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项培优】名篇名句默写(含解析)-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专项培优】名篇名句默写(含解析)-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专项培优 名篇名句默写
一.默写(共19小题)
1.(2024秋 江阳区期末)根据课文,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
(1)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3)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
(4)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   ,   ”抒写政治抱负,这在今天仍可以激励我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树立公而忘私的世界观,为人民、为祖国奉献毕生的力量。
2.(2024秋 铜梁区期末)请根据提示补全诗词。
写法 名句 出处
对比突出 ①   ,夕贬潮州路八千。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三年谪宦此栖迟,②   。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巧用典故 闲来垂钓碧溪上,③   。 李白《行路难》
④   ,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一语双关 春蚕到死丝方尽,⑤   。 李商隐《无题》
⑥   ,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
巧用意象 杜甫用“⑦   ,⑧   。”(《月夜忆舍弟》)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苏轼用“⑨   ,⑩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寄托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3.(2024秋 新城区校级期末)填空题。
(1)   ,人迹板桥霜。
(2)   ,五十弦翻塞外声。
(3)莫听穿林打叶声,   。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由雪景转入宴饮送别承上启下的句子是:   ,   。
(5)《过零丁洋》中以地名写心情,表达作者孤苦无依情感的句子是:   ,   。
(6)许浑《咸阳城东楼》中感慨历史沧桑的句子是:   ,   。
(7)《山坡羊 潼关怀古》的主旨句:   ;    。
4.(2024秋 庆云县期末)填空。
创作更是一种燃烧,诗文燃烧可以升华精神。诸葛亮挺身而出“①   ,奉命于危难之间”,尽责担当;②   (作者)梦中吟诵“马作的卢飞快,③   ”,战争激烈,豪情万丈;陈与义夜登小阁“④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时光不再,豪情已减;苏东坡“密州出猎”“⑤   ,西北望,射天狼”,老而弥坚;有文天祥《过零丁洋》矢志报国“⑥   ?   ”,正气凛然;更有文天祥《南安军》“饿死真吾志,⑦   ”的爱国之志,唱出他的“一片丹心”。
5.(2024秋 西安期末)经典诗文默写。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
(2)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
(3)   ,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4)   ,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鱼我所欲也》)
(6)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7)陈与义的《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借数字展现了国家和个人命运急剧变化的句子是:   ,   。
(8)《送东阳马生序》中,其他学生“烨然若神人”,而作者却“略无慕艳意”,原因是:   ,   。
6.(2024秋 泾阳县期末)经典诗文默写。
(1)   ,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
(2)   ,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
(3)   ,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东《沁园春 雪》)
(4)衔远山,吞长江,   。(范仲淹《岳阳楼记》)
(5)爱上层楼,   。(秦观《行香子》)
(6)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艾青《我爱这土地》)
(7)《长沙过贾谊宅》中“   ,   ”两句道出了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以及欲求解脱而不得的苦闷之情。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   。”
7.(2024春 丰城市校级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当同学遭遇挫折时,我们可以用《行路难(其一)》中的“   ,   ”来安慰他。
(2)雪后的塞北,天地间一片苍茫,满山的雪,满山的白,让人不由得联想到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   ,   ”。
(3)“磨难不能阻止滚滚前进的历史车轮,正如冬雪不能阻隔春天悄然而至的脚步。”看到这句话,小萍想到了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   ”。
8.(2024秋 海州区期末)古诗文默写。
(1)   ,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2)露从今夜白,   。《月夜忆舍弟》
(3)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春蚕到死丝方尽,   。《无题》
(5)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表达理想终将实现的坚定信念的语句是:   ,   。
9.(2024秋 本溪期末)古诗文默写。
(1)   ,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2)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
(3)酿泉为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4)   ,连月不开。(范仲淹《岳阳楼记》)
(5)李白《行路难》中的“   ,   ”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慨。
10.(2024秋 沂源县期末)默写填空。
(1)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2)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   ,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轼《定风波》)
(5)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中写词人守城日久,通宵不眠,思乡情切而发为之更白的句子是:“   ,   ”;辛弃疾在《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发出“天下英雄谁可堪配称孙权敌手”之问,并自问自答的词句是:“   ,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他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生死观、感召了无数后代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诗句是:“   ,   ”;张养浩在《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写作者驻马远望、回顾历史、感慨帝业盛衰兴亡沧桑变化的句子是:“   ,   ”。
11.(2024秋 郓城县期末)诗文默写。
(1)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2)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4)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   ,   ”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5)选择是一种人生态度,选择是一种价值取向“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密州出猎》),是苏轼的选择。
