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试题

资源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试题
1.(2025八下·深圳期中)若,则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2.(2025八下·深圳期中)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是(  )
A. B.
C. D.
3.(2025八下·深圳期中)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4.(2025八下·深圳期中)一天,小明和爸爸一起到建筑工地去,看见了一个如图所示的人字架,爸爸说:“小明,我考考你,这个人字架中的,你能求出比大多少吗?请你帮小明计算一下,正确的答案为(  )
A. B. C. D.不能确定
5.(2025八下·深圳期中)乘坐轨道交通出行绿色低碳、舒适便捷.如图1是我市一个地铁站入口双翼闸机的示意图,它是轴对称图形.如图2,当它的双翼展开时,双翼边缘的端点与之间的距离为,双翼的边缘,且与闸机侧立面夹角,当双翼收起时,可以通过闸机的物体最大宽度为(  )
A. B. C. D.
6.(2025八下·深圳期中)若是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是(  )
A.4 B.8 C. D.
7.(2025八下·深圳期中)多项式分解因式为,其中为整数,则的值不可能是(  )
A. B. C. D.
8.(2025八下·深圳期中)一个正整数若能表示成两个正整数的平方差,则称这个数为“流星数”.例,3和8都是一个.所有的“流星数”从小到大排列后,第13个“流星数”是(  )
A.18 B.19 C.20 D.21
9.(2025八下·深圳期中)分解因式:    
10.(2025八下·深圳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则点的坐标为   .
11.(2025八下·深圳期中)在中,,,以顶点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于点:再分别以点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作射线交于点.若,则的长为   .
12.(2025八下·深圳期中)如图,已知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将线段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则点坐标是   .
13.(2025八下·深圳期中)如图,四边形中,,,,,则   .
14.(2025八下·深圳期中)解不等式:,把它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15.(2025八下·深圳期中)解不等式组请结合题意填空,完成本题的解答.
(1)解不等式①,得   ;
(2)解不等式②,得   ;
(3)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4)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
16.(2025八下·深圳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直线.
(1)画出关于轴对称的,并写出的坐标;
(2)画出关于直线对称的,并写出的坐标;
(3)能否由绕某一点旋转得到,若能,请直接写出旋转中心的坐标和旋转角度.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17.(2025八下·深圳期中)如图1,在△ABC,AB=AC,O为△ABC内一点,且OB=OC,求证:直线AO垂直平分BC.以下是小明的证题思路,请补全框图中的分析过程.
(1)要证直线AO垂直平分BC,只需证点A、点O都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只需证   =   ,   =   .
(2)如图2,在△ABC中,AB=AC,点D、E分别在AB、AC上,且BD=CE.请你只用无刻度的直尺画出BC边的垂直平分线(不写画法,保留画图痕迹).
(3)如图3,在五边形ABCDE中,AB=AE,BC=DE,∠B=∠E,请你只用无刻度的直尺画出CD边的垂直平分线,并说明理由.
18.(2025八下·深圳期中)为表彰先进,某校初二年级计划购买《哪吒之魔童闹海》系列的熊猫哪吒和白龙敖丙毛绒公仔.已知购买3个熊猫哪吒和4个白龙敖丙共需170元,购买2个熊猫哪吒和1个白龙敖丙共需80元.
(1)求1个熊猫哪吒和1个白龙敖丙的售价各是多少元?
(2)初二年级计划购买这两种公仔共个,要求熊猫哪吒的数量不少于白龙敖丙数量的3倍.请设计最省钱的购买方案,并说明理由.
19.(2025八下·深圳期中)问题探究:同学们在学习了函数、方程与不等式的关系后,某学习小组同学想要研究不等式组的解集,请按照该组同学的探究思路完成以下问题:首先令,再通过列表、描点、连线的方法作出函数的图象,并对其性质探究:
(1)完成如下列表,在坐标系中描点、连线,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2)结合你所画的函数图象,写出函数的两条性质:
①   ;
②   
(3)当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4)一次函数图象与函数的图象只有一个交点,那么的取值范围是   .
20.(2025八下·深圳期中)李老师在数学课上开展小组活动,同学们将两个全等含的直角三角板完全重合放置,固定一个顶点.然后将其中一个直角三角板绕这个顶点旋转,来探索图形旋转的奥妙.
已知:如图1,在和中,,,.
(1)初识图形】
如图2,在绕点旋转过程中,当点恰好落在的边上时,连接、.则长为   ,长为   .
(2)【深度探析】
如图3,在绕点旋转过程中,当时,连接、,延长交于点.
①的度数为 ▲ ,的度数为 ▲ ;
②求证:点为线段的中点.
(3)【拓展探究】在绕点旋转过程中,试探究、、二点能否构成以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能,直接写出线段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不等式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a<b
∴a+2<b+3
∴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a<b
∴a-2<b-2
∴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a<b
∴2a<2b
∴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a<b
∴-a>-b
∴该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本题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熟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题关键.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大于0的整式,不等号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小于0的整式,不等号方向改变 。
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判断。通过观察不等式两边进行的运算(加、减、乘同一个数),对照相应的不等式性质,来确定不等号方向是否正确,由此可判断出答案.
2.【答案】A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解:A、该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B、该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C、该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D、该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熟知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轴对称图形定义: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那么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中心对称图形定义: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 ,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它的对称中心;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可判断出答案.
3.【答案】B
【知识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公式法
【解析】【解答】解:A、∵
∴该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该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该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该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本题考查因式分解的方法,熟知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题关键.根据因式分解的方法: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对于选项A: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即可作出判断,对于选项B:根据提公因式法先提取公因式3,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作出判断;对于选项C:根据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作出判断;根据选项D:先提取公因式x,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作出判断;由此可判断出答案.
4.【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
解:如下图所示:
∵∠3=120°
∴∠4=180°-∠3=60°
∵∠2+∠5+∠4=180°
∴∠2+∠5=120°
∴∠5=120°-∠2
∵∠1+∠5=180°
∴∠1+120°-∠2=180°
∴∠1-∠2=60°
即∠1比∠2大60°
故答案为:B
【分析】
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平角的定义,熟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题关键.
