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浙教版)八年级上2.3 压 强第二章“第1课时”力与空间探索01学习目标内容总览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4课堂练习05课堂总结06分层作业学习目标科学观念:知道压力的概念;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科学思维:正确理解压强概念和压强公式;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分析;探究实践: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控制变量法;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在实验探究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操作技能;态度责任:培养学生利用日常用品探索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生活、物理、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社会活动的意识。复习巩固1、力是 对 的作用;2、重力方向 ,重力的大小 ;3、摩擦力是 的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压力越 或接触面越 ,摩擦力越大;4、力的作用效果是: ;5、二力平衡的条件: 。总是竖直向下物体 物体与质量成正比阻碍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运动趋势接触面上的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大 粗糙使物体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新知导入海涂上正在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骑泥马”比赛。站在海涂上的人会陷入海涂中,而骑在泥马上的人为什么不会陷下去呢?思考讨论FFFFF下列各图中,红色代表支撑面受到的压力,说一说压力有什么共同特点?①压力的作用于在受压物体表面;②压力的方向指向受压物体;③压力作用线与受压物体表面垂直;④压力的大小可能与施力物体的重力有关,也可能与重力无关。探究新知一、压力1、压力:(1)定义: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称为压力;(2)压力的三要素:①压力的作用点:受压物体表面;②压力的方向:压力没有固定指向,但始终和受力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并指向受压物体;③压力的大小:可能大于、等于或小重力。2、压力产生的原因: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挤压作用;3、固体、气体、液体之间都可产生压力。4、压力的受力面积:物体互相挤压时受到压力实际面积;5、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力会使物体的表面产生凹陷的效果。探索活动对于相同的支撑面,压力产生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呢?1)按图甲、乙、丙进行实验,观察并比较各次实验中海绵的凹陷程度。2)小凳子对海绵的压力,小凳子与海绵的接触面积(即受力面积),是两个需要考虑的因素。3)图甲和图乙相比, 因素相同、 因素不同;压力作用的效果较明显的是 ;4)图乙和图丙相比, 因素相同, 因素不同;压力作用效果较明显的是 ;5)从图甲与图乙的比较、图乙与图丙的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受力面积大小压力大小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压力较大的(乙)受力面积较小的(乙)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大小大小有关;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探究新知6、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1)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压力的受力 面积有关。①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②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可以通过观察物体的形变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3)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这两个因素来控制压力的作用效果,从而满足不同的需求。视频: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点击图片播放)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就应取相同的受力面积,比较压力的大小。即比较压强大小。探究新知二、压强1、压强:(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称为压强;(2)物理意义:压强是用于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大表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压力大;(3)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①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②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越大。)探究新知2、压强的定义式: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上述定义式可表示为:注:这里的受力面积指两物体接触且受力部分面积。探究新知3、压强的单位:(1)压强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简称帕,符号为 Pa;此外,还有千帕(kPa)等较大单位;1kPa=1000Pa(注:压强单位是以法国科学家帕斯卡的名字命名的)(2)物理含义:1Pa=1N/m21帕表示物体每平方米上受到的压力为1牛。注意:只有压力单位为N,受力面积单位为m2时,压强单位才是Pa。(3)帕斯卡是个很小的单位:1张对折的报纸平铺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Pa;1粒西瓜籽平放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约为20Pa。(4)物体能承受一定的压强:任何物体能承受的压强都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遭到损坏。判断下列关于压力、压强的说法是否正确?(1)压力都是由重力产生的( )(2)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3)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越大( )(4)压强的单位帕斯卡( )(5)物体越轻,产生的压力越小( )(6)压力与重力方向可能不一致( )(7)压强表示压力的大小( )讨论交流√×××××√探究新知5、利用压强公式的简单计算:例题1、质量为60kg的人,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196cm2。当他双脚落地站在地面上时,脚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解:压力 F=G=mg=60 kg×9.8N/kg= 588N,受力面积 S=196 cm2×2 = 392 cm2 = 0.0392 m2。根据压强的公式,得 :p =- = = 15000Pa =15kPaFS588N0.0392m2答:脚对地面压强为15kPa。