12.(2024秋 岱岳区期末)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天大寒,砚冰坚,   。(《送东阳马生序》)
(2)   。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 密州出猎》)
(3)   ,愁云惨淡万里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满江红 小住京华》中表现作者不被庸夫俗子所理解的句子是:   ,   。
(5)《陈涉世家》中表明陈涉年少就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   。
13.(2024秋 绥棱县期末)默写。
①山舞银蛇,   ,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 雪》)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岳阳楼记》中描写鸟儿时飞时停、鱼儿潜游水中的语句是:   ,   。
④民谚云:“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后一句在《曹刿论战》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曹刿对其乡人曰:   ,   。
⑤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⑥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⑦《次北固山下》中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   。
14.(2024秋 宜春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临近毕业,语文老师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   ”激励同学们积极进取,努力实现远大理想。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巧用典故表达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万千感慨的句子是:   ,   。
(3)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表现了不论身处何地都满怀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
15.(2024秋 费县期末)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2)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
(4)长沟流月去无声。    ,   。(陈与义《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5)后值倾覆,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6)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故逐之。(《曹刿论战》)
16.(2024秋 嘉祥县期末)默写填空。
(1)羌管悠悠霜满地,   ,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2)《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淡泊名利的句子是:   ,   。
(3)   ,   ,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17.(2024秋 罗庄区期末)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满江红》)
(2)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3)   ,人道是,清光更多。(《太常引 健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4)一抹晚烟荒戍垒,   。(《浣溪沙》)
(5)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唐雎不辱使命》)
(6)   ,愁云惨淡万里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8.(2024秋 介休市期末)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展现着不同的风姿,也寄托着不同的情感。课堂上,九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主题“千古江山 百年悲欢”进行了佳句竞答活动。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主持人:一山一水皆美景。
小宇:“   ,   ”,欧阳修勾勒出山间春夏的不同风光。
小文:“   ,   ,上下一白”,张岱描绘出西湖冬日的茫茫雪景。
小美:“   ,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描写出萧条冷落的秋景。
小欣:“浮光跃金,   ”,范仲淹描绘出洞庭湖的美好月色。
主持人:一草一木皆关情。
小德:“   ,   ”(《行路难 其一》),李白用象征手法表现了前路的坎坷。
小启:“露从今夜白,   ”,杜甫借月抒发思乡怀亲之情。
19.(2024秋 明水县期末)古诗文默写与赏析。
①   ,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
②行人莫问当年事,   。(许浑《咸阳城东楼》)
③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④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⑤李商隐《无题》中,原比喻对爱情忠贞,现常用来形容对事业执着奉献的名句是:   ,   。
⑥李白《行路难》(其一)中表达诗人终将冲出苦闷,坚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一天会实现的诗句是:   ,   。
⑦苏轼《水调歌头》中的“   ,   ”表达了诗人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二.综合读写(共1小题)
20.(2024秋 海门区期末)小江同学拟以“青春之我,自强不息”为题进行主题演讲。
(1)请你调用课文积累,帮小江补全下面一段话。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是不惜残年的刚毅坚韧,正如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欲为圣明除弊事,①   ”;自强是愁苦间的心灵慰藉,正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因思杜陵梦,②   ”;自强是努力奋进的人生态度,正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③   ,病树前头万木春”;自强是对未来的美好希冀,正如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④   ”;自强是不随波逐流的高洁情怀,正如张岱《湖心亭看雪》中的“莫说相公痴,⑤   ”;自强是逆境中的不屈不挠,正如李白《行路难》中的“⑥   ,   ”;自强是淡然的心态,正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⑦   ,   ”。自强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
(2)小江拟围绕A、B两点进行阐发。请你任选一点,帮小江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A自强不息是个人成功的关键
B自强不息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动力
期末专项培优 名篇名句默写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默写(共19小题)
1.(2024秋 江阳区期末)根据课文,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
(1)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3)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
(4)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 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抒写政治抱负,这在今天仍可以激励我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树立公而忘私的世界观,为人民、为祖国奉献毕生的力量。
【答案】(1)病树前头万木春