根据平角的定义可知:∠4=180°-∠3=60°,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2+∠5+∠4=180°,移项得:∠2+∠5=120°,移项得:∠5=120°-∠2;再根据平角的定义可知:∠1+∠5=180°,代入∠5的等式化简得:∠1-∠2=60°,由此可得出答案.
5.【答案】C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
解:过点A作AE⊥PC于点E,过点B作BF⊥QD于点F,如下图所示:
∵AC=64,∠ACP=30°
∴在Rt△AEC中,AE=AC=32cm
∵BD=64,∠BDQ=30°
∴在Rt△BFD中,BF=BD=32cm
∵AB=8cm
∴EF=AE+AB+BF=32+32+8=72cm
故答案为:C
【分析】
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知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过点A作AE⊥PC于点E,过点B作BF⊥QD于点F,根据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知:在Rt△AEC中,AE=AC=32cm,在Rt△BFD中,BF=BD=32cm;再根据线段的和差运算可知:EF=AE+AB+BF=32+32+8=72cm,由此可得出答案.
6.【答案】D
【知识点】完全平方式
【解析】【解答】解:∵是完全平方式,∴,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由完全平方式公式,可知m是首尾乘积的2倍。
7.【答案】A
【知识点】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
【解析】【解答】
解:(x+p)(x+q)=+px+qx+pq=+(p+q)x+pq
∵+ax+6分解因式为(x+p)(x+q)
∴+ax+6=(x+p)(x+q)
∴+ax+6=+(p+q)x+pq
∴pq=6,p+q=a
∴当p=1,q=6时,p+q=1+6=7,即a=7
当p=2,q=3时,p+q=2+3=5,即a=5
当p=-1,q=-6时,p+q=-1+(-6)=-7,即a=-7
当p=-2,q=-3时,p+q=-2+(-3)=-5,即a=-5
综上,a=5
∴a的值不可能是6
故答案为:A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多项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关系。通过将因式分解后的式子展开,对比系数,利用整数的因数分解来确定未知系数的值即:pq=6,p+q=a,再根据pq=6,讨论p与q的值,从而确定p+q的值,从而可得出答案.
8.【答案】C
【知识点】平方差公式及应用;探索数与式的规律
【解析】【解答】
解:设两个正整数分别为m、n(m>n),
根据定义可知:“流星数”c==(m+n)(m-n)
∴当m-n=1时,此时m=n+1
c==(m+n)(m-n)=(n+1+n)(n+1-n)=2n+1
当n=1时,c=3;当n=2时,c=5;当n=3时,c=7,……
此时c是大于1的奇数;
当m-n=2时,此时m=n+2
c==(m+n)(m-n)=(n+2+n)(n+2-n)=2(2n+2)=4(n+1)
当n=1时,c=8;当n=2时,c=12;当n=3时,c=16,……
此时a是大于4的4的倍数;
当m-n=3时,此时m=n+3
c==(m+n)(m-n)=(n+3+n)(n+3-n)=3(3n+2)=9n+6;
当n=1时,c=15;当n=2时,c=24;当n=3时,c=33,……
从小到大列举 “流星数”:
奇数形式的 “流星数”:3,5,7,9,11,13,15,17,19,……;
4的倍数形式的 “流星数”:8,12,16,20,……;
将它们从小到大排列:3,5,7,8,9,11,12,13,15,16,17,19,20 ,……,
∴第13个 “流星数” 是20。
【分析】
本题考点主要涉及平方差公式的应用,根据“流星数”的定义,通过设未知数,根据正整数的性质进行分类讨论,对数字规律的探索与归纳,以及按照特定规则对数列进行排序并确定特定位置的数值。
9.【答案】
【知识点】平方差公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 = .
故答案为: .
【分析】本题考查了用平方差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的能力,应用公式的前提是准确认清公式的结构.
10.【答案】(4,3)
【知识点】点的坐标;用坐标表示平移
【解析】【解答】
解:点A(1,1)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为(4,1);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为(4,3)
∴点B的坐标为(4,3)
故答案为:(4,3).
【分析】
本题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平移规律,熟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平移规律是解题关键.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平移规律是:左右平移时,纵坐标不变,向右平移几个单位横坐标加上几个单位,向左平移几个单位横坐标减去几个单位;上下平移时,横坐标不变,向上平移几个单位纵坐标加上几个单位,向下平移几个单位纵坐标减去几个单位;根据点的平移规律,代入数据即可得出答案.
11.【答案】4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尺规作图-作角的平分线;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解析】【解答】
解:由题意得:AD平分∠BAC
∴∠CAD=∠BAD
∵∠B=∠CAD
∴∠B=∠CAD=∠BAD
∴∠BAC=2∠B
∵∠C=90°
∴∠BAC+∠B=90°
2∠B+∠B=90°
∴∠B=30°
∴∠CAD=30°
∴AD=2CD
∵∠B=∠BAD
∴AD=BD
∴BD=2CD
∵BC=6
∴CD+BD=6
∴CD+2CD=6
∴CD=2
∴BD=4
故答案为:4.
【分析】
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熟知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知:∠CAD=∠BAD,结合∠B=∠CAD,等量代换得:∠BAD=∠D,即:∠BAC=2∠B,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得:∠BAC+∠B=90°,代入数据可得:∠B=3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斜边的一半可得:AD=2CD,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边对等角可得:AD=BD,即BD=2CD,再根据线段的和差运算可知:CD+BD=6,代入数据可解得:BD=4,由此可得出答案.
