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卷】考点8: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暑期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卷】考点8: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暑期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卷(统编版)
08—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
一、选择题。
1、请为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今我来思( )
A.思念 B.思考 C.句末语气词
(2)劝君更尽一杯酒( )
A.尽情 B.结束 C.喝完
(3)但爱鲈鱼美( )
A.但是 B.只 C.不但
(4)应怜屐齿印苍苔( )
A.回答,回复 B.大概,表示猜测 C.许可,允诺
(5)休将白发唱黄鸡( )
A.休息 B.停止 C.不要
2、选择中国传统习俗寄寓的吉祥寓意。(填序号)
①招财进宝 ②幸福团圆 ③福气盈门 ④年年有余
(1)过年的时候吃鱼 寓意( )
(2)中秋节吃月饼 寓意( )
(3)建筑上雕刻蝙蝠 寓意( )
3、下列作品、朝代与作者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B.《游园不值》——唐——叶绍翁
C.《春夜喜雨》——唐——杜甫
D.《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十天为一旬,“初旬”就是指一个月的上旬。
B.《十五夜望月》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建,《寒食》是唐代诗人韩愈写的。
C.《北京的春节》和《腊八粥》这两篇课文都写到了“腊八粥”,吃腊八粥有喜庆丰收之意。
D.《草原》《北京的春节》都是老舍的作品。
5、对号入座,选择填空。(填序号)
(1)①熬腊八粥 ②吃麦芽糖 ③泡腊八蒜 ④家家赶做年菜 ⑤观灯 ⑥吃团圆饭 ⑦拜年 ⑧逛庙会 ⑨祭祖 ⑩守岁
腊八:( ) 小年:( ) 除夕:( )
正月初一:( ) 元宵:( )
(2)①柔顺 ②威严 ③白色 ④白布或黄布
⑤朴实敦厚 ⑥两面三刀 ⑦压抑和恐怖
唐东杰布的面具是( )的;面具红色代表( );绿色代表( );半黑半白
象征( );青面獠牙以示( );村民老人的面具用( )缝制,眼睛、嘴唇处挖出窟窿,以示( )。
6、按要求选择诗词题目,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A.《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B.《浣溪沙》 C.《己亥杂诗》 D.《七步诗》
(1) 表达了对兄弟相残的谴责。
(2) 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3) 大声疾呼进行社会改革。
(4) 是豪放派词人苏轼的作品。
7、上联:风平浪静,秋月芙蓉湘水碧。下联: 。你认为对应的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远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别样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气,冬雪松竹节节高
8、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一首抒情诗,作者是现代散文家、诗人何其芳。
B.书信主要包括称呼、正文、结尾和日期。
C.《作文上的红双圈》一文中,“于是,我就接着‘折腾’”中的“折腾”在课文中指坚持写文章。
D.制作成长纪念册时,可以用“编年体”或“栏目式”给收集的资料分类。
9、下图是赵孟频《三门记》的一部分,下列( )项可以恰当形容它。
A.点睛之笔
B.妙笔生花
C.洋洋洒洒
D.稳健大方
10、下列句子中哪一句的表述,旨在告诫人们如果有一天能获得新的进步,就要一
天一天都有新的进步,还要再继续天天有新的进步 ( )
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11、“岁寒三友”指的是( )。
A.梅 兰 竹 B.兰 松 竹 C.梅 松 竹 D.梅 竹 菊
12、下列句子与其作者不对应的一项是( )。
A.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B.粉骨碎身浑不怕。——郑燮
C.咬定青山不放松。——郑燮
D.大漠沙如雪。——李贺
13、按要求选择诗词题目,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A.《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B.《浣溪沙》
C.《己亥杂诗》 D.《七步诗》
(1) 表达了对兄弟相残的谴责。
(2) 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3) 大声疾呼进行社会改革。
(4) 是豪放派词人苏轼的作品。
14、“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两句诗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
A.《诗经》 B.《楚辞》 C. 《唐诗三百首》
15、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在思想感情上表达相同的一项是( )。
A.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B.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C.若有人知春去处,换取归来同住
D.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16、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哪一项能与它组成对偶句 ( )
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荚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蓉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
17、下列名言运用不对的一项是( )。
A.小斌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读书很不认真,请用一句话劝他努力学习:“少壮不
努力,老大徒伤悲”。
B.爷爷说他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努力学习,现在老了想认真读书后悔已经迟了,这让
