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南省许昌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其实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荟萃,人们能从中看到江南园林和皇家园林的影子,但是却不能在现实的园林中找到大观园的全景。大观园是一个南北风格综合的名园,可以称为南北园林艺术的概括。它除了呼应恭王府一些重要建筑风格外,与南京旧江宁织造署,以及苏州、扬州的园林建筑都有所呼应。建筑风格凝重华丽,又不失淡雅之趣、山水之趣。小说中用文字表达出空阅的流动,也星现出大观园整体布局的特点—力求曲折委婉、错落有致,非对称无中轴线的格局。人们可以从中不断地发现中国传统回林建筑的艺术特征,其与中国传统园林的“诗情画意”主旨是完全相符合的。大观园主要入口并不张扬奢华,进围便以假山作为阻隔,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内敛和意境。从正门(即南门)进入,大观国西面的建筑从北至南分布着蘅芜苑、藕香榭、秋爽斋、潇湘馆等建筑;满湘馆西侧是滴翠亭和紫菱洲;西北侧有稻香村和芦雪庵;东面的建筑从北至南分布着嘉荫堂、凸碧山庄、凹晶溪馆、拢翠庵和怡红院;中路的建筑从北至南分布着省亲别墅、玉石牌坊、曲径通幽处和翠嶂。其中居住型建筑为薪芜苑(薛宝钗)、潇湘馆(林黛玉)、秋爽斋(贾探春)、紫菱洲(贾迎春)、藕香榭(贾惜春)、稻香村(李纨)和怡红院(贾宝玉)。可以看出,居住型建筑主要分布在大观园西面,东侧只有贾宝三的居所。西侧的建筑群为家中女眷居住,风格多样、布局自由,并且与居住者的性格也一一呼应,满湘馆前凤尾森森、沮痕斑斑的满湘竹与黛玉的伤春悲秋的性格相呼应,同时可能也暗含“香消玉殡”之意。蘅芜多为草本,常指菊科下属的一些植物。其性耐寒,宿根可越冬,翌年春季萌发断芽。蘅芜的生长特性与宝钗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以及人生轨迹都正好相合,可见作者在安排大观围的整体布局和建筑命名方面都十分考究中国古典园林是由山水、植物和建筑构成的综合性的艺术品,而蜃频、对联、题咏、雕刻及绘画等赋予了园林建筑灵魂和意趣,对提升园林意境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园林建筑的命名也暗含着某些特殊意义,是解密《红楼梦》密码的关键。大观园完工之际,宝玉为一景点题名为“红香绿玉”,灵感来源于芭蕉和海棠两种植物。而贾贵妃省亲时,将其改名为“怡红快绿”,特意去掉香玉二字,这其中深意值得细细思量。沁芳桥是进入大观园的第一座桥,其命名来自“兰芷急心斯,杜若沁芳怡”沁芳有浸涧美好的事物的含义。沁芳桥象征着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感纽带,也是宝黛二人互诉衷肠的地方,也寓意着贾宝玉不愿走仕途,只愿意浸润在这千红万艳之中。古典私家园林须满足居住、读书、抚琴、作画、品茶、宴饮及游憩等功能,建筑单体的类型千姿百态,例如亭、台、楼、阁、斋、轩等,提供可游、可观、可居的使用功能同时也起到了分割空间、划分空间以及丰富空间的作用。它将审美与实用巧妙结合,大观园中厅、堂、阊楼、桥、亭、廊等园林建筑出现的频率很高,也出现了北方圆林建筑中的暖阁,南方国林中状如飞虹的廊桥,以及美人靠、云墙、涵窗等元素。可见,大观国的建筑类型十分丰富,建筑风格呈现的是一种多元化、解构化的艺术特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是空阅艺术的应用,园林建筑里的游廊、石桥、花墙、漏窗、栏杆常具有起承转合的作用,当人们的视线触及菜处优美的园林建筑时,游览路线就会自然而然地延伸,建筑常成为视线引导的主要目标,人们常说的步移景异就是这个意思。作者独具匠心地对建筑进行起承转合描述,给人无限的困林审美感受。(摘编自王丽娟《浅析《红楼梦》大观园中的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有删改)材料二:古典园林具有和谐之美。在选址上,大观园讲究地、利合一。大观园位于宁、荣二府后的空地,高宅镇前,为大观园平添了几分贵气。同时,大观园建于湖啐地带,方便利用湖泊、河流等水景资源,不仅增添动态的景观,也有助于调节气候。此外,大观园的修建充分利用了地形的高低差,打造出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景观空间。在布局上,大观园注重山、水合一。大观园的布局,始终以山和水作为造园骨架,以山引水,以水映山。