12.【答案】(1,-2)
【知识点】旋转的性质;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
【解析】【解答】
解:过点B作BM⊥x轴于点M,过点C作CN⊥x轴于点N
∴∠BMA=∠CNA=90°
∴∠BAM+∠ABM=90°
∵点A(-3,0)点B(-1,4)
∴OA=3;BM=4,OM=1
∴AM=-OA-OM=2
∵线段AB绕点A顺时针旋转90°
∴∠BAC=90°,AB=AC
∴∠BAM+∠NAC=90°
∴∠ABM=∠NAC
∴在Rt△ABM和Rt△NAC中
∴Rt△ABM≌Rt△NAC(HL)
∴CN=AM=2,AN=BM=4
∴ON=AN-OA=1
∴点C坐标为(1,-2)
故答案为:(1,-2)
【分析】
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变换——旋转,熟知旋转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13.【答案】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
解:过点A作AE⊥CD于点E,过点D作DF⊥BC交BC延长线于点F,
如下图:
∴∠DEA=90°,∠DFC=90°
∵∠ADC=60°
∴AD=2DE
∵AD=2
∴DE=1
∴AE==
∵∠ACB=90°,∠ABC=60°
∴∠BAC=30°
∴AB=2BC
∵AB=
∴BC=
∴AC==
∵∠AEC=90°
∴CE==
∴AE=CE
∴∠EAC=∠ECA=45°
∴∠FCD=45°
∴∠FDC=90°-∠FCD=45°
∴CF=DF
∵CE=,DE=1
∴CD=CE+DE=1+
∴CF=DF=CD=
∴×BC×DF=××=
故答案为:
【分析】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运用勾股定理是解题关键.过点A作AE⊥CD于点E,过点D作DF⊥BC交BC延长线于点F,根据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和勾股定理可求出:AE==,BC=,AC==,再根据线段的和差运算可求出:CD=CE+DE=1+,CF=DF=CD=
,最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底×高,代入数据即可得出答案.
14.【答案】解:2(x+2)-6≤1-x
2x+4-6≤1-x
2x+x≤1-4+6
3x≤3
x≤1
其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知识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在数轴上表示解集,熟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是解题关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根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15.【答案】(1)x<4
(2)x≥-1
(3)
(4)-1≤x<4
【知识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析】【解答】
解:(1)去括号得:3x-3<1+2x
移项得:3x-2x<1+3
合并同类项得:x<4
故答案为:x<4
(2)去分母得:x-9≤10x
移项得:x-10x≤9
合并同类项得:-9x≤9
系数化为1得:x≥-1
故答案为:x≥-1
(4)由(1)和(2)可知: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4
【分析】
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和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熟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是解题关键.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先求出每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口诀“大大取大,小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解不了”,可得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由此可得出答案.
16.【答案】(1)解:如下图;由图可知:
点(-2,4);(-1,5);点(-1,2);
(2)解:如下图;
由图可知:点(-4,2);(-5,1);点(-2,1);
(3)解:能,旋转中心坐标为(0,0);旋转角度为90°
【知识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坐标与图形变化﹣对称;作图﹣轴对称;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作图﹣旋转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作图——轴对称变换和旋转变换,熟知关于y轴对称点的特点和关于直线y=-x对称点的特点是解题关键.
(1)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特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根据关于y轴对称点的特点,代入数据即可写出点的坐标,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顺次连接即可得到;
(2)设点(x,y)关于直线y=-x对称的点为(x',y'),根据关于直线y=-x对称点的特点,代入数据即可写出点的坐标,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顺次连接即可得到;
(3)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的确定方法:通过作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找旋转中心,通过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的夹角确定旋转角度;根据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的确定方法,并观察图形可知:旋转中心坐标为(0,0);旋转角度为90°,由此可得出答案.
17.【答案】(1)AB;AC;OB;OC
(2)解: 如下图,
(3)解:连接BD、CE交于点O,直线AO垂直平分CD,理由如下:
如下图所示:
∴在△ABC和△AED中
∴△ABC≌△AED(SAS)
∴AC=AD,∠ACB=∠ADE
∴∠ACD=∠ADC
∴∠ACD+∠BCD=∠ADE+∠ADC
∴∠BCD=∠CDE
∴在△BCD和△ECDA中
∴△BCD≌△ECD(SAS)
∴∠BDC=∠ECD
∴OC=OD
∴AO垂直平分C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
解:(1)要证AO垂直平分BC,只要点A、点O都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即AB=AC;OB=OC;
(2) 如图,连接BE、CD交于点O,延长AO交BC于点H,则直线AO为BC的垂直平分线
.
【分析】
本题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是解题关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逆定理: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1)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可知:只要AB=AC;OB=OC即可说明AO垂直平分BC;
(2)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可知:连接BD、CE相交于点O,延长AO交BC于点H,则直线AO垂直平分BC,由此可得出答案;
(3)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可知:连接BD、CE交于点O,则直线AO垂直平分CD,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可证得△ABC≌△AED,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可知:AC=AD,∠ACB=∠ADE,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可知:∠ACD=∠ADC,由等式的性质可知:∠BCD=∠CDE,再结合BC=DE和CD=C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可证得:△BCD≌△ECD,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对应角相等可知:∠BDC=∠ECD,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可知:OD=OC,由此可知直线AO为CD边的垂直平分线,由此可得出结论.
18.【答案】(1)解:设1个熊猫哪吒的售价为x元,1个白龙敖丙的售价为y元
由题意得:;
解得
答:1个熊猫哪吒的售价为30元,1个白龙敖丙的售价为20元.
(2)解:设初二年级计划购买熊猫哪吒m个,白龙敖丙n个
由题意得:
由①得:n=100-m ③
把③代入②得:m≥3(100-m)
m≥300-3m
4m≥300
m≥75
设购买这两种公仔的总费用为w元
由题意得:w=30m+20(100-m)=30m+2000-20m=10m+2000
∴当m=75时,
此时n=100-75=25(个)
答:初二年级购买熊猫哪吒75个,白龙敖丙25个时,购买最省钱。
【知识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销售问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准确找到题中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是解题关键.
