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习作:写观察日记图片导入蝴蝶月亮豆芽世间的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可很多变化并不是在一瞬间完成的,而是需要我们长期地观察和记录,才能发现其中的规律。爬山虎视频导入视频导入视频导入视频导入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很有趣?有没有印象深的事情?观察、记录了什么?是怎么观察的?汇报交流观察对象 时间 状态 颜色绿豆发芽 3月27日 将绿豆泡在杯子里,用潮湿的纱布盖住 绿豆的外壳是绿色的3月28日 绿豆没有动静3月29日 绿豆没有动静3月30日 绿豆开始膨胀 外壳颜色变浅4月1日 绿豆破皮露出小芽 小芽是乳白色的4月3日 小芽儿长到了1厘米左右 芽瓣是嫩黄色的4月5日 小芽儿又长,长了约3厘米 豆瓣的颜色变成黄绿色了绿豆芽的观察记录整理记录你能借助这份观察记录,说清楚绿豆的变化过程吗?根、茎叶在颜色、长度、大小上的细微变化说清楚。交流分享确定重点除了写清楚事物的变化,还可以写清楚观察时的想法和心情。交流分享1.绿豆露出了白白的小芽,像调皮的孩子探出了头,正在张望着外面的世界。2.看到这些小不点儿,心里喜滋滋的。3.绿豆的小脑袋尖长出了兔子一样的耳朵。4.牙瓣撑破了薄薄的衣裳。梳理日记(1)整理自己的观察记录(2)完成一篇观察日记。注意观察日记的格式。“观察细致”“内容准确”“表达清楚”总结拓展写好观察日记要细致观察,还要将内容写准确,表达要清楚,课下请同学们继续完成你的《观察日记》。(1)为了让别人看清楚观察过程,日记中要交代观察时间。如“经过三天的等待”“漫长的一周过去了”(2)可以用上表示顺序的词语,“刚才”“之前”“然后”等,把观察过程衔接起来(3)如果附上图画或者照片,让观察日记更丰富。写作小窍门观察要全面,要调动多种感官,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描写。眼睛看到什么?耳朵听到什么?手可以摸到什么?鼻子可以闻到什么?舌头是否可以尝到什么?学会观察0写作指导要注意观察顺序,使作文条理清晰。时间顺序:早上、中午、晚上……空间顺序:由远及近 由上到下……学会观察0它的茎很特别,刚长出来的时候是黄绿色的,慢慢地就变成了浅绿色,最后变成深绿色。这些茎就像一根根绿色的吸管,不停地从土壤里汲取营养。有的茎挺着笔直的腰杆子,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有的茎微微弯着腰从一旁探出来,生怕别人看不到它;还有的茎向旁边斜出去,风姿绰约。巧用修辞写生动用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茎的三种不同形态,观察仔细,生动具体。0第二步:做好观察记录方法引领好开头1.昨天,学校召开了观察大自然的动员会,大家可感兴趣了。有的同学想观察的是“昆虫界的歌手”——蟋蟀,有的同学想观察的是“昆虫的近亲”——蜘蛛,还有的同学想观察的是“除害虫能手”——蜻蜓……我打算观察一种微不足道的小生物——蚂蚁。好结尾1.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散,搬米难。”今天,我通过对蚂蚁们劳动过程的观察,才真正明白了这句话的深刻道理。是啊,蚂蚁的这种团结互助、坚韧不拔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2.通过这几天的观察,我见证了豆子长成豆芽的过程。我们身边有许多奇妙的事物,只要我们肯停下脚步,耐心观察,就能发现其中的乐趣。观察蚂蚁回家过程的日记4 月 6 日 星期六 晴昨天,学校召开了观察大自然的动员会,我打算观察一种微不足道的小生物——蚂蚁。蚂蚁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因为我早已对它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曾经听人说:蚂蚁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只要在沿途景物不变的情况下,都能准确无误地找到家。这样的结论一直让我心存疑惑,心想:不可能吧!小小的蚂蚁居然有如此能力?正好让我来一探究竟。习作例文一大清早,我便在小区里找到了一群蚂蚁,把其中的一只用纸板隔开,发现那只被隔开的蚂蚁到处乱爬,忽而向前爬,忽而向后爬,忽而向左爬,又忽而向右爬,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只见它的触角上下摇动,不停地寻找同伴的气味,仿佛在说:“喂!同伴们!你们去哪里了?”