在造景上,大观园追求景、人合一,曹雪芹对大观园“景”的构建,往往是通过“情”的表达来推动的。不同的人物进入园中,人与景合,景因人异,有的人闻鸟语而喜悦,有的人听抚琴而感伤,构建出不同的“乐景”与“哀景”,营造出“景”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古典园林具有个性之美。大观国不同区域的景观建筑自成一体,构建出诸多个性独特的园林小区。怡红院富贵华丽、花柳繁华,西侧有海棠,东侧有芭蕉,红绿相称,脂粉之气浓郁,既与贾宝玉多情温柔、纠结难解的性格相映照,又从侧面暗示了贾宝玉的“异性缘”。蘅芜苑入门处大块玲珑山石遮挡视线,布局封闭,藏而不露,与薛宝钗含蓄克制、端庄隐忍的个性相映照。满湘馆前为花园,有风尾森森的竹林,后为住所,茴径通幽、精致小巧,与外界隔离,与林黛玉心思细腻、多愁善感的个性和渴望宁静恬淡、远离俗世的心境相符。秋爽斋开阔明亮,主要植物是梧榈和芭蕉,梧桐姿态高立,是树木中的佼佼者,与探春的开朗、果断性格相符合。古典园林具有柔性之美 在自然景观上,大观园内虽树木繁多,但多以垂枝或悬垂的形态出现,如垂柳、垂杨等。同时,园中花草的选择也别具匠心,在花色、花型上追求柔性之美,如牡丹、芍药等。树影婆娑,花草摇落,为大观园增添了一份婉约、柔和的氛围。在建筑景观上,园内的亭台楼阁、廊道回廊等建筑结构,常常采用曲线式的设计,没有尖锐的棱角,而是流畅圆润的线条,使得整个园林的建筑显得温润雅致、自然柔和。《红楼梦》中的古典园林虽只有一方天地,但饱含万般情致;虽只有一园美景,但蕴含无尽诗意。但园林从来都不是景观和建筑的客器,而是历史与人文的沉淀,是匠心与本心的呼应。借《红楼梦》走进以大观园为代表的古典园林,穿过历史与现实的镜像,有理由相信通过对古典园林的回潮和反思,那些隐存在古典园林中的灿烂文化也终将被重塑和点亮。(摘编自再纳汗·阿不多《《红楼梦〉中的古典园林文化建筑之美》,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曹雪芹在用文字构筑大观园时,并未局限于江南园林和皇家园林,而是荟萃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并加入了自己的园林构想。B.大观园西面的居住型建筑从北至南分布着蘅芜苑、藕香榭、秋爽斋、潇湘馆等,呈整体布局,风格统一,符合中国传统园林“诗情画意”的主旨。C.大观园不同区域的景观建筑既自成一体,具有个性之美,又和其他区域有机融合,具有和谐之美,是因为作者用文字表达出了时间的流动。D.园林沉淀着历史与人文,呼应着匠心与本心,通过对以大观园为代表的古典园林的回溯和反思,我们重塑和点亮了古典园林中的灿烂文化。2.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观园以省亲别墅、玉石牌坊等中路建筑为中轴线,西面建筑(如潇湘馆、蘅芜苑等)和东面建筑(怡红院、桃翠庵等)对称分布。B.恰红院距潇湘馆较近,距蘅芜苑较远,且怡红院和潇湘馆相较其他居住型建筑,都距大观园正门较近。C.凸碧山庄位于凹晶馆的北面、稻香村的东面;蘅芜苑位于大观园的西北角,在居住型建筑中距离大观园正门最远。D.蘅芜苑前有大块山石遮挡视线,潇湘馆前为凤尾森森的竹林,同样的封闭隔绝,但体现了居所主人不同的个性特点。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材料二中大观园和谐之美的一项是(3分)A.贾府老爷们商定,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花园起,转至北边,三里半大,盖造省亲别院。B.众人问怡红院青溪何来,贾珍遥指道:“原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从东北山坳里引到那山庄里,又开一条岔道,引到西南上,共总流到这里,仍旧合在一处,从那墙下出去。”C.大观园内的树木多为垂柳和垂杨,花草的选择在花色、花型上也别具匠心,建筑多采用曲线设计,线条流畅圆润。D.林黛玉看到落花,勾起伤春愁思,因把些残花落瓣掩埋,并随口念起了葬花词,贾宝玉听到后,不觉恸倒在山坡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4.结合材料一,请简要概括大观园的特点。(4分)5.在《红楼梦》第四十、四十一回,贾母携众人带二进荣国府的刘姥姥游览大观园,以下文段是对众人所经之处室内陈设的描写,请从所给名单中推断居所主人,并结合两则材料,概括其性格特点。