(1)设1个熊猫哪吒的售价为x元,1个白龙敖丙的售价为y元,根据 购买3个熊猫哪吒和4个白龙敖丙共需170元和购买2个熊猫哪吒和1个白龙敖丙共需80元,可列出关于x与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即:,解得x与y的值,即可得出答案;
(2)设初二年级计划购买熊猫哪吒m个,白龙敖丙n个,根据熊猫哪吒的数量不少于白龙敖丙数量的3倍可得m与n的不等关系,即:m≥3n;再根据计划购买这两种公仔共100个,可得:m+n=100,代入不等关系,解得m的取值范围,再设总费用为w元,根据(1)的结论,列于w与m的一次函数式,再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当m=75时,,即可得出答案.
19.【答案】(1)解:6;2;图像如下:
(2)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3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1<x<3时,y=2
(3)-1.5<x<0或4<x<5.5
(4)k<2或
【知识点】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组)的关系;一次函数的性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
解:(1) 当x=-1时,y=;
当x=3时,y=;
当x≤1时,y==1-x+3-x=-2x+4;
当1<x<3时,y==x-1+3-x=2;
当x≥3时,y==x-1+x-3=2x-4;
即,
由此可画出图像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6;2;
(2)由(1)图像可知:
①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3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②当1<x<3时,y=2;
(3)当4<<7时,即4<y<7
由(1)图像可知:当y=4时,x=0或x=4;当y=7时,x=-1.5或x=5.5
∴当4<<7时,x的取值范围是:-1.5<x<0或4<x<5.5
故答案为:-1.5<x<0或4<x<5.5
(4) 由(1)知:
一次函数y=kx+1必过点(0,1)
∵一次函数y=kx+1与y=的图像只有一个交点
∴k<2
当1<x<3时,一次函数y=kx+1与y=的图像只有一个交点,此时一次函数y=kx+1必过点(3,2)
∴将点(3,2)代入y=kx+1得:2=3k+1
∴k=
综上:k的取值范围是:k<2或k=
故答案为:k<2或k=
【分析】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分段函数的图象,熟知一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1) 根据函数解析式,将x=-1和x=3分别代入函数解析式即可算出所对应的函数值,并再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连线、画图即可得出答案;
(2) 根据(1)中的图像,写出两条性质即可;
(3) 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当y=4时,x=0或x=4;当y=7时,x=-1.5或x=5.5;根据图像即可得出x的取值范围;
(4)根据一次函数y=kx+1必过点(0,1),再根据两函数图象的交点即可求出k的取值范围;由此可得出答案.
20.【答案】(1)2;4
(2)解:①15°|15°;
证明 :②延长CF、AD相交于点H,如下图所示:
∵AD∥BC
∴∠H=∠BCF=15°
∵∠DEF=15°
∴∠H=∠DEF
∴HD=DE
∵DE=BC
∴HD=BC
∴在△HDF和△CBF中
∴△HDF≌△CBF(AAS)
∴DF=BF
∴点F为线段BD的中点
(3)BE=2或BE=6或BE=
【知识点】图形的旋转;旋转的性质;三角形的综合
【解析】【解答】
解:(1)如下图
∵∠ACB=90°,∠B=30°
∴∠BAC=180°-∠B-∠BCA=60°
∵△ADE绕点A旋转,点E落在边AB上
∴AC=AE
∴△ACE为等边三角形
∴AC=CE=AE=2
∵∠ACB=90°,∠B=30°,AC=2
∴AB=2AC=4
∵AE=2
∴BE=AB-AE=2
∵∠AED=90°,∠ADE=30°,AE=2
∴AD=2AE=4
∴DE==
∵∠AED=90°
∴∠AEB=90°
∴BD==4
故答案为:2;4
(2)①∵AD∥BC
∴∠DAB=∠ABC=30°
∵∠AED=90°,∠ADE=30°,
∴∠DAE=90°-∠EDA=60°
∴∠BAE=∠DAE-∠BAD=30°
∴∠CAE=∠CAB-∠BAE=30°
∵AE=AC
∴∠AEC=∠ACE=75°
∴∠BAF=∠BCA-∠ACE=15°,∠DEF=180°-∠AEC-∠DEA=15°
故答案为:15°;15°;
(3) 由图(2)可知:BE=2
当△ADE绕点A旋转过程中,点E恰好落在BA边延长线上时,连接CD、BD,如下图所示:
∵∠AED=90°,AB=4,AE=2
∴BE=AB+AE=6
当△ADE绕点A逆时针旋转60°,AD落在边AC的延长线上时,连接BE,BD,如下图所示:
∵AB=AD,∠BAD=60°
∴∠ABD=∠ADB=60°
∴BD=AB=4
∵∠ADE=30°
∴∠BDE=∠BDA+∠ADE=90°
∵DE=2
∴BE==
综上所述:BE=2或BE=6或BE=
【分析】
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和旋转的性质,熟知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旋转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1)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30°所对的直角边时斜边的一半可知:AB=2AC=4,AD=2AE=4
根据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对应边相等可知:AE=AC,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可知:△ACE是等边三角形,即AE=AC=CE=2;再根据勾股定理可得:DE==;最后再根据勾股定理:在Rt△BDE中,BD==4,由此可得出答案;
(2) ①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知:∠DAB=∠ABC=30°,再根据角的和差运算可得:∠CAE=∠CAB-∠BAE=30°,再根据等腰三角形底角的计算方法可得:∠AEC=∠ACE=75°,最后由角的和差运算可得:∠BAF=∠BCA-∠ACE=15°,∠DEF=180°-∠AEC-∠DEA=15°,由此可得出答案;
②延长CF、AD相交于点H,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知:∠H=∠BCF=15°,等量代换得:∠H=∠DEF,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等角对等边可知:HD=DE;等量代换得:HD=B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AS,结合∠DFH=∠BFC可证得:△HDF≌△CBF,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相等可知:DF=BF,由此可得出结论;
(3)分三种情况,由图(2)可知:BE=2;当△AED绕点A旋转过程中,当点E恰好落在BA边延长线上时,根据线段的和差运算可知:BE=AB+AE=6;当△AED绕点A逆时针旋转60°时,AD落在边AC的延长线上时,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知:△ABD为等边三角形,再根据角的和差运算可知:∠BDE=∠BDA+∠ADE=90°,利用勾股定理:在Rt△BDE中,BE==,由此可得出答案.
