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项培优】微写作(含解析)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必刷卷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专项培优】微写作(含解析)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必刷卷统编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专项培优 微写作
一.作文(共15小题)
1.(2024秋 宝坻区校级期末)微写作。
有的同学说,现在有了人工智能,想查什么文章只要上网一搜就能找到,我们何必还要背课文呢?请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2.(2024秋 朝阳区期末)微写作。
请以“别了”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抒发你对某人、某事或某物的感情。要求:语言生动,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3.(2024秋 朝阳区期末)微写作。
成长路上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告别,有的是短暂的,有的是永久的;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请描写一个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告别场景。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有细节。
4.(2024秋 河西区校级期末)微写作按要求作答。150字左右。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很多呈现出复杂性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美中有丑,恶里有善……就像著名的美学家王朝闻先生说的:“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欣赏这种复杂人物的同时,也促我们追问自己的性格,思考自己的走向。试选择《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举例简述其复杂性的表现及对你的启示。
5.(2024秋 朝阳区期末)微写作。
请简述下面《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部分邹忌劝说齐王的论述推理过程。要求:准确、完整,有条理。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6.(2024秋 西城区校级期末)按要求写作,150字左右。
某媒体报道中有这样一种观点:对将来选择理工科方向的学生,高考语文阅读更应考查的是在实用类文本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而不是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在该报道的讨论区写下留言,发表你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语言得体。
7.(2024秋 和平区期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请结合诸子散文单元所学,选择恰当的事例,阐释在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路上,仁人志士和社会主义建设者们是怎样传承文化基因,践行文化思想的。
要求:在(1)处正确书写你选择的思想学说(课文原句),然后以其为论点,选择恰当事例进行论述,叙议得当,逻辑严密,在(2)处形成不少于300字的语段。
8.(2024秋 西城区校级期末)春节马上就要到来,请代表学生会向全体师生写一段新春贺词。要求:情感真挚,语言得体。150字左右。
9.(2024秋 怀柔区期末)微写作。按要求写作。150字左右。我们阅读过很多文学经典著作,积累了适合自己的一些读书经验。请结合你读过的一部作品内容,在读书交流会上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要求:说出作品名称,语言简洁,条理清晰。
10.(2024秋 房山区期末)文学名著中常有一些能激励人进取或引人向善的人物。请从《边城》《红星照耀中国》《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大卫 科波菲尔》《复活》中选择一个人物,阐述他(她)如何激励人进取或引人向善。要求:写明作品和人物,言之有理。不超过150字。
11.(2024秋 丰台区期末)请以“明灯”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有形象。小诗不超过150 字,抒情文字150 字左右。
12.(2024秋 顺义区期末)学生会《悦读》刊物准备出一期“名著阅读推介”专刊,请你从自己读过的《呐喊》《平凡的世界》《红岩》《老人与海》中选择一本,以“一句话”推介的形式,介绍这本著作,吸引大家阅读;再写出推介理由。要求:结合作品,理由充分,语言流畅。150字左右。
13.(2024秋 贵溪市校级期末)应用文写作。
马上就要放寒假了,该买火车票回老家了,但不幸的是某中职学校计算机(2)班学生李二同学不慎丢失学生证,证号为180101。他急需到学校教务处补办一张学生证,但教务处须要班主任写一张证明。假如你是他的班主任张帅,请你在今天为他出具一份证明。
14.(2024秋 丰台区期末)微写作。
一年一度的校园话剧节到了,演出的剧目有《红楼梦》《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假如你是演员,导演要求你结合原著任意一段内容,分析某个人物的情感变化或心理变化,并抒发对这一角色的感情,你会选哪一段内容?请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简述这段内容并说明选它的理由。要求:人物任选,符合原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
15.(2024秋 平谷区期末)近几年,“吃播现象”引发人们特别关注。假吃、催吐、拼接镜头、后期剪辑,推出了众多的“大胃王”。请针对此现象,发表你的看法。要求:理由充分,条理清楚。不少于150字。
期末专项培优 微写作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作文(共15小题)
1.(2024秋 宝坻区校级期末)微写作。
