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天气与气候(预习衔接.夯实基础.含解析)-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粤教.粤人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天气与气候(预习衔接.夯实基础.含解析)-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粤教.粤人版(2024)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天气与气候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3秋 榆树市期末)如图是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符合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2024春 沙洋县期中)读“某地区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图”,下列对该地区气温年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①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8月
②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1月
③气温年较差约为23℃
④气温年较差约为13℃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2023秋 仪征市期末)空气质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行为有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
A.在庆祝活动中,燃放烟花、爆竹
B.冬季,城镇居民燃煤取暖
C.对垃圾进行露天焚烧处理
D.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
4.(2023秋 内乡县期末)下面四图中,正确反映世界降水量在大陆上分布的一般规律的是(  )
A. B.
C. D.
5.(2024秋 碑林区校级月考)一天中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
A.日出前后 B.子夜时分
C.午后2点左右 D.中午12点前后
6.(2024秋 汝州市校级月考)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时所展示的的云图是一种(  )
A.政区地图 B.航空照片
C.遥感影像地图 D.电子地图
7.(2024 雨花区校级开学)西班牙是世界上重要的柑橘栽培国。该国柑橘集中成片种植,集约化经营,每年4~5月柑橘花盛开之时,形成“柑橘花海岸”。如图为该国“柑橘花海岸”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能反映“柑橘花海岸”气候特征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8.(2023秋 凉州区校级期末)一般情况下,一个地方在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出现在(  )
A.上午11时 B.午后1时左右
C.正午12时 D.午后2时左右
9.(2023秋 济南期末)某研究小组在室外测得一天内的气温如表,根据材料推算,该地日平均气温是(  )
时刻 8时 14时 20时 2时
气温(℃) 7 15 13 5
A.8℃ B.9℃ C.10℃ D.13℃
10.(2023秋 夏津县期末)下列关于气温的观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的里面
B.通常气温观测每天进行4次
C.气温的单位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D.观测气温的时间通常为0点、6点、12点、18点
二.解答题(共5小题)
11.(2024秋 中江县月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了解我国的气候差异,某校地理小组开展研究学习。图1为我国四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为我国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部分)。
(1)图1中,哈尔滨1月平均气温约﹣17℃,7月平均气温约    ℃,冬夏温差大,年降水量约450毫米;广州1月平均气温约    ℃,7月平均气温约30℃,年降水量约    毫米。
(2)结合图1,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    (大/小),造成1月哈尔滨与广州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四个城市降水分布不均,从空间上看,呈现从    (方向)向    (方向)递减的特点;从时间上看,降水集中在    季。
(3)下表为我国某地7月、8月气温和降水量数据。依据表格数据,将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补全。
时间 7月 8月
气温(℃) 26 25
降水量(毫米) 185 160
12.(2024秋 团风县校级月考)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五带中平均气温最高的是    带。
(2)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A地区)年平均气温明显低于周围地区,原因是    。
(3)从全球看,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从    向    逐渐降低,造成这种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因素。
(4)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的等温线    (平直或弯曲),原因是    。
13.(2024秋 镇平县月考)读我国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甲、乙两地气候的共同特点是: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是   ,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   季。
(2)两地1月平均气温的不同特点是:   ,两地雨季长短的不同特点是   。
(3)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
(4)两地的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   。
(5)乙地有可能是下列哪个城市   。
A.北京
B.哈尔滨
C.上海
D.海口
14.(2024秋 安次区校级月考)读“武汉市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简表”,运用数据补全“武汉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
武汉市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简表(数据来源:中国天气网)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3.7 5.8 10.1 16.8 21.9 25.6 28.7 28.2 23.4 17.7 11.4 6.0
降水量(毫米) 48.4 58.7 95.0 131.1 164.2 225 190.3 111.7 79.7 92.0 51.8 26.0
15.(2024秋 西安月考)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①地和③地相比,降水量大的是    地。
(2)①地和④地相比,更有利于水稻种植的是    地。请从气温降水两方面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
(3)某人从④地出发,经过②地到达⑤地,其经过地区的年降水量分布特点是    ,由此证明亚欧大陆的中纬度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特点是    ,形成这样的特点是因为受    的影响。
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天气与气候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3秋 榆树市期末)如图是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符合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考点】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
【专题】示意图;天气与气候.