探究新知S =- = = 2×10﹣3m2= 20cm2FP4N2×103Pa例题2、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平底玻璃杯,质量为0.4kg,对桌面的压强为2×103Pa 。求:(1)玻璃杯受到的重力;(2)桌面的受力面积。(g取10N/kg)解:(1)玻璃杯受到的重力为:G=mg=0.4kg×10N/kg=4N;(2)桌面受到的压力F=G=4N,压强S= 2×103Pa ;根据压强公式可得,答::(1)杯重4N;(2)桌面受力面积20cm2。课堂练习1、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B. 在鞋底做上凹凸不平的花纹 C. 菜刀要经常磨一磨 D. 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A课堂练习2、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下列有关茶杯对桌面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茶杯上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课堂练习3、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B. 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C. 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弱D. 为了探究压力大小与作用效果的关系,可以将乙图中的砝码取下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甲图中的对比B课堂练习4、如图所示,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A重力为1N,在水平向左的力F1=2N,竖直向上的力F2=4N作用下,沿着墙壁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A对竖直墙壁的压强为 。200Pa3N课堂练习5、在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 ;(3)对比 两图,可以得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4)对比甲、丁两图,得出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是否正确,并叙述理由: 。海绵凹陷程度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甲、丙不正确,因为存在两个变量课堂总结2.3 压强(1)……压力的作用效果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方向:垂直并指向被压物体;作用点:受压物体表面大小:并不一定等于重力效果:使受压物体发生形变(效果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积大小有关)2、压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单位:帕斯卡、帕(Pa) 1Pa=1N/m23、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压力、接触面积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积越小,压强越大;接触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分层作业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2、完成学案中的“课后练习”;3、预习“增大或减小压强 ”相关内容。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26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八上科学§2.3 压强 (1)教学设计课题 2.3 压强(1)……压力的作用效果 单元 三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上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八上第2章第3节第1课时。本节课需要《机械运动》、《力的存在》、《重力》、《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的条件》做铺垫。各节课的关系图如下: 本节课主要涉及到压力,设计实验(控制变量法)分析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强的知识,利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及利用压强进行简单的实践分析。本课时重点在于理解压强的概念,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分析、计算;难点是对压力与压强概念的理解。教学中可运用类比速度概念和公式的教学进行教学,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压力的概念;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科学思维:正确理解压强概念和压强公式;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分析;探究实践: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控制变量法;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在实验探究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操作技能;态度责任:培养学生利用日常用品探索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生活、物理、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社会活动的意识。重点 理解压强概念,利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分析;难点 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正确理解及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均不同的实验组,得出压强的概念。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复习巩固:1、力是 对 的作用; 2、重力方向 ,重力的大小 ; 3、摩擦力是 的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压力越 或接触面越 ,摩擦力越大; 4、力的作用效果是: ; 5、二力平衡的条件: 。 导入:海涂上正在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骑泥马”比赛。站在海涂上的人会陷入海涂中,而骑在泥马上的人为什么不会陷下去呢?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讨论交流:下列各图中,红色代表支撑面受到的压力,说一说压力有什么共同特点?参考:①压力的作用于在受压物体表面; ②压力的方向指向受压物体; ③压力作用线与受压物体表面垂直; ④压力的大小可能与施力物体的重力有关,也可能与重力无关。 一、压力 1、压力: (1)定义: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称为压力; (2)压力的三要素: ①压力的作用点:受压物体表面; ②压力的方向:压力没有固定指向,但始终和受力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并指向受压物体; ③压力的大小:可能大于、等于或小重力。 2、压力产生的原因: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挤压作用; 3、固体、气体、液体之间都可产生压力。 4、压力的受力面积:物体互相挤压时受到压力实际面积; 5、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力会使物体的表面产生凹陷的效果。 