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八上§2.3 压强(2)学案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增大压强的一般方法;2、了解减小压强的一般方法;3、利用压强知识解决生活中压强变化的实例。一、知识点梳理:1、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依据是 ;2、增大压强的方法1)保持 不变,增大压力;2)保持 不变,减小受力面积;3)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同时 压力和 受力面积;3、减小压强的方法1)保持受力面积不变, ;2)保持压力不变, ;3)在条件允许情况下, 。二、例题讲解例题1、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A.图中刀刃磨得很薄 B.图中盲道上凸起的圆点C.图中安全锤头部做成锥形 D.图中汽车安全带做得较宽例题2、盲道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设施,砖上的条纹或圆点高出地面5cm,当盲人走在上面时( )A.增大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B.增大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C.减小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D.减小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例题2图) (例题3图)例题3、如图所示,是一台推土机,它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了好多物理知识。宽大的履带是通过 的方法来 (选填“增大”或“减小”)对地面的压强;为了使铲刃更容易铲进坚硬的土层,则要把铲刃做的比较锋利,这是为了 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例题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将两物体均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则( )A.若切去相等质量,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小于乙B.若切去相等质量,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小于乙C.若切去相等体积,甲对地面的压强一定小于乙D.若切去相等体积,甲对地面的压强可能小于乙(例题4图) (例题5图)例题5、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高度分别为0.2m和0.1m,A每立方米的质量为2×103kg,B质量为1kg。求:(1)A的质量。(2)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若在正方体A、B上沿竖直方向按相同比例n截下一部分,并将截下的部分分别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这时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A、pB,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比例n的取值范围。三、课后练习:1、下面措施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A.拧螺钉时,在螺母下面垫加一个较大的平面垫圈B.缝衣针的针尖做得很尖C.纸盒包装饮料常配有一根一端很尖的塑料吸管D.用力按图钉2、坐在沙发上比坐在木凳上舒服的原因是( )A.沙发有弹簧,抵消了人的重力 B.弹簧的弹力减小了人对沙发的压力C.由于弹簧作用,人对沙发的压力小于人的重力 D.沙发柔软,与人体接触面积大3、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见到的以下事例,其中属于减小压强的一组是( )① 骆驼的体重比马的体重大不了一倍,而它的脚掌却有马蹄面积的三倍;② 啄木鸟长有细长而坚硬的尖喙,便于啄开树皮;③ 用螺栓紧固机器零件时,在螺母下垫垫圈;④ 要把图钉按入较硬的木板,需施加更大的力。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4、一本厚字典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a)所示,现用一水平方向的力F′将字典向右推,使其一部分离开桌面至图(b)所示的位置,在此过程中,字典对桌面的压力F和压强p的变化情况是( )A.F增大,p不变 B.F减小,p不变C.F不变,p减小 D.F不变,p增大5、关于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拦河坝下宽上窄,是为了减小水对坝体的压强B.以卵击石,虽然卵破,但卵对石头的力与石头对卵的力大小相等C.乘车时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人的惯性D.铁轨铺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对路基的压力6、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和切去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A.ρ甲=ρ乙,m甲>m乙 B.ρ甲=ρ乙,m甲=m乙C.ρ甲=ρ乙,m甲<m乙 D.ρ甲>ρ乙,m甲<m乙(第6题图) (第7题图)7、正方体金属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从高度的一半处将它沿水平方向切开(如图所示),并将上半部分拿走,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力、压强与原来相比( )A.压力减半,压强减半 B.压力不变,压强减半C.压力减半,压强不变 D.压力、压强都不变8、如图所示,边长为0.1m、密度为5×103kg/m3的实心正方体物块,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现将竖直向上的拉力20N作用在物体上,(g=10N/k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N B.