【答案】A
【分析】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据图中信息解答。
【解答】解:读图可得,甲图所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气候资料图的判读,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2.(2024春 沙洋县期中)读“某地区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图”,下列对该地区气温年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①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8月
②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1月
③气温年较差约为23℃
④气温年较差约为13℃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考点】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
【专题】气候图;天气与气候.
【答案】C
【分析】(1)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右侧表示气温,左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2)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值。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最高月均温约出现在7月,约27℃,故①错误;
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1月,约4℃,故②正确;
图中的气温年较差为最高气温减去最低气温,为27℃﹣4℃=23℃,故③正确,④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气候资料图的判读及气温年较差的计算,读图计算解答此题。
3.(2023秋 仪征市期末)空气质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行为有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
A.在庆祝活动中,燃放烟花、爆竹
B.冬季,城镇居民燃煤取暖
C.对垃圾进行露天焚烧处理
D.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
【考点】空气质量及其评价方式.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天气与气候.
【答案】D
【分析】根据空气质量指数:0~50为优;51~100为良,101~200为轻度污染,201~300为中度污染,>300以上为重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明显。
【解答】解:空气质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以及多乘公共交通工具上班、上学有利于净化空气、改善空气质量。在庆祝活动中,燃放烟花、爆竹以及冬季,城镇居民燃煤取暖,对垃圾进行露天焚烧处理都不利于空气质量的改善。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空气质量的有关知识,要分析理解解答。
4.(2023秋 内乡县期末)下面四图中,正确反映世界降水量在大陆上分布的一般规律的是(  )
A.
B.
C.
D.
【考点】年降水量的分布状况.
【专题】示意图;天气与气候.
【答案】D
【分析】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据图中信息解答。
【解答】解: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故D图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后解答即可,要认真读图,属于中等题。
5.(2024秋 碑林区校级月考)一天中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
A.日出前后 B.子夜时分
C.午后2点左右 D.中午12点前后
【考点】气温及其测定方法.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天气与气候.
【答案】A
【分析】气温指空气的温度,测量气温的仪器为温度计,对气温的观测一天要进行3~4次,再计算平均值。气温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解答】解:气温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气温的变化规律,牢记气温的日变化规律答题即可。
6.(2024秋 汝州市校级月考)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时所展示的的云图是一种(  )
A.政区地图 B.航空照片
C.遥感影像地图 D.电子地图
【考点】卫星云图与天气预报.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天气与气候.
【答案】C
【分析】由气象卫星自上而下观测到的地球上的云层覆盖和地表面特征的图象。各种不同尺度天气系统的云区和各种不同的地表特征,在这种图象上都有其特定的色调、范围大小和分布形式。利用卫星云图可以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确定它们的位置,估计其强度和发展趋势,为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提供依据。
【解答】解:我们在中央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时,看到的云图是由气象卫星拍摄的遥感影像地图,能观测到的地球上的云层覆盖和地球表面特征的图象。
故选:C。
【点评】考查不同地图的作用,要求学生把卫星云图的知识当做一种必备的生活技能去掌握。
7.(2024 雨花区校级开学)西班牙是世界上重要的柑橘栽培国。该国柑橘集中成片种植,集约化经营,每年4~5月柑橘花盛开之时,形成“柑橘花海岸”。如图为该国“柑橘花海岸”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能反映“柑橘花海岸”气候特征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考点】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
【专题】示意图;天气与气候.
【答案】D
【分析】地中海沿岸重要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低温多雨,该气候主要分布于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据图中信息解答。
【解答】解:读图可知,西班牙的“柑橘花海岸”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沿地中海,因此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低温多雨,D符合;A全年温和湿润,属温带海洋性气候,B全年高温,分旱雨季,属热带季风气候,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AB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气候资料图的判读,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8.(2023秋 凉州区校级期末)一般情况下,一个地方在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出现在(  )
A.上午11时 B.午后1时左右
C.正午12时 D.午后2时左右
【考点】气温及其测定方法.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天气与气候.
【答案】D
【分析】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午后2时左右在日出前后。
【解答】解: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气温的分布,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解答即可。
9.(2023秋 济南期末)某研究小组在室外测得一天内的气温如表,根据材料推算,该地日平均气温是(  )
时刻 8时 14时 20时 2时
气温(℃) 7 15 13 5
A.8℃ B.9℃ C.10℃ D.13℃
【考点】气温及其测定方法.
