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北昌黎第一中学 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飞跃考试 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 本试题共 23题,满分 150分,时间 150分钟。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然. 如要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上无效。4. 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 5小题,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题。每个人都曾想过这个问题——我的思维符合逻辑吗?“ 逻辑思维 ” 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 “ 高端大气上档次 ” 的名词。大家在潜意识里常把逻辑思维与“ 聪明 ”“ 合理 ”“ 真相 ” 画上 等号。其实逻辑思维并没那么神乎其神,它只是人脑的一种理性活动,一种认识世界的思维 方式。逻辑思维有时也被称为抽象思维或者 “ 闭上眼睛的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具有规范、 严谨、精确、可重复等属性。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可以分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逻辑思维超 越了感性认识阶段,将思考上升到了理性认识阶段。它将思维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抽 象成各种各样的概念,再通过这些概念进行价值判断,根据某种逻辑关系进行逻辑推理,从 而对客观事物产生新的理性认识。真理都是符合逻辑的,所以客观事实可以通过某种逻辑来解释。只不过这种解释有的是 “ 假符合逻辑 ” ,有的是“ 真符合逻辑 ”。狭义的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虽然客观规律是不 会错的,但人对客观规律的认知可能会出现误差。换句话说,我们认为某种事物符合“ 逻辑 ” , 可能只是符合自己一厢情愿的主观认识,而非隐藏在客观事物中的真正的逻辑。两种情况并 不难区别。无论论证过程多么严密,无论结论让人不知该如何反驳,只要背离了客观现实, 就是 “ 假符合逻辑 ” ;反之,就是 “ 真符合逻辑 ”。有些人以为只有研究数理化才需要逻辑思维,而人文学科与艺术创作不需要逻辑思维。(-1-)北大哲学系的教授指出,这是一个严重的误解。逻辑思维并不是逻辑学专家写在学术论文里 的抽象概念,而是每个人在每时每地都会用到的一种思维方式。假如完全脱离逻辑思维的话,人们不光是没法正确思考,连正常的写作和对话都会受到很大影响。思维缺乏逻辑性的人, 在工作生活中无法正确地使用概念。而由于不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他们在使用概念时就 可能出现“ 驴唇不对马嘴 ” 的现象。概念不清,就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这会让人感到 你的思维模糊混乱,完全不符合逻辑。假如概念清晰、逻辑严谨的话,你表达的意思就更容 易被他人接受。虽然逻辑思维是一种高级思维方式,但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不止逻辑思维一种。在哲 学理论中,形象思维是一种与逻辑思维相对立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通常与感受、感想、 体验、经验等感性认识联系在一起。相对于抽象、严谨、精确、规范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 具有形象具体、非逻辑、粗略、法无定法等属性。为什么当人类掌握逻辑思维这一高级思维工具后,仍然不能放弃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的形 象思维呢?说到底,世上没有能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公式。