有的同学说,现在有了人工智能,想查什么文章只要上网一搜就能找到,我们何必还要背课文呢?请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答案】见解答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题中同学的观点明显的是错误的,因此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批驳,即人工智能我们依然需要背诵课文。为什么需要背诵?接着可以讲讲背诵的好处和作用,如背诵是学习语文这门课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方法,如背诵可以培养语感、积累词汇、将知识内化于胸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等。
【解答】答案示例:
人工智能我们依然需要背诵课文。虽然想查什么文章只要上网一搜就能找到,但是背诵课文依然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背诵有诸多好处:背诵能培养我们的语感。语感有时就像唱歌,自己也说不出原因,但就是觉得这样唱或写舒服自然。背诵能积累沉淀词汇。学习语文比较费劲的同学,往往就是没有累积词汇没有自己的语言库,这样写作时任凭有再多的方法技巧都是无米之炊的空中楼阁。这些都不是人工智能能帮你形成的,所以我认为背诵课文必不可少,我们不是不要背,而应该多背。
2.(2024秋 朝阳区期末)微写作。
请以“别了”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抒发你对某人、某事或某物的感情。要求:语言生动,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答案】见解答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题干要求以“别了”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抒发对“某人、某事或某物的感情”,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别了”一题中自然含“事”,即对人、事、物的告别;要告别的对象可任由选择,如“朋友”“校园”“过去的一段时光”等。抒情时应着重表达美好的感受和离别时的恋恋不舍之情;如果是告别一件让人痛苦的往事,如“别了,生命的寒冬”等,则可体现出“别了”的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解答】
别了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顶着熟悉的梧桐清阴,望着操场上年轻的身影们,脑海便自然地浮现出这一句。我要告别的,又岂止是这一抹盎然绿意,那一园青春气息呢?那阳台拐角处的教室里,将坐满不再熟识的学生;那迸开裂纹的三尺讲台,再看不见班主任潇洒的身影;那与三楼窗外的梧桐叶对话的,又将换成谁人?别了,我的校园;别了,我的青春……
3.(2024秋 朝阳区期末)微写作。
成长路上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告别,有的是短暂的,有的是永久的;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请描写一个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告别场景。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有细节。
【答案】见解答。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微写作的掌握。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留下深刻印象的告别场景”,可以是“短暂”的,“永久”的,“主动的”,“被动的”,等等。需要学生回忆或者想象自己的生活经历,从而进行作答。
【解答】示例:
暑假快要结束,我就要回到父母身边继续读书,临别的那几天,外婆忙得好似陀螺,要给我带老家的特产,带我最喜欢的吃食……每顿都是自己喜欢吃的饭菜,饭桌上的外婆不谈离别,一筷子一筷子地给我夹菜,然后双手托着下巴,眉眼带笑,就这么看着我吃。
4.(2024秋 河西区校级期末)微写作按要求作答。150字左右。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很多呈现出复杂性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美中有丑,恶里有善……就像著名的美学家王朝闻先生说的:“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欣赏这种复杂人物的同时,也促我们追问自己的性格,思考自己的走向。试选择《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举例简述其复杂性的表现及对你的启示。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和微写作能力。微写作题型分为抒情类、描写类、观点类、想象类和实用类等。解答此类题,考生一要全面审清题意,把握材料表层义和“题外话”,立意又准又高;二内容上要观点明确、条理清晰,点面详略得当,杜绝废话;三要注意题材特征:描写要精彩传神、说明要清晰有条理;议论要有理有据;构思要结构完整。写作时,微写作一定要突出“我”的感受和思考。题目要求选择《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举例简述其复杂性的表现及对你的启示。《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大都性格复杂,例如贾宝玉,他出身不凡又聪明灵秀,是就贾氏家族寄予厚望的继承人,但是他偏偏叛逆,厌恶功名,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被压迫的女性。然后结合人物复杂的形象谈对自己的启示。
【解答】答案:
黛玉虽然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却也有热情大度的一面。她指导香菱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而且言简意赅,所以使香菱很快悟入门径,获得成功。她热情,富于同情心,不虚伪,不做作。这一性格特征给我的启示是: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这些无不捆绑了年轻人向往自由公平的脚步,这些腐朽的封建制度,才是造成她这一性格的原因。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努力追求幸福。
5.(2024秋 朝阳区期末)微写作。
请简述下面《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部分邹忌劝说齐王的论述推理过程。要求:准确、完整,有条理。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答案】见解答。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微写作的把握能力。仔细阅读选段,抓住“过程”二字逐步分析邹忌的论述推理,语言表述使用“首先”“其次”“然后”“最后”等词语,体现条理性。首先划分选文层次,梳理邹忌的劝说分为几个步骤。阅读选段可知,一二句为第一层,先说自己的私事,第三句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让齐威王从两事的相似之处受到启发,明白其中的道理。最后一句才明确地指出“王之蔽甚矣”。划分层次之后,按照论述的内容表述出邹忌推理的过程,最后可以总结指出使用什么论证方法。
