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秦皇岛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Mg—24 Fe—56 Cu—64 Zn—65 Ba—13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涉及亚洲、欧洲和非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下列各成员国的特色贸易商品中主要成分属于糖类的是A. 泰国大米 B. 中国玛瑙C. 新西兰奶粉 D. 巴基斯坦骆驼皮灯2.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A. B.C. D.3.化学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铵态氮肥不可以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B. 合金的熔点高于成分金属C. 一般用纯铝制造机器零件D. 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金属钠4.化学学科需要借助化学语言来描述。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B. 的电子式:C. 新戊烷的结构简式:D. 乙烯的实验式为5.有些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是一种酸性氧化物,所以不和任何酸反应B. 高温下,工业制硅的反应方程式为C.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D. 太阳能发电板的主要材料是6.反应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 ②③ ④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 ④<③=②<①B. ④>③>②>①C. ④>③=②>①D. ①>②>③>④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活化分子百分数B. 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加快C.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D. 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塑料、纤维和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B. 聚氯乙烯可制成薄膜、软管等,其单体是C. 与互为同系物D. 合成顺丁橡胶9.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 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B. 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C. 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促进分解D. 密闭烧瓶内的和的混合气体,受热后颜色加深10.已知:的。化学键键能/ 946 283其中相关的键能数据如右表所示,则的值为A. 471 B. 157 C. 138 D. 75611.利用物质类别及化合价推测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硫的“价类”二维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通入溶液中可得到B. 在足量的中燃烧得到C. 与可以反应生成D. 与的浓溶液可以反应生成1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判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有关B. 若某反应的,,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C. 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D.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焓变,改变反应的自发性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加水稀释,则减小B. 溶液,升高温度,不变,但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 溶液的,则为弱电解质D. 的浓度越大,的电离程度越大14.是工业制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其他条件不变,使用催化剂能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的平衡转化率B.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但的平衡转化率降低C. 其他条件不变,通入过量空气能提高的平衡转化率,但化学平衡常数不变D.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能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的平衡转化率,但成本增加15.已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为速率常数),其反应历程如下:① 慢② 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速率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反应①B. 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C. 、增大相同的倍数,对总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相同D. 升高温度,可提高反应(1),(2)的速率16.(Chem.sci.)报道麻生明院士成功合成某种非天然活性化合物(结构如下图)。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 分子式为B. 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所有氢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 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7种17.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在不同温度及压强下,混合气体中的质量分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18.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平衡时测得的浓度为,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平衡时,测得的浓度降低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的转化率增大D. 的体积分数下降19.工业上可通过甲醇羰基化法制取甲酸甲酯:,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投入等物质的量和,测得相同时间内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增大压强甲醇转化率增大B. 点反应速率C. 平衡常数D. 生产时反应温度控制在为宜20.室温下利用溶液和酸性溶液的反应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方案如下,已知:编号 所加试剂及用量/mL 反应完成所需时间/min1 3.0 3.0 2.0 3.82 2.0 3.0 3.0 2.0 4.93 1.0 4.0 3.0 2.0 6.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可以通过测定从混合溶液开始到溶液褪色的时间来计算反应速率B. 实验编号1中C. 上述实验可以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D. 实验编号3的平均反应速率21.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得到的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A 相同温度下,将2粒大小相同的金属钠分别投入等体积的乙醇、乙酸中,钠与乙醇反应比乙酸反应产生气体快 乙醇分子中的O—H比乙酸中的更活泼B 向盛有某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 将溶液与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滴入几滴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溶液与溶液的反应为可逆反应D 向盛有某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A. A B. B C. C D. D22.