1 / 1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试题
1.(2025八下·深圳期中)若,则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不等式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a<b
∴a+2<b+3
∴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a<b
∴a-2<b-2
∴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a<b
∴2a<2b
∴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a<b
∴-a>-b
∴该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本题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熟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题关键.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大于0的整式,不等号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小于0的整式,不等号方向改变 。
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判断。通过观察不等式两边进行的运算(加、减、乘同一个数),对照相应的不等式性质,来确定不等号方向是否正确,由此可判断出答案.
2.(2025八下·深圳期中)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解:A、该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B、该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C、该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D、该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熟知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轴对称图形定义: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那么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中心对称图形定义: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 ,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它的对称中心;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可判断出答案.
3.(2025八下·深圳期中)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公式法
【解析】【解答】解:A、∵
∴该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该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该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该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本题考查因式分解的方法,熟知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题关键.根据因式分解的方法: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对于选项A: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即可作出判断,对于选项B:根据提公因式法先提取公因式3,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作出判断;对于选项C:根据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作出判断;根据选项D:先提取公因式x,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作出判断;由此可判断出答案.
4.(2025八下·深圳期中)一天,小明和爸爸一起到建筑工地去,看见了一个如图所示的人字架,爸爸说:“小明,我考考你,这个人字架中的,你能求出比大多少吗?请你帮小明计算一下,正确的答案为(  )
A. B. C. D.不能确定
【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
解:如下图所示:
∵∠3=120°
∴∠4=180°-∠3=60°
∵∠2+∠5+∠4=180°
∴∠2+∠5=120°
∴∠5=120°-∠2
∵∠1+∠5=180°
∴∠1+120°-∠2=180°
∴∠1-∠2=60°
即∠1比∠2大60°
故答案为:B
【分析】
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平角的定义,熟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题关键.
根据平角的定义可知:∠4=180°-∠3=60°,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2+∠5+∠4=180°,移项得:∠2+∠5=120°,移项得:∠5=120°-∠2;再根据平角的定义可知:∠1+∠5=180°,代入∠5的等式化简得:∠1-∠2=60°,由此可得出答案.
5.(2025八下·深圳期中)乘坐轨道交通出行绿色低碳、舒适便捷.如图1是我市一个地铁站入口双翼闸机的示意图,它是轴对称图形.如图2,当它的双翼展开时,双翼边缘的端点与之间的距离为,双翼的边缘,且与闸机侧立面夹角,当双翼收起时,可以通过闸机的物体最大宽度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
解:过点A作AE⊥PC于点E,过点B作BF⊥QD于点F,如下图所示:
∵AC=64,∠ACP=30°
∴在Rt△AEC中,AE=AC=32cm
∵BD=64,∠BDQ=30°
∴在Rt△BFD中,BF=BD=32cm
∵AB=8cm
∴EF=AE+AB+BF=32+32+8=72cm
故答案为:C
【分析】
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知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过点A作AE⊥PC于点E,过点B作BF⊥QD于点F,根据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知:在Rt△AEC中,AE=AC=32cm,在Rt△BFD中,BF=BD=32cm;再根据线段的和差运算可知:EF=AE+AB+BF=32+32+8=72cm,由此可得出答案.
6.(2025八下·深圳期中)若是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是(  )
A.4 B.8 C. D.
【答案】D
【知识点】完全平方式
【解析】【解答】解:∵是完全平方式,∴,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由完全平方式公式,可知m是首尾乘积的2倍。
7.(2025八下·深圳期中)多项式分解因式为,其中为整数,则的值不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
【解析】【解答】
解:(x+p)(x+q)=+px+qx+pq=+(p+q)x+pq
∵+ax+6分解因式为(x+p)(x+q)
∴+ax+6=(x+p)(x+q)
∴+ax+6=+(p+q)x+pq
∴pq=6,p+q=a
∴当p=1,q=6时,p+q=1+6=7,即a=7
当p=2,q=3时,p+q=2+3=5,即a=5
当p=-1,q=-6时,p+q=-1+(-6)=-7,即a=-7
当p=-2,q=-3时,p+q=-2+(-3)=-5,即a=-5
综上,a=5
∴a的值不可能是6
故答案为:A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多项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关系。通过将因式分解后的式子展开,对比系数,利用整数的因数分解来确定未知系数的值即:pq=6,p+q=a,再根据pq=6,讨论p与q的值,从而确定p+q的值,从而可得出答案.
8.(2025八下·深圳期中)一个正整数若能表示成两个正整数的平方差,则称这个数为“流星数”.例,3和8都是一个.所有的“流星数”从小到大排列后,第13个“流星数”是(  )
A.18 B.19 C.20 D.21
【答案】C
【知识点】平方差公式及应用;探索数与式的规律
【解析】【解答】
解:设两个正整数分别为m、n(m>n),
根据定义可知:“流星数”c==(m+n)(m-n)
∴当m-n=1时,此时m=n+1
c==(m+n)(m-n)=(n+1+n)(n+1-n)=2n+1
当n=1时,c=3;当n=2时,c=5;当n=3时,c=7,……
此时c是大于1的奇数;
当m-n=2时,此时m=n+2
c==(m+n)(m-n)=(n+2+n)(n+2-n)=2(2n+2)=4(n+1)
当n=1时,c=8;当n=2时,c=12;当n=3时,c=16,……
此时a是大于4的4的倍数;
当m-n=3时,此时m=n+3
c==(m+n)(m-n)=(n+3+n)(n+3-n)=3(3n+2)=9n+6;
当n=1时,c=15;当n=2时,c=24;当n=3时,c=33,……
从小到大列举 “流星数”:
奇数形式的 “流星数”:3,5,7,9,11,13,15,17,19,……;
4的倍数形式的 “流星数”:8,12,16,20,……;
将它们从小到大排列:3,5,7,8,9,11,12,13,15,16,17,19,20 ,……,
∴第13个 “流星数” 是20。
【分析】
本题考点主要涉及平方差公式的应用,根据“流星数”的定义,通过设未知数,根据正整数的性质进行分类讨论,对数字规律的探索与归纳,以及按照特定规则对数列进行排序并确定特定位置的数值。
9.(2025八下·深圳期中)分解因式:    
【答案】
【知识点】平方差公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 = .