【解答】示例:
邹忌先从自己的私事说起,叙述了妻、妾、客分别是因为“私”“畏”“求”而蒙蔽自己;然后从自己的生活小事推而至于治国大事,指出“宫妇”“朝廷之臣”“四境之内”也是因为“私”“畏”“求”而蒙蔽齐王;最后得出结论,邹忌认为齐王处于最有权势的地位,因而所受的蒙蔽也最深。整体来看,邹忌用类比推理、推己及人的方式讲出“王之蔽甚矣”的观点。
6.(2024秋 西城区校级期末)按要求写作,150字左右。
某媒体报道中有这样一种观点:对将来选择理工科方向的学生,高考语文阅读更应考查的是在实用类文本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而不是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在该报道的讨论区写下留言,发表你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语言得体。
【答案】见解答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这是一道议论类微写作题目。题目给出一种观点:对将来选择理工科方向的学生,高考语文阅读更应考查的是在实用类文本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而不是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也就是说,对于理工科学生,高考语文阅读应倾向于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那么,对于理工科学生,要不要学习和考查文学类作品,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这是本次写作的话题,考生要针对此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果认同此观点,可以从理工科的实用角度,谈高考考查应该区分选科的不同类学生的实际需求;如果不认同,可以从一个人长远发展的角度,谈文学作品阅读对一个人思维品质和意志品质等的影响。
【解答】理工科学生也需要提高文学素养。对于有理工科方向选择的学生来说,上大学选择的专业和将来从事的工作可能会偏向那些“专求实用之学”的领域,似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高低已经不重要了。然而,文学作品的阅读不只是能够传承民族文化,它更能从思想深处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品质和品鉴能力,理工科学生不只是进行研究,还要把研究成果表达出来,语言文字功夫更不能差。况且,生活不只是有数理化,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而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是提高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7.(2024秋 和平区期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请结合诸子散文单元所学,选择恰当的事例,阐释在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路上,仁人志士和社会主义建设者们是怎样传承文化基因,践行文化思想的。
要求:在(1)处正确书写你选择的思想学说(课文原句),然后以其为论点,选择恰当事例进行论述,叙议得当,逻辑严密,在(2)处形成不少于300字的语段。
【答案】见解答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题目要求结合诸子散文单元所学,选择恰当的事例,阐释在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路上,仁人志士和社会主义建设者们是怎样传承文化基因,践行文化思想的。需要考生熟悉掌握诸子散文单元的内容,并结合自己在“救国、兴国、富国、强国”方面的理解,以课文原句的形式提出观点,再选择恰当事例进行论述。比如,考生可以选择“《论语》十二章”中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作为观点,阐述我们要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然后围绕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时代命题,选择典型人物事例进行论述即可。
【解答】(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句儒家经典告诉我们要有远大的抱负、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为了实现变法图强,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慷慨就义。如今,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黄文秀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的青春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在中国不断发展壮大的路上,无数个“黄文秀”正在不同的岗位上,全心全意助力祖国发展壮大。也正是因为无数个“黄文秀”付出的汗水、泪水甚至血水,才有了今日祖国的盛况。今天的青年,就是明天的社会主体;今天的士子,就是明天的国家栋梁。历史期待的声音从古说到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8.(2024秋 西城区校级期末)春节马上就要到来,请代表学生会向全体师生写一段新春贺词。要求:情感真挚,语言得体。150字左右。
【答案】
新春贺词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在这新元肇启的美好时刻,学生会向全体师生致以最诚挚的节日问候和最美好的新年祝愿。驻足回顾这一年,我们的每一步都铿锵有力,这些都离不开学校、老师和同学们对我们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对所有关心、关注学生会的老师、同学们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同学们,回首过去,我们取得的成绩充实而丰硕,展望未来,我们仍需只争朝夕、勤勉奋进。最后,衷心地祝福我校的未来更加辉煌,祝愿全体师生新春快乐、阖家幸福!