(2)起舞弄清影
(3)直挂云帆济沧海
(4)鸡声茅店月(注意“茅”的书写)
(5)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病树前头万木春
(2)起舞弄清影
(3)直挂云帆济沧海
(4)鸡声茅店月(注意“茅”的书写)
(5)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2024秋 铜梁区期末)请根据提示补全诗词。
写法 名句 出处
对比突出 ①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三年谪宦此栖迟,② 万古惟留楚客悲 。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巧用典故 闲来垂钓碧溪上,③ 忽复乘舟梦日边 。 李白《行路难》
④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一语双关 春蚕到死丝方尽,⑤ 蜡炬成灰泪始干 。 李商隐《无题》
⑥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
巧用意象 杜甫用“⑦ 露从今夜白 ,⑧ 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苏轼用“⑨ 但愿人长久 ,⑩ 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寄托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答案】见解答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①一封朝奏九重天
②万古惟留楚客悲(注意“惟”的书写)
③忽复乘舟梦日边
④怀旧空吟闻笛赋
⑤蜡炬成灰泪始干
⑥溪云初起日沉阁
⑦露从今夜白
⑧月是故乡明
⑨但愿人长久
⑩千里共婵娟(注意“婵”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3.(2024秋 新城区校级期末)填空题。
(1)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2)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3)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由雪景转入宴饮送别承上启下的句子是: 瀚海阑干百丈冰 , 愁云惨淡万里凝 。
(5)《过零丁洋》中以地名写心情,表达作者孤苦无依情感的句子是: 惶恐滩头说惶恐 , 零丁洋里叹零丁 。
(6)许浑《咸阳城东楼》中感慨历史沧桑的句子是: 鸟下绿芜秦苑夕 , 蝉鸣黄叶汉宫秋 。
(7)《山坡羊 潼关怀古》的主旨句: 兴,百姓苦 ;  亡,百姓苦 。
【答案】(1)鸡声茅店月
(2)八百里分麾下炙 (注意“麾、炙”的书写)
(3)何妨吟啸且徐行 (注意“啸”的书写)
(4)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5)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注意“零丁”的书写)
(6)鸟下绿芜秦苑夕 蝉鸣黄叶汉宫秋 (注意“苑”的书写)
(7)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鸡声茅店月
(2)八百里分麾下炙 (注意“麾、炙”的书写)
(3)何妨吟啸且徐行 (注意“啸”的书写)
(4)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5)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注意“零丁”的书写)
(6)鸟下绿芜秦苑夕 蝉鸣黄叶汉宫秋 (注意“苑”的书写)
(7)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4.(2024秋 庆云县期末)填空。
创作更是一种燃烧,诗文燃烧可以升华精神。诸葛亮挺身而出“① 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尽责担当;② 辛弃疾 (作者)梦中吟诵“马作的卢飞快,③ 弓如霹雳弦惊 ”,战争激烈,豪情万丈;陈与义夜登小阁“④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时光不再,豪情已减;苏东坡“密州出猎”“⑤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老而弥坚;有文天祥《过零丁洋》矢志报国“⑥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正气凛然;更有文天祥《南安军》“饿死真吾志,⑦ 梦中行采薇 ”的爱国之志,唱出他的“一片丹心”。
【答案】①受任于败军之际
②辛弃疾
③弓如霹雳弦惊(重点字:霹雳)
④长沟流月去无声
⑤会挽雕弓如满月
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⑦梦中行采薇(重点字:薇)
【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解答】答案: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
②辛弃疾
③弓如霹雳弦惊(重点字:霹雳)
④长沟流月去无声
⑤会挽雕弓如满月
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⑦梦中行采薇(重点字:薇)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5.(2024秋 西安期末)经典诗文默写。
(1)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
(2)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3)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4) 四面歌残终破楚 ,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鱼我所欲也》)
(6)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7)陈与义的《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借数字展现了国家和个人命运急剧变化的句子是: 二十余年如一梦 , 此身虽在堪惊 。
(8)《送东阳马生序》中,其他学生“烨然若神人”,而作者却“略无慕艳意”,原因是: 以中有足乐者 ,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答案】(1)直挂云帆济沧海
(2)夜吟应觉月光寒
(3)塞下秋来风景异
(4)四面歌残终破楚
(5)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6)我是你簇新的理想(注意“簇”的书写)
(7)二十余年如一梦 此身虽在堪惊
(8)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直挂云帆济沧海
(2)夜吟应觉月光寒
(3)塞下秋来风景异
(4)四面歌残终破楚
(5)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6)我是你簇新的理想(注意“簇”的书写)
(7)二十余年如一梦 此身虽在堪惊
(8)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6.(2024秋 泾阳县期末)经典诗文默写。
(1)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
(2)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
(3)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东《沁园春 雪》)
(4)衔远山,吞长江, 浩浩汤汤 。(范仲淹《岳阳楼记》)
(5)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秦观《行香子》)
(6)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
(7)《长沙过贾谊宅》中“ 汉文有道恩犹薄 , 湘水无情吊岂知 ”两句道出了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以及欲求解脱而不得的苦闷之情。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 。”
【答案】(1)金樽清酒斗十千
(2)不知天上宫阙
(3)一代天骄
(4)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5)为赋新词强说愁(注意“赋”的书写)
(6)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7)寂寂江山摇落处 怜君何事到天涯
(8)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金樽清酒斗十千
(2)不知天上宫阙
(3)一代天骄
(4)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5)为赋新词强说愁(注意“赋”的书写)