(任选三个即可)(6分)人物名单: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①刘姥姥因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②xx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③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查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④刘姥姥掀帘进去,抬头一看,只见四面墙壁玲珑剔透,琴剑瓶炉皆贴在墙上,锦笼纱罩,金彩珠光,连地下隷的砖,皆是碧绿凿花,竞越发把眼花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暖 砚李铭羊山人秦黎明,早些年闯荡关外。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听从不抵抗命令,致使东北在短短几个月内迅速沦陷。东北抗日的义勇军奋勇杀敌,无奈军事上的劣势太过明显。秦黎明参加义勇军队伍,上去顶了两天,队伍即被击溃。秦黎明一条腿被炮弹皮击中、落下了瘸腿的残疾。此后,秦黎明在羊山乡间务农。十里八村的红白喜事、秦黎明都去帮忙。因为写得一手好字,红白喜事需要的喜联和挽联都归他写。主人还会热情邀请秦黎明做账房先生,帮助记录收下的礼金。当地有玄羊寺,早些年的寺名也出自他的手笔。到了年根底下,秦蔡明就义务给乡亲们写春联。寒风凛冽,白雪皑皑。鞭炮声声一岁除,家家门前换旧符。红纸黑字,秦黎明那字苍劲有力,贴到门前能呼唤春风。秦黎明深得当地村民信赖,威望渐高,人送雅号“秦秀才”。日本人第一次攻打清风岭,不但扑了空,还被打死两个鬼子兵。日本人很是气恼,调动了不少人马前来扫荡。到羊山镇晃荡一圈,拐进山坳的时候,看见了一家门上的春联,为首的鬼子头山田看在眼里,记在了心上。这一年年根底下,秦黎明家突然来了位不速之客。他跟其他前来索春联的乡亲打扮差不多,戴着一顶狗皮帽子,把一张大红的纸捧过来。那时候,十里八村求秦黎明写春联的百姓很多,大多数都是自己带着红纸,讲究的还会带上一条猪肉或者一瓶烧酒作为答谢。秦黎明接过乡亲们的红纸来,三叠四叠,然后取一条黑线,把住叠好的红纸,用黑线切纸。细线很锋利。秦黎明手一抖,细线便“粥粥”将红纸齐齐割断。秦黎明端坐,从桌下取一方砚台,摆在方桌上。不速之客眼睛一亮,目不转睛地盯紧了这方砚台。冬季天寒地冷,写毛笔字时砚台总会冻冰,研墨的时候或是打滑,或是难以研开。秦黎明轻轻将墨研开,墨汁均匀,毛笔蘸上去,饱满欲滴。七字锦也好,十字句也罢,秦黎明铺好红纸,略一停顿,挥手就写。中途他即便再蘸墨,也不见气脉神韵断了。待他一气呵成将字写完,再看砚台之上,墨汁刚好用完,那观台上竞然有温润之气飘荡,似檀香禁绕,似晨雾微散。不速之客开口叫绝。秦黎明朝着不速之客问:“先生,索何联对 ”不速之客说:“随意赐联。”秦黎明点头,并不急,往茶壶里续水。“恕我眼拙,这方砚台可是传说中的暖砚 ”不速之客问。秦黎明微微一笑。白居易有诗句:“砚温融冻墨,瓶暖变春泉。”北方暖砚大体分为两类:水暖砚和火暖砚。顾名思义,水暖砚就是在墨堂下面凿出空腔,注入热水暖砚;“火暖”当然就是用炭火了。火暖型暖砚要经受炭火的长时间烘烤,端石、红丝石、洮石等滋润柔滑的砚石很容易被烤焦开裂,所以只能选用质地致密、硬度更高的宝石制砚。这些宝石可遇而不可求,属于文房中的奢侈品,一般寒士难能用上。不速之客追问道:“您这方暖砚不是水暖砚台,也不是火暖砚台啊!”秦黎明站起身来说:“先生也不是俗人,一眼便看出端倪。这方暖砚,由天然的石头制成,这石头在我们羊山当地被称作‘诚石’。诚石看似平淡无奇,却能在严寒之下研墨而不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采得宝石制暖砚,可遇而不可求啊!”秦黎明说罢,屏气,凝神,在暖砚上蘸墨,一挥而就一副联对,待墨迹干后递给了不速之客。不速之客离去,家人张罗着过新年,秦黎明不慌不忙,把暖砚放在桌子上,带着家人赶紧进山躲避。当夜,村庄突然被鬼子和伪军包围。鬼子兵冲进秦黎明家,抢走了桌上的暖砚。三日后,朝阳县城鬼子头山田的寓所中,他焚香净手,拿出这方暖砚来。山田动手研墨,却发现暖砚早已经不暖,变得冷冰冰的,成了一方冰石。山田仔细辨认,这确实像是那天看到的暖砚。它在泰黎明的手下是那样温润从容,怎么到了自己手上却变得如此冷酷无情!鬼子兵带进来汉奸,他给山田解说了秦黎明写的那刮对联: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山田脸色铁青,愤恨地盯着那方冷冰冰的暖砚。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黎明早些年也为寺院写寺名,后来不写是因为自己落下了残疾,怕被乡亲们嫌弃。