物体受到的重力是50NC.物体对桌面的压强是30Pa D.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30N(第8题图) (第9题图)9、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沿竖直的虚线将该物块切开分成左右两部分,如图所示,左右两部分对桌面的压力F左、F右和对桌面的压强p左、p右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F左>F右 p左>p右 B.F左=F右 p左=p右C.F左>F右 p左=p右 D.F左<F右 p左<p右10、图,在水平桌面上竖立着三个柱状物甲、乙、丙,它们的高度均为h,均为实心匀质,甲、乙、丙的底面分别是半径为R的圆面、边长为a的正方形、半径为r的圆面。已知:2R>a>2r,它们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P丙,则甲、乙、丙材料的密度比较,正确的是( )A.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乙>ρ丙 C.ρ甲<ρ乙<ρ丙 D.ρ甲=ρ乙=ρ丙(第10题图) (第11题图)11、如图所示,密度均匀的梯形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在其二分之一的高度处,沿着水平方向将其切成B、C两块梯形物体,然后将B、C两块梯形物体按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在这块物体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B和Pc,则( )A. PB<Pc B. PB=Pc C. PB>Pc D. 无法判断12、如图所示,一块长方体橡皮,当侧放于水平桌面上时对比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沿ab方向竖直向下切去一块,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第12题图) (第13题图)13、如图为一种登冰山用的冰爪,它可以套在登山者的鞋上,由于冰雪很滑,穿上冰爪可以__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冰爪做得非常锋利,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__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使冰爪能很容易地插入冰雪中。14、A、B两物体均为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A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将B物体叠放在A物体上,如图甲所示。若沿竖直方向将B物体切去一部分,A对地面的压强与切去部分的宽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A、B物体的边长分别为20cm、10cm。求:(1)A物体的密度;(2)B物体的重力;(3)现将A、B两物体分别置于水平地面上,如图丙所示。在正方体A、B上沿竖直方向按相同比例k截下一部分,并将截下的部分分别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若叠放后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k的值为多少?15、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底面积为10cm2,物体B为一正方体,边长为2cm,对地面的压强为3×104Pa。(1)A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2)B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大?(3)如果把A叠在B上,则B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参考答案:一、知识点梳理:1、压强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积大小有关2、1) 受力面积不变 2) 压力不变 3) 增大 减小3、1) 减小压力 2) 增大受力面积 3)同时减小压力和增大受力面积二、例题讲解:例题1、D解析:A.刀刃磨得很薄,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A不合题意;B.盲道上凸起的圆点,受力面积小压强大,可以通过脚的感觉不同引导盲人前进,故B不合题意;C.安全锤的头部做成锥形,受力面积小压强大,有利于快速击碎窗户玻璃,故C不合题意;D.汽车的安全带做的较宽,可以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佩戴更舒适,故D符合题意。例题2、B解析:脚踩在盲道上,脚对盲道的压力不变(等于人的重力),砖上的条形或圆点减小了脚和地面的受力面积,增大了地面对脚的压强,增大了脚底的感觉。故B符合题意。 例题3、 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增大。解析:推土机的履带做得宽大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在对地面的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推土机的铲刃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而增大压强,从而容易铲进坚硬的土层。例题4、A解析:(1)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相同,∴ρ甲gh甲=ρ乙gh乙,即ρ甲h甲=ρ乙h乙---------------①由图可知:h甲>h乙,∴ρ甲<ρ乙,(2)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质量时,∵m=ρv,∴ρ甲h甲2△h甲=ρ乙h乙2△h乙--------②由①②两式可得:h甲△h甲=h乙△h乙,∵h甲>h乙,∴△h甲<△h乙,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3)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体积时,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ρ甲g(h甲-△h甲′)=ρ甲gh甲-ρ甲g△h甲′,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乙′=ρ乙g(h乙-△h乙′)=ρ乙gh乙-ρ乙g△h乙′,∵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体积,∴根据v=sh,得:h甲2△h甲′=h乙2△h乙′,∵h甲>h乙,∴△h甲′<△h乙′,又∵ρ甲<ρ乙,∴ρ甲g△h甲′<ρ乙g△h乙′,又∵ρ甲gh甲=ρ乙gh乙,∴p甲′>p乙′,故C、D选项错误。 