故答案为: .
【分析】本题考查了用平方差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的能力,应用公式的前提是准确认清公式的结构.
10.(2025八下·深圳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则点的坐标为   .
【答案】(4,3)
【知识点】点的坐标;用坐标表示平移
【解析】【解答】
解:点A(1,1)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为(4,1);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为(4,3)
∴点B的坐标为(4,3)
故答案为:(4,3).
【分析】
本题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平移规律,熟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平移规律是解题关键.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平移规律是:左右平移时,纵坐标不变,向右平移几个单位横坐标加上几个单位,向左平移几个单位横坐标减去几个单位;上下平移时,横坐标不变,向上平移几个单位纵坐标加上几个单位,向下平移几个单位纵坐标减去几个单位;根据点的平移规律,代入数据即可得出答案.
11.(2025八下·深圳期中)在中,,,以顶点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于点:再分别以点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作射线交于点.若,则的长为   .
【答案】4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尺规作图-作角的平分线;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解析】【解答】
解:由题意得:AD平分∠BAC
∴∠CAD=∠BAD
∵∠B=∠CAD
∴∠B=∠CAD=∠BAD
∴∠BAC=2∠B
∵∠C=90°
∴∠BAC+∠B=90°
2∠B+∠B=90°
∴∠B=30°
∴∠CAD=30°
∴AD=2CD
∵∠B=∠BAD
∴AD=BD
∴BD=2CD
∵BC=6
∴CD+BD=6
∴CD+2CD=6
∴CD=2
∴BD=4
故答案为:4.
【分析】
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熟知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知:∠CAD=∠BAD,结合∠B=∠CAD,等量代换得:∠BAD=∠D,即:∠BAC=2∠B,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得:∠BAC+∠B=90°,代入数据可得:∠B=3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斜边的一半可得:AD=2CD,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边对等角可得:AD=BD,即BD=2CD,再根据线段的和差运算可知:CD+BD=6,代入数据可解得:BD=4,由此可得出答案.
12.(2025八下·深圳期中)如图,已知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将线段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则点坐标是   .
【答案】(1,-2)
【知识点】旋转的性质;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
【解析】【解答】
解:过点B作BM⊥x轴于点M,过点C作CN⊥x轴于点N
∴∠BMA=∠CNA=90°
∴∠BAM+∠ABM=90°
∵点A(-3,0)点B(-1,4)
∴OA=3;BM=4,OM=1
∴AM=-OA-OM=2
∵线段AB绕点A顺时针旋转90°
∴∠BAC=90°,AB=AC
∴∠BAM+∠NAC=90°
∴∠ABM=∠NAC
∴在Rt△ABM和Rt△NAC中
∴Rt△ABM≌Rt△NAC(HL)
∴CN=AM=2,AN=BM=4
∴ON=AN-OA=1
∴点C坐标为(1,-2)
故答案为:(1,-2)
【分析】
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变换——旋转,熟知旋转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13.(2025八下·深圳期中)如图,四边形中,,,,,则   .
【答案】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
解:过点A作AE⊥CD于点E,过点D作DF⊥BC交BC延长线于点F,
如下图:
∴∠DEA=90°,∠DFC=90°
∵∠ADC=60°
∴AD=2DE
∵AD=2
∴DE=1
∴AE==
∵∠ACB=90°,∠ABC=60°
∴∠BAC=30°
∴AB=2BC
∵AB=
∴BC=
∴AC==
∵∠AEC=90°
∴CE==
∴AE=CE
∴∠EAC=∠ECA=45°
∴∠FCD=45°
∴∠FDC=90°-∠FCD=45°
∴CF=DF
∵CE=,DE=1
∴CD=CE+DE=1+
∴CF=DF=CD=
∴×BC×DF=××=
故答案为:
【分析】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运用勾股定理是解题关键.过点A作AE⊥CD于点E,过点D作DF⊥BC交BC延长线于点F,根据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和勾股定理可求出:AE==,BC=,AC==,再根据线段的和差运算可求出:CD=CE+DE=1+,CF=DF=CD=
,最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底×高,代入数据即可得出答案.
14.(2025八下·深圳期中)解不等式:,把它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答案】解:2(x+2)-6≤1-x
2x+4-6≤1-x
2x+x≤1-4+6
3x≤3
x≤1
其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知识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在数轴上表示解集,熟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是解题关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根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15.(2025八下·深圳期中)解不等式组请结合题意填空,完成本题的解答.
(1)解不等式①,得   ;
(2)解不等式②,得   ;
(3)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4)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
【答案】(1)x<4
(2)x≥-1
(3)
(4)-1≤x<4
【知识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析】【解答】
解:(1)去括号得:3x-3<1+2x
移项得:3x-2x<1+3
合并同类项得:x<4
故答案为:x<4
(2)去分母得:x-9≤10x
移项得:x-10x≤9
合并同类项得:-9x≤9
系数化为1得:x≥-1
故答案为:x≥-1
(4)由(1)和(2)可知: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4
【分析】
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和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熟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是解题关键.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先求出每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口诀“大大取大,小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解不了”,可得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由此可得出答案.
16.(2025八下·深圳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直线.
(1)画出关于轴对称的,并写出的坐标;
(2)画出关于直线对称的,并写出的坐标;
(3)能否由绕某一点旋转得到,若能,请直接写出旋转中心的坐标和旋转角度.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如下图;由图可知:
点(-2,4);(-1,5);点(-1,2);
(2)解:如下图;
由图可知:点(-4,2);(-5,1);点(-2,1);
(3)解:能,旋转中心坐标为(0,0);旋转角度为90°
【知识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坐标与图形变化﹣对称;作图﹣轴对称;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作图﹣旋转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作图——轴对称变换和旋转变换,熟知关于y轴对称点的特点和关于直线y=-x对称点的特点是解题关键.
