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第一单元地理实践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24秋 偃师区校级月考)在我国“天宫”空间站能观测到地球表面的( )A.经线 B.纬线 C.地轴 D.陆地2.(2024秋 偃师区校级月考)学习地理有什么用( )①学习地理使我们懂得欣赏和保护自然环境,尊重自然规律②学习地理使我们了解祖国和家乡,培育家国情怀③学习地理使我们具备全球观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④学习地理使我们掌握分析地理问题的多种技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2024秋 偃师区校级月考)下列不属于地理问题的是( )A.为什么地球被称为“蓝色星球”B.地球上真的发生过沧海桑田的变化吗C.为什么修建多条贯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D.为什么到了秋天一些植物的叶会变红4.(2024秋 凌海市校级月考)地球上为什么会存在生命?( )A.有丰富的水资源 B.温度最高C.质量最大 D.距离太阳最近5.(2024秋 新乡月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探测器是( )A.嫦娥一号 B.东方红一号C.天问一号 D.礼炮1号6.(2024秋 新乡月考)1609年,用自制的望远镜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土星的光环的是( )A.托勒密 B.詹姆斯 韦布C.哥白尼 D.伽利略7.(2024秋 原阳县月考)下列属于地理问题的有( )①为什么太阳每天总是东升西落②如何评价《三国演义》中的周瑜③食物放置久了为什么会发霉④为什么新疆的瓜果特别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8.(2024秋 德州月考)地球表面温度适宜,主要原因是( )A.太阳的质量和体积适宜B.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宜C.太阳和地球的距离适宜D.地球与金星、火星距离适宜9.(2024秋 迎泽区校级月考)目前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是( )A.哈勃太空望远镜 B.韦伯太空望远镜C.中国天眼 D.埃伯利望远镜10.(2024秋 长春月考)与月球相比较,地球存在生命是因为( )A.有土壤和岩石B.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C.表面比较平坦D.有来自金星的光和热11.(2024秋 诸城市校级月考)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是因为( )①地球距离太阳位置适中,有着适宜的温度②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空气和液态水③地球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④地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A.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12.(2024秋 冠县校级月考)现在电子地图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运用电子地图不可以( )A.了解学校文具店的商品价格B.查询从家到学校的公交路线C.查找学校附近快餐店的位置D.估算学校到书店的步行时间13.(2024秋 昭阳区期末)下列关于学会解开地理之“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学习地理仅仅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就够了B.要通过对比、分析与综合,探究地理事物的特征与成因,思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C.要善于提出各种地理问题,敢于对某种地理结论提出疑问D.要多角度地观察、认识某些地理事物和现象,运用地理原理分析解释生活中的地理问题14.(2024秋 青秀区校级月考)下列关于地理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B.地理对人们的生活影响不大C.地理只是一门学科,与生活、生产无关D.“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说法毫无道理15.(2024秋 剑河县校级月考)下列现象描述不属于地理范畴的是( )A.吉林雾凇 B.挪威上空的极光C.藏族穿藏袍 D.吴黎同学考取大学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第一单元地理实践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24秋 偃师区校级月考)在我国“天宫”空间站能观测到地球表面的( )A.经线 B.纬线 C.地轴 D.陆地【考点】地理常识.【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D【分析】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表面由陆地和海洋组成。【解答】解:经线、纬线和地轴在地球上不是真实存在的,是我们为了更好的了解地球假想的;而陆地是真实存在的。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属于基础题,牢记即可。2.(2024秋 偃师区校级月考)学习地理有什么用( )①学习地理使我们懂得欣赏和保护自然环境,尊重自然规律②学习地理使我们了解祖国和家乡,培育家国情怀③学习地理使我们具备全球观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④学习地理使我们掌握分析地理问题的多种技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考点】地理常识.【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D【分析】地理常识是学习地理的基础,涉及面广泛而多种多样,都是基础知识。如:认识地球,七大洲、四大洋,世界国家的地理分布特征,学会使用地图等等。【解答】解:学习地理的意义在于培养多方面的素养。它帮助我们欣赏和保护自然环境以及尊重自然规律;通过了解祖国和家乡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增强我们的家国情怀;它给予我们全球观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理解全球化带来的各种联系和挑战;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分析和解决地理相关问题的多种技能。故选:D。【点评】考查学习地理的作用,理解作答。3.(2024秋 偃师区校级月考)下列不属于地理问题的是( )A.为什么地球被称为“蓝色星球”B.地球上真的发生过沧海桑田的变化吗C.为什么修建多条贯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D.为什么到了秋天一些植物的叶会变红【考点】地理常识.【专题】开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D【分析】地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习地理,能使我们进一步熟悉生存的环境,学会辨认方位,知道天气的变化,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民情,进而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解答】解:为什么地球被称为“蓝色星球”属于对地球的研究,A不符合题意;“地球上真的发生过沧海桑田的变化吗?”