故A符合题意。例题5、(1)16kg (2) 980Pa (3) 0.16<n<1解析:(1)mA=2×103kg/m3×(0.2m)3=16kg。 (2)FB=GB=mBg=1kg×9.8N/kg=9.8N,pB= =980Pa。(3) , ,若pA'=pB' 则 , ;解得n=0.16;若pA'>pB'则0<n<0.16;若pA'<pB',则0.16<n<1。三、课后练习:1、A 2、D 3、C 4、D 5、B 6、C 7、A 8、C9、C 10、D 11、C12、不变;不变 13、增大;减小受力面积;增大14、(1)A物体的密度为2×103kg/m3;(2)B物体的重力为10N;(3)k的值为4/25。15、(1)3×104Pa。 (2) 1.05×105Pa。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八上科学§2.3 压强(2) 教学设计课题 2.3 压强(2)……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单元 二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上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为浙教版八上第二章第3节的第2课时,是在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增大或减小压强的相关内容。通过根据压强公式,分析获知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现象;从而提升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增大压强的一般方法;了解减小压强的一般方法;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科学思维:能由公式出发得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能分析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实例。探究实践:通过大量生活实例分析,获得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一般方法;提升归纳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态度责任:提高学习兴趣,学会倾听与描述,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重点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难点 能分析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实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复习巩固:1、关于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物体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也越大 B.受力面积较大时,压强不可能大 C.物体的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D.压力不变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2、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若你是探测器的设计者,为了防止探测器的车轮陷入月球表面的细沙中而不能运动,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法是( C ) A. 减少车轮的个数 B. 增大探测器的质量 C.增大车轮与月面的接触面积 D.减小车轮表面的粗糙程度3、甲、乙两物体重叠并置于水平面上,当它们分别受到5N和8N的水平拉力时保持静止,如图所示,已知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200cm2、100cm2;的甲、乙重为10N、2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甲对乙的压强为500Pa B.乙对地面的压力为20N C.甲对乙的摩擦力为8N,方向水平向右 D.乙对地面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探索活动:请结合压强公式,说一说如何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参考:根据压强公式可知,压强大小受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同时控制;所以要改变压强大小,可通过改变压力大小或受力面积大小的方法: F不变时,S减小则p增大,S增大则p减小; S不变时,F 增大则p增大,F减小则p减小; 还有:若增大F的同时减小S,可使p增大;减小F的同时增大S,可使p减小。 读图: 如图2.3-2所示的各事例中,哪些地方要增大压强?哪些地方要减小压强?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参考:破窗錘和球鞋: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轨道、履带: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归纳:一、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 (1)压力不能改变时,减小受力面积; (2)受力面积不能改变时,增大压力; (3)增大压力且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 (1)压力不能改变时,增大受力面积; (2)受力面积不能改变时,减小压力; (3)减小压力且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二、生活中增大、减小压强的实例 1、增大压强的实例: (1)刀口都比较薄: 刀口做得比较薄主要是为了更容易切断东西,依据的是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的原理。 