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卷】考点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暑期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卷】考点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暑期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卷(统编版)
0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 。本文按照 顺序介绍了老北京春节的 。作者用充满 的语言为我们展开了一幅 画卷,展现了 的温馨美好。
2、《腊八粥》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叙述了八儿 、 、
、 、 的过程,描绘出腊八节 、
的家庭生活场景,展示了 ,表现了作者对 和对 。
3、八月十五,中秋之夜,身处异乡的人思念家乡,不禁吟诵起唐代诗人王建的两
句诗: , 。
4、你的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好好学习,虚度光阴,你想用《长歌行》
中的诗句劝他: , 。
5、唐代诗人韩雄的《寒食》一诗中,描绘出一幅“走马传烛图”的两句诗是:
, 。
6、《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他是英国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创者之一,
被誉为“ ”。默读作品梗概,用小标题概括主要情节:流落荒岛→( )→驯养种植→( )→回到英国。(2分)
7、《骑鹅旅行记》中尼尔斯变成了 。当尼尔斯变小时,其他动物的心情
是 。
8、面对益友,心怀感激,他的一席良言有时会让你觉得“ ,
”。我们即将结束小学生活,开启新的学习旅程,但我们仍然要用心读书,努力做到“ , ”;要始终保持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因为“ , ”;更要珍惜光阴,时刻奋斗向前,因为“ , ”。
9、《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这篇课文呈现了《汤姆·索亚历险记》中 和 的片段,给我们展示了汤姆 、 的天性,赞扬了他 、 的精神。
10、汤姆和贝琪从山洞中脱险的过程:
洞中迷路→( )→找到出口→( )→爬出洞口→( )→安全脱险
11、《匆匆》紧紧围绕“ ”二字,细腻地刻画了
,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 和 ,提醒我们:
。作者运用 、
、 、 、 等修辞手法,将悄然易逝的时光写得 , 。
12、《那个星期天》记叙了母亲 ,但由于 而始终没有 的事,写出了“我”从 到 的心情变化过程。
在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 — 一
— — ”的变化过程。
13、去的尽管去了, , ,又怎样地匆匆呢
14、“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
子。”作者把自己的日子比作 。把时间比作 ,说明了

15、李大钊同志的被难日是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星华在父亲李大钊被害 的纪念日写的一篇 。 本文回忆了李大钊从
到 的情景。除开头外,文章是按 一 一 一 的时间顺序来叙述的,展示了革命先烈 的伟大精神和 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 ,对父亲的 之情。
16、《为人民服务》是一篇 ,是毛泽东于1944年9月8日在
上所作的演讲。本文通过悼念 同志,论述了 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 、 地 的精神, 起来, 敌人。
17、 诗以言志。于谦借“ , 。”表明自己坚贞不屈的心性;郑燮借“ , 。”抒发自己刚正不阿的情操;李贺借“ , 。”表达自己渴望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
18、文以载道。“人固有一死,或 ,或 。”这句话是 说的,让我想起了 (写出两个)等人。
19、句以明理。“ , 。 ”告诉我们要及时孝敬父母,不要让亲情留有遗憾;“ , 。”告诉我们要勤俭节约,杜绝浪费;“ , 。”告诉我们要多读书,不要到用时才意识到自己知识匮乏。
20、事物发展到极点就要改变它,改变它就会使事物更加通达,通达才能使事物长久地发展下去,正所谓“ , , ”。
21、《学弈》一文中,同样是跟着弈秋学下棋的两个人,学习表现却截然不
同,第一个人专心致志 ,第二个人 ,(填四字词语),用一句话概括两人的学习结果是 。(用原文回答)
22、使弈秋诲二人弈, , ;一人虽听之,
,思援弓缴而射之。
23、《两小儿辩日》一文中,一儿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理由是“日初出 ,及日中则 ”;另一儿则认为“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理由是“日初出 ,及其日中 ”。
2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文章叙述了 、
和 有关三个事例,证明了“ ”的观点,告诉我们要 ,
, ,并 地追根求源。
《表里的生物》叙述了“我”小时候认为 ,都是 ,所以“我”对父亲的表 。后来,“我”的猜测得到证实,“我”又由此产生了新疑问,并用自己的想象解答了这个疑问,表现了童年的“我”是一个 、 和 、有 和
的孩子。
26、《给老师的一封信》是一篇 ,作者回忆了三个场景:开学第一天、
、 ,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 之情。
27、多姿多彩的小学生活值得我们珍惜,为此我制作了小学生活纪念册。我的纪念册的名字是《 》,里面分成了几个部分: 、 、 ……我要把这个珍贵的纪念册永远保留下来!