【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天气与气候.
【答案】C
【分析】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解答】解: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就是日平均气温。据表中的数据可得,该地日平均气温=(7℃+15℃+13℃+5℃)÷4=10℃。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日平均气温的计算,据题干中信息解答即可。
10.(2023秋 夏津县期末)下列关于气温的观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的里面
B.通常气温观测每天进行4次
C.气温的单位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D.观测气温的时间通常为0点、6点、12点、18点
【考点】气温及其测定方法.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天气与气候.
【答案】D
【分析】气温是用放置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气温的单位用℃表示,读作摄氏度,通常气温观测一天要进行4次,每天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各进行一次。
【解答】解:A、气温是用放置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不符合题意。
B、通常气温观测一天要进行4次,不符合题意。
C、气温的单位用℃表示,读作摄氏度,不符合题意。
D、在我国,人工观测记录气温一般每天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各进行一次,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气温的观测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解答。
二.解答题(共5小题)
11.(2024秋 中江县月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了解我国的气候差异,某校地理小组开展研究学习。图1为我国四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为我国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部分)。
(1)图1中,哈尔滨1月平均气温约﹣17℃,7月平均气温约  20 ℃,冬夏温差大,年降水量约450毫米;广州1月平均气温约  15 ℃,7月平均气温约30℃,年降水量约  1600 毫米。
(2)结合图1,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  大 (大/小),造成1月哈尔滨与广州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纬度位置 。四个城市降水分布不均,从空间上看,呈现从  南 (方向)向  北 (方向)递减的特点;从时间上看,降水集中在  夏 季。
(3)下表为我国某地7月、8月气温和降水量数据。依据表格数据,将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补全。
时间 7月 8月
气温(℃) 26 25
降水量(毫米) 185 160
【考点】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气候.
【答案】(1)20;15;1600;
(2)大;纬度位置;南;北;夏;
(3)
【分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据图中信息解答。
【解答】解:(1)读图可知,哈尔滨一月平均气温在零下17℃左右,气候寒冷;7月平均气温约20℃左右,冬夏温差大;年降水量为白色柱状图展示的信息,降水量为450毫米左右;广州1月平均气温约为15℃左右,冬季气候温和;7月平均气温约30℃,年降水量约1600毫米。
(2)读图可知,冬季四个城市中最南端城市广州气温达到15℃左右,最北端城市哈尔滨,气温在零下17℃左右,气温差达到32℃左右,南北温差较大;哈尔滨纬度高,气温低,广州纬度低,气温高,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从空间上看,位于南部的广州年降水量在1600毫米左右,最北方的哈尔滨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降水从南向北递减;时间上看夏季降水大约占年降水量的一半左右,北京市的降水量更是大部分都集中在夏季,故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3)根据材料中的数字绘制对应的气温折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绘制。
故答案为:(1)20;15;1600;
(2)大;纬度位置;南;北;夏;
(3)
【点评】本题以我国四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和我国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为材料,涉及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我国气温分布特点、降水空间分布特点、降水时间分布特点、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补全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2024秋 团风县校级月考)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五带中平均气温最高的是  热 带。
(2)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A地区)年平均气温明显低于周围地区,原因是  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 。
(3)从全球看,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从  赤道 向  两极 逐渐降低,造成这种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纬度 因素。
(4)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的等温线  平直 (平直或弯曲),原因是  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 。
【考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专题】示意图;天气与气候.
