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项培优】名篇名句默写(含解析)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必刷卷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专项培优】名篇名句默写(含解析)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必刷卷统编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专项培优 名篇名句默写
一.默写(共15小题)
1.(2024秋 玉溪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四章》中,“   ,   ”两句阐明了知足的人和勤勉而行的人的特点。
(2)《屈原列传》指出,屈原所作《离骚》讥刺世事,“   ,   ”,没有不全部显现出来的。
(3)智者乐水,古人常咏唱河流。三国魏晋后,“黄河”二字见诸诗文,如“   ,   ”。
2.(2024秋 东莞市校级期末)名篇名句默写。
(1)孔子在《论语 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   ,   。
(2)在《论语 颜渊》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   ,   。
(3)《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是:“   ,   。”
3.(2024秋 新乡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过秦论》中,最能体现秦始皇守天下时防范之严的两句是“   ,   ”。
(2)李白《将进酒》中,用比兴手法显示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的两句是“   ,   ”两句,运用瑰丽的想象,以月宫中吴刚和。
(3)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   ”玉兔对乐声的痴迷侧面烘托了李凭的高超技艺。
4.(2024秋 滕州市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过秦论》中“   ,   ”表现了万里长城为中华儿女提供了坚固的防御,有效地威慑了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
(2)古之君子敬小慎微,重视“小”处,避免玩物丧志,如欧阳修《五代史 伶官传序》中的“   ,   ”。
(3)《燕歌行并序》中“   ,   ”体现了边塞阴惨的景色,烘托了残兵败卒凄凉的心境。
(4)《锦瑟》中“   ,   ”流露出诗人心底的嗔怨,这一嗔怨关联着他对青春年华的怀想。
5.(2024秋 东安区校级期末)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过秦论》中,作者将陈涉与九国进行多角度对比,其中写在武器装备方面对比的句子是“   ,   ”。
(2)《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之外,还有“   ,   ”,一针见血地指出小人当道,正直之士受排挤的社会现实。
(3)同样是描写塞外黄昏时的风景,王维的《使至塞上》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壮阔,而高适的《燕歌行》则是“   ,   ”的凄凉与悲壮。
6.(2024秋 大同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   ,   ”两句,可以理解为写梦中情形,也可以看成作者回忆当年的美好生活。
(2《过秦论》中贾谊用“   ,   ”突出了陈胜起义时装备简陋。
(3)小刚正在创作一部历史小说,其中一章写主人公以劣势兵力坚守孤城,战况惨烈至极。他可以选择“   ,   ”两句古诗作为本章的题目。
7.(2024秋 仓山区校级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   ,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2)陆游《书愤》中,通过今昔对比来抒发岁月蹉跎、壮志难酬之情的诗句是“   ,   ”。
(3)高适《燕歌行》中,描写前线军情紧急,敌军侵略的战火已经点燃的两句是“   ,   ”。
(4)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始皇北筑长城,击退匈奴,发挥了重要的威慑作用的句子是“   ,   ”。
(5)《李凭箜篌引》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   ,   。”
(6)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作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唐宋诗词中很多写到兰花,如“   ,   ”。
8.(2024秋 广东期末)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中写月光流转,照在思妇梳妆台的句子是“   ,   ”。
(2)欧阳修《五代史 伶官传序》中“   ,   ”的道理,是作者从唐庄宗先“劳苦以成功”、后“享乐而致败”的不同结果中总结出来的。
(3)音乐属于听觉艺术,用语言比较难以捕捉,因此,古代诗文在描写音乐时,经常把音乐化为可见的视觉形象。这样的诗句有很多,比如:“   ,   。”
9.(2024秋 湖北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   ”,就不能实行礼,不能运用乐;他还认为“   ”,因为士人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通过望月来表达思念之情;《春江花月夜》中的诗句“   ,   ”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3)陆游《书愤》中以列锦手法,用六个名词简洁巧妙地回忆当年两次与金兵作战的情形,表达作者渴望抗金杀敌的心情的两句诗是“   ,   ”。
10.(2024秋 合江县校级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语有云:“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老子》第二十四章中也用“   ,   ”两句从反面说明自大自夸之人难以取得长远成就。
(2)《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   ,   ”两句写词人与妻子梦中相见,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将感情推向高潮。
(3)“对写”法即从对面写来,着笔对方,婉曲含蓄地表达情感,在思想怀人主题的古代诗歌中经常使用,如“   ,   ”。
11.(2024秋 南山区校级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秦风 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盖一床被子的句子是“   ,   ”。
(2)苏轼以“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描写泛舟水上的情景,与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中“   ,   ”两句的描写非常相似。
(3)在古代,“乌鸦”常与宗庙祭祀、祖业社稷有着密切联系,如诗句“   ”,诗人也常用“乌鸦”意象来寄托内心愁思,如“   ”。
12.(2024秋 广州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在《论语》中,孔子指出,作为一个君子,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而应当“   ,   ”,才可算得上是热爱学习。
②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   ,   ”两句,上句写大弦高弹时清脆激越的声响,下句是写小弦幽咽和缓的曲调,