B.秦黎明有一手好字,并且有丰富的学识,所以乡亲们亲切地叫他“秦秀才”。C.“不速之客”到来时与乡亲们打扮别无二致,还自己带了红纸,表明他已经打探好详细情况,来寻找写春联的人。D.无论是七字锦还是十字句,秦黎明都“略一停顿,挥手就写”,表现出他对乡亲们写春联的不重视。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黎明早年参加过抗日义勇军,这为后文秦黎明写给“不速之客”春联的内容作铺垫。B.文中写山田带兵来羊山镇扫荡时看到了门上贴的春联,“记在了心里”为下文不速之客的到来埋下伏笔。C.文中对秦黎明询问“不速之客”对联内容后的一系列动作描写,“点头”“往茶壶里续水”等表现出他的从容不迫。D.文末写山田愤恨地盯着“暖砚”,暗示他将会找秦黎明报复,预示秦黎明的悲惨结局。8.请简要分析秦黎明这一人物形象。(4分)9.小说结尾处描写暖砚在山田手中失效这一情节有何用意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 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暴虚,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于太平。(节选自《贞观政要·求谏》)材料二:纳谏之道,亦不易矣。君无爵赏以劝之则言者不进以爵赏劝之言者抑不择而进;故纳谏难也。抑有道于此,士之有见于道而思以匡君者,非以言健益赏也,期于行而已矣。故明君行士之言,即所以报士,而爵赏不与焉。抑其言是矣,其人非不肖矣,因其言之不讳,而置之左右,使旦夕纳诲焉。上既唯言是取,人且引言为已任而欲终其敢言之名,于是吹求①在位者无已,而毛举⑦庶务之废兴以为言资。将有事止于此,而言且引之以无穷,非奸而斥之奸,非贤而奖之贤;事不可废而欲已之,事不可兴而欲行之;荒唐苛细之论,皆以塞言之责,而固是乱。故言者可使言也,未可使尽言也;可使尽言也,不可使引伸为无已之言也。斟酌之权,在乎主心,乐闻谏而不导人以口给,爵赏之酬,其可轻乎哉!章帝于直言极谏之士,补外吏而试其为,非无以酬之,而不引之以无涯之瓣,官守在而贤不肖抑可征焉,庶几得之。(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直言极谏之士补任外官》)【注】①吹求:吹毛求疵。②毛举:列举不重要的小事。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君无爵赏A以劝之B则言者C不进D以爵赏E劝之F言者G抑不择H而进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藉,借助。与《谏逐客书》中“藉寇兵而赍盗粮”中的“藉”意思相同。B.与,给予。与《过秦论》中“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中的“与”意思不同。C.“唯言是取”,与《烛之武退秦师》中“何厌之有”的句式相同,都是宾语前置句。D.细,琐碎的。与《鸿门宴》中“而听细说”中的“细”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太宗认为,如果臣子不纠正君王的过错,那么国家会灭亡,臣子最终也不能独自保全。B.王夫之认为,士大夫并不想用进谏换来爵位赏赐,所以赏赐爵位给他们并不能激励他们。C.王夫之认为,进言者为了保持进谏的名声,可能会吹毛求疵,最终使国家陷入混乱。D.汉章帝认为,让进言者补任外吏可以验证他们贤能与否,而不是引向没有尽头的空谈。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鼓议,致天下于太平。(2)事不可废而欲已之,事不可兴而欲行之。14.《增广贤文》中说“忠言逆耳利于行”,如何更多地听到别人好的的建议,以上两则材料对你有何启示。(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从军行(节选)王宏十五学剑北击胡,羌歌燕筑送城隅。城隅路接伊川驿,河阳渡头部郸陌。可怜少年把手时,黄鸟双飞梨花白。山边叠叠黑云飞,海呼莓莓①青草死。从来战斗不求勋,杀身为君君不闻。凤凰楼上吹急管,落日徘徊肠先断。【注】①莓莓:草盛貌。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十五学剑北击胡,羌歌燕筑送城隅”,点明了主人公年少学剑就投身抗击胡人之战,且出征时伴有羌地歌声和燕地筑乐。B.“城隅路接伊川驿,河阳渡头邯郸陌”,通过列举城隅、伊川驿、河阳渡头、邯郸陌等地点,勾勒出行军路线,暗示征程遥远。