属于地理中对于自然环境变化的研究,B不符合题意;为什么修建多条贯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属于地理中关于自然环境的研究,C不符合题意;为什么到了秋天一些植物的叶会变红属于植物生理习性,不属于地理研究,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地理学科知识范畴,根据所学分析作答即可。4.(2024秋 凌海市校级月考)地球上为什么会存在生命?( )A.有丰富的水资源 B.温度最高C.质量最大 D.距离太阳最近【考点】地理常识.【专题】开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A【分析】地球生命的产生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地球上有液态水的存在,这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解答】解:根据所学知识,地球上存在生命是因为具备了适合生命存在的多个条件,其中之一就是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水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因为它是绝大多数生物的构成成分,并参与了生物体内的多种化学反应,A正确;地球的温度适宜才得以存在生命,排除B;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大的是木星,排除C;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大行星,排除D。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结合所学分析作答即可。5.(2024秋 新乡月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探测器是( )A.嫦娥一号 B.东方红一号C.天问一号 D.礼炮1号【考点】地理常识.【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C【分析】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搭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这是人类探测宇宙的又一伟大壮举。“祝融号”在进入火星大气层后先加速下落,当降落到一定高度后启动电推发动机,使“祝融号”到达火星约100m的高空时速度降为零,最后慢慢平缓降落到火星表面。【解答】解: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搭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探测器,这是人类探测宇宙的又一伟大壮举。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探测器,识记即可。6.(2024秋 新乡月考)1609年,用自制的望远镜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土星的光环的是( )A.托勒密 B.詹姆斯 韦布C.哥白尼 D.伽利略【考点】地理常识.【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球仪与经纬网.【答案】D【分析】木星伽利略卫星为 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 伽利莱用望远镜首先发现的四颗木星卫星,按照距离木星的距离依次是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其名字按照次序分别为“艾奥”(Io)、“欧罗巴”(Europa)、“加尼美得”(Ganymede)和“卡里斯托”(Callisto)。【解答】解:1609年伽利略用望远镜发现了木星的4颗卫星,这4颗卫星被命名为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这个发现为打破“地心说”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人类从此进入天文望远镜观测时代。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理科学家伽利略知识,识记即可。7.(2024秋 原阳县月考)下列属于地理问题的有( )①为什么太阳每天总是东升西落②如何评价《三国演义》中的周瑜③食物放置久了为什么会发霉④为什么新疆的瓜果特别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考点】地理常识.【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D【分析】地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习地理,能使我们进一步熟悉生存的环境,学会辨认方位,知道天气的变化,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民情,进而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解答】解:太阳每天总是东升西落与地球自转有关,新疆的瓜果特别甜与新疆的气候特点相关,这都属于地理问题;而如何评价《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属于历史问题,食物放置久了为什么会发霉则属于生物问题。故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地理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答此题。8.(2024秋 德州月考)地球表面温度适宜,主要原因是( )A.太阳的质量和体积适宜B.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宜C.太阳和地球的距离适宜D.地球与金星、火星距离适宜【考点】地理常识.【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C【分析】由于日地距离适中,所以地球有适宜的温度;质量和体积适中,使地球拥有较厚的大气层,目前研究认为,地球是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解答】解:地球表面温度适宜的主要原因是它与太阳的距离适宜,这使得地球能够接收到适量的太阳辐射,保持适宜的地表温度,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理解记忆即可。9.(2024秋 迎泽区校级月考)目前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是( )A.哈勃太空望远镜 B.韦伯太空望远镜C.中国天眼 D.埃伯利望远镜【考点】地理常识.【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C【分析】“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是中国科学院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采用我国科学家独创的设计和贵州南部喀斯特洼地稳定而独特的地形条件建设一个高灵敏度的巨型射电望远镜。【解答】解:目前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是“中国天眼”。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目前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识记即可。10.(2024秋 长春月考)与月球相比较,地球存在生命是因为( )A.有土壤和岩石B.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C.表面比较平坦D.有来自金星的光和热【考点】地理常识.