③苏轼《赤壁赋》中“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体现了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也有相似的句子,如“   ,   ”。
13.(2024秋 鄂尔多斯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的《离骚》中经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释:“   ,   ”。
(2)李商隐的《锦瑟》中“   ,   ”两句运用鲛人泪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而又无法实现的悲哀。
(3)陆游的《书愤》中追忆两次抗金胜利的诗句是:“   ,   ”。
14.(2024秋 迪庆州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中,作者用“   ,   ”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
(2)高适《燕歌行并序》中“   ,   ”两句揭露了军中将军和士兵苦乐不均、生死迥异的地位和待遇。
(3)古诗词中,“江”与“月”经常被搭配在一起营造独特的意境,比如:“   ,   ”。
15.(2024春 仁寿县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   ,   ”两句说的是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们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写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思念之人的两句是“   ,   ”。
(3)李白《将进酒》中,以曹植为例,表面上是在谈喝酒,实际上是表达了和曹植一样遭人排挤、有志难展的愤懑之情的两句是“   ,   ”。
期末专项培优 名篇名句默写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默写(共15小题)
1.(2024秋 玉溪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四章》中,“ 知足者富 , 强行者有志 ”两句阐明了知足的人和勤勉而行的人的特点。
(2)《屈原列传》指出,屈原所作《离骚》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 , 治乱之条贯 ”,没有不全部显现出来的。
(3)智者乐水,古人常咏唱河流。三国魏晋后,“黄河”二字见诸诗文,如“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 奔流到海不复回 ”。
【答案】(1)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2)明道德之广崇 治乱之条贯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重点字:富)
(2)明道德之广崇 治乱之条贯(重点字:崇)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重点字:复)
2.(2024秋 东莞市校级期末)名篇名句默写。
(1)孔子在《论语 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 君子食无求饱 , 居无求安 。
(2)在《论语 颜渊》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 一日克己复礼 , 天下归仁焉 。
(3)《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是:“ 鸿雁长飞光不度 , 鱼龙潜跃水成文 。”
【答案】(1)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2)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3)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解答】故答案为:
(1)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重点字:饱 )
(2)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重点字:焉)
(3)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重点字:跃)
3.(2024秋 新乡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过秦论》中,最能体现秦始皇守天下时防范之严的两句是“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2)李白《将进酒》中,用比兴手法显示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的两句是“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 奔流到海不复回 ”两句,运用瑰丽的想象,以月宫中吴刚和。
(3)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吴质不眠倚桂树 , 露脚斜飞湿寒兔 ”玉兔对乐声的痴迷侧面烘托了李凭的高超技艺。
【答案】(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3)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
【解答】故答案为:
(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重点字:弩)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重点字:奔)
(3)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重点字:脚)
4.(2024秋 滕州市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过秦论》中“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表现了万里长城为中华儿女提供了坚固的防御,有效地威慑了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
(2)古之君子敬小慎微,重视“小”处,避免玩物丧志,如欧阳修《五代史 伶官传序》中的“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3)《燕歌行并序》中“ 大漠穷秋塞草腓 , 孤城落日斗兵稀 ”体现了边塞阴惨的景色,烘托了残兵败卒凄凉的心境。
(4)《锦瑟》中“ 锦瑟无端五十弦 , 一弦一柱思华年 ”流露出诗人心底的嗔怨,这一嗔怨关联着他对青春年华的怀想。
【答案】(1)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4)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
【解答】故答案为:
(1)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重点字:报)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重点字:忽)
(3)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重点字:腓)
(4)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重点字:柱)
5.(2024秋 东安区校级期末)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过秦论》中,作者将陈涉与九国进行多角度对比,其中写在武器装备方面对比的句子是“ 锄耰棘矜 , 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