C.“山边叠叠黑云飞,海晔莓莓青草死”,描绘的山边黑云、海边衰草之景,来展现自然景观的壮美。D.本诗从少年学剑出征写起,中间描写行军路线、边地景色等,叙事写景层次较为清晰。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杜牧《阿房宫赋》中,揭露和控诉秦奢靡无道,将其极尽所能剥前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的句子是“ , ”。(2)苏洵《六国论》中,“ , ”两句,引用古人警喻,形象地说明了赂秦的严重危害和根本错误。(3)在古诗文中,“舟”,常被赋予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意蕴,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说起睡眠,大家通常会觉得,年轻人总能“倒头就睡”。然而调查显示,在年轻人的各类健康困扰中,睡眠问题尤为突出。①由于生活节奏快,学习或工作任务重,②导致年轻人很容易受到压力影响而出现睡眠不足、睡眠节律紊乱、失眠等问题。③睡眠不好给年轻人的身心健康形成了各种不利影响,④涉及记忆、情绪以及免疫力等多个方面。睡眠与人的记忆 A 。a人在进入睡眠状态后,看起来是在安静休息,但大脑的某些区域却像一个忙于整理、分派包裹的快递公司一样,正在紧张、有序地将白天获得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分类、存储,以便知识经验能够转入长时记忆储存系统,让记忆力得到加强。另外,睡眠是恢复精力的过程,有了充足的睡眠,白天才能 B,注意力集中。相反,如果睡眠被剥夺或睡眠较差,记忆力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除了影响记忆力,睡眠差也会让人的情绪变差。这样的人容易发火起急,没有耐心,像我们常见的“起床气”,就和睡眠不足有关。长期的睡眠不足,还可能诱发焦虑、抑郁、行为障碍等问题。(甲)。在睡眠过程中,生长激素分泌旺盛,它和细胞的更新、抗衰老关系密切。充足的睡眼有利于促进免疫功能的正常发挥,而睡眠不足的人,(乙),会经常感冒,小病不断,显得很脆弱。现在的年轻人出现“脆皮”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睡眠出了问题。睡眠看似简单,实际上担负着身心修复的重要任务。b拥有良好睡眠的人,就像电脑得到充电、杀毒、清除垃圾、重启一样,可以运行顺畅,“满血复活”。18.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A. B_____20.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在文中a、b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中任选一处进行简要分析。(5分)21.下列句子中的“像”与文中加点的“像”,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B.窥探舱里,不很分明,她像是捆了躺在船板上。C.格里高尔像滚滚流水似的把这一席话说了出来。D.像黛玉、宝钗、宝玉等人写的一组“白海棠诗”,就显露出人物的情趣和性格。22.请在文中(甲)(乙)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有人问:“AI能迅速解答所有问题,我们为何还要花时间读书 ”有人回复:“成就唐僧的,不是那些经书,而是取经路。”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读书价值的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1.(3分)A2.(3分)A3.(3分)C4.(4分)①大观园注重整体布局,力求曲折委婉、错落有致,非对称无中轴线的格局;②大观园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内敛和意境,有诗情画意;③大观园的建筑命名十分考究,暗含特殊含义;④大观园由山水、植物和建筑构成,建筑类型多样,布局自由,巧妙结合实用与审美。5.(6分)①林黛玉:心思细腻、多愁善感:品性高洁,渴望宁静恬淡,远离世俗。②贾探春:开朗果断。③薛宝钗:含蓄克制、端庄隐忍、理性内敛、圆融通达。④贾宝玉:叛逆不羁、顽劣任性;多情温柔、纠结难解。