(6)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7)寂寂江山摇落处 怜君何事到天涯
(8)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7.(2024春 丰城市校级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当同学遭遇挫折时,我们可以用《行路难(其一)》中的“ 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来安慰他。
(2)雪后的塞北,天地间一片苍茫,满山的雪,满山的白,让人不由得联想到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 天与云与山与水 , 上下一白 ”。
(3)“磨难不能阻止滚滚前进的历史车轮,正如冬雪不能阻隔春天悄然而至的脚步。”看到这句话,小萍想到了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 ”。
【答案】(1)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注意“沧”的书写)
(2)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3)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注意“沧”的书写)
(2)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3)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8.(2024秋 海州区期末)古诗文默写。
(1)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2)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3)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
(5)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表达理想终将实现的坚定信念的语句是: 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 。
【答案】(1)醉翁之意不在酒
(2)月是故乡明
(3)沉舟侧畔千帆过
(4)蜡炬成灰泪始干
(5)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注意“沧”的书写)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醉翁之意不在酒
(2)月是故乡明
(3)沉舟侧畔千帆过
(4)蜡炬成灰泪始干
(5)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注意“沧”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9.(2024秋 本溪期末)古诗文默写。
(1)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2)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苏轼《水调歌头》)
(3)酿泉为酒, 泉香而酒洌 。(欧阳修《醉翁亭记》)
(4) 若夫淫雨霏霏 ,连月不开。(范仲淹《岳阳楼记》)
(5)李白《行路难》中的“ 欲渡黄河冰塞川 , 将登太行雪满山 ”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慨。
【答案】(1)蓬山此去无多路(注意“蓬”的书写)
(2)何事长向别时圆(注意“事”的书写)
(3)泉香而酒洌(注意“洌”的书写)
(4)若夫淫雨霏霏(注意“淫、霏”的书写)
(5)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注意“渡”的书写)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答案:
(1)蓬山此去无多路(注意“蓬”的书写)
(2)何事长向别时圆(注意“事”的书写)
(3)泉香而酒洌(注意“洌”的书写)
(4)若夫淫雨霏霏(注意“淫、霏”的书写)
(5)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注意“渡”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10.(2024秋 沂源县期末)默写填空。
(1)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2)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 四面歌残终破楚 ,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5)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中写词人守城日久,通宵不眠,思乡情切而发为之更白的句子是:“ 人不寐 , 将军白发征夫泪 ”;辛弃疾在《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发出“天下英雄谁可堪配称孙权敌手”之问,并自问自答的词句是:“ 天下英雄谁敌手 , 曹刘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他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生死观、感召了无数后代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诗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张养浩在《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写作者驻马远望、回顾历史、感慨帝业盛衰兴亡沧桑变化的句子是:“ 伤心秦汉经行处 ,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
【答案】(1)会挽雕弓如满月
(2)赢得生前身后名
(3)四面歌残终破楚
(4)也无风雨也无晴
(5)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注意“阙”的书写)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会挽雕弓如满月
(2)赢得生前身后名
(3)四面歌残终破楚
(4)也无风雨也无晴
(5)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注意“阙”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11.(2024秋 郓城县期末)诗文默写。
(1)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2)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4)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 以中有足乐者 ,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5)选择是一种人生态度,选择是一种价值取向“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密州出猎》),是苏轼的选择。
【答案】(1)浊酒一杯家万里 (重点字:浊)
(2)赢得生前身后名 (重点字:赢)
(3)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重点字:阙)
(4)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会挽雕弓如满月(重点字:雕)
【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默写。
【解答】答案:
(1)浊酒一杯家万里 (重点字:浊)
(2)赢得生前身后名 (重点字:赢)
(3)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重点字:阙)
(4)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会挽雕弓如满月(重点字:雕)
【点评】默写名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形似字、同义字、通假字的区分。
12.(2024秋 岱岳区期末)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天大寒,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 。(《送东阳马生序》)
(2)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 密州出猎》)
(3)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满江红 小住京华》中表现作者不被庸夫俗子所理解的句子是: 俗子胸襟谁识我 , 英雄末路当磨折 。