虽然逻辑思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 用,人类整体的逻辑思维水平越高,文明发展的速度也越快,但部分人对逻辑思维的推崇逐 渐走向了一个极端——把逻辑思维当成人类唯一正确的思维方式。这种人虔诚地相信,只要 按照某种明确无误的逻辑系统来思考,就可解决世界上的所有问题。这个观点恰恰是荒谬的。 首先,其他类型的思维方式在几乎一切领域中都是普遍存在的。比如形象思维、灵感思维。 其次,逻辑思维无法解决思维活动中的全部问题,也有难以发挥作用的时候。为了避免思维 的跳跃性,逻辑思维采用的是程式化思维模式。这使得逻辑思维从一开始就被纳入了某种固 定的轨道,束缚了想象力的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新知识的产生。最后,按部就班的 逻辑思维,并不擅长应对变化剧烈的问题。逻辑思维的思考过程是严格遵循某种规则进行的。 根据已知前提与单一的逻辑关系,一步步推理出结论。假如面对的前提很多且不止一种选择 时,或者思维对象处于不断变动的状态时,循规蹈矩的逻辑思维往往找不到解决方向,思考 效率也不高。人类社会的创新活动,大多是从非逻辑的形象思维开始的。学者与发明家通过展开大跨 度的想象,得到创新的启迪。但是光靠形象思维与想象力不足以完成创新活动。获得启迪之 后,必须运用严密的逻辑思维加以论证,这样才能把天才的创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由 此可见,创新思维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有机结合的产物。想要克服逻辑思维的局限性,最 好的办法就是将逻辑思维与其他思维形式,特别是形象思维结合起来,其关键在于正确认识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之间的优缺点,将多种思维方式有机结合起来,用于各自最擅长的领域 与环节。(摘编自金鸿儒《北大逻辑课》)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逻辑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应该认识到它离人们生活很近,不能只将其与逻辑性强的学科挂钩。B. 逻辑思维将人的感性认识抽象成概念,人们再通过这些概念和某种逻辑关系进行推理, 从而产生新的理性认识。C. 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概念理解不清,或所用概念与表达的意见不对应、不一致,都源于 自身缺乏思维逻辑性。D. 有些人近乎偏执地笃信逻辑思维,他们认为只要按照某种明确无误的逻辑体系思考,便 能够化解一切难题。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逻辑思维超越了感性认识阶段,将人的思考上升到了理性认识阶段,这说明理性认识优 于感性认识。B.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逻辑解释分为“ 假符合逻辑”和“ 真符合逻辑”,这说明了人的认识具 有主观性。C. 逻辑思维在思维对象不断变动时难以解决问题,若有认识事物变化历程的需要,它将无 法发挥全部作用。D. 逻辑思维的局限性使人类无法放弃形象思维,当按照某种规律无法解决问题时,则需运 用其他思维模式。3. 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 真符合逻辑” 内涵的一项是(3分)A. 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 而空了。B.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C. 我们是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对宇宙的正确认识是逐渐形成的。D. 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4. 请简述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之间的联系与区别。(4分)5. 结合原文,分析我们在运用逻辑思维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6分)(二)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小题, 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题。文本一 :书之幸运 郑振铎(-2-)天一书局送了好几部古书的头本给仲清看。