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书写
1.我会写好字。
拗 筐 珊
爹 瑚 珍
2.看拼音,写词语。
二、信息匹配
3.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
恳切(kěn hěn) 筛选( shāi shuāi) 梭子(suó suō)
酿造(niàng liàng) 瞌睡(kē hē) 丢三落四(là luò)
4.给句中画“________”的词语换一种说法,填在括号里。(填序号)
A.直言不讳 B.气急败坏 C.望眼欲穿 D.畏首畏尾
(1)我一上午的心血被妹妹一下子破坏了,我鼻子都气歪了,将妹妹狠狠地训斥了一顿。( )
(2)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勇敢向前的精神,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前怕狼后怕虎。( )
(3)他打开天窗说亮话地指出了我的缺点。( )
(4)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我心心念念的玩具盼来了。( )
5.选词填空。
酬谢 答谢 报酬
(1)姐姐结婚很多人来祝福,爸爸举办了一次盛大的宴会( )各位朋友。
(2)海力布救了小白蛇,小白蛇说它的爸爸一定会( )他的。
(3)哥哥与朋友做生意,今天他的朋友给他发来了( )。
珍宝 珍贵
(4)我爸爸的库房里有许多( )。
(5)这里有许多( )的花草树木。
亲密 亲热
(6)牛郎跟他的牛关系很( )。
(7)哥哥把牛郎叫到跟前,装作很( )的样子。
相传 传说 流传 传来
(8)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在民间( )开来。
(9)这里有一段美丽的( )。
(10)( )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海洋。
(11)他接到( )的消息,立刻就走了。
6.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如果……就…… 无论……都…… 虽然……可是……
(1)( )对别人说了,您( )会变成一块石头。
(2)( )动物说了什么话,( )不要对别人说。
(3)牛好像全了解,( )没说话,( )眉开眼笑的。
三、填空题
7.课文直通车。
(1)《牛郎织女(二)》这篇课文描写了 和 的幸福生活,体现了他们 ,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 。
(2)“牛郎织女”现在作为成语,用以比喻 。我们可以用苏轼的名句“ , 。”祝福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四、语言表达
8.口语交际。
在课外阅读中,你一定读了很多民间故事,请把你最喜欢的一个民间故事介绍给同学吧!
故事名:《 》
故事中最喜欢的人物:
推荐理由:
五、句子训练
9.海力布催促乡亲们搬家。(至少扩写两处)
10.被王母娘娘抓住受重罚。 织女要试着留在人间。(用关联词连接这两个句子。)
11.照样子,发挥想象,把句子写具体。
例: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
织女想了想,说:“天上没有自由,我们趁王母娘娘打瞌睡的时候,偷偷去人间看看,如何?”其他仙女都说:“好呀!我们都去看看!”
农历七月初七那天,牛郎、织女终于会面了。
六、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猎人海力布(节选)
①海力布对小白蛇说:“可怜的小东西,快回家去吧!”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回去,我爸爸一定会好好酬谢您。我爸爸的宝库里有许多珍宝,您要什么都可以。如果您都不喜欢,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海力布想,珍宝我倒不在乎,能听懂动物的话,对一个猎人来说,实在是太好了。他问小白蛇:“真有这样一颗宝石吗?”小白蛇说:“真的。但是动物说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②海力布点点头,跟着小白蛇到了龙宫。老龙王对海力布十分感激,要重谢他,于是把他领进宝库,让他自己挑选珍宝,爱什么就拿什么。海力布什么珍宝也不要,他对龙王说:“如果您真想给我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您嘴里含着的那颗宝石送给我吧。”龙王低头想了一会儿,就把嘴里含着的宝石吐出来,送给了海力布。
12.课文讲了关于海力布的两件事,可以概括为:第一件事是 ,第二件事是 。
13.海力布不想要珍宝而想要宝石是为了__________。( )
A.利用宝石打到更多的猎物。 B.利用宝石辨别别人说话的真假。
C.利用宝石得到更多的财富。 D.利用宝石成为龙王的朋友。
14.根据选文内容为宝石写一份使用说明,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
A.使用时需含在嘴里。 B.使用宝石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C.不可以转赠他人。 D.不能将动物说的话告诉别人,否则会变成石头。