【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B【分析】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主要有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包括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太阳光照;内部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液态水的存在。【解答】解:土壤和岩石的存在、地表是否平坦不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AC错误。与月球相比,日地距离适中,加上地球大气层的存在,地表温度适宜,使得地球上的水多以液态的形式存在,适合生命存在,B正确。地球和月球都能够获得来自太阳的光和热,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与月球相比较,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解答即可。11.(2024秋 诸城市校级月考)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是因为( )①地球距离太阳位置适中,有着适宜的温度②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空气和液态水③地球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④地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A.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考点】地理常识.【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B【分析】在繁星璀璨的茫茫宇宙中,有个孕育了生命的蓝色星体,她就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解答】解: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原因在于:地球距离太阳位置适中,有着适宜的温度;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空气和水,①②正确;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木星,并不是地球,③错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不是地球,④错误。故选:B。【点评】考查了对地球环境的认识,理解解答即可。12.(2024秋 冠县校级月考)现在电子地图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运用电子地图不可以( )A.了解学校文具店的商品价格B.查询从家到学校的公交路线C.查找学校附近快餐店的位置D.估算学校到书店的步行时间【考点】地理常识.【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A【分析】电子地图即数字地图,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以数字方式存储和查阅的地图。【解答】解:现在电子地图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运用电子地图可以查询从家到学校的公交路线、查找学校附近快餐店的位置、估算学校到书店的步行时间,BCD不符合题意;电子地图不能了解学校文具店的商品价格,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电子地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13.(2024秋 昭阳区期末)下列关于学会解开地理之“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学习地理仅仅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就够了B.要通过对比、分析与综合,探究地理事物的特征与成因,思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C.要善于提出各种地理问题,敢于对某种地理结论提出疑问D.要多角度地观察、认识某些地理事物和现象,运用地理原理分析解释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考点】地理常识.【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A【分析】学习地理,不仅要学习和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还要知道这些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成因及特征等,学习地理,要善于提出各种地理问题,敢于对某些地理结论提出疑问,学习地理,要多角度地观察、认识某些地理事物和现象。【解答】解:学习地理不仅仅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还要知道其分布的原因、产生的现象等,要学会分析事物的联系性。要通过对比、分析与综合,探究地理事物的特征与成因,思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要善于提出各种地理问题,敢于对某种地理结论提出疑问;要多角度地观察、认识某些地理事物和现象,运用地理原理分析解释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故选:A。【点评】本题地理学习的方法等,结合教材知识点分析解答此题。14.(2024秋 青秀区校级月考)下列关于地理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B.地理对人们的生活影响不大C.地理只是一门学科,与生活、生产无关D.“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说法毫无道理【考点】地理常识.【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A【分析】地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衣食住行等多少也会受到天气状况、水源、交通等地理因素的影响;人们的生产活动会受到原料、选址地形、交通、水源等制约,生活中人员、资源、技术等流动频繁,一方水土也不再局限于养一方人,资源丰富的地区能够满足本地乃至外地的很多人的生存。【解答】解:地理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地理环境影响着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正确的。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理对于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作答。15.(2024秋 剑河县校级月考)下列现象描述不属于地理范畴的是( )A.吉林雾凇 B.挪威上空的极光C.藏族穿藏袍 D.吴黎同学考取大学【考点】地理常识.【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D【分析】地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习地理,能使我们进一步熟悉生存的环境,学会辨认方位,知道天气的变化,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民情,进而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解答】解:结合所学知识点可得,吉林雾凇是空气中的水汽凝华形成的,属于地理现象;挪威上空的极光是太阳活动产生的,属于地理现象;藏族穿藏袍是适应青藏高原气候特点,属于地理现象;吴黎同学考取大学属于教育现象,不属于地理现象。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地理范畴,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