(2)《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之外,还有“ 邪曲之害公也 , 方正之不容也 ”,一针见血地指出小人当道,正直之士受排挤的社会现实。
(3)同样是描写塞外黄昏时的风景,王维的《使至塞上》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壮阔,而高适的《燕歌行》则是“ 大漠穷秋塞草腓 , 孤城落日斗兵稀 ”的凄凉与悲壮。
【答案】(1)锄耰棘矜 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2)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
(3)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锄耰棘矜 非铦于钩戟长铩也(重点字:耰)
(2)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重点字:邪)
(3)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重点字:腓)
6.(2024秋 大同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 小轩窗 , 正梳妆 ”两句,可以理解为写梦中情形,也可以看成作者回忆当年的美好生活。
(2《过秦论》中贾谊用“ 斩木为兵 , 揭竿为旗 ”突出了陈胜起义时装备简陋。
(3)小刚正在创作一部历史小说,其中一章写主人公以劣势兵力坚守孤城,战况惨烈至极。他可以选择“ 山川萧条极边土 , 胡骑凭陵杂风雨 ”两句古诗作为本章的题目。
【答案】(1)小轩窗 正梳妆
(2)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3)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排 孤城落日斗兵稀/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
【解答】故答案为:
(1)小轩窗 正梳妆(重点字:妆)
(2)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重点字:揭)
(3)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排 孤城落日斗兵稀/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重点字:萧)
7.(2024秋 仓山区校级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 邪曲之害公也 , 方正之不容也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2)陆游《书愤》中,通过今昔对比来抒发岁月蹉跎、壮志难酬之情的诗句是“ 塞上长城空自许 , 镜中衰鬓已先斑 ”。
(3)高适《燕歌行》中,描写前线军情紧急,敌军侵略的战火已经点燃的两句是“ 校尉羽书飞瀚海 , 单于猎火照狼山 ”。
(4)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始皇北筑长城,击退匈奴,发挥了重要的威慑作用的句子是“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
(5)《李凭箜篌引》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 昆山玉碎凤凰叫 , 芙蓉泣露香兰笑 。”
(6)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作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唐宋诗词中很多写到兰花,如“ 昆山玉碎凤凰叫 , 芙蓉泣露香兰笑 ”。
【答案】(1)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
(2)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3)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4)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5)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6)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重点字:邪)
(2)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重点字:衰、鬓)
(3)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重点字:尉、瀚)
(4)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重点字:怨)
(5)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重点字:碎)
(6)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重点字:芙、蓉)
8.(2024秋 广东期末)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中写月光流转,照在思妇梳妆台的句子是“ 可怜楼上月裴回 , 应照离人妆镜台 ”。
(2)欧阳修《五代史 伶官传序》中“ 忧劳可以兴国 , 逸豫可以亡身 ”的道理,是作者从唐庄宗先“劳苦以成功”、后“享乐而致败”的不同结果中总结出来的。
(3)音乐属于听觉艺术,用语言比较难以捕捉,因此,古代诗文在描写音乐时,经常把音乐化为可见的视觉形象。这样的诗句有很多,比如:“ 昆山玉碎凤凰叫 , 芙蓉泣露香兰笑 。”
【答案】(1)可怜楼上月裴回 应照离人妆镜台
(2)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3)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
【解答】故答案为:
(1)可怜楼上月裴回 应照离人妆镜台(重点字:裴)
(2)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重点字:豫)
(3)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重点字:露)
9.(2024秋 湖北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 人而不仁 ”,就不能实行礼,不能运用乐;他还认为“ 士不可以不弘毅 ”,因为士人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通过望月来表达思念之情;《春江花月夜》中的诗句“ 此时相望不相闻 , 愿逐月华流照君 ”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3)陆游《书愤》中以列锦手法,用六个名词简洁巧妙地回忆当年两次与金兵作战的情形,表达作者渴望抗金杀敌的心情的两句诗是“ 楼船夜雪瓜洲渡 , 铁马秋风大散关 ”。
【答案】(1)人而不仁 士不可以不弘毅
(2)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3)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情境式默写题一般都涉及正确理解文意及句子内涵,因此平时积累时要加强理解性记忆,弄清文章内容及句子内涵,切不可死记硬背。
【解答】故答案为:
(1)人而不仁 士不可以不弘毅(重点字:弘)
(2)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重点字:华)
(3)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重点字:洲)
10.(2024秋 合江县校级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语有云:“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老子》第二十四章中也用“ 自伐者无功 , 自矜者不长 ”两句从反面说明自大自夸之人难以取得长远成就。