(5)《陈涉世家》中表明陈涉年少就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答案】(1)手指不可屈伸
(2)酒酣胸胆尚开张
(3)瀚海阑干百丈冰
(4)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
(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注意“鹄”的书写)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手指不可屈伸
(2)酒酣胸胆尚开张
(3)瀚海阑干百丈冰
(4)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
(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注意“鹄”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13.(2024秋 绥棱县期末)默写。
①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 雪》)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岳阳楼记》中描写鸟儿时飞时停、鱼儿潜游水中的语句是: 沙鸥翔集 , 锦鳞游泳 。
④民谚云:“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后一句在《曹刿论战》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曹刿对其乡人曰: 肉食者鄙 , 未能远谋 。
⑤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⑥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⑦《次北固山下》中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海日生残夜 , 江春入旧年 。
【答案】①原驰蜡象
②绿杨阴里白沙堤
③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注意“鳞”的书写)
④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⑤天涯若比邻
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⑦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①原驰蜡象
②绿杨阴里白沙堤
③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注意“鳞”的书写)
④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⑤天涯若比邻
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⑦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14.(2024秋 宜春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临近毕业,语文老师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 ”激励同学们积极进取,努力实现远大理想。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巧用典故表达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万千感慨的句子是: 怀旧空吟闻笛赋 , 到乡翻似烂柯人 。
(3)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表现了不论身处何地都满怀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答案】(1)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2)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注意“赋”的书写)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2)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注意“赋”的书写)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15.(2024秋 费县期末)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2)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4)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 , 吹笛到天明 。(陈与义《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5)后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 , 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6)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 , 望其旗靡 ,故逐之。(《曹刿论战》)
【答案】(1)酒酣胸胆尚开张(易错字:酣)
(2)瀚海阑干百丈冰(易错字:瀚、阑)
(3)身世浮沉雨打萍
(4)杏花疏影里 吹笛到天明
(5)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6)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易错字:辙、靡)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解答】答案:
(1)酒酣胸胆尚开张(易错字:酣)
(2)瀚海阑干百丈冰(易错字:瀚、阑)
(3)身世浮沉雨打萍
(4)杏花疏影里 吹笛到天明
(5)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6)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易错字:辙、靡)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16.(2024秋 嘉祥县期末)默写填空。
(1)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 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2)《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淡泊名利的句子是: 苟全性命于乱世 , 不求闻达于诸侯 。
(3) 峰峦如聚 ,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
【答案】(1)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注意“寐”的书写)
(2)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注意“苟”的书写)
(3)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注意“峰”的书写)
(4)一蓑烟雨任平生(注意“蓑”的书写)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注意“寐”的书写)
(2)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注意“苟”的书写)
(3)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注意“峰”的书写)
(4)一蓑烟雨任平生(注意“蓑”的书写)
【点评】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17.(2024秋 罗庄区期末)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 ,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满江红》)
(2)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3) 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太常引 健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4)一抹晚烟荒戍垒, 半竿斜日旧关城 。(《浣溪沙》)
(5) 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唐雎不辱使命》)
(6)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答案】(1)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注意“蛾”的书写)
(2)闲登小阁看新晴
(3)斫去桂婆娑