【答案】(1)热;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3)赤道;两级;纬度;(4)平直;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
【分析】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世界上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据图中信息解答。
【解答】解:(1)读图可得,五带中平均气温最高的是热带。
(2)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A地区)年平均气温明显低于周围地区,原因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其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
(3)从全球看,受纬度因素的影响,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4)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的等温线平直,原因是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
故答案为:(1)热;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3)赤道;两级;纬度;(4)平直;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13.(2024秋 镇平县月考)读我国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甲、乙两地气候的共同特点是: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是 7月 ,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 夏 季。
(2)两地1月平均气温的不同特点是: 甲地在0℃以下,乙地在0℃以上 ,两地雨季长短的不同特点是 甲地雨季短,乙地雨季长 。
(3)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温带季风气候 。
(4)两地的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使农作物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 。
(5)乙地有可能是下列哪个城市 C 。
A.北京
B.哈尔滨
C.上海
D.海口
【考点】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
【专题】气候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答案】(1)7月;夏;
(2)甲地在0℃以下,乙地在0℃以上(或乙地高于甲地) 甲地雨季短,乙地雨季长;
(3)温带季风气候;
(4)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使农作物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
(5)C。
【分析】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解答】解:读图可知,(1)两地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是7月份,可知甲乙两地都位于北半球,北半球7月属于夏季;观察图示发现,两地全年降水都主要集中在夏季。
(2)观察发现,甲地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属于温带气候。乙地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属于亚热带气候,整体上两地1月平均气温的不同特点是乙地气温高于甲地气温。读图可知,甲地夏季降水主要集中在7、8两月,雨季较短,乙地夏季降水开始的早,结束的晚,雨季较长。
(3)观察发现,甲地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属于温带气候,降水集中于7、8两月,故甲地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4)观察发现,甲地是温带季风气候,乙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两地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可以在农作物的生长期为农作物提供丰富的热量和水分。
(5)观察图示可知,乙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乙地可能是上海;北京、哈尔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海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7月;夏;
(2)甲地在0℃以下,乙地在0℃以上(或乙地高于甲地) 甲地雨季短,乙地雨季长;
(3)温带季风气候;
(4)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使农作物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
(5)C。
【点评】此题以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为材料,涉及气温和降水的判读,气候类型的判读、气候对农业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14.(2024秋 安次区校级月考)读“武汉市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简表”,运用数据补全“武汉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
武汉市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简表(数据来源:中国天气网)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3.7 5.8 10.1 16.8 21.9 25.6 28.7 28.2 23.4 17.7 11.4 6.0
降水量(毫米) 48.4 58.7 95.0 131.1 164.2 225 190.3 111.7 79.7 92.0 51.8 26.0
【考点】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绘制气温变化曲线.
【专题】气候图;天气与气候.
【答案】。
【分析】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柱状图,先绘出横坐标轴,把它平均分成12段,逐段标上月份;再绘出纵坐标轴,在左侧按相等的温差标上气温刻度,再将资料中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注出来,再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画一条曲线,即气温年变化曲线。在右侧按相等的降水量差标上降水量,再将资料中各月的降水数据用长方形柱状图标注出来,即为气候资料图。
【解答】解:读图可知,武汉市6~9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注出来,再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画一条曲线,即气温年变化曲线。再将资料中6~9月的降水数据用长方形柱状图标注出来,即为完整的气候资料图。
故答案为:

【点评】本大题以武汉市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筒表为材料,涉及降水柱状图的绘制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5.(2024秋 西安月考)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①地和③地相比,降水量大的是  ① 地。
(2)①地和④地相比,更有利于水稻种植的是  ① 地。请从气温降水两方面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①地比④地降水多且纬度也低,气温高于④地,有利于水稻种植 。
(3)某人从④地出发,经过②地到达⑤地,其经过地区的年降水量分布特点是  多—少—多 ,由此证明亚欧大陆的中纬度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特点是  沿海多,内陆少 ,形成这样的特点是因为受  海陆位置 的影响。
【考点】年降水量的分布状况.
【专题】示意图;天气与气候.
【答案】(1)①;(2)①;①地比④地降水多且纬度也低,气温高于④地,有利于水稻种植;(3)多—少—多;沿海多,内陆少;海陆位置。
【分析】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据图中不同序号的位置解答。
【解答】解:(1)①地和③地相比,降水量大的是①地,该地位于北回归线穿过地区的大陆东岸。
(2)①地和④地相比,更有利于水稻种植的是①地。其理由是:①地比④地降水多且纬度也低,气温高于④地,有利于水稻种植。
(3)某人从④地出发,经过②地到达⑤地,其经过地区的年降水量分布特点是多—少—多,由此证明亚欧大陆的中纬度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特点是沿海多,内陆少,形成这样的特点是因为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故答案为:(1)①;(2)①;①地比④地降水多且纬度也低,气温高于④地,有利于水稻种植;(3)多—少—多;沿海多,内陆少;海陆位置。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地区的年降水量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