学生会
X年X月X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微写作的题目虽然字数少,但考查考生快速成文的能力和文字水平,体现了对记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技巧具体运用能力的考查。
【解答】表达方式:叙述、抒情
关键词:新春贺词
写作对象:全体师生
写作要点:本题属于写贺词,既然是写新春贺词,新春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可以总结一下过去一年的收获,展望一下未来,并对大家表示祝福。
总结过去的收获,如“驻足回顾这一年,我们的每一步都铿锵有力”回首过去,我们取得的成绩“充实而丰硕”。
展望一下未来,如“展望未来,我们仍需只争朝夕、勤勉奋进”。
对大家的祝福,如“衷心地祝福我校的未来更加辉煌,祝愿全体师生新春快乐、阖家幸福”。
答案:
新春贺词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在这新元肇启的美好时刻,学生会向全体师生致以最诚挚的节日问候和最美好的新年祝愿。驻足回顾这一年,我们的每一步都铿锵有力,这些都离不开学校、老师和同学们对我们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对所有关心、关注学生会的老师、同学们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同学们,回首过去,我们取得的成绩充实而丰硕,展望未来,我们仍需只争朝夕、勤勉奋进。最后,衷心地祝福我校的未来更加辉煌,祝愿全体师生新春快乐、阖家幸福!
学生会
X年X月X日
9.(2024秋 怀柔区期末)微写作。按要求写作。150字左右。我们阅读过很多文学经典著作,积累了适合自己的一些读书经验。请结合你读过的一部作品内容,在读书交流会上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要求:说出作品名称,语言简洁,条理清晰。
【答案】见解答栏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微写作的题目虽然字数少,但考查考生快速成文的能力和文字水平,体现了对记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技巧具体运用能力的考查。
本题要求学生在读书交流会上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写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结合阅读过的文学经典著作来写;(2)积累适合自己的一些读书经验;(3)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
在表达的时候特别需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条理要清晰,同时还需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解答】大家好,今天我以《三国演义》为例给大家介绍一下读书经验。首先,要读懂名著,一定要了解作者以及小说的写作背景,这样有利于了解小说的内容和主题。其次,要学会找到小说情节发展的线索,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可以按照国家的不同,列出各国的主要战场及主要人物。最后,“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要真正读懂名著,还要反复揣摩,细细品味。
10.(2024秋 房山区期末)文学名著中常有一些能激励人进取或引人向善的人物。请从《边城》《红星照耀中国》《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大卫 科波菲尔》《复活》中选择一个人物,阐述他(她)如何激励人进取或引人向善。要求:写明作品和人物,言之有理。不超过150字。
【答案】见解答
【分析】本题考查微写作能力。文学名著中常有一些让人心生遗憾又给人启迪的人物,从中选择一个人物,阐述他(她)如何激励人进取或引人向善。要言之成理,注意字数不超过150字。比如我们可以选择《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桑迪亚哥。虽然与鲨鱼经过几轮的殊死搏斗最终也没能保全大马林鱼,结果不令人满意,在完成他那“生来要干”的使命中失败,但我们认为他最终是胜利了,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最终能达到怎样的高度。尽管气力与肉体被打败,但在此之前他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热情与激情,这就是海明威要赞扬的桑迪亚哥式的“硬汉”精神,这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我们可以选择《边城》中的翠翠。她与傩送这对互相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既没有海誓山盟、卿卿我我,也没有离经叛道的惊世骇俗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金钱和权势交易,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自然的男女之情,这种情感像阳光下的花朵一样,清新而健康。令人遗憾的是两个相爱的人最终没能在一起,傩送因为哥哥天宝客死他乡而心怀愧疚外出闯滩再也没有回来,只留下翠翠和黄狗孤独地生活。但翠翠和傩送的爱情令人羡慕,他们的爱情没有掺杂任何的东西,起于心动,起于那句“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这样的爱情相比较与现今的“物质爱情”非常难得。
