符合实际的是( )A.探测器着陆时,月球位于图中的c点附近B.探测器要有防水设计,因为环形山上有水C.探测器着陆前要减速,因为与大气摩擦会生热D.探测器在月球的着陆点能拍到地球的照片6.(2024秋 金华模拟)2018年1月30日(农历十二月十五),出现了152年一遇的“超级满月+蓝月亮+月全食红月亮”的天文奇观,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中的( )A. B.C. D.7.(2024秋 婺城区模拟)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二号顺利对接,标志着我国对宇宙的探索又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下列对宇宙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月球表面有山、有空气,但没有水B.宇宙的大小结构层次为:宇宙→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C.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中心D.太阳是一颗能自行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8.(2024秋 嘉兴期末)人类从未间断过对太阳系的探索。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因为其位于太阳系中心B.金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C.八大行星中,只有水星和金星没有卫星D.彗星是太阳系以外的天体,所以不能每年都见到9.(2024秋 江干区期末)阿波罗月球探测器于1972年登陆月球至今已经49年。下列关于月球和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个自然天体B.月球表面与地球一样遍布着沙漠、湖泊和海洋C.月球没有大气,因而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小D.流水侵蚀作用造就了月球表面星罗棋布的月坑10.(2024秋 吴兴区期末)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北半球,北斗星是指北最好的参照物B.地球自转引起了昼夜长短的变化C.一年中每天的正午杆影的长短都不同D.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11.(2024秋 吴兴区期末)从地球上看,金星与月球相似,也具有周期性的圆缺变化。研究人员利用仪器观察到金星“满月月相”。此时金星位于图中( )A.甲 B.乙 C.丙 D.丁12.(2024秋 江北区校级月考)2021年2月10日晚间,“天问 一号”火星探测器实施近火制动(俗称“刹车”减速)。被火星引力捕获,进入火星轨道。开启环绕火星之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星和水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B.火星跟地球有着相似的自转周期。因此火星上的“一年”和地球上的一年时间相近C.“天问一号”实施近火制动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减小D.“天问一号”在火上搜集到的信息可以通过超声波传递回地球13.(2024秋 杭州模拟)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是( )①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4.(2024秋 镇海区模拟)11月24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搭载嫦娥五号成功发射,12月17日嫦娥五号携带月球土壤样品返回地球,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关于探月卫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发射时,燃气向下喷射,火箭向上运动,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地面对卫星的指令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的C.月球土壤样品从月球送到地球,样品的质量不变D.卫星在绕月球转动时不会坠落地面是因为卫星受到平衡力的作用15.(2024秋 宁波期末)5月,天文学家在TRAPPIST﹣1矮恒星附近的宜居带中发现了与地球相仿的行星(如图1所示),该矮恒星体积为太阳的八分之一,温度比太阳低。图2示意各级天体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行星是所在矮恒星系的中心天体B.与该行星所属恒星系统级别相同的是①C.该行星到中心天体的距离大于1.5亿千米D.“宜居带”是指行星距恒星远近适宜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太空探索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24秋 宁波模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是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之一.地球在宇宙的位置可以描述为( )①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 ②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巨行星③与太阳系中的金星、木星相邻 ④不属于河外星系.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考点】星空和星座.【专题】简答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答案】C【分析】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它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在太阳引力作用下,八大行星及其卫星,以及无数的小行星、彗星等天体绕其运动.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阳系属于银河系.【解答】解:A、①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正确;②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类地行星,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②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类地行星,错误;④太阳系属于银河系,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①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正确;④太阳系属于银河系,正确。故正确;D、②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类地行星,错误;③太阳系中与地球相邻的是金星和火星,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主要考查了太阳系的基本情况,属于知识性试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于分析解答.2.(2024秋 杭州模拟)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关于探测器在月球背面可能遇到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是黑暗 B.一片汪洋C.有强风天气 D.昼夜温差大【考点】星空和星座.【专题】简答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答案】A【分析】星空由各种星球(恒星、行星、彗星、陨石等)、宇宙射线、黑洞组成。星球组成星系。【解答】解:月球上没有大气层,所以没有光线的散射,因此月球的天空背景是黑色的。故选:A。【点评】该题考查月球的相关知识。3.(2024秋 温州模拟)如图所示的三球间的位置关系,有可能产生月食的是( )A. B.C. D.【考点】星空和星座.【专题】读图题;情境文字材料题.【答案】A【分析】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月食可以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种。