一本是李卓吾评刻的《浣纱记》的上册,附 了八页的图,刻得极为工致可爱。送书来的伙计道:“ 这是一部不容易得到的传奇。有好些 人都要买它呢。您是老交易,所以先送来给您看。” 又指着另外一本蓝面子、洁白的双丝线订着的《隋唐演义》,道:“ 这是褚氏原刻的,头本有五十张细图呢,您看看,多么好,多么 工细!” 说着,便翻几页给他看 ,“ 一页也不少,的确是原刻的,字迹一点也不模糊,边框也 多么完整。” 又指着一本黄面子装订得很好看的书道:“ 这是《笑史》,共十六册,外间也极 少见。” 这位伙计是晓得他极喜欢这一类的书,且肯出价钱,所以一本本地指点给他看。仲清默默地坐在椅上,听着伙计流水似的夸说着,一面不停手地翻着那几本书。书委实 都是很好的,都是他所极要买下的,那些图他尤其喜欢。那种工致可爱的木刻,神采奕奕的 图像,不仅足以考证古代的种种制度,且可以见三四百年前的雕版与绘画的成绩是如何的进 步。那几个刻工,细致的地方,直刻得三五寸之间可以容得十几个人马,个个须眉清晰,衣 衫的襞痕一条条都可以看出;粗笨的地方,是刻的一堆一堆的大山,粗粗几缕远水,却觉得 逸韵无穷,如看王石谷、八大山人的名画一样。他委实地为这部书所迷恋住了。但外面是一 毫不露,怕被伙计看出他的强烈的购买心,要任意地说价,装腔的不卖。仲清心里嫌着太贵,照他的价钱计算起来,共要二百块钱以上呢,一时哪里来这许多钱 去买!踌躇了好一会,表面上是假饰着仔细地在翻看那些书,实则他的心思全不注在书上。 伙计站在他旁边等候着他的回话。“ 那把这两部书的头本先放在这里吧。” 说时,他把《浣纱记》《隋唐演义》另放在一边, “ 其余的你带回去。价钱,我停一刻去和你们老板面议,还要去看看全书。”“ 好的,好的。” 伙计带笑地说道,好像他的交易已经成功了,说着 “ 再见 ” 而去了。 他点点头。仍旧坐下去办他的公事,心里十分踌躇着买不买的问题。现在,仲清要买的书,价钱太大了,他身上又没有几块钱剩下。买不买的问题,总在他 心上缭绕着。这一天,恰好他得空到天一书局去走一趟。老板见了他来,很恭敬地招呼着他,“ 这几 部书真是不容易见到。我做了好几十年的生意了,还不常遇见。不是您,真不叫人送去看。” 老板这样滔滔地说着,“ 我们中国的好东西,不瞒您说,我实在有些不愿意使它们流入异邦。 不像他们,往往把好书都卖给外国人了。像他们那样不知保存国粹地做着,不到几十年,恐 怕什么宋版元钞,以及好一点的小说、传奇,都要陈列在他们外国人的家里去了。唉,唉, 可叹!可叹!” 老板似乎很感慨地说着,频频摇着他的光头。仲清不好说什么,只默默地遥 瞩着对面架上的书。慢慢地立起身来,走近架边,无目的地翻翻架上的书,又看看他们标着 的价目。伙计抱了一包的书回到店里来:“ 你请来看,一页缺残也没有,只有一点虫蚀的地方。 不要紧,我们会替您老人家修补好的。”他一本一本地把这两部书都翻看了一遍,委实是使他愈看愈爱。每本书,边框行格都是 完完整整的,并无断折,一个个字那是锋棱钢利,笔画清晰,墨色也异常的清浓,看起来非 常爽目。一页一页的似乎伸出手来,要招致他来购买它。他心里强烈的燃着购买的愿望,什么经济的筹划,他都不计及了。然他表面上却仍装出可买可不买的样子。 老板沉下脸,好像很失望的样子,说道:“ 您说说看,能出多少钱? 他懒懒地走到店门口,跨足要到街上去。心里却实实地欢喜这几部书,生怕被别人抢夺 去了。“ 一共一百二十块,不能再加了。”“ 相差有限,请你再加十块钱,就把书取去吧。”他知道交易可成了,只摇摇头,仍欲跨出店门 ,“ 一个钱也不能再加了,实在不便宜了。” 老板道 :“ 好了,好了,大家老交易,替您包好了。” 伙计把书包好了递给他。老板恭敬地鞠 躬一下,几乎有九十度地弯下,光光的秃头,全部都显现出;送到门口,又鞠躬了一下,看 他上车走了才进去。他如像从前打得了一次胜仗似的喜悦着,双手紧紧地抱着那一包书。别的问题一点也没 有想起。(1928年初版,有删改)文本二:何为 “ 俗文学 ” 郑振铎胡适之先生说道:“ 中国文学史上何尝没有代表时代的文学?但我们不应向那‘ 古文传 统史’ 里去寻,应该向那旁行斜出的‘ 不肖’ 文学里去寻。因为不肖古人,所以能代表当世。” 这话是很对的。讲述俗文学史的时候,随时都可以发生同样的见解。“ 因为不肖古人,所以 能代表当世。” 有三五篇作品,往往是比之千百部的诗集、文集更足以看出时代的精神和社 会的生活来的。他们是比之无量数的诗集、文集,更有生命的。我们读了一部不相干的诗集 或文集,往往一无印象,一无所得,在那里是什么也没有,只是白纸印着黑字而已。但许多 俗文学的作品,却总可以给我们些东西。他们产生于大众之中,为大众而写作,表现着中国 过去最大多数的人民的痛苦和呼吁,欢愉和烦闷,恋爱的享受和别离的愁叹,生活压迫的反 响,以及对于政治黑暗的抗争;他们表现着另一个社会,另一种人生,另一方面的中国,和 正统文学,贵族文学,为帝王所养活着的许多文人学士们所写作的东西里所表现的不同。