我想起一句诗:“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C.老师对我说,时间是非常宝贵的,也是很有限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
寸光阴”。
D.花谢了第二年会再开,人老了却不会再回到年少,正如古人所说“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18、《北京的春节》的语言俗白清浅,朴素自然,不能体现“京味儿”的句子是( )。
A.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
B.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就是买杂拌儿。
C.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
D.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19、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十天为一旬,“初旬”就是指一个月的上旬。
B.《十五夜望月》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建,《寒食》是唐代诗人韩愈写的。
C.《北京的春节》和《腊八粥》这两篇课文都写到了“腊八粥”,吃腊八粥有喜庆丰收之意。
D.《草原》《北京的春节》都是老舍的作品。
20、“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两句诗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
A.《诗经》 B.《楚辞》 C.《唐诗三百首》 D.《史记》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古文都选自《列子·汤问》。( )
2、“孔子不能决也”中的“决”是“犹豫不决”的意思。( )
3、《表里的生物》一文,题目中的“生物”指的是秒针。 ( )
4、《三门记》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的楷书代表作之一。 ( )
5、《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
6、“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 )
7、《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写的是暮春时的景象。( )
8、《泊船瓜洲》是一首思乡诗。 ( )
9、《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题目是“送鲍浩然之浙东”,“卜算子”是词牌名。( )
10、《江上渔者》一诗表达了诗人王安石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
11、《春夜喜雨》是一首唐诗,它每句五字,共八句,属于五言律诗。( )
12、《浣溪沙》是宋词,和唐诗相比,宋词的特点是句子有长有短,更注重音乐美。
( )
13、《游园不值》《泊船瓜洲》《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春夜喜雨》这四首诗都
描写了春天的景色。 ( )
14、《清平乐》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赞美春天的词。( )
三、连一连。
1、你知道下列古诗与哪个节日有关吗?这些节日有什么风俗习惯?请连一连。
《寒食》 春节 赏月、吃月饼
《十五夜望月》 七夕节 禁火、吃生食
《迢迢牵牛星》 寒食节 贴对联、贴年画
《元日》 中秋节 穿针乞巧
2、很多事物在诗文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请选择相应的事物名称填在下列诗文后面的括号里,并用线连接与其象征的品格。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 傲岸、坚贞不屈
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而不妖。( ) 坚忍顽强、有骨气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 圣洁无瑕、君子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 凌霜傲雪、坚贞
3、读一读,连一连。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王安石 寂寞无行路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杜甫 眉眼盈盈处
《江上渔者》 韩愈 漫卷诗书喜欲狂
《泊船瓜洲》 范仲淹 绝胜烟柳满皇都
《游园不值》 黄庭坚 出没风波里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叶绍翁 明月何时照我还
《清平乐》 王观 一枝红杏出墙来
四、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书信的格式一般分为 、问候语、 、 、
和 。
演讲稿的结构通常包括 、 、 三部分。
是演讲稿中很重要的部分, 是整篇演讲稿的主体。
3、小英雄被敌人抓住了,敌人对他说:“只要你肯说出八路藏在哪里,我给你糖吃,知道吗?”可小英雄昂着头挺着胸说他要像石灰一样: ,

4、我们可以借用杜甫在《春夜喜雨》中的“ , ”这句话来赞美老师对我们的教育。
5、刚刚发生的四川地震让很多小朋友失去了学校,失去了家园。我们要鼓励灾区的小朋友学会坚强,请你用《竹石》中的一句诗给他们写张明信片:
, 。
6、奶奶养了一盆月季、一盆牡丹,她对牡丹很用心,时常冷落了月季。不料,“
, ”,最后月季反而开得更旺盛。
7、妈妈每周都会抽出时间看望外公、外婆。她常常教导新新:“孝敬父母要及时,
等到‘ , ’时后悔也晚了。”
8、虽然现在生活富裕了,但我们也要“ ,
”,这样才能长久。
9、优优写演讲稿时,想引用名人名言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此时,
她真切地体会到“ , ”。
10、“ , 。”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
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提到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时引用的经典名句。
11、要想看穿一个人,必须要假以时日,这也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
, 。”
12、老师的话让我豁然开朗,真是“ , ”啊!