月食只可能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解答】解: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太阳、地球、月球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月食的成因,理解解答即可。4.(2024秋 温州模拟)如图是在月球上“嫦娥号”拍摄的“玉兔”号月球车和地球的照片。根据拍摄照片,推测当时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位置应该是( )A. B.C. D.【考点】星空和星座.【专题】读图题.【答案】C【分析】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解答】解:由图可知,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的左侧部分亮,选项中A地球的暗面完全面向月球,看不到亮的部分;B中在月球上应该看到地球完整的亮面;C中站在月球上观察地球,地球的左半部分被太阳照亮,因此符合题意;D中地球的右半部分被太阳照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为基础题,主要考查对月相的原理的理解,并类推到别的天体,需要具备读图能力。5.(2024秋 鄞州区校级月考)1月3日(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下列关于“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前后的分析,符合实际的是( )A.探测器着陆时,月球位于图中的c点附近B.探测器要有防水设计,因为环形山上有水C.探测器着陆前要减速,因为与大气摩擦会生热D.探测器在月球的着陆点能拍到地球的照片【考点】星空和星座.【专题】简答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答案】A【分析】根据探测器和月球的运动轨迹即可判断;在月球上,没有水和空气,据此判定BC是否正确;探测器登陆月球背面,所以在月球的背面是看不到地球的。【解答】解:A、由图可知月球转动方向,由于探测器需要登陆月球背面,所以探测器应在月球的后面a或c点附近,但由于a点时月球背面没有太阳光照射,所以,适合的着陆时机是在探测器和月球位于右图中的c点附近,故A正确;B、由于月球上没有水,所以探测器不需要有防水设计,故B错误;C、探测器着陆前会减速,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不会与大气摩擦会生热,故C错误;D、探测器登陆月球背面,所以在月球的背面是看不到地球的,故没法拍到地球的照片,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内能的方法,本题关键是了解地球与月球的运动轨迹和月球上的实际情况。6.(2024秋 金华模拟)2018年1月30日(农历十二月十五),出现了152年一遇的“超级满月+蓝月亮+月全食红月亮”的天文奇观,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中的( )A. B.C. D.【考点】星空和星座;地理常识.【专题】读图题;示意图.【答案】D【分析】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解答】解:月相按农历月初到月末的顺序排列为: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晚上月亮最亮的时候是农历十五前后,是满月;读图可知,D图是满月,是2018年1月30日(农历十二月十五)的月相。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月相的变化规律,依据课本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分析选择即可。7.(2024秋 婺城区模拟)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二号顺利对接,标志着我国对宇宙的探索又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下列对宇宙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月球表面有山、有空气,但没有水B.宇宙的大小结构层次为:宇宙→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C.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中心D.太阳是一颗能自行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考点】星空和星座.【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答案】D【分析】宇宙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宇宙是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并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在时间上没有开始没有结束,在空间上没有边界没有尽头,要掌握宇宙知识的相关内容。【解答】解:月球表面上没有空气,故A不正确;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部分,故B不正确;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银河系是一种漩涡状的星系,太阳系不位于漩涡的中心,故C不正确;太阳是自己能发光发热的炽热的气体星球,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宇宙,才能做出正确选择。8.(2024秋 嘉兴期末)人类从未间断过对太阳系的探索。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因为其位于太阳系中心B.金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C.八大行星中,只有水星和金星没有卫星D.彗星是太阳系以外的天体,所以不能每年都见到【考点】星空和星座.【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C【分析】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它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的99.86%,在太阳引力作用下,其他天体绕其运动。【解答】解:太阳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主要是因为太阳质量大;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只有水星和金星没有卫星;彗星是指进入太阳系内亮度和形状会随日距变化而变化的绕日运动的天体,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期主要考查天体系统知识,掌握太阳系的有关内容是解题关键。9.(2024秋 江干区期末)阿波罗月球探测器于1972年登陆月球至今已经49年。下列关于月球和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个自然天体B.月球表面与地球一样遍布着沙漠、湖泊和海洋C.月球没有大气,因而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小D.流水侵蚀作用造就了月球表面星罗棋布的月坑【考点】星空和星座.【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读图题.【答案】A【分析】月球上月球几乎没有大气层,月表处于超高真空状态,由于没有大气的热传导,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极大;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有许多大小不一,深浅不一,都是圆形,直径最短不超过1千米的环形山,强调一下,月球上没有水。【解答】解: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A正确;地球表面有液态水形成的海洋、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月球表面没有液态水存在,B错误;月球上没有大气,故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故阳光直接到达月面,月面升温快;晚上没有大气逆辐射的保温作用,故月面温度降温快,故昼夜温差大,C错误;月球表面有很多的环形山,又称月坑,天文学家认为月坑是由陨石撞击或者火山作用形成,月球上尚未发现液态水,D错误。故选:A。【点评】该题考查月球的生态环境。10.