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生物学的进步离不开科学方法和技术的发展,下列有关科学方法和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首次将一个特定基因定位在一条特定染色体上B.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和离心技术揭示了DNA半保留复制的奥秘C.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了DNA分子的结构D.萨顿研究基因和染色体的位置关系运用了假说—演绎法2.某卵原细胞分裂、受精作用及受精后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含量的变化不总是同步的B.GH段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1:2:2C.处于DE、FG、JK、PQ段的细胞中着丝粒已经分裂D.LM段表示受精作用,核DNA恢复到体细胞的含量3.小鼠的毛色由AY、A、a三个基因控制,小鼠毛色对应的基因型如表所示。两只黄色小鼠杂交,所生子代小鼠的毛色不可能为( )黄色 灰色 黑色 胚胎致死AYA、AYa AA、Aa aa AYAYA.只出现黄色 B.只出现灰色C.出现黄色和灰色 D.出现黄色、灰色和黑色4.乳糖酶是人体小肠中的一种消化酶。人体缺乏乳糖酶会引起乳糖消化吸收障碍,部分患者出现腹痛、胀气和腹泻等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称为乳糖不耐受。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组成乳糖酶和乳糖的化学元素均为C、H、O、NB.乳糖属于二糖,水解形成单糖后利于被吸收利用C.乳糖酶在体内和体外均可以发挥催化的作用D.饮用经乳糖酶处理的牛奶能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5.图为双链DNA分子复制的片段,图中编号①-④表示DNA单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B.③和④的碱基序列互补C.该过程只需要DNA聚合酶的参与D.DNA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准确地进行6.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中(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7.如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植株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丁都可以作为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B.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1C.图甲、乙所表示个体减数分裂时,没有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D.图丙个体自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属于假说一演绎的验证阶段8.如图为某遗传病的家系图,以下判断准确的是( )A.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母亲肯定是纯合子,子女是杂合子C.子女中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父亲D.若该遗传病由隐性基因控制,则该夫妇再生一正常男孩的概率为9.如图为某动物细胞核中的一个DNA分子,图中a、b、c是三个基因,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片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基因的载体是染色体和线粒体B.b基因中的嘌呤和嘧啶数量相等C.产生配子时,b基因和c基因能发生自由组合D.Ⅰ、Ⅱ片段中碱基对发生变化会导致基因突变10.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下图是结肠癌发生的简化模型。下列关于结肠癌发生及预防的分析,正确的是( )A.结肠癌产生原因是某个抑癌基因或原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B.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够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促进细胞凋亡C.从蛋白质活性的角度分析,结肠癌细胞内蛋白质的活性可出现增强、减弱甚至丧失D.从基因表达的角度分析,结肠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的表达量增强11.下图表示DNA分子的局部组成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链中④代表的是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B.DNA特异性与其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有关C.解旋酶可催化⑤断裂D.B链的碱基序列为5′-AGT-3′12.某同学欲通过实验模拟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产生F2的过程,可选择的小桶组合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3.如图表示果蝇X条染色体上一些基因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果蝇细胞内基因数目远多于染色体数目B.雌雄果蝇都有控制图示相关性状的基因C.图示基因间的关系互为非等位基因D.X染色体与Y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14.细胞器分布于细胞质内,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下图为某细胞中分离得到的几种细胞器模式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肌肉细胞中甲细胞器的数量多于表皮细胞 B.乙细胞器在动植物细胞中功能有所不同C.丙细胞器的成分中不含有脂质 D.丁细胞器是加工胰岛素的重要场所15.下列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是( )A.白化病 B.猫叫综合征 C.镰状细胞贫血 D.青少年型糖尿病16.“真核生物翻型模型”来解释真核生物翻译的起始(如图)。与起始tRNA结合的核糖体小亚基识别mRNA的5′端帽结构,然后沿5′→3′方向扫描,遇到第一个起始密码子AUG停下,与大亚基装配形成起始复合物,进而开启翻译过程。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mRNA的5′端甲基化帽子不利于小亚基与mRNA结合B.小亚基先与起始tRNA结合可能有利于其在起始密码子处停下C.起始tRNA的反密码子为3′-UAC-5′D.核糖体亚基形成队列有利于提高蛋白质合成的效率17.有研究者采用荧光染色法在显微镜下观察拟南芥(2n=10)花药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以下为镜检时拍摄的4幅图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丙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B.图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已彼此分离C.图乙细胞中5个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附近D.图中细胞按照减数分裂时期排列的先后顺序为乙→甲→丙→丁18.下图为中心法则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的遗传信息都会沿着④或⑤流动B.有丝分裂前的间期会发生过程①②③C.除了③过程外,其他4个过程所需原料相同D.过程①④所发生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19.假定在含有腺嘌呤和尿嘧啶的溶液中获得各种合成mRNA,并以这些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发现其所含氨基酸的相对比是:异亮氨酸是酪氨酸的4倍,异亮氨酸是苯丙氨酸的16倍,赖氨酸是酪氨酸的16倍。下列关于氨基酸密码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酪氨酸的密码子可能是AAU B.赖氨酸的密码子是AAAC.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 D.异亮氨酸的密码子可能是AUA20.