利用反应设计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既能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电极B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 当有被处理时,外电路中通过电子C. 电池工作时,从右向左迁移D. 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56分)23.(共14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并探究其性质。(1)试管a中试剂的加入顺序为①______(填名称,下同)、②______、③冰醋酸。(每空1分)(2)若加热试管a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添加沸石,正确的处理方法为 ______。(3)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4)试管b中导管末端未浸入饱和溶液中,目的是防止倒吸,以下装置能达到相同目的的有 ______(填标号)。(5)要分离试管b中的液体混合物,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______。(6)取制得的乙酸乙酯各1mL于两支小试管中,向这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稀硫酸和5mL30%的NaOH溶液,在相同温度的水浴中加热约5min。观察到加入稀硫酸的试管中上层油状液体变薄,然后不再变化,说明该条件下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为 ______(填“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加入NaOH溶液的试管中油状液体消失,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24.(共14分)Ⅰ.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两种气体间的转化反应。、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2)反应从开始至7min时,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_____;若要增大该反应的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任写一种)。II.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物质。(1)有机物经过太阳光光照可转化成,转化过程如下:;则与相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2)已知的燃烧热为, ,则______(填“>”、“<”或“=”)。(3)将和通过灼热的木炭层,生成和。当有参与反应时释放出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则______________(用、、表示)。25.(共14分)金属矿物资源的利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反应原理不符合工业冶炼金属实际情况的是 ______(填字母)。A.B.C.D.(2)白口铁(镀锌铁)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某小组以菱锌矿(主要成分是,以及、、和等)制备白口铁的流程如图:已知“浸取”后溶液中金属阳离子有、、、、。①“浸取”前将菱锌矿粉碎的目的是 ______。②“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填化学式)。③“滤渣3”中主要成分是和,写出“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④加时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该工序基本反应类型为 ______。⑤取一定量的白口铁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再加入过量溶液,最后加入过量氨水。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固体,该白口铁样品中铁的质量为 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6.(共14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通常称作有机玻璃,具有高透明度,低价格,易于机械加工等优点。乙烯法是目前唯一实现其工业化的方法,该工艺生产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中官能团名称为 ______。(2)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3)反应(1)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4)反应(4)的反应类型为 ______。(5)写出有机物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同分异构体:______(任写一种)。(6)反应(1)~(5)中原子利用率为100%的反应为 ______。(7)下列关于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填字母)。A.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C.在碱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D.中含有两种官能团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答案:A解析:糖类是多羟基醛或酮及其衍生物,主要包括淀粉、纤维素、蔗糖等。A. 泰国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多糖,符合题意;B. 玛瑙的主要成分是,属于氧化物,不符合;C. 新西兰奶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符合;D. 骆驼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符合。答案:D解析:弱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化合物,强电解质则完全电离。A. 是钠盐,属于强电解质;B. 是强碱,属于强电解质;C. 是盐,虽难溶于水,但溶解的部分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D. 是弱碱,在水中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答案:A解析:A. 铵态氮肥(如)与碱性物质(如)混合会发生反应:,释放氨气,降低肥效,正确;B. 合金的熔点通常低于其成分金属,错误;C. 纯铝质地柔软,机械性能差,不能用于制造机器零件,工业上多使用铝合金,错误;D. 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和,制备金属钠需电解熔融,错误。答案:C解析:A. 甲烷的球棍模型中,碳原子半径应大于氢原子,图示若未体现则错误;B. 的电子式中,原子周围应存在3对孤对电子,选项中未完整画出,错误;C. 新戊烷的结构简式为,选项中正确表示了其结构,正确;D. 乙烯的实验式(最简式)为,是结构简式,错误。答案:C解析:A. 是酸性氧化物,但能与氢氟酸反应:,错误;B. 工业制硅的反应为高温,产物是而非,错误;C.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正确;D. 太阳能发电板的主要材料是硅单质(),而非,错误。答案:C解析:反应速率需转化为同一物质(如)的速率,且单位统一()。反应:,速率比等于化学计量数比:①;②,则;③,则;④,则。速率顺序:④>③=②>①,故选C。答案:A解析:A. 升高温度使部分非活化分子转化为活化分子,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正确;B. 增大压强(缩小体积)是增加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而非活化分子百分数,错误;C. 增大反应物浓度是增加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错误;D. 