【解答】我选择《老人与海》中的桑迪亚哥。他八十多天没有钓到一条鱼,仍不肯认输,而是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他一―地杀死前来掠食的鲨鱼,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作为武器。结果,大鱼仍难逃被鲨鱼吃光的命运,让人感到遗憾。虽然结果他失败了,但他在精神上胜利了。
11.(2024秋 丰台区期末)请以“明灯”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有形象。小诗不超过150 字,抒情文字150 字左右。
【答案】见解答
【分析】本题考查抒情类微写作能力。明灯,指明亮的灯;比喻指引人朝光明方向前进的人或事物。在很多的典故中都有明灯引路一词,明灯引路,一是指,前方有一盏明灯一样,引领我们走向前方;二是指,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老师,导师,师傅,朋友象明灯一样,指引着我们向前进,一直走在正确的方向。所以围绕明灯的字面含义和引申出来的含义,我们可以来以此为思考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解答】当我注视到父亲,发现他的眼睛湿湿的,眼泪正伴着雨水往下流,眼睛里充满了慈爱和焦急,我忘记了天在下雨,忘记了父亲的训斥,忘记了黑夜的恐怖,此时父亲的眼睛就如明灯,驱去了我心头的寒冷,照亮了我周围的黑暗。从那以后,每当我遇到挫折或烦心事,雨中父亲的眼睛犹如明灯出现在我面前……
12.(2024秋 顺义区期末)学生会《悦读》刊物准备出一期“名著阅读推介”专刊,请你从自己读过的《呐喊》《平凡的世界》《红岩》《老人与海》中选择一本,以“一句话”推介的形式,介绍这本著作,吸引大家阅读;再写出推介理由。要求:结合作品,理由充分,语言流畅。150字左右。
【答案】见解答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要达到推介的目的,必须要写明作品的作者、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精髓及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先用一句话对该作品作最为精要的推介,再写出推介的理由;分析时要注意立足文本,理由充分,条例清晰,表达要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还要注意字数的控制。如:《呐喊》:唤醒沉睡大地的一声春雷。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真实地描绘了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期间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先生是怎样试图唤醒沉睡的民众的?让我们一起来倾听这于无声处的春雷吧!《红岩》: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品质的诠释。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长篇小说《红岩》,诠释了共产党人和革命英雄的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英勇斗敌、舍己为人、从不畏惧的伟大精神;“晨星闪闪,迎接黎明”,这是新中国成立前的黎明,血染红岩,才有伟大的新中国,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品读《红岩》,缅怀英雄,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老人与海》:我们生来就不是要被打败的。美国作家海明威创作的《老人与海》,采用纵式结构、轮辐式的布局以及缓急相间的节奏,塑造了一个不可战胜的硬汉。“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它,可就是打不败它”,强大的精神激励、引人入胜的悬念、完美无憾的照应、电报试的语言,这部小说获评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精品,你值得拥有。
【解答】示例:《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路遥创作的这部全景式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通过书写普通小人物的艰难生存境遇,展现了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的美好心灵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这部小说所传达出的精神内涵,正是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传统的自觉继承,这在新时期作品中,实不多见,值得细细赏读。
13.(2024秋 贵溪市校级期末)应用文写作。