当人使用相同大小的力时,刀口越薄则作用在物体上的压强越大,当压强达到其强度极限时物体就被切断了。所以刀刃要很薄。此外,薄刀片还可以使刀刃更加锋利,提高切割效率。 (2)钉子都比较尖: 钉子尖尖是为了减少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使钉子能很容易钉入木头里。 钉子的形状设计对其功能至关重要。钉子的尖端设计得非常细小,目的是为了在施加相同力量的情况下,集中力量,产生更大的压强。这样,钉子就能够轻松穿透木 材或其他材料的表面。一旦钉子的尖端切入材料,钉子的其他部分(通常是较为粗壮的杆身)就会紧贴着材料的纤维,依靠摩擦力来保持钉子的位置,从而实现固定或连接的目的。 (3)给压路机装上质量很大的碾子: 压路机上的碾子质量做得很大,其重力大,此时压路机对地面的压力也越大。这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压强,有助于压实路面。 2、减小压强的实例: (1)书包带子比较宽: 书包带子做的宽一些,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 方法来减小压强,这样的书包背起来不勒肩。 (2)铁轨上铺枕木: 铁轨下面铺设枕木的原因是为了分散火车的重量,防止铁轨因压力太大而下陷到泥土里。 铁轨与火车车轮的接触面积小,但火车非常重,因此铁轨所承受的压力相当大。当铁轨铺在枕木上增大了路基的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就越小,这样就不容易压坏路基。枕木还可以支撑和固定铁轨,防止铁轨变形或移位。 (3)载重汽车轮子又宽又多: 载重汽车轮子多的原因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对路面的损害,并且分散车辆的重量,降低每个轮子和车轴的负荷,从而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载重汽车更多的轮子意味着更大的接触面积,这有助于减小车辆对路面的压强,避免对路面造成过大的损害。 此外,更多的轮子还可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特别是在装载重物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保持车辆的平衡,减少侧翻的风险。 (4)过烂泥地时铺木板: 过烂泥地时铺木板的原因是增大了人和木板对地面的受力面积,从而减小了压强。 人在烂泥地上走,脚会陷进泥里,如果在烂泥地上垫上一块木板,人在木板上就不会陷下去,这是因为地面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减小的缘故。讨论交流: 动物的进化会使它们的身体结构和功能更适应环境。如图2.3 -4、图2.3-5所示,骆驼的趾长得特别宽大,而啄木鸟的喙长得又尖又长。这样的身体结构对骆驼和啄木鸟的生活各有什么好处呢? 参考:骆驼宽大的趾和啄木鸟又尖又长的喙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助 于它们在各自的生态环境中生存。 骆驼的脚掌面积大,使骆驼这位“沙漠之舟”行走时对沙漠的压 强减小,在沙漠上更容易行走。啄木鸟的喙又尖又长,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这样有利于将树木啄破,捉住其中的害虫。 考考你: 站在海涂上的人会陷入海涂中,而骑在泥马上的人为什么不会陷下去呢?(附视频)参考:骑在泥马上的人不会陷下去是因为泥马与海涂的接触面积较大,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海涂的压强。 当站在海涂上时,人的体重直接作用于较小的接触面积上,导致压强较大,容易陷入海涂中。而骑在泥马上时,泥马的较大接触面积分散了人体的重量,从而减小了单位面积上的压强,使得骑在泥马上的人不会陷入海涂中。 视频:冰面救援 通过对压强公式的分析讨论,认识到改变压强的方法可从压力或受力面积的改变入手归纳实例分析巩固深化所学知识点同时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科学就在身边提升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D ) A.图中刀刃磨得很薄 B.图中盲道上凸起的圆点 C.图中安全锤头部做成锥形 D.图中汽车安全带做得较宽 2、盲道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设施,砖上的条纹或圆点高出地面5cm,当盲人走在上面时( B )A.增大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B.增大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C.减小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D.减小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第2题图) (第3题图)3、如图所示,是一台推土机,它运用了好多物理知识。宽大的履带是通过 的方法来 (选填“增大”或“减小”)对地面的压强;为了使铲刃更容易铲进坚硬的土层,则要把铲刃做的比较锋利,这是为了 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参考: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增大 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将两物体均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则( A )A.若切去相等质量,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小于乙B.若切去相等质量,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小于乙C.若切去相等体积,甲对地面的压强一定小于乙D.