15.选文中的小白蛇和龙王给人留下了 的印象,海力布给人留下了 的印象。
轻松阅读。
鲤鱼跳龙门
①很早很早以前,龙门还未凿开,水被龙门山挡住了,就在山南积聚成了一个大湖。
②居住在黄河里的鲤鱼听说龙门风光好,都想去观光。但是龙门山上无水路,上不去。“我有个主意,咱们跳过这龙门山怎么样?”一条大红鲤鱼对大家说。“那么高,怎么跳啊?”“跳不好会摔死的!”伙伴们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大红鲤鱼便自告奋勇地说:“我先跳,试一试。”
③只见它从半里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离弦的箭,纵身一跃,一下子跳到云里,带动着空中的云和雨往前走。一团天火从身后追过来,烧掉了它的尾巴。它忍着疼痛,继续朝前飞跃,终于跃过龙门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变成了一条巨龙。山北的鲤鱼见此情景,一个个被吓得缩在一块,不敢再去冒这个险了。
④这时,忽见天上降下一条巨龙说:“不要怕,我就是你们的伙伴大红鲤鱼,因为我跳过了龙门,就变成了龙,你们也要勇敢地跳呀!”鲤鱼们听了这话,受到鼓舞,开始一个接一个地跳龙门山。凡是跳不过去,从空中摔下来的,额头上就落下一个黑疤。直到今天,这个黑疤还长在黄河鲤鱼的额上呢。
16.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了 ,写出了大红鲤鱼 。
17.黄河鲤鱼的额头上有黑疤的原因是什么?用“﹏﹏﹏”画出来。
18.跳不过去的鲤鱼和还没跳的鲤鱼会有怎样的对话?想一想,写一写。
七、书面表达
19.快乐习作。
把课文《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缩写成一个篇小短文。要求抓住重点,合理取舍、表达连贯。
《第3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1.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
完成此类题目较简单,注意笔画、笔顺,将字写工整、正确、舒展、美观。
书写时要注意“拗、筐、爹”的正确写法。
2.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解答时,首先要读一读拼音,知道写什么汉字,然后写出正确的汉字,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酬”“谢”“嘱”“塌”“谎”“裙”“妻”的正确写法,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3.kěn shāi suō
niàng kē là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恳切(kěn):表示诚恳而热切。
筛选(shāi):泛指从众多对象中按一定标准通过淘汰的方式进行选择。
梭子(suō):表示织布机上牵引纬线的工具。
酿造(niàng):表示利用发酵作用制造。
瞌睡(kē):表示想睡或进入半睡眠的状态。
落:[luò]1.物体因失去支持而掉下来。2.下降;使下降。3.跟不上,掉在后面。4.衰败;飘零。5.归属。6.得到。7.停下;停留。[là]1.因为跟不上而被丢在后面。 2.把东西遗留在一个地方,忘记带走。3.遗漏。[lào]1.曲艺名。2.脱落;退去。3.错失。4.倒,倒下。[luō]形容态度大方。也形容随随便便,满不在乎。
丢三落四:形容一个人健忘、粗心大意。故选“là”。
4. B D A C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成语、俗语含义。
A.直言不讳: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没有丝毫顾忌。
B.气急败坏: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
C.望眼欲穿: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想念的迫切。
D.畏首畏尾:前也怕,后也怕。比喻顾虑重重。
(1)句中“鼻子都气歪了”,形容人生气的状态,与“气急败坏”意思相近,故选B。
(2)句中“前怕狼后怕虎”比喻做事情顾虑重重的样子。与“畏首畏尾”意思相近,故选D。
(3)句中“打开天窗说亮话”,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与“直言不讳”意思相近,故选A。
(4)句中“盼星星盼月亮”形容盼望的心情非常急切,与“望眼欲穿”意思相近,故选C。
5. 答谢 酬谢 报酬 珍宝 珍贵 亲密 亲热 流传 传说 相传 传来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及选词填空。
酬谢:用金钱、礼物等表示谢意。
答谢:受了别人的好处或招待,表示谢意。
报酬:由于使用别人的劳动、物件等而付给别人的钱或实物。酬答;报答。
(1)题干中用来描述“爸爸为了答谢客人给姐姐的祝福而举办了盛大宴会,以表谢意”,由此可知本处选择“答谢”。
(2)题干中用来描述“海力布救助了小蛇,小蛇的爸爸会用一些东西来表示自己的感谢”,由此可知本处选择“酬谢”。
(3)题干中用来描述“哥哥与朋友做生意,朋友给于他一定的汇报”,由此可知本处选择“报酬”。
珍宝:珠玉宝石的总称,比喻有价值的东西。
