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张掖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甘肃省张掖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1.陕甘宁革命老区作为红色革命根据地,是党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是党带领人民军队奔赴抗日前线、走向新中国的出发点。在党中央的关心支持下,如今的老区从宝塔山到六盘山,从曾经“苦甲天下”的“三西”地区到当年红军会师地,从梁家河塬到红色照金,荒山秃岭重披绿装;毛乌素锁牢流动沙丘,沙坡头化身知名景区;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蓬勃发展。陕甘宁革命老区的发展历程佐证了中国共产党( )
①一经成立,中国人民就有了主心骨,从此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②团结带领人民艰苦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具体方案
④历经百年,其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正确的选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近年来,某市检察院积极探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新模式,全力打造“精·心塑检”党建品牌,一体推进党建工作、检察业务和队伍建设融合联动、互促互进,以党建赋能检察业务高质量发展。打造“精·心塑检”党建品牌( )
①要坚持党的特殊利益与人民利益的统一
②有利于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③为基层群众自治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④能激发检察业务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来推进,并且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和方针,是我们党的一大创举,也是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一大法宝。这表明(  )
①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要求
②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的重要原因
③推进党的建设有利于党增强执政能力,成为国家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
④加强党的建设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根基,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提高党建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就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对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①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有机统一的
②科学执政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按照客观规律执好政、掌好权
③依法执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④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5年3月5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②人大代表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③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志,根据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
④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深圳市某科技界别的政协委员凭借专业知识,向广东省政协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规范发展,提升科技创新竞争力》的议案,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出一系列建设性意见,对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这一事例从侧面反映出( )
①政协委员聚焦发展难题,展现协商民主的显著成效
②政协委员作为民主党派成员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③政协通过不断创新协商民主渠道,全面提升履职效能
④人民政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党政决策的智囊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年来,西藏人权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西藏代表中,少数民族占68%;全区市级的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占89.2%。材料表明(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保障国家长治久安
②人权保障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
③西藏自治区通过行使自治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突出成就
④西藏各族人民享有平等参与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的政治权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习近平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加强理论思维,不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取得新成果,总结好、运用好党关于新时代加强法治建设的思想理论成果,更好指导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①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②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③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公正司法、带头守法
④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当前,社会快速发展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隐忧,增加了社会治理难度。我国融合“引礼入律、出礼入刑”的立法理念,将“仁爱孝悌”“克己忠恕”“守义谋利”等传统道德观念融入立法中,以更好消弭分歧、凝聚共识。这表明( )
①增强法律的道德底蕴能够助力法律成为人们的自觉遵循
②以法治体现传统道德理念能更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④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立法中能充分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某省明确提出,各级国家机关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重大决策需经合法性审查,不得以“红头文件”替代法律程序。同时,该省建立法律实施监督平台,要求司法机关定期公开典型案例。这表明( )
①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
②建设法治国家要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
③规范权力运行需完善法律实施和监督机制
④良法之治要求法律体系覆盖社会生活各方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办完一件事,还要再问问你有没有其他要办的”“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政府给我们投了1.25亿元”“各类补助和奖金,填报材料后一周内就一次性全部到账”……互联网上,很多企业家、创业者谈论着创业实践的亲身经历。政府“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逻辑在于( )
①缩减政府职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②优化机构设置,提升管理的精准性
③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政务服务效能 ④坚持求真务实,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5年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法学会会长陈文清在2025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启动仪式上强调:基层行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志愿者深入2800多个县市区,为近4亿人次开展普法活动,在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 )
①适应了社会治理法治化、规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有利于创新普法形式,健全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③有利于增进人民群众对法治的认可和信仰
④使尊法守法成为了全体公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以农耕为背景,启蒙于原始社会的自然崇拜,发轫于西周时期《易经》“天地人”学说,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各哲学流派。古代农民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下,“顺天时,量地利”,植五谷,养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有效地进行精耕细作,从而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 )
①哲学智慧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进步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
④哲学总体上探讨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2025年1月,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团队首次在距离地球超过16万公里的遥远太空发现了合声波,并给出非线性波动—粒子相互作用是这种合声波发生原因的理论解释,这打破了国际科学界持续70多年的关于合声波产生和传播机制的传统观点,提高了科学界在空间天气等方面的预测能力。材料表明( )
①合声波的存在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物质是运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科学家在上述研究中坚持可知论的方向
④合声波的发现印证了自然界的物质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尚意”是中国画的优秀传统、鲜明特色。中国画不崇尚完全真实地再现客观世界,更重视画面的意境、意蕴。山水画家表现自然美,更注重“畅写山水神情”、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与自然山水结合的“意蕴美”。苏轼曾在《东坡志林》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材料表明( )
①画家的情感需求是山水画“意蕴美”形成的物质载体
②中国画创作中的“意”是客观存在通过画家思维加工的产物
③山水画的意蕴美是画家主观情感与客观山水相统一的产物