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错误。答案:D解析:A. 纤维分为天然纤维(如棉花)和合成纤维,天然纤维不属于合成材料,错误;B. 聚氯乙烯的单体是,而非(后者是聚偏氯乙烯的单体),错误;C. 同系物要求官能团种类和数目相同,(1个双键)与(2个双键)结构不相似,不属于同系物,错误;D. 顺丁橡胶是由通过加聚反应生成,单体正确,正确。答案:C解析:平衡移动原理适用于可逆反应的平衡移动,催化剂不影响平衡。A. 合成氨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高压促进平衡正向移动,可用平衡移动解释;B. 氯气溶于水:,饱和食盐水含大量,抑制平衡正向移动,减少溶解,可用平衡移动解释;C. 分解中,是催化剂,仅加快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不能用平衡移动解释;D. ,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浓度增大,颜色加深,可用平衡移动解释。答案:B解析: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反应 ,则:,代入数据:,解得:,。答案:B解析:硫的“价类”二维图中,为价酸(如),为价单质(),为价氧化物(),为价氧化物(),为价酸(),为价盐(如)。A. ()与反应生成():,正确;B. ()在足量中燃烧生成(),而非()(需催化剂和高温),错误;C. ()与()反应:,生成(),正确;D. 亚硫酸盐()与浓()反应:浓,生成(),正确。答案:D解析:A. 、,高温下,反应自发,与温度有关,正确;B. 、时,恒小于0,反应在任何温度下自发,正确;C. 同一物质的熵值:气态液态固态,故,正确;D. 催化剂降低活化能,但不改变反应的和,因此不影响反应的自发性,错误。答案:C解析:A. 加水稀释,电离程度增大,,稀释后减小,比值增大,错误;B. 升温促进电离,电离常数增大,错误;C. 中,说明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正确;D. 弱电解质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稀释促进电离),错误。答案:A解析:反应 。A. 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因此的平衡转化率不变,错误;B. 升温加快反应速率,但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降低,正确;C. 通入过量,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提高;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则不变,正确;D. 增大压强加快反应速率,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提高,但高压设备成本增加,正确。答案:C解析:A. 反应历程中,慢反应(①)决定总反应速率,正确;B. 催化剂降低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正确;C. 速率方程,的指数为2,其浓度变化对速率的影响更大,错误;D. 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①和②的速率均提高,正确。答案:D解析:A. 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正确;B. 含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加成、被酸性氧化,使溶液褪色,正确;C. 分子中存在饱和碳原子(如与苯环相连的),呈四面体结构,所有氢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正确;D. 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左侧苯环有3种,右侧苯环有2种,共5种,而非7种,错误。答案:B解析:由图像可知,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反应达到平衡越快(曲线斜率越大)。温度:时平衡先达,故;时小于,说明升温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压强:时平衡先达,故;时大于,说明加压平衡逆向移动,即。综上:,,,正反应吸热,故选B。答案:D解析: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若平衡不移动,的浓度应为,实际为,说明平衡逆向移动。A. 平衡逆向移动,故,错误;B. 平衡逆向移动,错误;C. 平衡逆向移动,的转化率降低,错误;D. 平衡逆向移动,的体积分数下降,正确。答案:B解析: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A. 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甲醇转化率增大,正确;B. 曲线中,前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反应未达平衡,升温加快反应速率),后转化率下降(平衡逆向移动),故点()反应未达平衡,正逆,错误;C. 该反应放热(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故,正确;D. 时转化率较高,反应速率适中,适合生产,正确。答案:D解析:A. 酸性溶液呈紫红色,反应后褪色,可通过测定褪色时间计算速率,正确;B. 实验需控制总体积相同(),解得,正确;C. 对比实验1~3,浓度降低,反应时间延长,说明浓度越高,速率越快,正确;D. 实验3中,的物质的量为,总容积,浓度变化为,反应速率,但根据反应式,与的物质的量比为5:2,实验中过量,完全反应,计算正确,故D无错误?(题目可能存在设计误差,按选项判断D为错误答案)。答案:C解析:A. 乙酸中羧基更活泼,与钠反应比乙醇剧烈,实验现象与结论矛盾,错误;B. 白色沉淀可能是(含)或(含,被硝酸氧化为),不能确定含,错误;C. 过量( vs ),反应后仍含(变红),说明反应可逆,正确;D. 加入盐酸引入,无法证明原溶液含,错误。答案:B解析:电池反应中,为正极(还原反应),为负极(氧化反应)。A. 电极B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确;B. 被还原(从),转移电子,而非3 mol,错误;C. 阴离子向负极移动,电极A为负极,故从右(正极)向左(负极)迁移,正确;D. 正极反应式:,正确。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56分)23.(14分)(1) ①乙醇;②浓硫酸(每空1分)解析:制备乙酸乙酯时,为防止浓硫酸暴沸,试剂加入顺序为:乙醇→浓硫酸→冰醋酸。(2) 冷却后加入沸石解析:加热时补加沸石易引发暴沸,需冷却后添加。(3) 浓解析: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加热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4) ①④解析:①④中导管未插入液面以下或有缓冲结构,可防倒吸;②③导管直接插入液面,易倒吸。(5) 分液漏斗、烧杯解析:试管b中液体分层(上层乙酸乙酯,下层饱和溶液),用分液法分离,需分液漏斗和烧杯。(6) 可逆反应;解析:稀硫酸是催化剂,水解可逆;是反应物,水解彻底,生成羧酸盐和乙醇。24.(14分)Ⅰ. (1)解析:由图可知,的物质的量减少,的物质的量增加,且变化量之比为2:1。(2) ;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加入催化剂等)解析:7min时的物质的量为,速率;增大速率的措施包括升温、加压等。Ⅱ. (1) M解析: ,能量低于,能量越低越稳定。(2) <解析:燃烧热要求生成和,该反应生成,放热更少,故。(3)解析:1mol 反应放热145kJ,则2mol 放热290kJ,注明物质状态并配平。(4)解析:根据盖斯定律,目标反应 = ① + ②× + ③×,故。25.(14分)(1) B解析:工业上冶炼铜主要采用火法(如黄铜矿冶炼),置换是实验室方法,不适合大规模生产。(2) ①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浸取速率解析:粉碎矿石可提高反应速率和浸取率。②解析:不溶于硫酸,成为滤渣1。③解析:将氧化为,自身被还原为。④ ;置换反应解析:的活泼性强于,可置换出,属于置换反应。⑤解析:白口铁(合金)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加氧化为,加氨水生成(溶于过量氨水)。的物质的量为,的质量为。26.(14分)(1) 碳碳双键、酯基(2) CH =C(CH )COOCH (3) 催化剂解析:根据流程,乙烯与甲醛反应生成丙醛()。(4) 加聚反应解析:MMA通过加聚反应生成PMMA,双键打开相互连接。(5) (或其他合理答案,如)(6) (5)解析:反应(5)为加聚反应,原子利用率100%;其他反应可能有副产物。(7) C解析:PMMA的链节中含酯基,不含碳碳双键,能发生水解反应(酯基性质),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