(2)《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 相顾无言 , 惟有泪千行 ”两句写词人与妻子梦中相见,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将感情推向高潮。
(3)“对写”法即从对面写来,着笔对方,婉曲含蓄地表达情感,在思想怀人主题的古代诗歌中经常使用,如“ 遥知兄弟登高处 , 遍插茱萸少一人 ”。
【答案】(1)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2)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3)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重点字:伐、矜)
(2)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重点字:顾)
(3)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重点字:茱、萸)
11.(2024秋 南山区校级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秦风 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盖一床被子的句子是“ 岂曰无衣 , 与子同袍 ”。
(2)苏轼以“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描写泛舟水上的情景,与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中“ 玉鉴琼田三万顷 , 着我扁舟一叶 ”两句的描写非常相似。
(3)在古代,“乌鸦”常与宗庙祭祀、祖业社稷有着密切联系,如诗句“ 一片神鸦社鼓 ”,诗人也常用“乌鸦”意象来寄托内心愁思,如“ 枯藤老树昏鸦 ”。
【答案】(1)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2)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
(3)一片神鸦社鼓 枯藤老树昏鸦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重点字:袍)
(2)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重点字:鉴)
(3)一片神鸦社鼓 枯藤老树昏鸦(重点字:社)
12.(2024秋 广州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在《论语》中,孔子指出,作为一个君子,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而应当“ 敏于事而慎于言 , 就有道而正焉 ”,才可算得上是热爱学习。
②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 昆山玉碎凤凰叫 , 芙蓉泣露香兰笑 ”两句,上句写大弦高弹时清脆激越的声响,下句是写小弦幽咽和缓的曲调,
③苏轼《赤壁赋》中“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体现了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也有相似的句子,如“ 人生代代无穷已 , 江月年年望相似 ”。
【答案】①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②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③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解答】故答案为:
①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重点字:焉)
②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重点字:泣)
③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重点字:已 )
13.(2024秋 鄂尔多斯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的《离骚》中经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释:“ 其志洁 , 故其称物芳 ”。
(2)李商隐的《锦瑟》中“ 沧海月明珠有泪 , 蓝田日暖玉生烟 ”两句运用鲛人泪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而又无法实现的悲哀。
(3)陆游的《书愤》中追忆两次抗金胜利的诗句是:“ 楼船夜雪瓜洲渡 , 铁马秋风大散关 ”。
【答案】(1)其志洁 故其称物芳
(2)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3)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
【解答】故答案为:
(1)其志洁 故其称物芳(重点字:称)
(2)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重点字:暖)
(3)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重点字:洲)
14.(2024秋 迪庆州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中,作者用“ 信而见疑 , 忠而被谤 ”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
(2)高适《燕歌行并序》中“ 战士军前半死生 , 美人帐下犹歌舞 ”两句揭露了军中将军和士兵苦乐不均、生死迥异的地位和待遇。
(3)古诗词中,“江”与“月”经常被搭配在一起营造独特的意境,比如:“ 江畔何人初见月 , 江月何年初照人 ”。
【答案】(1)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2)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3)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
【解答】故答案为:
(1)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重点字:谤)
(2)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重点字:帐)
(3)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重点字:畔)
15.(2024春 仁寿县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 士不可以不弘毅 , 任重而道远 ”两句说的是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们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写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思念之人的两句是“ 此时相望不相闻 , 愿逐月华流照君 ”。
(3)李白《将进酒》中,以曹植为例,表面上是在谈喝酒,实际上是表达了和曹植一样遭人排挤、有志难展的愤懑之情的两句是“ 陈王昔时宴平乐 , 斗酒十千恣欢谑 ”。
【答案】(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2)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3)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
【解答】故答案为:
(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重点字:毅)
(2)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重点字:逐)
(3)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重点字:恣、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