探索活动: 对于相同的支撑面,压力产生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1)按图甲、乙、丙进行实验,观察并比较各次实验中海绵的凹陷程度。 2)小凳子对海绵的压力,小凳子与海绵的接触面积(即受力面积),是两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3)图甲和图乙相比, 因素相同、 因素不同;压力作用的效果较明显的是 ; 4)图乙和图丙相比, 因素相同, 因素不同; 压力作用效果较明显的是 ; 5)从图甲与图乙的比较、图乙与图丙的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 。 归纳:6、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1)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压力的受力 面积有关。 ①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②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可以通过观察物体的形变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3)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这两个因素来控制压力的作用效果,从而满足不同的需求。视频: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过渡: 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就应取相同的受力面积,比较压力的大小。 即比较压强大小。 二、压强 1、压强: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称为压强; (2)物理意义: 压强是用于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压强大表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压力大; (3)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 ①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②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越大。) 2、压强的定义式: 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上述定义式可表示为: 注:这里的受力面积指两物体接触且受力部分面积。 3、压强的单位: (1)压强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简称帕,符号为 Pa;此外,还有千帕(kPa)等较大单位; 1kPa=1000Pa (注:压强单位是以法国科学家帕斯卡的名字命名的) (2)物理含义: 1Pa=1N/m2 1帕表示物体每平方米上受到的压力为1牛。 注意: 只有压力单位为N,受力面积单位为m2时,压强单位才是Pa。 (3)帕斯卡是个很小的单位: 1张对折的报纸平铺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Pa;1粒西瓜籽平放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约为20Pa。 (4)物体能承受一定的压强: 任何物体能承受的压强都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遭到损坏。 讨论交流: 判断下列关于压力、压强的说法是否正确? (1)压力都是由重力产生的( ) (2)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 (3)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越大( ) (4)压强的单位帕斯卡( )(5)物体越轻,产生的压力越小( ) (6)压力与重力方向可能不一致( ) (7)压强表示压力的大小( ) 参考:其中(2)与(6)正确,其余不正确。5、利用压强公式的简单计算: 例题1、 质量为60kg的人,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196cm2。当他双脚落地站在地面上时,脚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例题2、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平底玻璃杯,质量为0.4kg,对桌面的压强为2×103Pa 。求: (1)玻璃杯受到的重力; (2)桌面的受力面积。(g取10N/kg) 通过已学知识引出新知既巩固又深入压力定义中的“垂直”不同于“竖直”通过活动来获取“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及时归纳整理形成框架,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压强的含义明确压强与压力间的关系压强相关知识的教学,主要以讲授为主,加以必要的学法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在学生初步理解基础上,通过分析讨论,答疑解惑,促进理解与记忆计算部分教学,重点是审题与解题规范,同时学会分式变形课堂练习 1、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 )A. 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B. 在鞋底做上凹凸不平的花纹 C. 菜刀要经常磨一磨 D. 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2、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下列有关茶杯对桌面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茶杯上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3、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甲、乙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B. 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C. 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弱D. 为了探究压力大小与作用效果的关系,可以将乙图中的砝码取下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甲图中的对比 (第3题图) (第4题图)4、如图所示,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A重力为1N,在水平向左的力F1=2N,竖直向上的力F2=4N作用下,沿着墙壁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A对竖直墙壁的压强为 。参考:3N 200Pa5、在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 ;(3)对比 两图,可以得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4)对比甲、丁两图,得出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是否正确,并叙述理由: 。参考:(1)海绵凹陷程度 (2)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甲、丙 (4)不正确,因为存在两个变量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板书设计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八上§2.3 压强 (1) 学案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压力的概念; 2、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 4、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5、正确理解压强概念和压强公式; 6、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分析。