若切去相等体积,甲对地面的压强可能小于乙5、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高度分别为0.2m和0.1m,A每立方米的质量为2×103kg,B质量为1kg。求:(1)A的质量。(2)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若在正方体A、B上沿竖直方向按相同比例n截下一部分,并将截下的部分分别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这时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A、pB,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比例n的取值范围。参考:(1)16kg (2) 980Pa (3) 0.16<n<1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板书设计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共28张PPT)(浙教版)八年级上2.3 压 强第二章“第2课时”力与空间探索01学习目标内容总览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4课堂练习05课堂总结06分层作业学习目标科学观念:了解增大压强的一般方法;了解减小压强的一般方法;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科学思维:能由公式出发得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能分析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实例。探究实践:通过大量生活实例分析,获得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一般方法;提升归纳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态度责任:提高学习兴趣,学会倾听与描述,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1、关于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也越大B.受力面积较大时,压强不可能大C.物体的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D.压力不变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复习巩固D2、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若你是探测器的设计者,为了防止探测器的车轮陷入月球表面的细沙中而不能运动,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法是( )。A. 减少车轮的个数B. 增大探测器的质量C.增大车轮与月面的接触面积D.减小车轮表面的粗糙程度复习巩固C3、甲、乙两物体重叠并置于水平面上,当它们分别受到5N和8N的水平拉力时保持静止,如图所示,已知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200cm2、100cm2;的甲、乙重为10N、2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乙的压强为500PaB.乙对地面的压力为20NC.甲对乙的摩擦力为8N,方向水平向右D.乙对地面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复习巩固D探究活动请结合压强公式,说一说如何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根据压强公式可知,压强大小受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同时控制;所以要改变压强大小,可通过改变压力大小或受力面积大小的方法:F不变时,S减小则p增大,S增大则p减小;S不变时,F 增大则p增大,F减小则p减小;还有:若增大F的同时减小S,可使p增大;减小F的同时增大S,可使p减小。读图:如图2.3-2所示的各事例中,哪些地方要增大压强?哪些地方要减小压强?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探究新知一、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强的方法:(1)压力不能改变时,减小受力面积;(2)受力面积不能改变时,增大压力;(3)增大压力且同时减小受力面积;2、减小压强的方法:(1)压力不能改变时,增大受力面积;(2)受力面积不能改变时,减小压力;(3)减小压力且同时增大受力面积。探究新知二、生活中增大、减小压强的实例1、增大压强的实例:(1)刀口都比较薄:刀口做得比较薄主要是为了更容易切断东西,依据的是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的原理。当人使用相同大小的力时,刀口越薄则作用在物体上的压强越大,当压强达到其强度极限时物体就被切断了。所以刀刃要很薄。此外,薄刀片还可以使刀刃更加锋利,提高切割效率。探究新知(2)钉子都比较尖:钉子尖尖是为了减少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使钉子能很容易钉入木头里。钉子的形状设计对其功能至关重要。钉子的尖端设计得非常细小,目的是为了在施加相同力量的情况下,集中力量,产生更大的压强。这样,钉子就能够轻松穿透木材或其他材料的表面。一旦钉子的尖端切入材料,钉子的其他部分(通常是较为粗壮的杆身)就会紧贴着材料的纤维,依靠摩擦力来保持钉子的位置,从而实现固定或连接的目的。探究新知(3)给压路机装上质量很大的碾子:压路机上的碾子质量做得很大,其重力大,此时压路机对地面的压力也越大。这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压强,有助于压实路面。探究新知2、减小压强的实例:(1)书包带子比较宽:书包带子做的宽一些,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这样的书包背起来不勒肩。探究新知(2)铁轨上铺枕木:铁轨下面铺设枕木的原因是为了分散火车的重量,防止铁轨因压力太大而下陷到泥土里。铁轨与火车车轮的接触面积小,但火车非常重,因此铁轨所承受的压力相当大。当铁轨铺在枕木上增大了路基的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就越小,这样就不容易压坏路基。