(4)半竿斜日旧关城
(5)能谤讥于市朝
(6)瀚海阑干百丈冰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注意“蛾”的书写)
(2)闲登小阁看新晴
(3)斫去桂婆娑
(4)半竿斜日旧关城
(5)能谤讥于市朝
(6)瀚海阑干百丈冰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18.(2024秋 介休市期末)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展现着不同的风姿,也寄托着不同的情感。课堂上,九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主题“千古江山 百年悲欢”进行了佳句竞答活动。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主持人:一山一水皆美景。
小宇:“ 野芳发而幽香 , 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勾勒出山间春夏的不同风光。
小文:“ 雾凇沆砀 ,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张岱描绘出西湖冬日的茫茫雪景。
小美:“ 秋草独寻人去后 , 寒林空见日斜时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描写出萧条冷落的秋景。
小欣:“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范仲淹描绘出洞庭湖的美好月色。
主持人:一草一木皆关情。
小德:“ 欲渡黄河冰塞川 , 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 其一》),李白用象征手法表现了前路的坎坷。
小启:“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借月抒发思乡怀亲之情。
【答案】见解答。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题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答案: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静影沉璧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月是故乡明(注意“幽”“凇”“璧”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19.(2024秋 明水县期末)古诗文默写与赏析。
①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
②行人莫问当年事, 故国东来渭水流 。(许浑《咸阳城东楼》)
③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④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⑤李商隐《无题》中,原比喻对爱情忠贞,现常用来形容对事业执着奉献的名句是: 春蚕到死丝方尽 , 蜡炬成灰泪始干 。
⑥李白《行路难》(其一)中表达诗人终将冲出苦闷,坚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一天会实现的诗句是: 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 。
⑦苏轼《水调歌头》中的“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表达了诗人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答案】(1)闲来垂钓碧溪上
(2)故国东来渭水流
(3)人迹板桥霜
(4)云横秦岭家何在
(5)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6)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7)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答案:
(1)闲来垂钓碧溪上
(2)故国东来渭水流
(3)人迹板桥霜
(4)云横秦岭家何在
(5)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6)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7)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二.综合读写(共1小题)
20.(2024秋 海门区期末)小江同学拟以“青春之我,自强不息”为题进行主题演讲。
(1)请你调用课文积累,帮小江补全下面一段话。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是不惜残年的刚毅坚韧,正如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欲为圣明除弊事,① 肯将衰朽惜残年 ”;自强是愁苦间的心灵慰藉,正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因思杜陵梦,② 凫雁满回塘 ”;自强是努力奋进的人生态度,正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③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自强是对未来的美好希冀,正如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④ 千里共婵娟 ”;自强是不随波逐流的高洁情怀,正如张岱《湖心亭看雪》中的“莫说相公痴,⑤ 更有痴似相公者 ”;自强是逆境中的不屈不挠,正如李白《行路难》中的“⑥ 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 ”;自强是淡然的心态,正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⑦ 不以物喜 , 不以己悲 ”。自强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
(2)小江拟围绕A、B两点进行阐发。请你任选一点,帮小江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A自强不息是个人成功的关键
B自强不息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动力
【答案】见解答
【分析】(1)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①肯将衰朽惜残年
②凫雁满回塘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
④千里共婵娟
⑤更有痴似相公者
⑥长风破浪会有时
⑦直挂云帆济沧海
⑧不以物喜
⑨不以己悲
注意“衰、残、凫、雁、畔、婵娟、痴、沧、己”等字的正确书写。
(2)本题考查论据补充。从A、B两个观点中你任选一点,补写一个事实论据即可。
如:B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群众,人不分老幼,地无论南北,全国上下都紧急动员起来,全力投入到抗震救灾斗争中。抗震救灾精神集中体现和丰富发展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
答案:
(1)①肯将衰朽惜残年
②凫雁满回塘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
④千里共婵娟
⑤更有痴似相公者
⑥长风破浪会有时
⑦直挂云帆济沧海
⑧不以物喜
⑨不以己悲
(2)A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自强不息,虽然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B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群众,人不分老幼,地无论南北,全国上下都紧急动员起来,全力投入到抗震救灾斗争中。抗震救灾精神集中体现和丰富发展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
【解答】答案:
(1)①肯将衰朽惜残年
②凫雁满回塘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
④千里共婵娟
⑤更有痴似相公者
⑥长风破浪会有时
⑦直挂云帆济沧海
⑧不以物喜
⑨不以己悲
(2)A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自强不息,虽然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B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群众,人不分老幼,地无论南北,全国上下都紧急动员起来,全力投入到抗震救灾斗争中。抗震救灾精神集中体现和丰富发展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
【点评】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