(1)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特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根据关于y轴对称点的特点,代入数据即可写出点的坐标,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顺次连接即可得到;
(2)设点(x,y)关于直线y=-x对称的点为(x',y'),根据关于直线y=-x对称点的特点,代入数据即可写出点的坐标,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顺次连接即可得到;
(3)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的确定方法:通过作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找旋转中心,通过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的夹角确定旋转角度;根据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的确定方法,并观察图形可知:旋转中心坐标为(0,0);旋转角度为90°,由此可得出答案.
17.(2025八下·深圳期中)如图1,在△ABC,AB=AC,O为△ABC内一点,且OB=OC,求证:直线AO垂直平分BC.以下是小明的证题思路,请补全框图中的分析过程.
(1)要证直线AO垂直平分BC,只需证点A、点O都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只需证   =   ,   =   .
(2)如图2,在△ABC中,AB=AC,点D、E分别在AB、AC上,且BD=CE.请你只用无刻度的直尺画出BC边的垂直平分线(不写画法,保留画图痕迹).
(3)如图3,在五边形ABCDE中,AB=AE,BC=DE,∠B=∠E,请你只用无刻度的直尺画出CD边的垂直平分线,并说明理由.
【答案】(1)AB;AC;OB;OC
(2)解: 如下图,
(3)解:连接BD、CE交于点O,直线AO垂直平分CD,理由如下:
如下图所示:
∴在△ABC和△AED中
∴△ABC≌△AED(SAS)
∴AC=AD,∠ACB=∠ADE
∴∠ACD=∠ADC
∴∠ACD+∠BCD=∠ADE+∠ADC
∴∠BCD=∠CDE
∴在△BCD和△ECDA中
∴△BCD≌△ECD(SAS)
∴∠BDC=∠ECD
∴OC=OD
∴AO垂直平分C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
解:(1)要证AO垂直平分BC,只要点A、点O都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即AB=AC;OB=OC;
(2) 如图,连接BE、CD交于点O,延长AO交BC于点H,则直线AO为BC的垂直平分线
.
【分析】
本题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是解题关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逆定理: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1)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可知:只要AB=AC;OB=OC即可说明AO垂直平分BC;
(2)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可知:连接BD、CE相交于点O,延长AO交BC于点H,则直线AO垂直平分BC,由此可得出答案;
(3)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可知:连接BD、CE交于点O,则直线AO垂直平分CD,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可证得△ABC≌△AED,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可知:AC=AD,∠ACB=∠ADE,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可知:∠ACD=∠ADC,由等式的性质可知:∠BCD=∠CDE,再结合BC=DE和CD=C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可证得:△BCD≌△ECD,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对应角相等可知:∠BDC=∠ECD,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可知:OD=OC,由此可知直线AO为CD边的垂直平分线,由此可得出结论.
18.(2025八下·深圳期中)为表彰先进,某校初二年级计划购买《哪吒之魔童闹海》系列的熊猫哪吒和白龙敖丙毛绒公仔.已知购买3个熊猫哪吒和4个白龙敖丙共需170元,购买2个熊猫哪吒和1个白龙敖丙共需80元.
(1)求1个熊猫哪吒和1个白龙敖丙的售价各是多少元?
(2)初二年级计划购买这两种公仔共个,要求熊猫哪吒的数量不少于白龙敖丙数量的3倍.请设计最省钱的购买方案,并说明理由.
【答案】(1)解:设1个熊猫哪吒的售价为x元,1个白龙敖丙的售价为y元
由题意得:;
解得
答:1个熊猫哪吒的售价为30元,1个白龙敖丙的售价为20元.
(2)解:设初二年级计划购买熊猫哪吒m个,白龙敖丙n个
由题意得:
由①得:n=100-m ③
把③代入②得:m≥3(100-m)
m≥300-3m
4m≥300
m≥75
设购买这两种公仔的总费用为w元
由题意得:w=30m+20(100-m)=30m+2000-20m=10m+2000
∴当m=75时,
此时n=100-75=25(个)
答:初二年级购买熊猫哪吒75个,白龙敖丙25个时,购买最省钱。
【知识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销售问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准确找到题中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是解题关键.
(1)设1个熊猫哪吒的售价为x元,1个白龙敖丙的售价为y元,根据 购买3个熊猫哪吒和4个白龙敖丙共需170元和购买2个熊猫哪吒和1个白龙敖丙共需80元,可列出关于x与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即:,解得x与y的值,即可得出答案;
(2)设初二年级计划购买熊猫哪吒m个,白龙敖丙n个,根据熊猫哪吒的数量不少于白龙敖丙数量的3倍可得m与n的不等关系,即:m≥3n;再根据计划购买这两种公仔共100个,可得:m+n=100,代入不等关系,解得m的取值范围,再设总费用为w元,根据(1)的结论,列于w与m的一次函数式,再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当m=75时,,即可得出答案.