珍贵:价值大;意义深刻;宝贵。
(4)题干中用来形容爸爸库房里有许多“很有价值的东西”,由此可知本处选择“珍宝”。
(5)题干中用来形容“花草树木”很宝贵,由此可知本处选择“珍贵”。
亲密:感情好,关系密切。
亲热:亲密而热情。用言语行为表示亲近喜爱。
(6)题干中用来形容“关系”的密切,由此可知本处选择“亲密”。
(7)题干中用来形容哥哥对牛郎的动作,由此可知本处选择“亲热”。
相传:长期以来互相传说(不是确实有据,只是辗转传说的)。
传说:群众口头上流传的关于某人某事的叙述或某种说法。
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
传来:传递、传送、传授、留传。
(8)题干中用来描述“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在民间传播开了,由此可知本处选择“流传”。
(9)题干中用来形容一段美丽的故事在群众口中流传开来,由此可知本处选择“传说”。
(10)题干中用来描述这里很久之前是一片海洋这一现象,不知是真是假,由此可知本处选择“相传”。
(11)题干中用来描述“他”得到传递来的消息,由此可知本处选择“传来”。
6. 如果 就 无论 都 虽然 可是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
“如果……就……”表示假设关系。
“无论……都……”表示条件关系。
“虽然……可是……”表示转折关系。
(1)在这句话中“对别人说了”是一种假设情况,“会变成一块石头”是假设成立后的结果。应使用“如果……就……”。
(2)“动物说了什么话”和“不要对别人说”是条件关系,应使用“无论……都……”。
(3)“没说话”和“眉开眼笑的”是转折关系,因此应用使用“虽然……可是……”。
7. 牛郎 织女 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 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分居两地的夫妻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详解】本题考查课内文章理解、成语解释,诗句识记。
(1)《牛郎织女(二)》叙述了牛郎织女婚后幸福美满的生活和织女被王母娘娘无情地抓回天宫等事。歌颂了劳动人民反对压迫、争取自由和幸福的精神,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2)牛郎织女为神话人物,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对恋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意思是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这句话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8. 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 孟姜女对爱情忠贞不渝,她的丈夫被抓去修长城后,她不畏艰难险阻,千里寻夫。当得知丈夫去世的消息后,她悲痛欲绝,哭倒了长城。孟姜女的坚强和勇敢令人敬佩,她的故事也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苦难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这个故事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流传至今,依然能打动人心。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首先确定一个自己熟悉且喜欢的民间故事名字,填入相应位置。从故事中挑选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可以从人物的性格、品质、行为等方面进行考量。阐述推荐理由时,可以从故事的情节、人物特点、传达的价值观等方面入手,突出故事的精彩之处和吸引人的地方。
示例:
故事名:《牛郎织女》
故事中最喜欢的人物:织女
推荐理由:织女美丽善良、心灵手巧。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不顾天庭的规矩,毅然下嫁给牛郎,和他一起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这个故事充满了浪漫色彩,情节跌宕起伏。它让我们看到了爱情的伟大和坚韧,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同时,故事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9.热心的海力布焦急地催促乡亲们搬家。
【详解】本题考查扩写句子。
扩写句子就是要在原句中加上一些表示修饰的成分,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扩句时应注意:①不能另加主干。②不能改变原向的基本意思和句型。③增添的词语要和原句中的词语搭配恰当。
对于“海力布催促乡亲们搬家。”这句话,扩写时,可在“海力布”前加上“焦急的”“心急如焚的”,能体现他当时的心情;在“乡亲们”前加上“围在身边的”,描绘出乡亲们聚集的状态;用“大声地”“声嘶力竭地”等词修饰“催促”,让动作更具画面感。