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1、压力的作用效果1、压力1)定义: 叫压力;2)压力产生的条件:只有 的物体之间才有压力;3)方向:压力的方向与 (即支撑面) 且指向 物体;4)大小: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产生的,因此压力的大小 与重力大小相等,有时甚至无关2、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比较甲组和乙组,结论:当 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比较乙组和丙组,结论:当 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知识点2、压强1、定义: 受到的压力叫压强;2、公式:通常用 表示压强, 表示压力, 表示受力面积,那么压强公式为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 ”,简称帕(符号 )。4、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 的物理量5、对压强计算公式的理解①公式P=F/S无论对于 、 还是 产生的压强都普遍适用;②公式中的受力面积S是指两个物体 的那部分面积,而并不一定是受压物体的表面积;③应用公式P=F/S计算时,力的单位要用 ,面积的单位要用 ,压强的单位要用帕。二、例题讲解例题1、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 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B. 在鞋底做上凹凸不平的花纹 C. 菜刀要经常磨一磨 D. 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例题2、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下列有关茶杯对桌面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B.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茶杯上C.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D.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例题3、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B. 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C. 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弱D. 为了探究压力大小与作用效果的关系,可将乙图的砝码取下来,并将实验现象和甲图中的对比(例题3图) (例题4图)例题4、如图所示,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A重力为1N,在水平向左的力F1=2N,竖直向上的力F2=4N作用下,沿着墙壁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A对竖直墙壁的压强为 。例题5、在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 ;(3)对比 两图,可以得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4)对比甲、丁两图,得出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是否正确,并叙述理由: 。三、课后练习:1、下列现象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 B. 蚊子尖尖的口器可以插入皮肤吸允血液 C. 推土机有两条宽大的履带 D. 火车轨道铺在枕木上 2、小敏利用海绵、小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面积的大小判断受力效果D.探究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3、如图所示,分别用两只手的食指轻轻压铅笔的两端,手指在笔尖处受到的压力为 F1、压强为P1,在笔帽处受到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使铅笔保持静止,则( )A.F1=F2 p1>p2 B.F1<F2 p1<p2 C.F1=F2 p1<p2 D.F1>F2 p1>p2(第3题图) (第4题图)4、如图所示,木工在手工制作家具时,将榫头套入木板上的榫眼时,常在榫头上方的榫眼处垫一木条,再进行敲击,这么做的目的是( ) A. 快捷、准确 B. 增大压力 C. 减小压强 D. 减小压力 5、原来平整的细沙面上放上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沙面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 )A.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大 B.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小C.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 D.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小(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6、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同。现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厚度,并将切去部分放置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若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P乙,则( )A. P甲一定大于P乙 B. P甲可能小于P乙 C. P甲一定等于P乙 D. P甲可能等于P乙7、如图所示,小成的书桌上放着一本字典,字典的一部分悬空在桌面以外,小成发现后将字典水平推回桌面内,在这个推动的过程中( )A. 字典对桌面的压强变大B. 字典对桌面的压强不变C. 只有匀速推动时,桌面对字典的摩擦力大小才不变D. 无论是否匀速推动,桌面对字典的摩擦力大小都不变8、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用相同材料做成的高度和底面积相等的实心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甲、P甲,F乙、P乙,F丙、P丙,则有( )A. F甲>F乙>F丙、P甲>P乙>P丙 B. F甲=F乙=F丙、P甲=P乙=P丙C. F甲=F乙=F丙、P甲>P乙>P丙 D. F甲>F乙>F丙、P甲=P乙=P丙(第8题图) (第9题图)9、如图所示,两个形状、大小、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物体1和2,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力F或压强p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F1=F2 B. F1>F2 C. p1=p2 D. p1>p2 10、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和F甲、F乙的关系是( ) A. p甲<p乙,F甲<F乙 B. p甲<p乙,F甲>F乙 C. p甲>P乙,F甲>F乙 D. p甲>p乙,F甲<F乙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11、为了探究压强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准备了如图所示的器材:①用钉子做腿的小桌 ②海绵 ③砝码 ④木板 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 ⑥装有沙的容器等供同学们选择;其中同学所选的四组器材中,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A. ①③⑥ B. ②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12、如图所示,小华骑单车出行,沿途看到路旁树木向后退去,所选的参照物是 ;小华坐在宽大的车座上比较舒服,这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了 的缘故。 