我静静地在一旁观察,屏住呼吸,生怕自己的喘气声会影响到它。突然,它像着了魔似的,左一拐,右一转,嘿,它竟然绕过了纸板,选择了和其他蚂蚁一样的路,顺利地返回了家。“这难道就是蚂蚁特殊的记忆力在指引它?”我不禁这样想。习作例文4 月 7 日 星期日 晴昨天的实验还不能完全说服我,今天我打算给蚂蚁们出个更加艰难的考验。我先把一些尘土撒在蚂蚁的周围,使它闻不到同伴的气味。接着用一个玻璃瓶把小蚂蚁装了进去。我拿着玻璃瓶走到两米开外的地方。这只蚂蚁和之前的那只蚂蚁一样,四处晃悠,后来竟兜起了圈子。小蚂蚁的触须慢慢地晃动,渐渐停了下来,好像放弃了,又慢悠悠地前后移动。习作例文习作例文我饶有兴趣地继续观察,想看看它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忽然它猛地向前爬去,钻进了草丛。我赶忙迅速扒开草丛,追寻它的身影,没想到,这小小的蚂蚁速度非常快,一溜烟的工夫便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猜测它应该是找不着家了,因为它走的方向和蚂蚁洞的方向完全相反。于是我站起身来,回家了。4 月 8 日 星期一 晴通过前两天的实验和调查的资料,我明白了蚂蚁并不是有辨识方向的超能力,它们是会在路途中排放出一种激素,回家时,用触角嗅到这种激素所散发出来的味道而识路的。如果堵住道路,它们仍能根据气味回到自己的家。如果切断了气味,即使在沿途风景不变的情况下,蚂蚁也识不了路,找不到同伴,回不到自己的家。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奇妙的发现,但对于大自然的了解和科学知识的获取不能只是道听途说,还得靠自己的亲身探索和实践。习作例文观察绿豆发芽过程的日记2018 年9 月19 日 星期三 晴今天上午我们学完叶圣陶老先生的作品《爬山虎的脚》,学完后,老师叫我们回家泡点绿豆,每天观察绿豆的生长过程。我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让妈妈给我准备一些绿豆,妈妈拿了十几颗给我,问:“要这么多绿豆干什么?”我回答说:“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任务,泡绿豆写观察日记呢!”习作例文我先把十颗绿豆放在一个透明的杯子里,因为透明的杯子更容易观察绿豆的成长过程。然后,我在杯子里倒了一点水,妈妈告诉我,水刚好浸过绿豆,让绿豆保持湿润就可以了。最后,我还在杯子上盖了一块厚布。希望我的绿豆健康成长,能够快点发出小芽!2018 年9 月21 日 星期五 晴清晨,当第一声鸟叫透过绿色的窗帘传入我的耳中时,我突然想起了我的绿豆。我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去看我的绿豆发芽了没。我给绿豆换过水,突然发现有三颗绿豆伸出了嫩嫩的“小手”,像一个个小烟斗一样,我兴奋极了!仔细看看其他绿豆,它们的肚子鼓得圆圆的,有几颗绿豆不小心都把衣服撑破了,好玩极了! 妈妈对我说:“要按时换水呀!”我调皮地说:“是,妈妈大人。”我话音刚落,妈妈就大笑起来。这些小绿豆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似乎长得更快了。2018 年9 月22 日 星期六 晴第三天到了,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要看看绿豆变成什么样子了,我把给绿豆盖的“被子”掀起来一看,绿豆芽变成长长的了。这次不像小烟斗,像小蝌蚪了,因为它的“尾巴”又长长了。长长了的芽在它们的“妈妈”的怀抱里慢慢生长。可是,调皮的芽宝宝把它们的妈妈搞得多么痛苦——肚子都开了,但是我想:绿豆妈妈肯定会很开心,因为芽宝宝又长大了。观察植物,要观察它的干、茎、叶等各部分的特点;要用眼睛仔细观察它的花、茎、叶、枝,对这株植物的各个部分的形状、颜色、姿态作全面的了解。还可用鼻子闻一闻花散发出来的香味。“写观察日记”要求在一段时间内,围绕观察对象,把观察对象发生的变化,用几则日记描写出来。几则日记内容要衔接,事情要完整。本次习作培养我们对事物的观察兴趣和认真持久地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和认知能力。习作要求思路导航接着拟好题目,围绕同一个观察内容来写,时间要有连续性,内容之间的衔接要紧密。用连续日记的格式来写观察中的发现。首先写作的内容可以选择种植花草果木、饲养小动物、观察气候变化、做科学小实验。首先写作的内容可以选择种植花草果木、饲养小动物、观察气候变化、做科学小实验。课堂小结连续观察细心观察及时记录贵在坚持请你也来写写观察日记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