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地球的自转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24秋 偃师区校级月考)下列现象中,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①昼夜更替②太阳东升西落③四季更替④水往低处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2024秋 裕华区校级月考)下面四幅图,正确表示自转方向的是( )A. B.C. D.3.(2024秋 嵩明县期中)下列不属于地球自转带来现象的是( )A.昼夜更替 B.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C.昼夜长短变化 D.气温的早晚变化差异4.(2024秋 五华县校级月考)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地球自转息息相关,以下现象中离不开地球自转的是( )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②我们吃早餐时,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要说“晚上好!”③每天大家都读书看报学习知识④北京人到新疆,开始很不适应,原因很多,比如:在北京吃晚餐时,新疆太阳还很高,大家都还在工作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5.(2024秋 五华县校级月考)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四季冷暖变化主要因为( )A.地球自西向东绕着星星转B.地球自西向东不停自转C.太阳和星星绕着地球转D.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太阳公转6.(2024秋 裕华区校级月考)下列现象中,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①太阳东升西落②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季节变化③五带的划分④东边总是比西边早看到日出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④7.(2024秋 兴宁市校级月考)北京球迷杨洋深夜收看在美国当地中午举行的一场NBA篮球比赛的现场直播,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A.地球是一个球体 B.地球的公转C.地球的自转 D.纬度的差异8.(2024秋 嘉祥县校级月考)玲玲在北京某酒店服务总台的墙壁上看到一排挂钟,她对外婆解释造成不同地区时差的原因以及北京与东京的时差是( )A.地球自转,北京比东京早一小时B.地球公转,北京比东京早一小时C.地球自转,东京比北京早一小时D.地球公转,东京比北京早一小时9.(2024秋 诸城市月考)如图表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地球,甲乙丙丁四处所见的经纬网与①②③④对应正确的是( )A.甲——① B.乙——② C.丙——③ D.丁——④10.(2024秋 高唐县校级月考)日唇(图1)是中国古人观测日影计时的仪器。早晨的阳光照射在日上,针的影子投在面的西侧,随着阳光自东向西的移动,针的影子像现代时钟的时针一样移动,这样就可以显示时间。图2示意福建厦门市某中学早、中、晚日晷影子的朝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一天中,日影朝向有规律的变化的原因是(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月球运动 D.太阳运动二.解答题(共5小题)11.(2024秋 湖北期中)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台灯和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下图示意台灯及地球仪,据此完成下面各题。(1)地球仪绕地轴旋转一周的时间为 。(2)①②③三地中,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3)①②③三地中,即将由昼进入夜的是 。(4)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 )。①四季更替②太阳东升西落③昼夜长短的变化④昼夜交替现象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12.(2024秋 东港区校级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为更好落实课程标准中“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要求,日照市某中学将课堂搬进一个暗室里,分组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照射地球仪,同时用手拨动地球仪,来观察地球仪上形成的昼半球和夜半球。图为地球上的昼与夜示意图。【探究一:地球自转的特点】(1)探究过程中,小明同学缓缓拨动地球仪发现地球的自转时绕转中心是: 。(2)探究过程中,小明同学缓缓地按地球自转方向拨动地球仪;此时,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赤道上空看,地球仪是按 (填“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方向转动。(3)小明同学将地球仪绕地轴自转一圈,小山观察到地球仪刚好经过一个白昼、一个黑夜,即地球自转的周期为 。【探究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4)图中④地正位于 线上(填“晨”或“昏”),即将迎来 (填“日出”或“日落”)。(5)北京和东京最先进入黑夜的是 。(6)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从图中看到任何时候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半球是昼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是夜半球。地球不停自转,也就产生了 现象。(7)请你列举2例生活当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现象。13.(2024秋 兖州区校级月考)某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利用地球仪和灯泡演示地球运动。读图,回答问题。(1)若保持地球仪的位置不动,用手拨动地球仪,可以演示地球的 (“自转”或“公转”)运动。图中序号①和②所代表的箭头,可以正确表示拨动地球仪的方向的是 (①/②)。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仪转动的方向是 时针(“逆”或“顺”)。(2)图中P点再次回到现在的位置大约需要经过 小时。(3)A地即将迎来的是 (日出/日落)。14.(2024秋 德州月考)图1为地球自转示意图,图2为同一时刻林林和姨妈正在互致问候。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地球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 ,方向是 ,若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则呈 时针转动。(2)图中甲乙丙三地处于不同经线上,三地最早迎来日出的是 地。乙地位于丙地的 (方向),从时间来看,乙地要比丙地更 (选填“早”或“晚”)一些。(3)甲乙丙三地中处在晨昏线上的是 地,随着地球自转,该地即将进入 。