13、在松软的雪地上行走,脚容易陷进雪地里。即使是干燥的硬泥路面,坦克履带同样也会轧出印痕来,经验表明,所有材料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这个限度叫极限压强。如下表所示的几种材料的极限压强值。几种材料的极限压强值(单位:Pa)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发现:(1)花岗岩的极限压强值为 Pa,它表示加在花岗岩上的压强一旦超过它的大小,花岗岩就 (选填“能”或“不能”)承受;(2)在上表提供的几种材料中,你还可以判断出 。14、老师要求同学们用身边的物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亮找到的器材有海绵和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 (1)该同学通过观察 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2)如图所示,小亮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其目的是控制 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以下实例中应用该结论的有 (填字母)。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 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C.汽车限重 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他的操作步骤是: 。(第14题图) (第15题图)15、一块写有校训的花岗岩的石料质量为31.8吨,密度为2.65×103千克/米3,立在用砖砌成的长4米、宽2米、高0.5米的水平基座上(如图所示),石料与基座的接触面积为2.12米2。已知砖的密度为2.05×103千克/米3,基座砖缝中水泥砂浆的密度与砖的密度相同。请计算:(g取10牛/千克)(1)花岗岩石料的体积。(2)石料对基座的压强。(3)石料对基座与基座对地面的压强之比。参考答案: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1、1、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相互接触且又发生挤压3) 受力物体的表面 垂直 被压 4)并不一定2、 1)受力面积相同 明显 2) 压力相同 受力面积越小知识点2、压强1、 单位面积 2、 p F S P=F/S 3、 帕斯卡 Pa4、压力作用效果 5、①固体 液体 气体 ②相互接触③ 牛 平方米二、例题讲解:例题1、A解析:书包用宽的背带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压强,故A正确;鞋底做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故B错误;菜刀要经常磨一磨,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C错误;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越深处拦河坝修筑越宽,是为了增大拦河坝承受的压强,故D错误。故A符合题意。例题2、D解析: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方向是垂直于桌面向下的,故A错误。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茶杯对桌面施加了一个作用,故施力物体是茶杯,受力物体是桌面,故B错误。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施力物体是茶杯,受力物体是桌面;茶杯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茶杯。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都不相同,所以这两个力不是同一个力,但两者大小相等。故C错误。当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由于桌面对茶杯施加了一个向上的支持力,使茶杯底部发生微小的弹性形变,从而使茶杯对桌面产生了向下的弹力,即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故D符合题意。例题3、 B解析:A.甲、乙两次实验中,接触面积的大小不同,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接触面积有关,故A错误;B.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都等于小桌和砝码的总重力,即压力相等,故B正确;C.甲图中海绵凹陷程度更大,则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强,故C错误;D.为了探究压力大小与作用效果的关系,必须控制接触面积相同而改变压力,可以将乙图中的砝码取下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乙图中的对比,故D错误。故B符合题意。例题4、3N 200Pa 解析:(1)物体A沿着墙壁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物体A受到竖直向上力F2与重力、滑动摩擦力的合力是平衡力,可得:F2=G+f,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f=F2﹣G=4N﹣1N=3N;(2)因为固体能大小不变的传递压力,所以A对竖直墙壁的压力:F压=F1=2N,受力面积S=10cm×10cm=100cm2=0.01m2,A对竖直墙壁的压强:p=F/S=2N/0.01m2=200Pa。例题5、(1)海绵凹陷程度 (2)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甲、丙 (4)不正确,因为存在两个变量解析:(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2)对比甲、乙两图,可知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所以可得结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若要得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的结论,则要控制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则应对比甲、丙两图;(4)对比甲、丁两图,得出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实验中存在两个变量。三、课后练习:1、B 2、C 3、A 4、C 5、B 6、A 7、D 8、A9、A 10、A 11、D12、小华 压强 13、(1)2×108;不能;(2)不同材料的极限压强不同14、(1)海绵的凹陷程度(2)压力大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AD (3)左侧瓶中倒出一些水后,倒立在海绵上,并与右侧瓶子的作用效果相比较。15、(1)12m3 (2)1.5×105Pa (3) 3:1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浙教版八上科学 2.3 压强 (1) 学案.doc 2025浙教版八上科学 2.3 压强 (1).pptx 2025浙教版八上科学 2.3 压强 (1)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1.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