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本试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部(每小题1分,共15分)1. 《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是我国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制定的战略性文件。依据文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社区助餐——适量摄入含碘食物有助于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B. 健身运动——适量运动,戒烟戒酒,积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C. 定期体检——通过检测血液中激素含量推测疾病产生的原因D. 康复理疗——针对性平衡训练改善大脑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2. 2025年春节,泸州市“山河明月 醉酒城”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与。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开街仪式现场游客非常激动,心跳加快,这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结果B. 舞龙舞狮表演、民俗表演等节目精彩纷呈,表演者随着音乐舞动属于复杂反射C. 游客在吃喝玩乐的同时,身体里的激素也会发生变化,饭后体内胰岛素会大量减少D. 游玩结束后禁止游客酒后驾车,因为酒精会麻醉人的大脑,使人反应变慢3. 全飞秒近视手术,是利用飞秒激光削掉一部分角膜基质层,再通过一个2mm左右的微小切口将之取出(如下图),从而改变角膜曲率,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某同学通过该技术矫正了视力,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手术前,该同学看不清远处物体是因为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B. 角膜是无色透明的,属于眼球结构中的外膜,利于光线通过C. 高度近视和角膜基质层薄的患者不适合做该手术D. 手术后,该同学的晶状体曲度没有发生改变4. 周末小阳在家做饭,炒菜时不小心被热油溅到手臂,他立刻做出躲闪动作。下列对这一反射活动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 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是手臂皮肤中的感觉神经末梢B. 神经冲动沿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的途径传导C. 这个反射活动必须经大脑皮层的参与D. 若小阳的脊髓受损,可能无法完成这个反射5. 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婴,身高不足五尺(约1.3米左右),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外交才能著称于世。小个子晏婴在幼年时缺少的激素是( )A. 雄性激素 B. 生长激素 C. 甲状腺激素 D. 肾上腺素6. 单核增生李斯特菌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细菌,以死亡的和正在腐烂的有机物为食,它是一种使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主要通过饮食传染,对温度的耐受范围大,4℃下仍然可以存活并繁殖。单核增生李斯特菌通常在过期速食、黄油、冻肉、奶酪等上面蔓延滋长。人体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对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感染了单核增生李斯特菌而患病的人可以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B. 勤洗手,保持厨房和冰箱卫生属于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C. 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抵御病原体,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D. 因感染了单核增生李斯特菌而患病的人属于病原体,单核增生李斯特菌是传染源7. 春季是花粉过敏的高发期,患者易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症状。专家解释这与城市广泛种植的杨树、柳树等风媒植物在春季产生大量颗粒细小花粉并随风飘散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喷嚏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属于简单反射B. 易花粉过敏人群可采取出门戴口罩减少花粉吸入C. 皮肤和黏膜能阻挡部分花粉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D. 花粉相当于抗体,进人体会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8. 近年来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下列关于人体健康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是身体识别和排除抗原异物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但免疫功能过强或过弱都会引起人体生理功能的紊乱B. 疫苗是用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C. 观察病毒必须借助于电子显微镜,病毒也有有利的一面,比如某些病毒可以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某些昆虫病毒可以防治森林害虫D. 日常生活中被生锈的铁钉扎伤后容易感染破伤风,这时候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一种动物血清蛋白),从人体免疫的角度分析,注射的破伤风抗毒素是一种抗原9. 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触电、溺水、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下列所采取的急救措施错误的是( )A. 图1中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部位是①B. 图2是触摸颈动脉搏动的情况,可以判定心跳是否存在C. 图3表示对病人进行急救前的做法,是为了畅通呼吸道D. 图4是心肺复苏,乙先做30次心脏按压,甲再做2次人工呼吸,交替反复进行10. 