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议论文写作入门议论文的四种常见结构形式:★并列式结构★正反对比式结构★递进式结构(层进式结构)全文主要“总-分-总”式结构。概述材料,提出论点重申论点,总结全文要坦然面对生活分论点1:坦然是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分论点2:坦然是一种坚持到底的勇气分论点3:坦然是一种平淡中的自信引述论据,分层论证我们只有坦然面对生活 ,生活才能给我们以快乐的体验概念分析法(是什么)1.论点并列式结构分论点之间有一定的逻辑,避免交叉或从属,以免造成逻辑混乱。分论点的位置要醒目。一般居于段首或单独成段,条理更清晰。分论点最好句式一致,字数相当,接近排比句,既鲜明又美观。分论点的数量以两三个为宜,不宜过多。并列式结构的注意事项《遭遇挫折,笑对痛苦》本论引论结论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笑对痛苦。分论点1:遭遇挫折,笑对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分论点2: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直面挫折的王勃、笑对痛苦的李白)(刘备做出错误决定,造成“白帝托孤”的悲剧)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正反对比关系2.正反对比式结构在论证思路中,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这就是递进式结构。它的特点是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变更。一般议论文采取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体现了层进式结构的特点。 3、层进式结构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小到大、由自然到人生、由个人到社会、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1.模式一《寻找读书的幸福》 小时候不知道读书的幸福 现在努力寻找读书的幸福 成长中品尝到读书的幸福这个提纲按时间先后顺序写自己对读书幸福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由无到有,由浅入深,脉络清楚,符合对事物的认识规律,体现了层进式结构的要求。 2.模式二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种思路是最有助于拓开思路的论证结构模式,至于怎么用好这种模式,则关键在于灵活变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各自的论述侧重点。 分论点设置角度1、是什么?(内涵) 几个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属性和思想意义的揭示与阐发,是作者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2、为什么?(因果) 几个分论点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因”,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3、怎么样?(怎样做,会怎样)要达到某一目的,需要我们怎么做。在论证过程中,我们要阐明具体的方法,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针对某些不好的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引、议、联、结”的格式,常常用在材料作文或时评的写作中。运用这一模式时,应特别注意恰当使用过渡句或过渡段,使各部分之间过渡自然,衔接紧密,语意连贯,不突兀。3.模式三“引议联结”结构引议联结——强化论点,总结全文——引述材料,开篇入题——分析材料,表明观点——联系现实,分析论证实战演练2023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真题“真正的强大不是忘记,而是接受。接受分道扬镳,接受世事无常,接受孤独挫败,接受突如其来的无力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困惑、不安、焦虑和遗憾,调整自己的状态,找到继续前行的力量,成为更好的自己。”——莫言《晚熟的人》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议论性文章。先列提纲是什么怎么办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为什么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发散思维我会写什么?我擅长什么?什么是接受?为什么要学会接受?怎样去接受?先列提纲什么是接受?怎么办为什么要学会接受?我不会,那就不写这个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为什么“接受”是强大的?“忘记”只是对惨淡现实的一种短暂逃避和自我麻醉,例如一场考试失利,有些人选择“忘记”,可能会把失败归因成粗心、运气。而选择“接受”是残酷的,它需要我们用勇气去面对残酷的现实。例如,接受考试失败就是因为水平不够,竞选失败就是因为没有别人优秀。而接受自己的失败,接受生活的不如意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每个人心中自己都是美的,我们很难接受自己丑陋的现实。人性的弱点在于难以自知。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为什么要学会接受?不接受现实,会让我们一味沉湎在痛苦之中,一味怨天尤人,丧失对生活的信心,最后选择躺平。怎样学会接受分论点1:学会接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首先需要我们用勇气来接受残酷的现实。分论点2:学会接受,其次要学会调整心态。分论点3:学会接受,还要认清自我,找准定位,接受自己是平凡的大多数。文章标题重要性郑板桥:“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文如其人,题目则如人的双眸。一个好的题目,就像一双明慧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一个巧妙别致的标题,往往会让人眼前一亮,成为一把打开评卷老师心门的钥匙。做比较《智者不袭常》——《我要创新》《走创新之路》——《放开手,向前走》《绽放创新之花》——《改变与创新》常见拟题技巧巧用修辞化用熟句好标题智者不袭常——803 陈慧玲放开手,向前走——803陈信宇绽放创新之花——803王悦跳出盒子思考——803 过奕菲插上创新的翅膀——801孙培林如果它是朵创新的云 —— 801叶一诺好标题爱创才会赢——801 纪歆悦万物应更新——801唐程格尔创新之翼带我飞翔——801毛一茂创新之心——801 吴悠创新之舟——801张晨宇创新之星闪耀——801赵佳艺好标题用创新雕琢自己——803 刘傲创新是成功的基石——803王雨熏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803周珈羽创新,寻找另一片蓝天——801 卢婧怡用创新握时代之手—— 803徐琪琪一个标准的议论段,应该功能俱全,层次清晰,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五种功能句:(1)分论点句(段首简洁提出,或者准确或者生动)(2)阐释句(阐释分论点句, 用化简为繁使之清晰,用比喻、对偶、排比等修辞使之生动,用引用名言、诗句、俗语等使之更有韵味。注意与事例的衔接。)(3)事例句(紧接阐释句,叙述简明,剪裁紧扣分论点。)(4)分析句(紧扣分论点,对事实进行剖析。可用因果、假设等分析法。)(5)小结句(联系实际,适当延伸,回应段首观点句)接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白云初中 包航从小到大,父母师长都会不断教导我们努力前进,走向成功,却鲜有人教导我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如何去接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为什么“接受”是强大的?“忘记”只是对惨淡现实的一种短暂逃避和自我麻醉,例如一场考试失利,有些人选择“忘记”,可能会把失败归因成粗心、运气。而选择“接受”是残酷的,它需要我们用勇气去面对残酷的现实。例如,接受考试失败就是因为水平不够,竞选失败就是因为没有别人优秀。而接受自己的失败,接受生活的不如意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每个人心中自己都是美的,我们很难接受自己丑陋的现实。人性的弱点在于难以自知。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接受现实,会让我们一味沉湎在痛苦之中,一味怨天尤人,丧失对生活的信心,最后选择躺平。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选择接受,让我们调整状态,认清自我,找准定位,继续前行。学会接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首先需要我们用勇气来接受残酷的现实。(观点句)鲁迅先生曾言“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没有多少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阳光坦途的。莫言曾在《蛙》中写道:“不遭苦难,如何修成正果;不经苦难,如何顿悟人生”。让我们,用勇气正视苦难,直面苦难。(总结句)学会接受,其次要学会调整心态。(观点句)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即使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阐释句)众所周知,苏轼年少成名,才华横溢,却遭遇“乌台诗案”,险些丧命,一生多次被贬。(事例句)在被贬谪的生活里,他种地、写诗、研发美食,即使在身处逆境,依然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一蓑烟雨任平生。”(分析句) 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习苏轼这种苦中作乐的心态,来面对人生的风雨。(总结句)学会接受,还要认清自我,找准定位,接受自己是平凡的大多数。周国平说:“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来衡量其价值。 伟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么,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过好,人生才是圆满。”路遥《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之所以感动无数读者,正是因为少安、少平虽然是贫穷的农民儿子,却从不怨天尤人,他们各自在平凡且艰难的生活中,努力拼搏,成就了平凡却有意义的人生。朋友,让我们用勇气去接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用智慧走好人生之路。议论文写作的误区,一个例子加一个例子的堆砌,导致议论文的思想贫瘠。议论文重在写道理,而不是举例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