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认识化学科学——九年级化学沪教版(2024)上册课后培优检测(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认识化学科学——九年级化学沪教版(2024)上册课后培优检测(含答案)

资源简介

1.1 认识化学科学
梯度分层
基础巩固:课堂衔接,回归教材,夯实根本
根基训练:轻松练习,关注重点,梳理难点
拔高提升:深度演练,能力提升,高阶练习
1.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的治疗,从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的科学家是( )
A.侯德榜 B.屠呦呦 C.门捷列夫 D.道尔顿
2.化学发展长河中,科学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下列科学家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张青莲——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 B.门捷列夫——编制元素周期表
C.拉瓦锡——提出了分子学说 D.闵恩泽——研发石油生产催化剂
3.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现在人们已经能通过先进的仪器探测物质中原子和分子的排列情况
B.阿伏伽德罗提出分子学说
C.道尔顿发现元素周期律
D.闵恩泽研发了用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
4.下列成语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星火燎原 B.披荆斩棘 C.死灰复燃 D.百炼成钢
5.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
A.会制造劳动工具
B.发现并利用火
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D.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元素周期表的编制
6.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面是各个阶段的重大成果或发现:①火药;②铜器;③纸;④火的使用;⑤纳米技术;⑥陶瓷;⑦确立原子论和分子学说;⑧发现元素周期律;⑨“绿色化学”。请你将其序号填入相应的阶段中。
7.下列不属于古代化学工艺方面的成就的是( )
A.烧制瓷器 B.发明黑火药 C.纳米技术 D.造纸技术
8.下列化学家与成果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道尔顿发现元素周期律 B.阿伏伽德罗提出原子论
C.门捷列夫创立分子学说 D.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
9.化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是( )
A.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B.发现元素周期律和编制元素周期表
C.绿色化学概念的提出 D.冶铜、炼铁、造纸等
10.图片中不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的是( )
A.制成的纳米铜具有超塑延展性
B.屠呦呦发现青蒿素
C.新材料用于口罩
D.袁隆平改良水稻品种
11.唐朝诗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有诗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能闻到荷花香的原因是(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的体积很小
12.“美丽中国我先行”,倡导社会公众积极行动,投身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
A.燃放烟花爆竹 B.生活垃圾随意丢弃
C.工业污水直接排放 D.利用熔盐光热发电
13.目前,全世界都在倡导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有效缓解的环境问题是( )
A.酸雨 B.土地荒漠 C.温室效应 D.臭氧层破坏
14.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随意焚烧塑料 B.倡导节约用电
C.开发清洁能源 D.参与植树造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侯德榜发明了制碱法,不符合题意;
B、屠呦呦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从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符合题意;
C、门捷列夫编写了元素周期表,不符合题意;
D、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C
解析:A、张青莲的贡献是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选项正确;B、门捷列夫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选项正确;C、拉瓦锡提出来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论断,选项错误;D、闵恩泽研发石油生产催化剂,选项正确,故选C。
3.答案:C
解析:A、原子和分子很小,但是现在人们已经能通过先进的仪器探测物质中原子和分子的排列情况,故选项说法正确。B、阿伏伽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故选项说法正确。C、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选项说法错误。D、闵恩泽是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研发了多种用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①②③④⑥;⑦⑧;⑤⑨
解析:古代,火的使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以此为基础,利用物质的变化制得了一些实用产品,如火药、铜器、纸、陶瓷。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之后发现了元素周期律。纳米技术是以许多现代先进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科学技术,是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结合的产物;“绿色化学”是基于现代化学工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提出的新理念,也是今后化学工业发展的方向。
7.答案:C
解析:纳米技术是现代工艺方面的成就。
8.答案:D
解析:A.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A错误,不符合题意;
B.阿伏伽德罗的重大贡献是他在1811年提出的分子假说 :同体积的气体,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含有同数目的分子,B错误,不符合题意;
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C错误,不符合题意;
D.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A
解析:A、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是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本质的基础,是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的理论,故选项符合题意;
B、发现元素周期律和编制元素周期表,使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不是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理论,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绿色化学概念的提出,是现代化学理念,不是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理论,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冶铜、炼铁、造纸等技术的出现,改善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是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理论,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答案:D
解析:化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是指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等;但有时还会涉及到科技前沿领域。例如,高分子化学(研究高聚物的合成、反应、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应用的化学)、纳米技术、复合材料、隐身材料、绿色化学、导电塑料、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A、制成具有超塑延展性的纳米铜,是通过化学变化制造出来的,故A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
B、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合成药物需要物质之间反应,发生化学变化,属于化学领域的重大发现,故B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
C、新材料用于口罩,合成新材料需要物质之间反应,发生化学变化,属于化学领域的重大发现,故C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
D、袁隆平改良水稻品种,是生物基因工程,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D不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
故选:D。
11.答案:C
解析:能闻到荷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香味的分子四处扩散,与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无关。
故选C。
12.答案:D
解析:A、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烟尘等空气污染物,污染环境。不符合题意;
B、生活垃圾随意丢弃会破坏环境。不符合题意;
C、工业污水可能含有有害物质,直接排放会污染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D、利用熔盐光热发电,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符合题意;
故选D。
13.答案:C
解析: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均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均会导致酸雨的发生,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不能缓解酸雨的发生,不符合题意;B、土地荒漠化主要是由于过度放牧、滥砍滥伐等导致植被破坏,土地退化,这更多与土地利用和管理有关,与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无关,不符合题意;C、倡导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符合题意;D、臭氧层破坏主要与氟利昂等氯氟烃化合物有关,与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C。
14.答案: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