19.(2025八下·深圳期中)问题探究:同学们在学习了函数、方程与不等式的关系后,某学习小组同学想要研究不等式组的解集,请按照该组同学的探究思路完成以下问题:首先令,再通过列表、描点、连线的方法作出函数的图象,并对其性质探究:
(1)完成如下列表,在坐标系中描点、连线,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2)结合你所画的函数图象,写出函数的两条性质:
①   ;
②   
(3)当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4)一次函数图象与函数的图象只有一个交点,那么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1)解:6;2;图像如下:
(2)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3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1<x<3时,y=2
(3)-1.5<x<0或4<x<5.5
(4)k<2或
【知识点】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组)的关系;一次函数的性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
解:(1) 当x=-1时,y=;
当x=3时,y=;
当x≤1时,y==1-x+3-x=-2x+4;
当1<x<3时,y==x-1+3-x=2;
当x≥3时,y==x-1+x-3=2x-4;
即,
由此可画出图像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6;2;
(2)由(1)图像可知:
①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3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②当1<x<3时,y=2;
(3)当4<<7时,即4<y<7
由(1)图像可知:当y=4时,x=0或x=4;当y=7时,x=-1.5或x=5.5
∴当4<<7时,x的取值范围是:-1.5<x<0或4<x<5.5
故答案为:-1.5<x<0或4<x<5.5
(4) 由(1)知:
一次函数y=kx+1必过点(0,1)
∵一次函数y=kx+1与y=的图像只有一个交点
∴k<2
当1<x<3时,一次函数y=kx+1与y=的图像只有一个交点,此时一次函数y=kx+1必过点(3,2)
∴将点(3,2)代入y=kx+1得:2=3k+1
∴k=
综上:k的取值范围是:k<2或k=
故答案为:k<2或k=
【分析】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分段函数的图象,熟知一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1) 根据函数解析式,将x=-1和x=3分别代入函数解析式即可算出所对应的函数值,并再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连线、画图即可得出答案;
(2) 根据(1)中的图像,写出两条性质即可;
(3) 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当y=4时,x=0或x=4;当y=7时,x=-1.5或x=5.5;根据图像即可得出x的取值范围;
(4)根据一次函数y=kx+1必过点(0,1),再根据两函数图象的交点即可求出k的取值范围;由此可得出答案.
20.(2025八下·深圳期中)李老师在数学课上开展小组活动,同学们将两个全等含的直角三角板完全重合放置,固定一个顶点.然后将其中一个直角三角板绕这个顶点旋转,来探索图形旋转的奥妙.
已知:如图1,在和中,,,.
(1)初识图形】
如图2,在绕点旋转过程中,当点恰好落在的边上时,连接、.则长为   ,长为   .
(2)【深度探析】
如图3,在绕点旋转过程中,当时,连接、,延长交于点.
①的度数为 ▲ ,的度数为 ▲ ;
②求证:点为线段的中点.
(3)【拓展探究】在绕点旋转过程中,试探究、、二点能否构成以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能,直接写出线段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1)2;4
(2)解:①15°|15°;
证明 :②延长CF、AD相交于点H,如下图所示:
∵AD∥BC
∴∠H=∠BCF=15°
∵∠DEF=15°
∴∠H=∠DEF
∴HD=DE
∵DE=BC
∴HD=BC
∴在△HDF和△CBF中
∴△HDF≌△CBF(AAS)
∴DF=BF
∴点F为线段BD的中点
(3)BE=2或BE=6或BE=
【知识点】图形的旋转;旋转的性质;三角形的综合
【解析】【解答】
解:(1)如下图
∵∠ACB=90°,∠B=30°
∴∠BAC=180°-∠B-∠BCA=60°
∵△ADE绕点A旋转,点E落在边AB上
∴AC=AE
∴△ACE为等边三角形
∴AC=CE=AE=2
∵∠ACB=90°,∠B=30°,AC=2
∴AB=2AC=4
∵AE=2
∴BE=AB-AE=2
∵∠AED=90°,∠ADE=30°,AE=2
∴AD=2AE=4
∴DE==
∵∠AED=90°
∴∠AEB=90°
∴BD==4
故答案为:2;4
(2)①∵AD∥BC
∴∠DAB=∠ABC=30°
∵∠AED=90°,∠ADE=30°,
∴∠DAE=90°-∠EDA=60°
∴∠BAE=∠DAE-∠BAD=30°
∴∠CAE=∠CAB-∠BAE=30°
∵AE=AC
∴∠AEC=∠ACE=75°
∴∠BAF=∠BCA-∠ACE=15°,∠DEF=180°-∠AEC-∠DEA=15°
故答案为:15°;15°;
(3) 由图(2)可知:BE=2
当△ADE绕点A旋转过程中,点E恰好落在BA边延长线上时,连接CD、BD,如下图所示:
∵∠AED=90°,AB=4,AE=2
∴BE=AB+AE=6
当△ADE绕点A逆时针旋转60°,AD落在边AC的延长线上时,连接BE,BD,如下图所示:
∵AB=AD,∠BAD=60°
∴∠ABD=∠ADB=60°
∴BD=AB=4
∵∠ADE=30°
∴∠BDE=∠BDA+∠ADE=90°
∵DE=2
∴BE==
综上所述:BE=2或BE=6或BE=
【分析】
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和旋转的性质,熟知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旋转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1)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30°所对的直角边时斜边的一半可知:AB=2AC=4,AD=2AE=4
根据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对应边相等可知:AE=AC,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可知:△ACE是等边三角形,即AE=AC=CE=2;再根据勾股定理可得:DE==;最后再根据勾股定理:在Rt△BDE中,BD==4,由此可得出答案;
(2) ①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知:∠DAB=∠ABC=30°,再根据角的和差运算可得:∠CAE=∠CAB-∠BAE=30°,再根据等腰三角形底角的计算方法可得:∠AEC=∠ACE=75°,最后由角的和差运算可得:∠BAF=∠BCA-∠ACE=15°,∠DEF=180°-∠AEC-∠DEA=15°,由此可得出答案;
②延长CF、AD相交于点H,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知:∠H=∠BCF=15°,等量代换得:∠H=∠DEF,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等角对等边可知:HD=DE;等量代换得:HD=B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AS,结合∠DFH=∠BFC可证得:△HDF≌△CBF,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相等可知:DF=BF,由此可得出结论;
(3)分三种情况,由图(2)可知:BE=2;当△AED绕点A旋转过程中,当点E恰好落在BA边延长线上时,根据线段的和差运算可知:BE=AB+AE=6;当△AED绕点A逆时针旋转60°时,AD落在边AC的延长线上时,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知:△ABD为等边三角形,再根据角的和差运算可知:∠BDE=∠BDA+∠ADE=90°,利用勾股定理:在Rt△BDE中,BE==,由此可得出答案.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