只 有在这里,才能看出真正的中国人 民的发展、生活和情绪。(有删改)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本一多处描写书的内外部细节,表现古书质量上乘,弥足珍贵,暗示了仲清对这些书 非买不可的原因。(-3-)B. 文本一语言庄重典雅,其中文言词语的使用不仅非常符合仲清的身份特点,而且与书店的环境相得益彰。C. 文本二开头引用胡适的言论,一方面是为了引出俗文学的话题,另一方面是为后文对俗 文学的阐释提供依据。D. 两则文本作者相同,文本一是作者创作理念的实践产物,读者可以借助文本二深入体会 文本一的内涵。7. 关于文本一仲清讲价的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讲价前,仲清不说话,只在书架前徘徊,是想看看是否还有其他合适的书,也想确认价 格是否合理。B. 仲清“ 跨足要到街上去”“ 仍欲跨出店门”等动作,是他的讲价技巧,他想通过这种方式 让老板降价。C. 仲清买书结束离开时,老板两次鞠躬是故作恭敬,表演给仲清看的,因为他希望仲清以 后常来买书。D. 整段情节展现了仲清、老板及伙计三人之间的交锋,营造出买家和店家为己方争取利益 的紧张氛围。8. 从看到书的头本到买完书,仲清的心理发生了多次变化。请结合文本一简要概括。(4分)9. 文本二对“ 俗文学”进行了阐释,请谈谈文本一是如何体现“ 俗文学”特点的。(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小题, 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 14题。 材料一 :余成进士,熙甫已有大公车间名,而积数年不第。每罢试则主司相与啖恨以归生不第何名为公车。而同年朱检讨者,佻人也,数问余得归生古文词否,余谢无有。一日,忽以一编 掷余面曰 :“ 是更不如崔信明水中物① 耶!” 且谓“ 何不令归生见我,当作李密觇秦王② 时状 ” , 余戏答 :“ 子遂能秦王耶?即李密未易也。” 退取读之,果熙甫文,凡二十余章,多率略应酬 语。而又数年,熙甫之客中表陆明谟,忽诒书责数余以不能推毂熙甫,不知其说所自。余方 盛年侨气,漫尔应之,谓陆浚明差强人意,熙甫小胜浚明,然亦未满语。又数年,而熙甫始第,又数年而卒。客有梓其集贻余者,卒之未及展,为人持去。旋徙处昙靖,复得而读之,故是近代名手。若论议书疏之类、滔滔横流不竭。志传碑表,又最得 昌黎爱发脱赚法。他序记,熙甫亦甚快,所不及者,起伏与结构也。起伏须婉而劲,结构须 味而裁,要必有千钧之力,而后可至于照应,点缀绝不可少,又贵琢之无痕。嗟乎!熙甫与 朱生,皆不可作矣,恨不使朱生见之,复能作秦王态否!(节选自王世贞《书 归熙甫文集 后》)材料二:文章一道,自元以前,衰而且病,尚未亡也。明人初承宋、元之遗,粗存规矩,至嘉靖、●隆庆之间,晦蒙否塞,而文几绝矣。归氏之文,气体清矣,而按其中之所得,则亦不可强索。●故余以为先生所以砥柱中流者,特以文从字顺,不汩没于流俗,而于古人所谓闳中肆外,言以声其心之所得,则未之闻尔。然亦不得不称彼一时之豪杰矣。故近代时文家之言古文者,多宗归氏。其论说文字,皆以《史记》为宗;而其所以得力于《史记》者,乃颇怪其不类。盖《史记》体本苍质,而司马才大,故运之以轻灵。今归之所谓疏宕顿挫,其中无物,遂不免于浮滑,而开后人以描摹浅陋之习。故疑归得力于《史记》者,特其皮毛,而于古人深际, 未之有见。今观诸君所传五色订本,然后知归氏之所以不能至古人者,正坐此也。(节选自章学诚《文史通义 · 文理》)【注】 ① 崔信明水中物:崔信明,唐代诗人,自认为文章天下第一 ,经常欺侮他人。曾 将自己的诗集示于郑世翼,然而郑世翼观之未终便道 “ 所见不如所闻 ” ,随后将诗集丢入水 中。② 李密觇秦王:李密,隋末瓦岗起义军领袖。秦王,唐太宗李世民。李密投降唐朝后, 曾在迎接李世民凯旋时夸赞其 “ 真英主也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每涂对一处给 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C) (IB) (A) (E) (F) (G) (IH) (ID) (相与) (生不第) (试) (啖恨) (何) (每罢) (以归) (则主司)名为公车。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不第,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被录取,一般指进士考试,与“ 及第” 意思相对。 B. 为人持去,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 为天下笑” 一句的句式相同。