(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3分)C(A项强加因果,文中并未写明秦黎明不写寺名的原因:B项“丰富的学识”于文无据:D项“对乡亲们写春联的不重视”错误。)7.(3分)D(D项过度解读,文本并未预示秦黎明的结局是悲惨的。)8.(4分)①沉稳机智、从容不迫。秦黎明一开始便识破了“不速之客”的身份,并从容淡定地应对;②爱国勇敢、不畏强敌。九一八事变后秦黎明参加义勇军抗击日本侵略者,保家卫国:面对侵略者头目,他冒着被识破的风险写下对联来表达心志。(每点2分,若答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6分)①(情节结构方面)呼应前文伏笔,通过“诚石”属性呼应秦黎明强调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暗示只有心怀赤诚者才能唤醒暖砚的神奇;②(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形成强烈对比,暖砚在秦黎明手中温润从容,在山田处却冰冷失效,突出侵略者与爱国者的本质差异。③(主题意蕴方面)深化主题,以器物选择主人的奇幻设定,象征民族气节不可玷污,坚守民族大义者能够获得精神的力量。(每点2分,三点6分。若答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10.(3分)BDF(原文标点:君无爵赏以劝之,则言者不进:以爵赏劝之,言者抑不择而进)11.(3分)D12.(3分)B13.(8分)(1)幸亏有你们多次匡正补救过失,希望凭借你们正直的言论,使天下达到太平。(“直言鲠议”“致”各1分,句意2分)(2)不可废弃的事情想要停止,不能兴起的事情想要施行。(“已”“兴”各1分,句意2分)14.(5分)①有听取别人建议的主观意愿。 ②听取别人建议时应态度温和。③懂得识别别人的建议是否合理。④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任意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5.(3分)C(“山边叠叠黑云飞,海畔莓莓青草死”描绘的边地景色,主要是为了渲染战争前紧张、肃杀的氛围,暗示战争的残酷,并非展现自然景观壮美。)16.(6分)①对少年英勇报国的赞赏:“十五学剑北击胡”,展现其年少英勇、渴望报国的形象,诗人对此种豪情壮志予以肯定与赞赏。②对战士功绩被忽视的愤懑:“从来战斗不求勋,杀身为君君不闻”,写出战士们作战并非为求功勋,却在拼死征战后得不到君主的关注,体现出诗人对战士功绩被漠视的不平与愤懑。③对战争残酷的悲叹及战士命运的悲悯:“山边叠叠黑云飞,海畔莓莓青草死”渲染战争的紧张与残酷氛围,“落日徘徊肠先断”借景抒情,表达出诗人对战争中战士们悲惨命运的同情与对战争残酷性的悲叹。(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6分)(1)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2)以地事秦 犹抱薪救火(3)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彩舟云淡 星河鹭起(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字均不得分)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18.(4分)第一处:删去②“导致”,或删去①“由于”;第二处:③“形成”改为“造成”19.(2分)A息息相关 B精神焕发/精神抖擞20.(5分)a处:①句中把睡眠时的大脑活动(本体)比作整理包裹的快递公司(喻体),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大脑处理信息的系统性特征与快递公司分拣包裹的流程结构相似;③知识分类存储与包裹定向派发的功能逻辑相似。b处:①句中把获得良好睡眠的人体(本体)比作完成充电杀毒的电脑(喻体),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人体在睡眠中的机能恢复与电脑充电、杀毒、清除垃圾的运作原理相似;③睡眠后“满血复活”的生理状态与电脑重启后运行顺畅的性能表现相似。21.(3分)D22.(4分)(甲)睡眠差对免疫力的危害也不容忽视(乙)由于免疫功能受到影响23.略第 页,共 页试题资源网-..(北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