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化学研究什么——九年级化学沪教版(2024)上册课后培优检测(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化学研究什么——九年级化学沪教版(2024)上册课后培优检测(含答案)

资源简介

1.2 化学研究什么
梯度分层
基础巩固:课堂衔接,回归教材,夯实根本
根基训练:轻松练习,关注重点,梳理难点
拔高提升:深度演练,能力提升,高阶练习
1.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氯化氢和氨气混合,产生白烟
C.碘化钾溶液和硝酸银溶液混合,产生黄色沉淀
D.敞口久置的酒精变少了
2.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下列纸的用途中,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纸写字 B.用纸折飞机 C.用废纸生火 D.用纸包装礼品
3.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着卓越的智慧和创造力。下列古代发明或创造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甲骨刻字 B.水车灌溉 C.湿法炼铜 D.纺纱织布
4.“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云南建水人早在3500多年前就掌握了制陶技术。下列陶瓷制作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镇浆制泥 B.拉坯造型
C.高温烧制 D.磨光上釉
5.不同的碳单质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下列有关其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的硬度很大——用作钻头
B.C 的分子结构很稳定——制作铅笔芯
C.石墨的导电性优良——制作电极
D.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强——除去异味
6.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 0、碳纳米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
B.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
C.这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这四种物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了物理性质的是( )
A.金刚石用于钻探机的钻头
B.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D.食醋用于除水垢
8.据《礼记》记载,西周时期已有相当丰富的酿酒经验和完整的酿酒技术规程。下列酿酒过程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糖化”: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B.“发酵”: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
C.“蒸馏”:根据沸点不同分离得到白酒
D.“窖藏”:封存白酒产生具有醇厚香味的物质
9.《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中记载的下列工艺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纺纱织布 B.伐木制舟 C.白土烧瓷 D.甘蔗榨汁
10.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B.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C.氦气填充飞艇 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11.下列事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煤的干馏 B.冰雪融化 C.粮食酿酒 D.呼吸作用
12.下列展示我国古法酿酒的工序中,以发生化学变化为主的是( )
A.捣碎酒曲 B.谷曲混合
C.发酵成酒 D.泉水勾兑
13.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石墨用于制列车电刷
C.金刚石用于裁玻璃 D.水用于电解法制氢气
14.金刚石、石墨和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黑色固体
B.金刚石、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分子形似足球
D.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
15.我国的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诗句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氯化氢和氨气混合生成白色的氯化铵固体;碘化钾溶液和硝酸银溶液混合生成黄色的碘化银沉淀:这些过程中均生成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敞口久置的酒精变少了,是酒精挥发了,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物理变化。
2.答案:C
解析:A、用纸写字,利用了纸的物理性质,故A错误;B、用纸折飞机,利用了纸的物理性质,故B错误;C、用废纸生火,利用了纸的化学性质,故C正确;D、用纸包装礼品,利用了纸的物理性质,故D错误。故选C。
3.答案:C
解析:A、甲骨刻字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水车灌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湿法炼铜过程中有新物质铜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选项符合题意;D、纺纱织布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4.答案:C
解析:A.镇浆制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拉坯造型,只是物质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高温烧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磨光上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5.答案:B
解析:石墨是一种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软而滑腻,能在纸上留下灰黑色痕迹,可用于制作铅笔芯,制铅笔芯不能用,B错误。
6.答案:B
解析:金刚石和碳纳米管硬度大,A不正确;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B正确;金刚石、石墨、碳纳米管都是由原子构成的,C不正确;这四种物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相同,D不正确。
7.答案:A
解析:A、金刚石用于钻探机的钻头,是利用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B、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了熟石灰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发生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是利用了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食醋用于除水垢,是利用了醋酸能与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氢氧化镁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8.答案:C
解析:A、“糖化” 过程中,淀粉水解为葡萄糖,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该选项错误;
B、“发酵” 时,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酒精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错误;
C、“蒸馏” 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通过加热使低沸点组分汽化,再经冷凝后收集,从而实现分离。在这个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正确;
D、“窖藏” 过程中,白酒中的成分会发生缓慢的化学反应,产生具有醇厚香味的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错误。
故选C。
9.答案:C
解析:A、纺纱织布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伐木制舟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白土烧瓷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甘蔗榨汁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答案:C
11.答案:B
解析:A、煤的干馏过程产生了焦炭、煤焦油和焦炉气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冰雪融化,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C、粮食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呼吸作用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
12.答案:C
解析:发酵成酒过程中,酒曲中的微生物会分解糖类,产生酒精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捣碎酒曲、谷曲混合、泉水勾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13.答案:D
解析: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沸点低,升华吸热的物理性质;石墨用于制列车电刷利用了石墨能导电的物理性质;金刚石用于裁玻璃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物理性质;水用于电解法制氢气利用了水通电分解产生氢气的化学性质。14.答案:A
解析:A、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固体,不是黑色的,故选项错误;B、它们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由于它们的结构也就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异,故选项正确;C、分子形似足球,成为足球烯,故选项正确;D、金刚石具有正八面体的结构,这种结构决定了它具有硬度大的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A。
15.答案:C
解析: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说的是风雨使花掉落,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说的是将铁杵磨细,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过程中包含着燃放烟花爆竹,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