(4)由于地球自转,导致同一时刻的林林和妈妈产生了 这一地理现象。(5)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请试举一列加以说明: 。(6)连线题。1、赤道 A.23.5°N2、北回归线 B.0°3、南回归线 C.23.5°S4、北极圈 D.66.5°S5、南极圈 E.66.5°N15.(2024秋 立山区校级月考)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一地球仪,它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常用工具,观察如图,完成下列问题。(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2)用手拨动地球仪,它绕着一根固定的轴转动,这根穿过地心的假想轴就是 ,将地球仪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 点。(A、B、C、D点)(3)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并绕地球一圈的圆圈叫做纬线圈。最长的纬线是 ,图中A、B、C三点所在纬线长度最短的是 ,与30°N长度相等的纬线是 。(4)图中用来表示图中20°、60°等经线的符号是 (填字母)。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和 组成的经线圈。(5)A、B、C三点最早迎来日出的是 。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地球的自转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24秋 偃师区校级月考)下列现象中,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①昼夜更替②太阳东升西落③四季更替④水往低处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A【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解答】解:地球自转运动直接导致了昼夜更替和太阳东升西落等现象。四季更替是由于地球公转及地轴倾斜造成的,而水往低处流是因为重力作用,不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2.(2024秋 裕华区校级月考)下面四幅图,正确表示自转方向的是( )A. B.C. D.【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D【分析】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转动叫自转,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解答】解: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转动叫自转,C错误、D正确;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A错误;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B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方向,牢记知识点,读图分析解答即可。3.(2024秋 嵩明县期中)下列不属于地球自转带来现象的是( )A.昼夜更替 B.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C.昼夜长短变化 D.气温的早晚变化差异【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C【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解答】解: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气温的早晚变化差异(一天中太阳高度大小不同)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人们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四季冷暖差异、昼夜长短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故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4.(2024秋 五华县校级月考)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地球自转息息相关,以下现象中离不开地球自转的是( )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②我们吃早餐时,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要说“晚上好!”③每天大家都读书看报学习知识④北京人到新疆,开始很不适应,原因很多,比如:在北京吃晚餐时,新疆太阳还很高,大家都还在工作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C【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解答】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地球自转造成的昼夜更替现象;我们吃早餐时,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要说“晚上好!”是地球自转造成东西不同地区时差现象;每天大家都读书看报学习知识与地球自转无关;北京人到新疆,开始很不适应,原因很多,比如:在北京吃晚餐时,新疆太阳还很高,大家都还在工作,是地球自转造成东西不同地区时间差异。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5.(2024秋 五华县校级月考)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四季冷暖变化主要因为( )A.地球自西向东绕着星星转B.地球自西向东不停自转C.太阳和星星绕着地球转D.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太阳公转【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D【分析】(1)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2)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解答】解: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四季冷暖变化主要因为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太阳公转。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属基础题。6.(2024秋 裕华区校级月考)下列现象中,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①太阳东升西落②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季节变化③五带的划分④东边总是比西边早看到日出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④【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D【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解答】解:太阳东升西落和东边总是比西边早看到日出是地球自转运动形成的;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是地球的公转运动形成的。