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一、单选题1.2025年4月24日, 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5次载人飞行任务( )A.神舟十九号 B.神舟二十号 C.嫦娥七号 D.天问二号2.2025年5月25日,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卡塔尔多哈落幕。中国乒乓球队员 首次获得男单冠军,实现了世乒赛男单十一连冠( )A.丁俊晖 B.郑钦文 C.王楚钦 D.赵心童3.2025年2月21日,中航工业自主研制的国产载人飞艇“祥云”AS700电动型AS700D在湖北荆门成功完成科研首飞,这标志着中国 领域取得了绿色航空新装备的重大突破,开启了中国绿色航空新征程( )A.高空经济 B.绿色经济 C.低碳飞行 D.低空经济4.课堂上,同学们就“进入青春期,我们是否已经长大”开展辩论活动。以下是双方的观点论据,表述正确的是( )观点内容 观点论据正方观点:“我们还是孩子,各方面还不够成熟。” ①进入青春期,身体发育逐渐成熟,但心理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自我保护意识还不强。②进入青春期,我们能够恰当与异性交往,把握尺度、举止得体,正确处理朦胧情感。反方观点:“我们已经长大了,不应该再被当成孩子对待。” ③进入青春期,我们认知能力得到提高,自我意识不断增强。④进入青春期,我们的情绪反应强烈、波动大,缺乏情绪管理能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初中生小琳遇到下列情况,属于正确进行自我保护的是( )①勇于说“不”。网友要求发送隐私照片,她果断拒绝并拉黑对方②快速离开危险。发现邻居叔叔故意触碰隐私部位,立即跑开告知父母③勇于冒险。收到“您已中奖”的链接,认为“可能是机会”,点击查看④敢于尝试。同学邀请观看低俗色情视频,因“好奇”而答应一起观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5年6月19日,受强降雨影响,恩施一小区积水严重,居民出行受阻。90后市民杨浩驾驶自己的越野车往返40多次,接送群众数百人。有人评论:“车价50万,这一刻值49万”。对此,杨浩表示“这次家乡遭遇暴雨,我能伸手帮忙就会尽自己一份力”。他的事例告诉我们( )①往返40多次,解决居民出行受阻问题,是勇敢的救援行动——归属感②车价50万,这一刻值49万,是胜任更是赞誉——胜任感③主动接送受阻的群众,反映出尊重敬畏生命——敬畏感④这次家乡遭遇暴雨,我能伸手帮忙就会尽自己一份力,是主动担责——责任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张军桥医生是“感动潍坊人物”“山东好人”,他不仅在国内义务摆摊普及急救知识,还主动加入援非医疗队。2025年6月,他在坦桑尼亚海域为救落水民众不幸牺牲,年仅38岁,被很多人称为“最值得尊敬的中国医生”。他的事迹告诉我们( )①弘扬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②生命是脆弱的,面对危险时应优先保护他人③医者仁心跨越国界,世界因积极情感多一份美好④有仁心、讲仁爱是医生特有的思想理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航天员王杰,在训练中不断挑战自我,主动加练直到体能过关、动作规范,凭借自己努力成功进入太空。做踏踏实实的人、干实实在在的事是他的人生信条,也是载人航天精神最生动的注脚。他的事迹启示我们( )①要全力以赴,以期万众瞩目 ②要专注当下,积极行动③要找准定位,扬长避短 ④要踏实肯干,练就真本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中华诗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意蕴深远。以下诗句对应的蕴意错误的是( )序号 诗句 蕴意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自强不息,不折不挠②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坚定自信,好高骛远③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人贵自尊,知廉耻,懂是非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胸怀理想,实干进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丁婧雯在高考前视网膜脱落,坚持参加高考,并考入哈尔滨理工大学。刚入校时专业课成绩不理想,她向老师请教后,重新选择目标,开启新的奋斗之路。2025年5月底,大三的丁婧雯赴香港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她的事迹告诉我们要( )①自立自强,主动发掘自身力量,勇敢面对生活②不断调整人生目标,方能实现生命价值③坚持逆境不馁,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④自尊自爱,知廉耻、明事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中国青年始终以“国之大者”为坐标: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以技术突破扛起“科技报国”的时代重任,他说:“DeepSeek的‘深’,是深耕技术,更是深植人文。”技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深耕机器人领域,开拓了“中国智造”的星辰大海,他曾说:“我不相信这世上有不可能的事。”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做人做事要脚踏实地,在实践中探求真知②要坚持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做到尊重、顺应自然规律③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实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④“国之大者”始终秉持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思想,让人民过上富足生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2025中国餐饮浪费报告》显示,我国宴请剩菜率达38%,足够2亿人吃一天。