13、小明今天提前半小时到了学校,没想到小亮早已开始预习了,这真是“
, ”。
14、书法四体: 、 、 、
15、文房四宝: 、 、 、
16、经典四书: 、 、 、
17、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 (战役)
中的“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来的。
18、“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水浒传 》的一个回目,其
中“花和尚”指的是________,“豹子头”指的是 ________ ;请写出另外一个好汉的外号及故事的名称(如武松打虎) 。
19、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后被茫茫大
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
20、《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________。
21、《游山西村》这首七律诗的“ , ”两句诗,
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晏殊《浣溪沙》中的“ , ”的对偶句,誉
为“千古奇偶”。
五、按要求写诗句。
1、古诗里有很多描写四季景色的诗句,请各写一句。
春:
夏:
秋:
冬:
2、写出与下列节日相关的诗句。
清明节:
春节:
中秋节:
重阳节:
3、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内涵丰富,情感真挚。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近距离感受它的无限魅力吧!写出描写下列事物的连续的两句诗词。
春雨:
夏荷:
秋菊:
冬雪:
六、填空。
1、请填出下列诗句所描述的节日名称。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2)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2、根据诗句猜事物。
(1)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
(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
(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
(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
(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
3、下面诗句中加点字指的是谁 写在括号里。
(1)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
(2)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
(3)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
七、根据语境填写诗句。
1、“今夜月明人尽望, ?”这两句诗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我还能写两句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 , 。
2、“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寒食》一诗中的“ ,
”两句就表明了这一点。
3、传说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能会面。《迢迢牵牛星》一诗中描写织女思念牛郎的诗句是: , 。
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插曲、唱词都是书里的原句,只有谱曲是剧
集人员的创作,但是每一曲都映衬了当时的情景,表达了词义。这部剧制作非常精细,
人物造型符合人物身份,贴近人物性格。别说宝黛钗,就连里面的丫鬟、婆子,从发型、
脸妆到服装、配饰,都想得细致周到,符合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审美。
【材料二】下面是对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名著阅读情况”进行调查之后得出的数
据统计表。
《西游记》 《水浒传》 《红楼梦》
读过原著的 24人 29 人 18人
看过改编影视作品的 98人 83人 42人
1、读材料一可知,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是因为

2、《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以清雅著称,我们可以猜测她在剧中的服饰可能会缀
以( )等纹样,这样很好地衬托出她的形象。(多选)
A.芍药 B.兰花 C.牡丹 D.绿竹
3、阅读材料二,你从中得出的结论是

4、你喜欢阅读原著还是观看改编的影视作品?写出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一、1、C C B B C 2、④②③ 3、A 4、B
(1)腊八:①③ 小年:② 除夕:④⑥⑨⑩ 正月初一:⑦⑧ 元宵:⑤
(2)③ ② ⑩ ⑥ ⑦ ④ ⑤ 6、D A C B 7、A 8、B 9、D 10、B
11、A 12、B 13、D A C B 14、A 15、A
16、A 17、D 18、C 19、B 20、A
二、××√√√√ ×√√ ×√√√ ×
三、1、《寒食》 寒食节 禁火、吃生食
《十五夜望月》中秋节 赏月、吃月饼
《迢迢牵牛星》 七夕节 穿针乞巧
《元日》春节 贴对联、贴年画
2、
3、《闻军官收河南河北》——杜甫——漫卷诗书喜欲狂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绝胜烟柳满皇都
《江上渔者》——范仲淹——出没风波里
《泊船瓜洲》——王安石——明月何时照我还
《游园不值》——叶绍翁——一枝红杏出墙来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逝东》——王观——眉眼盈盈处
《清平乐》——黄庭坚——寂寞无行路
四、1、称呼 正文 祝福语 署名 日期
2、开场白 正文 结尾 开场白 正文
3、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5、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7、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8、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9、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10、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11、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2、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13、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14、书法四体:真(楷)、草、隶、篆
15、文房四宝:湖笔、微墨、宣纸、端砚
16、经典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17、火烧赤壁
18、鲁智深 林冲 吴用智取生辰纲
19、红楼梦
20、孙悟空
2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五、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千门万户曈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六、1、清明节 重阳节 春节
2、蜜蜂 梅花 石灰 瀑布 柳树
3、龚自珍 辛渐 贺知章 元二
七、1、不知秋思落谁家 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3、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八、1、这部剧制作非常精细,人物造型符合人物身份,贴近人物性格;
2、BDE;
3、读过名著原著的人数远远低于看过影视作品的人数;
4、我喜欢看影视作品。因为影视作品人物形象更鲜活,情节更跌宕起伏,而且具有画面感的表现形式能够让人印象深刻。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