C. 病,名词作动词,与《过秦论》中“ 天下云集响应” 的“ 云” 用法相同。D. 否,闭塞,与《孔雀东南飞 并序》中“ 否泰如天地” 的“ 否” 读音相同,意思不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归有光在应试举人中小有名声, 虽多年都未考中,但与王世贞同年参加科举的朱检却对 归有光的作品很推崇。B. 王世贞刚开始读归有光的文章时,并没有给予很高的评价,且未推荐归有光,这一行为 招致归有光表亲的责备。C. 王世贞阅读文集后发现归有光被誉为名家是实至名归,评价归有光的作品言辞流畅,议 论文、奏疏都极为出彩。(-4-)D. 章学诚认为,文章写作从元代前开始衰败,明代起初继承了宋、元的传统,但至嘉靖、 隆庆年间,文章近乎消亡。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熙甫与朱生,皆不可作矣,恨不使朱生见之,复能作秦王态否!(2)故疑归得力于《史记》者,特其皮毛,而于古人深际,未之有见。14. 归有光的文章有哪些不足之处?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题。登山临水吟 邵雍山有乔峰水有涛,未能容屐岂容舠① 。 非无仁智斯为乐,少有登临不惮劳。 言味止知甘脍炙,语真谁是识琼瑶。自惭不尽人才处,长恨今人论太高。 【注】 ① 舠(dā o) :小船。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首联呼应诗题,先描写诗人登山临水所见,接着以一个反问句巧妙地引出议论。B. 颈联通过“ 脍炙” 与“ 琼瑶” 的对比,提醒人们要重视如美玉般珍贵的真言真理。 C. 诗人认为一些古人才智不如他人,但今人对其有过高的评价,诗人对此感到遗憾。 D. 全诗以登山临水的情境为依托,体现诗人对人生、社会的辩证思考,富有哲理性。16. 《论语 · 雍也》有言:“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本诗关于“ 山水” 与“ 仁智” 关系的阐 释和孔子的观点是否相合?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庄子 · 德充符》中“ 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指出以相同的标准看事物,则万物(______)皆同,这与苏轼《赤壁赋》中“ , ” 两句的情理十分相似。(2)小华创作小说时,想要增加一段黑云密布、水雾迷蒙的环境描写,为情节发展作铺垫,(______)同桌建议直接引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 两句。(3)小刚喜爱天文,假期他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自己拍摄的流星划过天际的照片,并用(______ ______)“ , 两句古诗词做配文,收获了诸多点赞。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2题。生日蛋糕被打翻在地,那就蹲在地上过个 “ 接地气 ” 的生日;在公园里朋友迟迟未到, 无聊之余,开始打八段锦;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躺下,主打一个“ 松弛感 ” …… 当你对以上 不明所以的行为感到疑惑时, A :我们只是在 “ 玩抽象 ” 而已。要问年轻人为什么喜欢 “ 抽象 ” ,第一个答案必然是 “ 好笑 ”。有学者对此作出了解释: 人们对某个情境、事件或行为有一定的预期,这种预期基于以往的经验、常识或逻辑。当实●际发生的情况与预期不一致时,便会引发人们的关注。如果人们找到违背预期的合理解释, 或者意识到这种违背是有意为之的幽默,则会产生愉悦感。在“ 玩抽象 ” 的过程中,年轻人展现出敢于跳出常规的创造力。大家在共同参与“ 造梗 ” 的同时,也在不断二次创作中, B 。在年轻人看来 ,“ 玩抽象 ” 就是一种创作和表达,将 有趣的东西结合自己的理解,把它变得更多样、更有趣。这个再创作的过程体现了创作者对 生活的理解,也真实地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年轻人用“ 玩抽象 ” 应对现代社会的焦虑、压力和挑战,① 在心理上是一种积极的转化, ② 是年轻人解构生活、释放压力。③ 人与外界相处时都需要穿一层心理外衣,④ 调整自己处 理环境的方式,⑤ 而幽默是一种很高级的自我表达的方式。年轻人喜欢“ 玩抽象 ” ,也是通过这种方式与朋友“ 同频共振 ”。有时候朋友们会一起参 与,这通常让年轻人感到非常满足。