到“十四五”末(2025年),我国可能出现1.3亿吨左右的粮食缺口,中国每年被损耗和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接近我国粮食总产量的6%。面对这种现象,青少年应该( )①强化监管,制止餐饮食品浪费 ②文明劝导,宣传勤俭节约美德③加强立法,严惩铺张浪费行为 ④珍惜粮食,自觉践行光盘行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潍坊某学校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划了“经典传承 童声演绎”主题活动。同学们通过情景短剧、角色扮演等形式,生动再现了《木兰替父从军》中巾帼孝亲的担当、《孔融让梨》中谦逊礼让的美德,以及《大禹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奉献精神。活动的开展( )①有利于弘扬和传承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②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③能够传承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④彰显了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能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近年来,校园暴力与学生欺凌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明确规定要重锤校园暴力与学生欺凌行为。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随着法律不断完善,我国已形成完备的保护青少年安全的法律体系②法律保障生活,我国用法治力量护佑青少年健康成长③青少年要勇于拿起法律的武器,做自己和他人安全的守护者④学生欺凌行为违反多部法律,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民法典颁布实施五年来,已嵌入国家治理与百姓生活的肌理。从捍卫人格尊严到促进家庭和谐,从加强产权保护到倡导诚信经营,从守护头顶安全到净化网络空间……最高人民法院官微开设“‘典’亮美好生活”专栏,推动民法典走进群众心里。下列案例能够进入这个专栏的是( )①楼上擅自改动房屋结构将厨房变成卫生间,张某向法院起诉要求限期改正②同学王某因在校园内乱扔垃圾,被学校记过处分③李某与赵某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后,卖方因房价上涨拒绝履行④周某因闯红灯被交警处以200元罚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七年级学生小刚参加了学校“摄影社团”,他用积攒的零花钱购买了一部数码相机,在社团活动中为同学们拍摄校园生活照片,以记录难忘瞬间。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照片中的同学对拍摄的照片有财产所有权②小刚作为摄影者对拍摄的照片享有著作权③小刚把照片私自授权某杂志社进行发表,行使了处分权④法律保护小刚的相机使用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对以下违法行为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序号 案件 违法类型① 某女子为催促朋友还钱,报警谎称朋友偷钱,被公安机关拘留5日。 行政违法② 朱某为捞取个人利益,私下将我国禁止出口的杂交水稻亲本种子提供给境外间谍情报机关。 刑事违法③ 涂某在居民楼内随意喷涂各类广告的电话号码,被警方依法罚款200元。 民事违法④ 朱某在学校操场捡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 行政违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小明的爷爷去世后留下一笔遗产,大家谈论起遗产继承问题。爸爸说:“我是长子,应该多分点。”姑姑说:“女儿也是继承人,应该平分。”叔叔说:“父亲生前最疼我儿子小平,应该留给他。”爷爷的弟弟说:“我也有继承权。”根据法律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爸爸作为长子,理应比其他子女多分遗产②爷爷生前最疼爱叔叔的儿子小平,小平可以代替叔叔继承遗产③爷爷的弟弟无权继承遗产④姑姑有和爸爸、叔叔平等的继承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从下列两则案例中可以看出( )案例一 程某遛狗未栓狗绳,将高某小腿咬伤。法院判决程某赔偿高某医疗、误工等费用。案例二 陈某为牟取非法利益,介绍他人收购走私入境的马来穿山甲(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法院判处陈某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①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②只要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③有期徒刑和罚金都属于刑罚的主刑④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下列古语与漫画给我们的警示一致的是( )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③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分析说明题21.分析生活情境,探究成长问题情境一 庞众望,从小家庭贫困,父亲精神分裂,母亲下肢残疾,常年卧床。童年里他踩着凳子做饭,捡废品换钱,手上划满伤口,也笑着安慰母亲:“我有力气”;初高中时,他边打零工边学习,以744分被清华大学录取;大学四年,他拒绝资助,依靠奖学金和家教完成学业,直博清华精密仪器系。生活中他热心帮助同学解决学习和生活难题,将300万专利收入全部捐献给公益组织。(1)从庞众望身上,你得到了哪些人生启迪?(至少三条)情境二 郭晶晶的超强内核:“弱者任情绪控制行为,强者让行动控制情绪,建立稳定的内核,人生才会越走越顺”;奥运冠军潘展乐:“你有表达愤怒的权利,但不要愤怒地表达,我有点记仇,但我不内耗”;董宇辉告诉我们:情绪稳定能力直接影响身边人和他相处的舒适度,情绪不稳定会给人带来痛苦。(2)从三人的观点中,你有哪些感悟和收获?(至少三条)22.运用民法典,维护合法权张某和李某是对门邻居。张某为监控自家门外情况,在入户门上安装了一款具有人脸识别技术、可自动拍摄并存储视频的可视门铃。