示例:焦急的海力布大声地催促乡亲们搬家。
10.即使被王母娘娘抓住受重罚,织女也要试着留在人间。
【详解】本题考查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这两个句子存在选择关系,织女面临两种情况,一种是“被王母娘娘抓住受重罚”,另一种是“试着留在人间”,她需要在两者之间做出抉择。“宁可……也……”这组关联词能够很好地体现这种选择关系,强调织女为了留在人间,宁愿承受被王母娘娘抓住受重罚的后果,突出了织女留在人间的坚定决心。此外也可以用“即使……也要……”,侧重于假设一种不利情况,仍坚持某种行为,但“宁可……也……”在这种语境下更能突出织女的抉择。
故答案可写为:织女宁可被王母娘娘抓住受重罚,也要试着留在人间。
11.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那天,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搭起一座桥,终于让牛郎、织女在桥上会面了。
【详解】本题考查扩写。
根据题目要求,发挥想象力,将句子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合理。
示例:农历七月初七那天早上,织女想到今天就能看到牛郎和自己的孩子们了,很开心。牛郎早早地带着孩子们来到天河边,这时所有的喜鹊都飞到天河上,搭起了一座美丽的桥,牛郎、织女开心地走上了鹊桥。
12. 海力布救了小白蛇,得到了能听懂动物语言的宝石 海力布为了救乡亲们,说出了真相,自己变成了石头 13.A 14.C 15. 知恩图报 舍己为人
【导语】这篇《猎人海力布》节选通过海力布与小白蛇、龙王的对话,展现了海力布的善良与智慧。文章情节简洁,语言质朴,通过对话推动故事发展,既突出了海力布作为猎人的职业特点,也体现了他不贪图物质财富的高尚品格。小白蛇和龙王的形象也较为鲜明,前者知恩图报,后者慷慨大方。整体上,文章通过宝石这一象征,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同时也暗示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神秘联系。结尾处宝石的特殊规则,为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也为后续情节埋下伏笔。
1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阅读选文第①段内容可知,这一段主要写了海力布救了小白蛇,小白蛇表示要报答他,并告诉他龙王宝库中的珍宝以及龙王嘴里的宝石的特殊功能这件事。 故可以概括第一件事是:海力布救了小白蛇,得知龙王宝石的秘密。
阅读第②段内容可知,这一段主要写了海力布跟随小白蛇到龙宫,龙王感激他并让他挑选珍宝,海力布选择不要珍宝,而是请求龙王将嘴里的宝石送给他的事。 故可以概括第二件事是:海力布到龙宫,选择龙王嘴里的宝石作为纪念。
13.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对选文第①段中的句子内容“海力布想,珍宝我倒不在乎,能听懂动物的话,对一个猎人来说,实在是太好了。”分析可知,海力布不想要珍宝而想要宝石是为了利用宝石打到更多的猎物。
故选A。
14.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A.根据选文第①段中句子内容“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可知,宝石使用时需含在嘴里。 所以题目说法正确。
B. 根据选文第①段中句子内容“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可知,使用宝石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所以题目说法正确。
C. 阅读选文的内容可知,选文中并未提到宝石是否可以转赠他人。所以题目说法有误。
D.根据选文第①段中的句子内容“‘真的。但是动物说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石头。’”可知,不能将动物说的话告诉别人,否则会变成石头。所以题目说法正确。
故选C。
15.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
阅读选文,根据文中第①段“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回去,我爸爸一定会好好酬谢您。我爸爸的宝库里有许多珍宝,您要什么都可以。如果您都不喜欢,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和选文第②段中的句子“老龙王对海力布十分感激,要重谢他,于是把他领进宝库,让他自己挑选珍宝,爱什么就拿什么。……就把嘴里含着的宝石吐出来,送给了海力布。”可知,小白蛇和龙王给人留下了知恩图报、慷慨大方的印象。
根据选文第①段中的句子内容“海力布想,珍宝我倒不在乎,能听懂动物的话,对一个猎人来说,实在是太好了。”可知,海力布不贪图珍宝,而是选择对自己有用的宝石,所以海力布给人留下了智慧与务实的印象。
16. 比喻 大红鲤鱼 离弦的箭 速度很快 17.凡是跳不过去,从空中摔下来的,额头上就落下一个黑疤。 18.跳不过去的鲤鱼说:“太高了,不要跳了,跳不过去的。”还没跳的鲤鱼说:“不试试怎么知道呢?就算跳不过去我也要尝试!”