而那些在过去可能被认为是“ 怪人 ” 的人,如今有了“ 抽 象 ” 的保护色。不过,“ 玩抽象 ” 也需要在合理的尺度内。它可以是一种自嘲,但如果是他 人遇到病痛的情况, C ,不要拿他人的苦难开玩笑。 一些不分场合的 “ 玩抽象 ” 行为, 其实不利于正常沟通。18. 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第一段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 两位看护小孩儿的老人面带笑容,其中一位道 :“ 今年这雪来得早,来得足实,瑞雪兆丰 年 ……”B. 文字在脑海中化作了声音、场景、光线、气味 ……变成射入人心灵深处的亮光。C. 他听到这里,突然站住脚,呆了一会儿,说:“ 那!……那我们送回去吧! D. 他们在茶几旁边跳着唱着:“ 月亮堂堂,敲锣买糖 ……”19. 下列句子中的“ 对” 与文中加点的“ 对” ,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 我相信你做得对,” 黛安娜说,“ 好了,哥哥,现在你就让她安静一会儿吧。” B. 院子前面对着马路的地方,有一条公园里的那种长凳。C. 他手里拿着一根很有气派的手杖,手杖上系有一对已褪色的大穗子。(-5-)D. 在他的微笑中,我能感受到他对年轻后辈深挚的关切。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 12个字。 (6分)21. 文中第四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 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4分)22. 小刚认为可以将文中画波浪线的“ 保护色” 改为“ 保护罩” ,小文则认为不可以更改, 你同意谁的看法?请说明理由。 (4分)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量子通信的成功,靠的是科学家们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和不懈探索;国产动画的火爆出 圈,离不开创作者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深刻理解;故宫文创的风靡,源自设计师们对历史 文化的开放思维和探究意识。这一个个的创新之举,不仅展现了个人在创造中的智慧与勇气,还推动了社会的繁荣与 进步,更彰显了国家的实力与自信,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与创新力量。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河北昌黎第一中学 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飞跃考试 语文答案注意事项:1. 本答案共 23题,满分 150分,时间 150分钟。2. 阅卷老师应严格按照此答案进行阅卷,必要时可增加答案要点,但应该提前与阅卷组组长沟 通并通知阅卷组。3. 请各位考生按照答案中评分标准认真核对。4. 阅卷结束后,阅卷老师请与阅卷公司核对阅卷结果是否已经上传,无误之后即可结束阅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 (19分)1. C(3分) 2. A(3分) 3. C(3分)4. (4分) 联系:① 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同属于人类思维模式,且几乎在一切领域中普遍存在。② 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同属于创新思维的组成部分。区别: ① 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属性不同,二者相互区别且对立。 ②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在完 成创新活动时的顺序不同,一般先从形象思维开始,再运用逻辑思维进行论证。5. (6分) ① 不可过分夸大或低估逻辑思维的作用,运用的同时需认识到其普遍性、日常化的 特性。② 运用逻辑思维认识事物时应避免一厢情愿的主观认识,理性、严谨地探寻出客观事物的规律。③ 应认识到逻辑思维的局限性,取长补短,将其与其他思维形式融合运用。(二) 现代文阅读Ⅱ(16分)6. B(3分) 7. B(3分)8. (4分) ① 买书前,迷恋、踌躇。仲清看到古书后,内心很喜欢,但因经济窘迫而十分犹豫。