28、《春夜喜雨》的作者是 代现实主义爱国诗人 。他字 ,
自称 。他的诗被称为“ ”,他被尊为“ ”,与李白齐名,世称“ ”。
29、根据语境填写诗词句。
(1)老师对我的爱就像那绵绵春雨,“ , 。”滋润着我的心田。
(2)当我孤独一人,身在异乡,想念江南的故乡时,我不禁吟诵起:“
, 。”的诗句来。
(3)爷爷七十大寿,亲朋好友前来祝贺,爷爷高兴之余,感慨自己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我赶紧宽慰他:“ ? !”
(4)江南水乡,风光旖旎。看,水面上波光粼粼,江边的山层层叠叠,真是“
, 。”
(5)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正如诗句“ , 。”所言。
30、《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一首送别词,体现这一主题的诗句是:“ ”。这是作者 送别 归家所作。同样是送别诗,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是这样表达的:“劝君更尽一杯酒,
”;《别董大》中高适则乐观地写道:“莫愁前路无知己, ”;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人王勃则用诗句“ , ”来表达虽远隔天涯,却如同近在咫尺。
参考答案
1、老舍 时间 各种习俗 “京味儿” 老北京的民俗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2、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喝粥 甜蜜温馨、其乐融融 浓郁的乡土气息 家乡的怀念 亲情的眷恋。
3、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4、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5、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6、笛福 小说之父 建房定居 救助星期五
7、小狐仙 高兴的
8、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9、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 不安于现状、积极追求自由的天性,敢于冒险、追求自由
10、摸索出口 说服贝琪 进行呼救
11、“匆匆” 时间如何在不经意间匆匆逝去 无奈 惋惜 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溜走,要珍惜分分秒秒,不要虚度光阴。排比、设问、反问、比喻、拟人 形象生动,具体可感。
12、答应在“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 家务繁忙而始终没有兑现承诺
的期待 失望
“兴奋、期待—焦急、盼望一懊悔、惆怅—失落、悲伤—失望、委屈”
13、来的尽管来着 去来的中间
14、针尖上一滴水滴大海 日子很渺小,消逝得很快,无声无息,转眼间无影无踪
15、1927年4月28日 十六周年 回忆录。 被捕前 被害后 被捕前一被捕时一被审时一被害后 忠于革命事业 面对敌人坚贞不屈 憎恨 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16、演讲稿 毛泽东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
张思德 为人民服务 志完全、彻底 为人民服务 团结 打败
17、 (1)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18、人固有一死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司马迁 李大钊 、 董存瑞
19、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20、穷则变,变则通 ,通则久。
21、一心一意 三心二意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22、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23、大如车盖 如盘盂 沧沧凉凉 如探汤
24、波义耳制成酸碱试纸、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和阿瑟林斯基发现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并锲而不舍
25、凡能发出声音的 活的生物 充满好奇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探究
丰富想象力 强烈好奇心
26、回忆录 课堂上 运动会上 尊敬、热爱与感激
27、金色童年 亲情 友情 师生情
28、(1)唐 杜甫 子美 少陵野老 诗史 诗圣 李杜
29、(1)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2)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3)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4)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5)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30、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王观 鲍浩然 西出阳关无故人 天下谁人不识君于涯芒比邻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