【导语】这篇文章以生动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关于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寓意深远,富有教育意义。文章通过大红鲤鱼勇敢尝试的形象,以及鲤鱼们在它的鼓舞下纷纷冒险的故事,传递出勇于突破障碍,实现自我提升的精神。故事情节紧凑,语言生动,尤其是对于自然景象的描绘富有画面感,使读者仿若身临其境。此外,关于黑疤的细节更为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提升了故事的趣味性。
16.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结合第③自然段中画线句子“只见它从半里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离弦的箭,纵身一跃,一下子跳到云里,带动着空中的云和雨往前走”可知,句子把“大红鲤鱼”比作了“离弦的箭”,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大红鲤鱼的速度非常快。
17.本题考查找寻关键句子。
结合第④自然段中“凡是跳不过去,从空中摔下来的,额头上就落下一个黑疤”可知,这句话写出了黄河鲤鱼的额头上有黑疤的原因。
18.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想象一下跳不过去的鲤鱼和还没跳的鲤鱼它们会说些什么?只要想象合理即可。
如:跳不过去的鲤鱼会对还没跳的鲤鱼说:“虽然我没能跳过去,但至少我尝试过了。这块黑疤是我努力的证明,你也该去尝试,不要害怕失败。”还没跳的鲤鱼可能会回应:“谢谢你鼓励我,为了成为像你一样勇敢的鲤鱼,我也要努力去尝试跳过龙门。”
19.例文:
缩写《牛郎织女》
从前,有个叫牛郎的孩子,他心地善良,勤劳朴实,与一头老牛在一起。牛郎把老牛照看得很周到。哥哥嫂子想独占家产,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要带着这头牛走,在一处山里安了家,种了庄稼。
老牛在一天夜里说了话,告诉牛郎会有仙女下凡洗澡,叫他拿走红色纱衣,问他要衣服的人就是他的妻子,牛郎来到湖边看见红色的纱衣,拿起来,跑到树林,织女出来找不到衣裳,牛郎就拿给织女,两人从此相识,互诉身世,原来织女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外孙女,因为想要自由才下凡的。织女嫁给牛郎,两人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日子,还生了两个孩子,晚上给他们讲天上的故事。
然而,好景不长,王母娘娘得知织女私自下凡,大为震怒,派天兵天将将她捉回天庭。牛郎担着两个孩子,披着老牛的皮,腾云驾雾去追织女。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拔下玉簪,在身后一划,出现了一条波涛汹涌的天河,隔断了牛郎与织女的相见之路。
牛郎与织女被天河分隔两岸,终日以泪洗面,他们的坚贞爱情感动了喜鹊,于是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成千上万只喜鹊飞来,搭成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从此,七夕节成了象征忠贞爱情的节日,人们仰望星空,寻找那横跨银河的鹊桥,寄托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这就是牛郎织女的故事。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一、审题。本题要求将课文《牛郎织女》(一)和《牛郎织女》(二)缩写成一个简短的故事。这要求我们在不失去原故事主要情节和情感基调的前提下,精简语言,提炼精华。
二、立意。
缩写方法:第一步:缩写前要读懂内容,抓住要点。我们在缩写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原文,认真分析出文章的中心和每段的主要内容,明确文章的中心,保留原作的要点和部分优美的词句,缩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血有肉,吸引读者。第二步:缩写时要注意取材及连缀。第三步:缩写后要对照检查。缩写完成后,还要与原文比较一下,看看是否保留了主要内容,意思是否与原文一致,语句是否连贯。
本题先确定故事的主线:故事的主线是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他们因身份差异被迫分离,但每年七夕相见一次。删除次要细节:在原故事中,有很多与主线无关的次要细节,如牛郎童年时的生活、他如何得到老牛的帮助等,这些可以省略。要尊重原故事的核心情节和人物形象,不能随意更改或歪曲。同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精炼性,避免冗长和啰嗦。注意:缩写内容的连贯性,语句要通顺,不要有错别字。
三、写作思路。
开头:简要介绍牛郎的孤儿身份和他与老牛的相依为命,为后文老牛开口说话并帮助牛郎做铺垫。
中间:详细描述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如何成功娶到织女为妻,以及他们婚后幸福美满的生活。穿插王母娘娘得知织女下凡后的愤怒,以及她强行将织女带回天庭的情节,营造出一种紧张、悲伤的氛围。 重点描写牛郎带着两个孩子追上天庭,以及他们被银河阻隔无法相见的绝望情景。最后,通过喜鹊搭桥的情节,实现牛郎织女的短暂相会,展现他们爱情的坚贞和伟大。
结尾:以牛郎织女每年七夕通过鹊桥相会的画面作为结尾,给读者留下美好的想象空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