某实验小组分别探究了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和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对该结果描述正确的是( )A. 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升高而加快B. 水蚤心率随烟草浸出液浓度升高而降低C. 酒精浓度较低时对水蚤心率有促进作用,浓度稍高时对水蚤心率有抑制作用D. 烟草浸出液和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相同11. 将清水洗后的手掌放在无菌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盖好培养皿后培养一段时间,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培养皿中能观察到的是菌落B. 培养基可以为细菌或真菌提供有机物C. 用清水洗手可以完全洗去手上的微生物D. 菌落形状不同说明手上的微生物不止一种12. 我们要珍爱生命,健康生活。下列关于健康地生活的认识或做法错误的是( )A.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B. 左氧氟沙星是常用抗生素,经常发生咽喉感染的同学可以适当多买几盒备用。C. 毒品损害人的大脑和心脏,对健康危害很大,青少年应该远离毒品D. 心情焦虑或抑郁时,可通过找人倾诉、听音乐、打球、散步等来缓解情绪13. 关于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细菌和真菌作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大自然B. 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如小麦叶锈病和玉米瘤黑粉病都是由细菌引起的C. 固氮的根瘤菌与大豆共生,相互依赖,彼此有利D. 人体肠道中的大肠杆菌,能够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对身体有益14. 酸雨属于空气污染,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B. 酸雨是工厂排放的烟雾造成的,与机动车排放尾气无关C. 酸雨会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植物死亡D. 酸雨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影响植物吸收15.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不损害经济效益前提下,人类可开发清洁能源和治理环境污染B. 营养丰富的水体中,绿藻大量繁殖会使水质恶化,危害水生动物C. 纸类废弃物富含纤维素等有机物,可以回收处理后再利用D. 人类的开荒造田、滥捕野生动物等外力因素会破坏生态平衡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5分)16. 中学生体质测试对了解同学们自身健康水平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图一是人体神经系统与其所调节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二是某同学制作的可调节的眼球成像模型。(说明:注射器向水透镜内注水,曲度变大:向外抽水,曲度变小)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仰卧起坐测试中,同学们听到口令后开始进行动作,这种应答性反应过程属于_____反射。(2)引体向上测试时,监考员观察完学生的动作状况后,接着低头在记录册上做好相关记录。这一过程中眼球内5曲度的变化是_____,最终在[ ]_____形成视觉。(3)进行长跑测试时,发令员的枪声引起的振动传到内耳,刺激[ ]_____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最终在大脑皮层形成听觉。跑步过程中,同学们的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调节该过程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4)测试过程中某同学手指划伤,请写出痛觉产生的传导途径_____(用字母,数字和箭头表示)。(5)图二中模拟远眺过程时,“F光源”适当左移,此时光屏上物像变模糊。如果不改变水透镜的曲度,可以在“F光源”与水透镜之间安装_____填(“凹透”或“凸透”)镜进行调节。17. 冬春季节,支原体肺炎和甲型H1N1流感容易在人群中频发。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查阅资料,了解这两种疾病的产生机理及防治措施。结合所学,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支原体是目前发现最小的、最简单的原核生物,没有细胞壁。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资料二:甲型H1N1流感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头疼、咳嗽等症状,严重者可伴随胸闷、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需及时就医治疗。资料三:青霉素是从青霉菌中提取的抗生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主要通过阻止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膨胀、破裂和融化,从而杀死细菌。(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等都属于_____ 。从免疫学角度分析,甲型H1N流感病毒属于__________,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这是第_____ 道防线起作用。(2)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对病毒进行分类,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_____ ;经查阅发现甲流患者早期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是由于人体呼吸道黏膜对进入体内的甲型流感病毒的防御导致的,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 免疫。(3)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______ ,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4)感染支原体肺炎和流感,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治疗。其中支原体感染,不能利用青霉素进行治疗,理由是_____ 。18.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也是增加患胃癌风险的因素之一。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1中,从细胞结构上看,幽门螺杆菌与人体细胞结构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主要通过______的方式进行繁殖。