④“尚意”创作风格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孔子认为“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强调“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孟子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荀子言:“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他们三人的观点都强调了( )
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一定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
②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③只有遵循自然规律,各种生命才能永续发展
④尊重客观规律是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和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主观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湘西泸溪县浦市镇青草村通过党建引领绘振兴,“湘西粮仓”焕新颜。该村围绕浦市镇党委政府安排部署,创新“支部书记抓全盘、三方力量包组包山头包区域、组长包户包人”的工作方法,通过院坝会、敲门行动、蹲山头、守危险水域、拦路口劝导等形式,全年零安全事故,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出组、看病不出村”。该村推行“党小组+产业”模式,26名党员每人结对5户示范户,通过支委带头、生产互助,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该村以美丽乡村“五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硬化)建设,重塑乡愁记忆,2024年新建停车场5处,硬化道路4条,整治龙虾田、印家坡环境,修复电排、渠道及溪坝等。这个素有“湘西粮仓”之称的传统村落,如今正以党建为舵、产业为帆、民生为锚,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知识,说明湘西泸溪县浦市镇青草村是如何通过党建引领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的。
材料二 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创新基层协商民主形式,打造“商量有章”协商议事平台。该平台由区政协牵头,组织政协委员、政府部门、社区代表、专家学者和居民代表共同参与,围绕老旧小区改造、停车难、社区养老等民生问题开展协商。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广泛征集意见,形成共识后推动政策落实。例如,在振兴街街道改造中,通过多次协商,最终采纳居民建议,增设便民超市和健身设施,获得群众好评。这一做法被《人民日报》报道,成为山东省基层协商民主的典范。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济南市槐荫区打造“商量有章”协商议事平台带来的积极影响。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于2025年4月30日正式颁布。该法出台过程如下:
2024年7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七项立法修法任务,其中就包括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
2024 年12 月 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由国务院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初次审议。会后,常委会法工委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共收到249位社会公众提出的574条意见和30封来信。
2025年2月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对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进行二次审议。按照立法法相关规定,草案二审后,常委会法工委还将进一步征求各方面意见,修改完善草案。
2025年4 月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自2025 年5 月20日施行。
材料二 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民营经济施以浓墨重彩,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一大看点。全国人大代表情牵民营企业;情系民营经济,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聚焦民营经济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过程是如何体现科学立法的。
(2)结合材料二,假如你是一名河北省人大代表,请你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这一主题,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谈谈该如何履职尽责。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某地紧盯特色产业用地需求,立足村域内资源特点,规范稳妥开展承包地流转,在土地细碎化治理的基础上,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规模化种植玉米、水稻、紫苏、瓜子等作物;深度挖掘山清水秀的生态潜力和红色资源,强化“文旅带农、农旅富农”举措,精心策划“春季踏青观花游、夏季避暑垂钓游、秋季摘果赏菊游、冬季嬉雪滑冰游”全季“旅游套餐”,形成集观光、农业体验、康养保健为一体的服务产业带,实现“吃住行游娱购养”全覆盖,以农彰旅,以旅兴文,农文旅互促,开启乡村旅游新模式,打造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样板。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该地是如何打造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样板的。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是一条贯彻新发展理念之路,也是一条增进民生福祉之路。提到新中国航空事业,人们不会忘记,1949年开国大典上的“不够就再飞一遍”;人们同样不会忘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6型71架军机组成空中梯队,飞越天安门广场上空,致敬百年大党。新时代10年,航空工业全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航空强国而不懈奋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坚定承接党中央决策部署,自觉担当起航空领域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国家队角色和使命,航空科技创新完成了从跟跑向并跑的整体跃升:以歼-20、歼-16、歼-15、歼-10C、轰-6K、空警-500、空警-200、运-20、攻击-11等为代表的新型战机,支持我军以空中力量为主体,构建起战役战术攻防体系,航空武器装备实现整体跨代;以AG600、“新舟”60、运-12F、“翼龙”无人机为代表的民机,构建了民机技术创新体系,建立民机产业体系,使我国的航空技术体系更加完善。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谈谈中国航空人是如何谱写航空强国新篇章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B C B B C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A A D C A
17.(1)①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该村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党建引领绘振兴。
②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该村推行党员结对示范户,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③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该村推行“党小组+产业”模式,通过支委带头、生产互助,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④坚持人民立场,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该村实施绿化、净化、美化、亮化、硬化“五化”工程,创建更加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有效解决群众出行问题,为推动乡村振兴添靓添彩。
(2)①槐荫区“商量有章”平台汇聚政协委员、政府、社区、专家、居民等多方主体,有利于拓宽民主参与渠道,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②通过“线上+线下”协商,广泛征集意见,有利于使决策更符合民意,提高公共政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③该平台推动政府与民众良性互动,有利于化解矛盾,增强社会共识,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④槐荫区的做法体现了我国“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协商民主特色,有利于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
18.(1)①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或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发挥了党在立法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②坚持民主立法,充分发扬民主,在立法起草过程中,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广泛凝聚共识。③坚持依法立法,遵循立法程序,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
(2)①密切联系群众,采取调研、访谈等方式,听取民营企业的心声与意见,做好人民利益的代言人。②依法行使提案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相关程序,向河北省人大提出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的相关议案。
19.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该地立足村域内资源特点,挖掘当地发展潜力,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策略,打造了乡村旅游新模式。
②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该地在正确的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做强做大特色产业,走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打造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样板。
20.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中国航空人牢记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认识到建设航空强国的使命,这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为航空事业发展明确方向。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中国航空人大力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坚定承接党中央决策部署,将精神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航空科技创新完成从跟跑向并跑的整体跃升,构建起战役战术攻防体系,完善航空技术体系等,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中国航空人在航空事业发展中,遵循航空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航空武器装备整体跨代,构建民机技术创新和产业体系,从而谱写航空强国新篇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