(2024秋 吴兴区期末)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北半球,北斗星是指北最好的参照物B.地球自转引起了昼夜长短的变化C.一年中每天的正午杆影的长短都不同D.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考点】星空和星座;地理常识.【专题】读图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答案】D【分析】地球是围绕着地轴进行转动的是自转,夜晚看天空北极星不动的,是因为北极星处在地轴的北部延长线上,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解答】解:在北半球,北极星是指北的最好参照物,要找北极星,可先找大熊座,北极星是一颗星的名字,北斗星是七颗星组成的,A错误;地球公转引起了昼夜长短的变化,B错误;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点都在赤道,杆影长度应该相同,C错误;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D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地球公转、自转的变化等内容,涉及知识点较多,注意理解解答。11.(2024秋 吴兴区期末)从地球上看,金星与月球相似,也具有周期性的圆缺变化。研究人员利用仪器观察到金星“满月月相”。此时金星位于图中( )A.甲 B.乙 C.丙 D.丁【考点】星空和星座;地理常识.【专题】读图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答案】A【分析】太阳系就是现在所在的恒星系统,由太阳、八颗行星、66颗卫星以及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及陨星组成的,行星由太阳起往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称为类地行星;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解答】解:根据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被照亮的半球背着地球,我们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向着地球,于是我们看到了圆圆的月亮,称为“满月”,也叫“望”。可判断,当金星位于甲处时,金星上亮的一面全部向着地球,于是我们看到了圆圆的金星,在地球上可观察到金星“满月月相”。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可根据月相的知识回答。12.(2024秋 江北区校级月考)2021年2月10日晚间,“天问 一号”火星探测器实施近火制动(俗称“刹车”减速)。被火星引力捕获,进入火星轨道。开启环绕火星之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星和水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B.火星跟地球有着相似的自转周期。因此火星上的“一年”和地球上的一年时间相近C.“天问一号”实施近火制动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减小D.“天问一号”在火上搜集到的信息可以通过超声波传递回地球【考点】星空和星座.【专题】简答题;情境文字材料题.【答案】C【分析】(1)火星和金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2)一个火星日大约是24小时39分钟;(3)影响动能的因素有质量和速度;(4)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答】解:火星和金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故A错误;火星与地球有着相似的自转周期,一个火星日大约是24小时39分钟,因此火星上的“一年”比地球上的一年时间长,故B正确;“天问一号”实施近火制动的过程中速度减少,质量不变,其动能不断减小,故C正确;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天问一号”在火上搜集到的信息不可以通过超声波传递回地球,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星空和星座的相关知识点、影响动能的因素及声音的传播,此题综合性较强,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13.(2024秋 杭州模拟)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是( )①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考点】星空和星座.【专题】简答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答案】B【分析】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解答】解:根据诗词意境,①项为拂晓,②、④项为黄昏(农历十五、十六),③项为深夜(初七、初八前后),故相同的为②、④项。故选:B。【点评】此题是结合文学作品对月相进行认识或辨别,只有将诗句融入整首诗词的意境,才能做出正确选择,不可断章取义,理解解答即可。14.(2024秋 镇海区模拟)11月24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搭载嫦娥五号成功发射,12月17日嫦娥五号携带月球土壤样品返回地球,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关于探月卫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发射时,燃气向下喷射,火箭向上运动,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地面对卫星的指令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的C.月球土壤样品从月球送到地球,样品的质量不变D.卫星在绕月球转动时不会坠落地面是因为卫星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考点】星空和星座;地理常识.【专题】简答题.【答案】D【分析】长征五号是21世纪10年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一种大型低温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使中国运载火箭低轨和高轨的运载能力均跃升至世界第二。【解答】解:A、传统的化学能源火箭是靠火箭尾部发动机高速喷射出剧烈燃烧的燃料工质,使火箭本身获得一个方向与燃料喷射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利用的是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正确;B、在接近真空的太空中,无线电波可以长距离传播,因此人类航天器在太空中是利用电磁波进行通信的,B正确;C、质量不随物体位置变化而改变,C正确;D、卫星绕月的轨道一般为椭圆形,并不是时时刻刻都是平衡的,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人类探索太空的相关内容,需要注重平时积累。15.(2024秋 宁波期末)5月,天文学家在TRAPPIST﹣1矮恒星附近的宜居带中发现了与地球相仿的行星(如图1所示),该矮恒星体积为太阳的八分之一,温度比太阳低。图2示意各级天体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行星是所在矮恒星系的中心天体B.与该行星所属恒星系统级别相同的是①C.该行星到中心天体的距离大于1.5亿千米D.“宜居带”是指行星距恒星远近适宜【考点】星空和星座.【专题】读图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答案】D【分析】月球绕地球公转,组成地月系。地球与其他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等共同组成了太阳系;太阳又和其他恒星,以及各种各样的天体组成了银河系,银河系外还有许多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简称星系。【解答】解:读图2,①为地月系、②为太阳系、③为银河系、④为总星系。矮恒星系的中心天体是矮恒星;与该行星所属恒星系统级别相同的是②;该矮恒星体积为太阳的八分之一,温度比太阳低,该行星到中心天体的距离小于1.5亿千米;“宜居带”是指行星距恒星远近适宜。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天体及天体系统,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