(2)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饮食传播,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在胃酸中生存的细菌,它与人类的关系是______(填“寄生”或“共生”)。(3)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如图2,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三联疗法”的药物之一。患者购买药物时,需不需要医生的处方 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4)为探究乳铁蛋白在临床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方面的作用,研究人员继续开展相关实验。分别用不同药物对若干胃内感染小鼠连续灌胃7.天后,检验小鼠体内白细胞介素-8的含量(小鼠体内白细胞介素8的含量越高,幽门螺杆菌对胃黏膜的损伤越大),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 不同药物 白细胞介素-8/(pg/m3)I 生理盐水 503.38Ⅱ 乳铁蛋白 107.95Ⅲ 三联疗法 25.84Ⅳ 乳铁蛋白+三联疗法 22.58结果说明:单独使用乳铁蛋白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同时使用______对于幽门螺杆菌病的治疗效果更好。(5)阻断幽门螺杆菌感染家庭聚集性传播的有效措施有很多,例如,①餐具定期高温消毒.②使用公勺公筷,③家庭成员检测结果为阳性者与患者同时隔离治疗,等等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看,①③分别属于______。19. 下图为一些微生物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生物E没有细胞结构,由_______构成,不能独立生活,需要________在其他生物细胞中,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2)图中B类生物中,有的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_______增厚,形成休眠体_______,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3)“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诗句中酿酒所需的微生物是图中的_______(填字母)诗句中的“绿蚁”指的是酿酒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形成的泡沫,这种气体是_______。(4)某同学发现家里贮藏橘子长了很多青绿色的毛,推测可能是上图中C生长和繁殖引起的,它靠________深入橘子内吸收有机物。20. 酸奶因其独特的风味及丰富的营养倍受人们喜爱。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制作酸奶的条件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第一步:将新鲜牛奶倒入洁净的烧杯,加入适量的蔗糖(约占牛奶总量的10%),加热煮沸4-5分钟,将广口瓶洗净并浸泡在水中,用水加热煮沸5分钟。第二步:当牛奶自然冷却到40℃左右时,按照1:5的比例将准备好的酸奶加入牛奶中;充分摇匀并测定奶的酸碱度。第三步:将烧杯中的奶平均分成三份,装满三只广口瓶。①号和②号广口瓶盖上瓶盖密封,③号广口瓶不盖瓶盖(如图所示)。第四步:将①号广口瓶放置于0℃-5℃的环境中,②号和③号广口瓶放置于30℃-35℃的环境中。4-6小时后,观察瓶内奶的变化,并测定各瓶中奶的酸碱度。请根据以上探究实验设计,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该实验设计探究的问题是:制作酸奶是否需要_______和______?(2)①号瓶和②号瓶对照,变量是______。(3)①号瓶和③号瓶_____(选填“能”或“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原因是______。(4)若最终只在②号瓶中成功获得酸奶,则②号瓶和③号瓶对照可得的结论是______。(5)牛奶加热煮沸、广口瓶等实验器材清洗并进行加热处理的目的是______,以免影响实验效果。(6)向牛奶中按比例加入酸奶属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______步骤;牛奶煮沸后需要自然冷却到40℃左右时,再加入准备好的酸奶,这是因为温度过高容易_______。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本试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部(每小题1分,共15分)【1题答案】【答案】D【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A【4题答案】【答案】C【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A【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D【9题答案】【答案】A【10题答案】【答案】C【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B【14题答案】【答案】B【15题答案】【答案】A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5分)【16题答案】【答案】(1)条件##复杂(2) ①. 由小变大(变大) ②. f大脑皮层(3) ①. ⑤耳蜗 ②. 脑干(4)a→b→c→⑥→f(5)凹透【17题答案】【答案】(1) ①. 病原体 ②. 抗原 ③. 三(2) ①. 动物病毒 ②. 非特异性(3)遗传信息 (4)支原体没有细胞壁,(青霉素主要通过阻止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膨胀、破裂和融化,从而杀死细菌)【18题答案】【答案】(1) ①.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②. 分裂(2)寄生 (3) ①. 需要 ②. 该药为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4)三联疗法(和乳铁蛋白)(5)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19题答案】【答案】(1) ①.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②. 寄生(2) ①. 细胞壁 ②. 芽孢(3) ①. D ②. 二氧化碳(4)营养菌丝【20题答案】【答案】(1) ①. 适宜的温度 ②. 空气(2)温度 (3) ①. 不能 ②. 变量不唯一(4)空气抑制酸奶的形成##制作酸奶需要无空气(5)去除杂菌 (6) ①. 接种 ②. 杀死乳酸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