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7.(2024秋 兴宁市校级月考)北京球迷杨洋深夜收看在美国当地中午举行的一场NBA篮球比赛的现场直播,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A.地球是一个球体 B.地球的公转C.地球的自转 D.纬度的差异【考点】地方时差的形成原理.【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C【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解答】解:造成题干中时间差异的原因是地球自转,其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地方时差的形成原理,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8.(2024秋 嘉祥县校级月考)玲玲在北京某酒店服务总台的墙壁上看到一排挂钟,她对外婆解释造成不同地区时差的原因以及北京与东京的时差是( )A.地球自转,北京比东京早一小时B.地球公转,北京比东京早一小时C.地球自转,东京比北京早一小时D.地球公转,东京比北京早一小时【考点】地方时差的形成原理.【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C【分析】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我们总是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自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一般来说,地球上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这样地球上的时间就有了早晚,不同经度的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解答】解:玲玲在北京某酒店服务总台的墙壁上看到一排挂钟,她对外婆解释造成不同地区时差的原因以及北京与东京的时差是地球自转,东京比北京早一小时。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地方时差的形成原理,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9.(2024秋 诸城市月考)如图表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地球,甲乙丙丁四处所见的经纬网与①②③④对应正确的是( )A.甲——① B.乙——② C.丙——③ D.丁——④【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专题】经纬网图;地球仪与经纬网.【答案】D【分析】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据图中信息解答。【解答】解:甲是在北极上空看到的俯视图,而且地球自转方向应为逆时针,所以甲——③;同理,丁是在南极上空看到的俯视图,应为顺时针,丁——④;丙是从赤道上空看的俯视图,那么应该是丙——②;乙是从北半球中纬地区看的,而且看到的是北极点附近地区,而看不到南极点附近地区,①图应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的上空,符合乙位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自转及经纬网图,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0.(2024秋 高唐县校级月考)日唇(图1)是中国古人观测日影计时的仪器。早晨的阳光照射在日上,针的影子投在面的西侧,随着阳光自东向西的移动,针的影子像现代时钟的时针一样移动,这样就可以显示时间。图2示意福建厦门市某中学早、中、晚日晷影子的朝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一天中,日影朝向有规律的变化的原因是(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月球运动 D.太阳运动【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B【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解答】解:地球自转导致太阳东升西落,从而导致一天中日影朝向不断变化,该现象与地球公转,月球运动,太阳运动无关,故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二.解答题(共5小题)11.(2024秋 湖北期中)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台灯和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下图示意台灯及地球仪,据此完成下面各题。(1)地球仪绕地轴旋转一周的时间为 一天 。(2)①②③三地中,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① 。(3)①②③三地中,即将由昼进入夜的是 ② 。(4)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 D )。①四季更替②太阳东升西落③昼夜长短的变化④昼夜交替现象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1)一天;(2)①;(3)②;(4)D。【分析】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解答】解:读图可知,(1)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因此地球仪绕地轴旋转一周是一天。(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位于东边的地点会先看到日出,而西边的地点则会后看到日 出;图中的①②③三地中,①位于最东边,最先看到日出。(3)图中的晨昏线是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即将由昼进入夜的是②。(4)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地球仪模拟演示的是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等现象;地球公转产生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等现象,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一天;(2)①;(3)②;(4)D。【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结合图示分析解答此题。12.(2024秋 东港区校级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为更好落实课程标准中“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要求,日照市某中学将课堂搬进一个暗室里,分组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照射地球仪,同时用手拨动地球仪,来观察地球仪上形成的昼半球和夜半球。图为地球上的昼与夜示意图。【探究一:地球自转的特点】(1)探究过程中,小明同学缓缓拨动地球仪发现地球的自转时绕转中心是: 地轴 。