马上就要放寒假了,该买火车票回老家了,但不幸的是某中职学校计算机(2)班学生李二同学不慎丢失学生证,证号为180101。他急需到学校教务处补办一张学生证,但教务处须要班主任写一张证明。假如你是他的班主任张帅,请你在今天为他出具一份证明。
【答案】见解答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和微写作能力。微写作题型分为抒情类、描写类、观点类、想象类和实用类等。解答此类题,考生一要全面审清题意,把握材料表层义和“题外话”,立意又准又高;二内容上要观点明确、条理清晰,点面详略得当,杜绝废话;三要注意题材特征:描写要精彩传神、说明要清晰有条理;议论要有理有据;构思要结构完整。写作时,微写作一定要突出“我”的感受和思考。题目要求写一份证明。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写证明的方法和步骤。证明要根据对方要求的要点,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地写。首先在第一行居中写标题。第二行称谓要顶格写。正文部分,另起一行,空两格,要写清楚证明的事情。结尾部分,可接着正文写或者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上“特此证明”四个字。最后写上署名、日期。
【解答】
证明
尊敬的领导:
您好!李二同学是我们计算机(2)班学生,他的学生证证号为180101。特此证明。
班主任 张帅
2024年11月15日
14.(2024秋 丰台区期末)微写作。
一年一度的校园话剧节到了,演出的剧目有《红楼梦》《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假如你是演员,导演要求你结合原著任意一段内容,分析某个人物的情感变化或心理变化,并抒发对这一角色的感情,你会选哪一段内容?请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简述这段内容并说明选它的理由。要求:人物任选,符合原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
【答案】见解答
【分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兼微写作能力。解答这类题时,可从中选择自己最熟悉、印象最深的名著,和自己认为较容易的方面组织语言,同时应力求表达上简练流畅。经典名著总是令读者回味无穷的原因往往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情节发展。本题考生可以从人物性格特征、环境的描写、情节的设置等角度展开,如人物有什么样的品质,给你什么样的影响;环境的描写很有地方特色,令人向往,情节的设置一波三折,耐人寻味。注意字数要求,150字左右不可忽视,尽量别少于130字,别多于170字。若选择《老人与海》,可以这样概括并表达喜爱之情:这部小说的结尾部分写老人制服大马林鱼后,在返航途中又同鲨鱼进行惊险的搏斗,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虽然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但他不屈服于命运,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可敬可赞可叹。桑提亚哥形象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这样一个“硬汉子”形象,值得我通过角色塑造来感动并影响更多的人。
【解答】示例:我会选择《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本文描写林黛玉第一﹣次进入贾府的情景,借黛玉之眼来描写贾家的一千人等与贾府的建筑结构,房屋摆设,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全书进一步展开故事的精华之笔,从中可见黛玉的性格特点,我喜欢黛玉这个角色,她有着与生俱来的美貌和后天得到的才学,透过飘垂的秀发,清澈干净的眸间是脱俗的单纯。追名逐利的俗世间这株绛珠仙草,坚守清高孤傲的性格;她采集了天地间的美丽与灵气,孤芳自赏、特立独行、卓尔不群。
15.(2024秋 平谷区期末)近几年,“吃播现象”引发人们特别关注。假吃、催吐、拼接镜头、后期剪辑,推出了众多的“大胃王”。请针对此现象,发表你的看法。要求:理由充分,条理清楚。不少于150字。
【答案】见解答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材料选取引发人们特别关注的“吃播现象”作为话题。在吃播中,有一部分的吃播是分享一些比较美味的美食,经过主播的享用,会让人产生一种美好享受,但是有些主播就剑走偏锋,用奇葩的行为来娱乐大众,推出了众多的“大胃王”,假吃、催吐、拼接镜头、后期剪辑等怪招频出,极尽夸张宣传之能事,目的是博眼球,赢得点播量。这种现象影响极坏。考生可以从食物浪费的角度剖析,强调与我国积极开展的“光盘行动”极其不协调;可以从危害青少年的角度,探讨如何走出低俗化,涵养良好的社会风气;还可以分析自媒体时代直播从业者如何守住职业操守等问题。总之观点要明确,分析说理要透辟,注意字数的限制。
【解答】“大胃王”吃播现象产生的消极作用是明显的。首先是不利于社会节约风气的发扬光大,引发由浪费所带来的社会资源紧张。其次,非常不利于儿童节约品德的形成,甚至带坏一批成长中的青少年。我们反对吃播严重浪费粮食的现象,更多是从精神和健康层面出发,希望全社会形成珍惜节约粮食的风尚,“吃”是为了健康和享受,而不是为了糟蹋身体和获取打赏。我们要还“吃”以本来面目,这是全民健康的基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