枕木还可以支撑和固定铁轨,防止铁轨变形或移位。探究新知(3)载重汽车轮子又宽又多:载重汽车轮子多的原因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对路面的损害,并且分散车辆的重量,降低每个轮子和车轴的负荷,从而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载重汽车更多的轮子意味着更大的接触面积,这有助于减小车辆对路面的压强,避免对路面造成过大的损害。此外,更多的轮子还可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特别是在装载重物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保持车辆的平衡,减少侧翻的风险。探究新知(4)过烂泥地时铺木板:过烂泥地时铺木板的原因是增大了人和木板对地面的受力面积,从而减小了压强。人在烂泥地上走,脚会陷进泥里,如果在烂泥地上垫上一块木板,人在木板上就不会陷下去,这是因为地面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减小的缘故。讨论交流动物的进化会使它们的身体结构和功能更适应环境。如图2.3 -4、图2.3-5所示,骆驼的趾长得特别宽大,而啄木鸟的喙长得又尖又长。这样的身体结构对骆驼和啄木鸟的生活各有什么好处呢?骆驼宽大的趾和啄木鸟又尖又长的喙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助于它们在各自的生态环境中生存。骆驼的脚掌面积大,使骆驼这位“沙漠之舟”行走时对沙漠的压强减小,在沙漠上更容易行走。啄木鸟的喙又尖又长,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这样有利于将树木啄破,捉住其中的害虫。考考你:骑在泥马上的人不会陷下去是因为泥马与海涂的接触面积较大,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海涂的压强。当站在海涂上时,人的体重直接作用于较小的接触面积上,导致压强较大,容易陷入海涂中。而骑在泥马上时,泥马的较大接触面积分散了人体的重量,从而减小了单位面积上的压强,使得骑在泥马上的人不会陷入海涂中。站在海涂上的人会陷入海涂中,而骑在泥马上的人为什么不会陷下去呢?视频:骑泥马视频:冰面救援(点击图片播放)在冰面上行走或救援时,应该避免站立前行,尽量增大身体与冰面的接触面积,比如趴在冰面上匍匐前进,或者找一些木板,增加自己与冰面的受力面积。千万不能奔跑,因为奔跑会增加冰面的压强,导致冰面更容易破裂,从而危及救援者和被救者的生命安全。课堂练习1、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A.图中刀刃磨得很薄 B.图中盲道上凸起的圆点C.图中安全锤头部做成锥形 D.图中汽车安全带做得较宽D课堂练习2、盲道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设施,砖上的条纹或圆点高出地面5cm,当盲人走在上面时( )A.增大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B.增大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C.减小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D.减小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B课堂练习3、如图所示,是一台推土机,它运用了好多物理知识。宽大的履带是通过 的方法来 (选填“增大”或“减小”)对地面的压强;为了使铲刃更容易铲进坚硬的土层,则要把铲刃做的比较锋利,这是为了 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增大课堂练习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将两物体均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则( )A.若切去相等质量,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小于乙B.若切去相等质量,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小于乙C.若切去相等体积,甲对地面的压强一定小于乙D.若切去相等体积,甲对地面的压强可能小于乙A课堂练习5、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高度分别为0.2m和0.1m,A每立方米的质量为2×103kg,B质量为1kg。求:(1)A的质量;(2)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若在正方体A、B上沿竖直方向按相同比例n截下一部分,并将截下的部分分别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这时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A、pB,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比例n的取值范围。16kg980Pa0.16<n<1课堂总结2.3 压强(2)……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依据:p=F/S1、增大压强的方法:(1)压力不能改变时,减小受力面积;(2)受力面积不能改变时,增大压力;(3)增大压力且同时减小受力面积;2、减小压强的方法:(1)压力不能改变时,增大受力面积;(2)受力面积不能改变时,减小压力;(3)减小压力且同时增大受力面积。分层作业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2、完成学案中的“课后练习”;3、预习“液体压强”相关内容。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2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浙教版八上科学 2.3 压强 (2) 学案.doc 2025浙教版八上科学 2.3 压强(2) 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2025浙教版八上科学2.3 压强 (2).pptx 冰面救援.mp4 骑泥马.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