(2)探究过程中,小明同学缓缓地按地球自转方向拨动地球仪;此时,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 逆时针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 顺时针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赤道上空看,地球仪是按 从左向右 (填“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方向转动。(3)小明同学将地球仪绕地轴自转一圈,小山观察到地球仪刚好经过一个白昼、一个黑夜,即地球自转的周期为 一天 。【探究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4)图中④地正位于 晨 线上(填“晨”或“昏”),即将迎来 日出 (填“日出”或“日落”)。(5)北京和东京最先进入黑夜的是 东京 。(6)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从图中看到任何时候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半球是昼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是夜半球。地球不停自转,也就产生了 昼夜更替 现象。(7)请你列举2例生活当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现象。【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1)地轴;(2)逆时针;顺时针;从左向右;(3)一天;(4)晨;日出;(5)东京;(6)昼夜更替;(7)太阳东升西落、时间差异。【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据题干中信息解答。【解答】解:(1)地球自转指的是地球绕着地轴在不停地旋转,因此小明同学缓缓拨动地球仪发现地球的自转时绕转中心是地轴。(2)结合所学知识,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从赤道上空看,地球仪是按从左向右方向转动。(3)地球自转一周时间为一天,或约24小时。(4)由图可知,顺地球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的线为晨线,由白天进入黑夜的线为昏线,图中④地即将进入白天,因此位于晨线上。(5)处于同一纬度的地区,越靠东的时间越早,也就越早迎来日出日落。图中东京与北京的纬度大致相同,其中东京更靠东,因此更早迎来日出日落,所以北京和东京最先进入黑夜的是东京。(6)地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在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朝向太阳的半球处于白昼,背向太阳的半球处于黑夜,这就是地球的昼夜现象。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就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7)在晴朗的夜晚,我们观察星空时会发现星星和太阳一样,从东方升起并向西方落下,这一现象同样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天体似乎在天空中自东向西移动。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我们总是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自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一般来说,地球上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这样地球上的时间就有了早晚,不同经度的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故答案为:(1)地轴;(2)逆时针;顺时针;从左向右;(3)一天;(4)晨;日出;(5)东京;(6)昼夜更替;(7)太阳东升西落、时间差异。【点评】本题以地球上的昼与夜示意图为材料,设置7道小题,涉及地球自转的地理现象、方向的判断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13.(2024秋 兖州区校级月考)某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利用地球仪和灯泡演示地球运动。读图,回答问题。(1)若保持地球仪的位置不动,用手拨动地球仪,可以演示地球的 自转 (“自转”或“公转”)运动。图中序号①和②所代表的箭头,可以正确表示拨动地球仪的方向的是 ① (①/②)。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仪转动的方向是 逆 时针(“逆”或“顺”)。(2)图中P点再次回到现在的位置大约需要经过 24 小时。(3)A地即将迎来的是 日落 (日出/日落)。【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1)自转;①;逆;(2)24;(3)日落。【分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即24小时。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样都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为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更替、季节的变化、五带的划分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等。【解答】解:(1)读图可知,若保持地球仪的位置不动,用手拨动地球仪,可以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地图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图中序号①和②所代表的箭头,可以正确表示拨动地球仪的方向的是①。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仪转动的方向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仪转动的方向是顺时针。(2)读图,图中P点再次回到现在的位置,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需要经过24小时。(3)读图,A地处于白天,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进行自转,A地即将迎来的是日落,进入黑天。故答案为:(1)自转;①;逆;(2)24;(3)日落。【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的知识,读图结合知识点分析解答即可。14.(2024秋 德州月考)图1为地球自转示意图,图2为同一时刻林林和姨妈正在互致问候。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地球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 一天 ,方向是 自西向东 ,若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则呈 逆 时针转动。(2)图中甲乙丙三地处于不同经线上,三地最早迎来日出的是 甲 地。乙地位于丙地的 正东 (方向),从时间来看,乙地要比丙地更 早 (选填“早”或“晚”)一些。(3)甲乙丙三地中处在晨昏线上的是 乙 地,随着地球自转,该地即将进入 白天 。(4)由于地球自转,导致同一时刻的林林和妈妈产生了 时间差异 这一地理现象。