李某找到张某,表示这款门铃正对着自家家门,感觉长期被监控,很不方便也不舒服,建议张某拆除。张某却说:“安装可视门铃是我的权利,你管不着!”并将录制的李某照片、日常的私密活动视频发到网上,进行污蔑谩骂。李某找张某理论,结果张某摔坏李某手机,并致其重伤住院。最终,李某向法院起诉,法院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的规定,要求张某立即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判处张某二年有期徒刑。该案件中张某侵犯了李某哪些权利?我们从中得到哪些警示?23.提高法律意识,远离违法犯罪某校初一(7)班同学们走进少年模拟法庭庭审(不公开)现场,听取了李某的犯罪过程及判决结果。请根据以下内容完成相关问题。节点1 李某曾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后因家庭关系紧张,在学校也经常被一些同学欺负,逐渐无心学习。 节点2 慢慢的,李某在社会上结交一些“朋友”,和他们一起抽烟、喝酒,旷课去网吧打游戏。 节点3 为筹钱打游戏,李某和这些“朋友”们向低年级的同学索要钱物,还去偷取使用中的国家电缆。 被告人(李某)最后陈述:我非常后悔,当初没有珍惜学习的机会,无视法律要求,希望法官给我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李某等人的行为侵犯他人权利,破坏社会秩序,其偷取电缆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且李某已年满14周岁,应追究刑事责任,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1)如时光倒流,李某在这三个节点上应如何做?节点 具体做法节点1节点2节点3(2)实践倡议。请你结合李某案例,以“严于律己,做守法公民”为主题写一封倡议书,号召同学们争做守法公民。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法律为我们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又规范约束着我们的行为,引导着我们系好人生每一粒纽扣。作为青少年在成长道路上应严于律己,争做守法公民,为此做如下倡议: ① 。 ② 。 ③ 。 …… ××× 2025年6月三、综合探究题24.赓续文化基因,厚植家国情怀潍坊市某校初一(1)班张杰同学喜欢阅读时文故事,以下是他搜集的生活故事和要闻摘录,请你研读并完成下面问题。【经典流传】管仲和鲍叔牙是好友,一起做生意时,管仲总是多拿一些钱。鲍叔牙认为管仲不是贪财,而是家里穷。后来管仲辅佐的公子纠失败,成为阶下囚,鲍叔牙却极力向齐桓公推荐管仲。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管仲为相,管仲也不负众望,辅佐齐桓公成就了霸业。 【德厚如光】1987年,74岁的白方礼为帮助因贫失学的孩子,重新蹬起三轮车,用自己的汗水和坚持,为贫困学生攒出学费。先后捐款35万元,帮助300多名学生圆了上学梦。【心系桑梓】潍坊某村主任倾其所有,带领村民组建了“村集体十企业十农户”的农业综合体,为村新修道路1200米,安装中国风路灯86盏,打造2处休闲公园…… 【兼济天下】面对世界共同挑战如气候变化、经济危机等问题,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不同国家之间的互相依赖和共同发展,提倡通过合作而非对抗来解决国际问题。(1)运用所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从上面任选三个时文典故,分析其蕴含的道理。(2)该校决定策划一个“传承核心思想理念做中华传统文化践行者”主题学习活动方案,请你参与其中,完成方案中的部分内容。传承核心思想理念做中华传统文化践行者活动目的 。活动形式(一种) 。活动步骤 。参考答案1.B2.C3.D4.B5.A6.D7.B8.C9.B10.A11.A12.D13.B14.C15.B16.C17.A18.D19.C20.B21.(1)①要勇于面对挫折,增强生命的韧性。②要自立自强,培养坚强的意志。③要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结合。(2)①情绪管理与自我控制的重要性:通过主动调节情绪,避免被情绪主导行为,可以提升自我控制能力,减少对他人的负面影响。②行动力与内核稳定的建立:通过持续的行动和目标导向,避免陷入情绪内耗,增强心理韧性,减少情绪波动,从而实现个人成长和目标达成。③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情绪稳定不仅是个人能力,更是社会交往中的重要素质。通过管理情绪,可以提升人际互动的和谐度,减少冲突,营造更健康的人际关系。22.张某的行为侵犯了李某的隐私权、名誉权、生命健康权和人格尊严权。启示:行使权力有界限,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违法行为将依法受到严惩;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23.(1) 积极与父母沟通,寻求老师的帮助 要慎重交友。杜绝不良行为 要增强法治观念,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2)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 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违法犯罪会对他人、社会和国家造成危害,我们要时刻警惕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那种认为自己年龄小与违法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干预、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规定,给我们划出了明确的是非界限24.(1)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体现了讲仁爱。白方礼的事迹体现了崇德向善。潍坊某村主任的事迹体现了重民本。(2)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主题班会 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各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展示。学生代表谈体会。班主任进行活动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