玉米的甜和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课外实验小组同学对非甜玉米和甜玉米进行间行种植,并操作杂交实验(如下图),则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依图操作一定能够判断甜和非甜的显隐性关系 B.为防止自花传粉,杂交后,需要套袋处理C.如图操作过程可视为正反交实验 D.该操作中,甜和非甜玉米都是母本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如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内填写编号,____填写结构)(1).图乙细胞中与⑩合成相关的细胞器为[____]____;“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中,与“碧”有关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与“红”有关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2).若图甲细胞表示胰岛β细胞(可分泌胰岛素),胰岛素从开始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必须经过的结构依次是____(用编号和→表示)。若图甲细胞为肝脏细胞,其识别了胰岛素的信号后将改变自身生理活动以降低血糖,该过程依赖于细胞膜中的____(填物质)。(3).图甲和图乙中,能吞噬衰老细胞器的结构分别是____和____。(4).寄生在胃粘膜中的幽门螺杆菌可引起胃癌,该生物和图中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22.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过程中的功能,实验中首先通过用含或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大肠杆菌,再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上述细菌,可以获得或的噬菌体。然后用获得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侵染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机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然后检测“被侵染的细菌”的存活率,以及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搅拌的目的是____。(2).当搅拌时间少于1分钟时,上清液中和的放射性较低,而搅拌时间足够长以后,上清液中和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由此证明了____。(3).图中表明“被侵染的细菌”存活率保持在____,通过该数据可以判断出,被侵染的细菌____(“未”或“已”)裂解,否则胞外____放射性会增高。(4).本实验证明病毒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过程中____起着作用。23.如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回答下列问题:(1).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X,Y,常)染色体上,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X,Y,常)染色体上。(2).Ⅲ-2的基因型为____,Ⅲ-3的基因型为____或____。(3).若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24.下图1-3是二倍体生物部分细胞分裂示意图,图4是某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1-3所示各细胞中属于减数分裂的是____(填序号),具有细胞周期的是____(填序号),图2所示细胞的个体性别为____。(2).图2所示细胞中有____对同源染色体,图3所示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为____。(3).图1-3所示各细胞中,发生基因自由组合是____(填序号),导致图3中A与a的原因可能是____。与图4中曲线DE段相对应的细胞是____(填序号)。(4).图5为某高等哺乳动物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互换的是____段。若细胞分裂过程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互换,则在染色体正常分离的情况下,该生物最终可形成____种染色体组成不同的生殖细胞(假设n=3)。25.中心法则总结了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传递规律。遗传信息的传递包括核酸分子间的传递、核酸和蛋白质分子间的传递。下图表示某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有:____(填生理过程名称)。(2).图中所示的酶1是____,酶3是____。图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____(填“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图中一条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其生物学意义是____。若反密码子表示为“5′—CAU—3′”则密码子可表示为“5′—____—3′”。(3).某DNA片段含1000个碱基对,转录出的mRNA中U占20%,A占10%,则转录该mRNA的DNA分子片段中胞嘧啶占____。若该DNA片段复制三次,共需要消耗胞嘧啶____个。26.一万多年前,某地比现在湿润得多,气候也较为寒冷,许多湖泊(A、B、C、D)通过纵横交错的小溪流连接起来,湖中有不少鳉鱼。以后,气候逐渐干旱,小溪流渐渐消失,形成了若干个独立的湖泊,各湖泊生活的鳉鱼形态差异也变得明显(分别称为a、b、c、d鳉鱼)。下图为该地1万多年以来湖泊的变化示意图。(1).一万多年后,D湖中的____称为鳉鱼种群的基因库;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____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2).在____的作用下,种群的____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3).有人将现在四个湖泊中的一些鳉鱼混合养殖,结果发现:A、B两湖的鳉鱼(a和b)能进行交配且产生后代,但其后代高度不育,则a、b鳉鱼之间存在____,它们属于两个____;来自C、D两湖的鳉鱼(c和d)交配,其后代具有正常生殖能力,且后代之间存在一定性状的差异,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填“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或“生态系统多样性”)。(4).如果C湖泊中鳉鱼体色有黑色和浅灰色,其为一对相对性状,黑色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50%,则浅灰色aa个体约占____。环境变化后,鳉鱼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10%,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减少10%,则一年后A的基因频率为____(保留一位小数)。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D C D A C D D D B C A C D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B A C B A C21.(1).①.②;高尔基体 ②.⑦;叶绿体 ③.①;液泡(2).①.④→③→②→⑨(1分)②.糖蛋白或受体蛋白(3).①.溶酶体 ②.液泡(4).④;核糖体22.(1).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2).DNA进入了细菌,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3).①.100%;②.未;③.(4).DNA23.(1).①.常 ②.X(2).①.aaXBY ②.AAXBXb ③.AaXBXb(3).24.(1).①.2和3;②.1;③.雄性(2).①.2;②.卵细胞和极体(3).①.2;②.染色体互换;③.1和3(4).①.FG;②.825.(1).DNA复制、转录、翻译(2).①.解旋酶 ②.RNA聚合酶 ③.从左到右 ④.提高翻译的效率(或少量mRNA分子能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⑤.AUG(3).①. ②.490026.(1).①.所有鲫鱼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②.突变和基因重组(2).①.自然选择 ②.基因频率(3).①.生殖隔离 ②.物种 ③.基因多样性(4).①.25% ②.52.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