(5)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请试举一列加以说明: 由于太阳的东升西落,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6)连线题。1、赤道 A.23.5°N2、北回归线 B.0°3、南回归线 C.23.5°S4、北极圈 D.66.5°S5、南极圈 E.66.5°N【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1)一天;自西向东;逆;(2)甲;正东;早;(3)乙;白天;(4)时间差异;(5)由于太阳的东升西落,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6)。【分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即24小时。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解答】解:(1)地球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方向是自西向东的,若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则呈逆时针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转动。(2)读图,图中甲乙丙三地处于不同经线上,三地最早迎来日出的是甲地。这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进行自转,东边的时间比西边早,东边早看到太阳。在经纬网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图中乙、丙位于同一纬线上,乙地位于丙地的正东方向,从时间来看,乙地要比丙地更早一些。(3)由于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太阳光在同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故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昼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为夜半球。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便产生了昼夜更替的现象。读图可知,甲乙丙三地中处在晨昏线上的是乙地,随着地球自西向东进行自转,该地即将进入白天。(4)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导致同一时刻北京的林林和在纽约的姨妈产生了时间差异这一地理现象。(5)地球自西向东旋转,导致不同地区接受到阳光的时间不同,从而产生了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等现象。由于太阳的东升西落,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6)赤道的度数是0°,北回归线的度数是23.5°N,南回归线的度数是23.5°S,北极圈度数是66.5°N,南极圈度数是66.5°S。故表格连线如下:故答案为:(1)一天;自西向东;逆;(2)甲;正东;早;(3)乙;白天;(4)时间差异;(5)由于太阳的东升西落,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6)。【点评】本题以“地球自转示意图”等为材料,涉及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对地球自转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15.(2024秋 立山区校级月考)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一地球仪,它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常用工具,观察如图,完成下列问题。(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一天 。(2)用手拨动地球仪,它绕着一根固定的轴转动,这根穿过地心的假想轴就是 地轴 ,将地球仪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 C 点。(A、B、C、D点)(3)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并绕地球一圈的圆圈叫做纬线圈。最长的纬线是 赤道 ,图中A、B、C三点所在纬线长度最短的是 A ,与30°N长度相等的纬线是 30°S 。(4)图中用来表示图中20°、60°等经线的符号是 E (填字母)。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5)A、B、C三点最早迎来日出的是 C 。【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经线与纬线的划分;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1)自西向东;一天;(2)地轴;C;(3)赤道;A;30°S;(4)E;20°W;160°E;(5)C。【分析】(1)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2)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由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向东、向西各增至180°,称为东经和西经,用字母“E”和“W”表示。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赤道向两极纬线越来越短。由赤道(即0°纬线)向南、向北各增至90°,称为南纬和北纬,用字母“S”和“N”表示。(3)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解答】解:(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2)用手拨动地球仪,它绕着一根固定的轴转动,这根穿过地心的假想轴就是地轴,将地球仪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C点,由于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东边时刻早于西边,C点位置靠东。(3)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并绕地球一圈的圆圈叫做纬线圈。最长的纬线是赤道,由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即纬度越高,纬线长度越短。读图可知,图中A、B、C三点中,A点纬度最高,所在纬线长度最短。地球仪中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故与30°N长度相等的纬线是30°S。(4)读图可知,图中相邻两条经线向东增大,即是东经,用“E”表示。故图中用来表示20°、60°等经线的符号是E。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5)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进行自转,东边时刻早于西边。读图可知,位置最靠东的是C,即A、B、C三点最早迎来日出的是C。故答案为:(1)自西向东;一天;(2)地轴;C;(3)赤道;A;30°S;(4)E;20°W;160°E;(5)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仪的知识,读图结合知识点分析解答即可。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