② 买书时,强装无意。仲清看到古书后想购买,但想用比较低的价钱买入,所以表面不动声色。③ 买书后,喜悦。仲清以满意的价格买到古书后,内心充满了喜悦。9. (6分) ① 俗文学反映着时代精神和社会生活。文本一表现了在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大 量古籍流失海外的社会状况,以及爱书者对书籍命运的关注。② 俗文学产生于大众之中,为大众而写作。文本一记叙了仲清因经济困难而纠结买书的故事, 写出了普通民众的生活和心理。③ 俗文学表现了社会的另一面。文本一没有从当时内忧外患的大事入手,而是通过买书展现了 时代大背景下小人物的平凡生活。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20分)10. BE G(3分) 11. C(3分) 12. A(3分)13. (8分)(1)归有光和朱检讨,都已不能再创作了,真遗憾不能让朱检讨看到这些(作品), 看看他还能不能做出秦王般的姿态!(2)所以(我)疑心归有光受益于《史记》的地方,只得到《史记》一些皮毛,而对于古人(文 章中)深层的内涵,(却) 没有看见。14. (3分) ① 文章起伏变化和结构布局不够巧妙。② 文章内容不够丰富,主旨内涵不够深刻。③ 模仿古人文章流于表面,没有深入研究。(二) 古代诗歌阅读(9分)15. C(3分)16. (6分)不相合。 ① 孔子认为仁智之人喜爱山水,因为山水是他们自然精神的映照,因此 见山水而欣悦。② 邵诗认为不是没有仁智之人以登山临水为乐,只是因为登山临水的人多害怕其中辛苦。③ 邵诗借“ 山水” 与“ 仁智” 的关系,表达出只有无畏艰难者,才能真正体会到山水之乐的道 理。(三) 名篇名句默写(6分)17. (6分)(1)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2)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3)示例一 :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示例二:望断流星驿 心驰明月关 示例三:破月衔高岳 流星拂晓空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8. B(3分) 19. D(3分)20. (6分)A. 有的年轻人会告诉你 B. 延伸出更丰富的内容C. 则需要克制自己21. (4分)(1)语句:② ;修改为“ 是年轻人解构生活、释放压力的方式”。(2)语句:④ ;修改为“ 调整自己应对环境的方式”。22. (4分) 示例一 :同意小刚的看法。理由 :“ 保护色”原指动物为了保护自己而具有的与周围环境相似的颜色,在这里是比喻义,指 “ 玩抽象”成为那些可能被认为是“ 怪人”的人的自我保护方式;“ 保护罩”指“ 玩抽象”像一个罩子一样保护着那些可能被认为是“ 怪人” 的人。二者都能形象地表达出“ 玩抽象” 的保护 作用,所以可以更改。示例二:同意小文的看法。理由:“ 保护色”强调自然融入环境以受到保护。那些可能被认为是“ 怪人”的人通过“ 玩抽象” 以在社会环境中不那么显眼,属于自然地融入社会环境来保护自己,与“ 保护色” 强调的保护 方式相契合。而“ 保护罩”则侧重于物理性的、包围式的保护,没有“ 保护色”那种自然融入 的感觉,所以不可以更改。四、写作(60分)23. 【评分标准】写作评分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其中基础等级内容占 20分,表达占 20分, 发展等级特征占 20分。【注意事项】① 文体。可自由选取文体,一旦选定文体,就要按所选文体作文。② 标题。一定要有标题,没有标题扣 2分。③ 字数。不少于 800字; 400~800字的,可分项打分,每少 50字扣 1分;不足 400字的,只 给总分,不再分项打分。④ 错别字。每 1个错别字扣 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 5分为止。⑤ 标点符号。标点符号错误较多的(如句号点实点、 一逗到底等)酌情扣分,最高扣 2分。- 2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届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六次飞跃考试语文试卷.docx 河北昌黎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飞跃考试语文2025年河北省河北昌黎第一中学高三年级第六次飞跃考试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