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周南石燕湖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周南石燕湖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上学期期末检测卷
B.①自圆其说
②相得益彰
③表里如一
B.中国是礼仪之邦,有完整的礼仪规范,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注意谦敬辞的使
C.①语重心长
②相得益彰
③名副其实
八年级语文
用,常用的敬辞有“惠存”、“恭候”、“贵姓”、“高见”、“光临”、
D.①语重心长
②相辅相成
③表里如
注意事项:
“敢问”、“久仰”、“家父”等。
3.下列是小燕对“世界读书日”活动邀请函的修改建议,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
C.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在此期间创作了情感基调基本一致
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
()
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的“永州八记”。由此可以推断,《小石潭记》在表达诗人游历山水时的乐观豁
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
尊敬的李校长:
达的同时,也流露出忧伤之情。
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宇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①您好!最美人间四月天,草长莺飞,生机盎然,我们即将迎来第30个“世
D.在取名和表字上,古人都必须遵循着礼仪,欧阳修字永叔,说明在家中排
5.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界读书日”。②为了在书页间聆听智者低语,在恩想碰撞中开启奇妙的旅程,在
6.本试题卷共23道小题,考试时量150分钟,满分120分。
行老二。
【卷首寄语】
书香中感受知识的力量,校图书馆特发起此次活动。③兹定于2025年4月23日
6.古诗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
两年的时光已悄悄过去,俱往矣,如歌岁月成追忆:初三马上起航,
19:00在学校图书馆召开“读书与成长”主题读书沙龙活动。④目的是为了激
古典诗文的学习让我们丰富了很多人生体验。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祈求
凌云壮志正当时。初二年级语文组拟准备开展一次活动,记录总结大家
励更多同学热爱阅读,我们特邀请您担任活动嘉宾,并做读书分享。⑤真诚期待
广厦万间庇护天下人的愿望“(1)」
!”我们感受到了诗
的语文学习成果,以下准备工作需要你的参与。
您的到来!
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读《卖炭翁》一诗中读到“(2)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学校图书馆
1.小石有整理错题的习惯,下面是摘自她记录本中的词语,字音字形
”,我们感受到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深切体会底层人民生活的
有错的一项是()(2分)
2025年4月11日
困苦艰难;读《卜算子·咏梅》“(3)
。”我们能体会
A.注意纠正因为方言发音造成误读,如:“推搡(sang)”应读
A.第②句中的逗号应该改为分号。
到陆游借梅花调落来表达的至死不渝的爱国之心;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
成“推搡(sng)”,“颠簸(bō)”应读成“颠簸(bδ)”,
B.第③句中的引号使用不准确,应改为书名号。
中读到“(4)
”,我们感受到了洞庭湖水汽升腾,
“拙(zhu6)劣”应读成“拙(zh6)劣”。
C.第②句搭配不当,“开启”应改为“开创”。
汹涌澎湃的磅薄气势。
B.注意形近字偏旁与词义之间的联系,记清楚“燎原”“晾
D.第④句句式杂糅,应删掉“目的是”。
4.下列是小石同学摘抄作文素材时积累的一些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综合性学习(6分)
望”“缭绕”的区别。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小石所在班级举办了

C.注意音近或形似造成误写,如:“震撼”不能写成“震憾”,
()
“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挑拨离间”不能写成“挑拔离间”。
①对历史名人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湖南城市文化,探求湖南城市精神。
7.【明“和”含义】(2分)
D.注意成语字形的误写,如:“不知所措”应写成“不知所错”,
②蔡伦、周敦颐、曾国藩、谭嗣同、黄兴等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为国人所熟
(1)在词义演变过程中,“和”由本义“不同声音、言论相互响应,协调合
“纷至沓来”应写成“纷至踏来”。
知。
拍”引申出不同的意思。下面词语中的“和”,与“以和为贵”中“和”字意
2.小燕参加完生地会考后写下了以下语段,空格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
③在其深厚的底蕴中,众多著名人物构成其鲜亮的一笔。
思相同的词语是()
一项是()(2分)
④这些名人不仅是湖南文化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瑰宝。
6月20日下午,我校初二学子走进生地中考考场,老师们①
A.和颜悦色
B.曲高和寡
C.心平气和
D.地利不如人和
⑤在华夏五千年文明进程中,湖南形成了非常深厚的历史底蕴,魅力四射。
地在考前细心叮嘱学生们,学生们脸上绽放出从容、自信的光芒,
【聚“和”活动】(2分)
A.⑤③②④①B.①②④⑤③
C.⑤③①②④
D.①⑤③④②
共同描绘了一幅令人赞叹的校园图景。严谨认真的老师与积极向上
(2)班长围绕“以和为贵”的主题,已经设计出活动一,请你设计活动二和活
5.下列是小石同学有关文学及文化常识的积累,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的学生们②,展现了良好校风、学风,这真是一所③的好学
动三。
校。
A.庄子名周,是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
活动一:举行“以和为贵”征文比赛
A.①自圆其说
②相辅相成
③名副其实
家,他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活动二:
语文:八年级第1版(共12版)
语文·八年级第2版(共12版)
语文八年级第3版(共12版)2025 年上学期期末检测试卷答案
八年级语文
1. D
D.“不知所措”、“纷至沓来”是正确写法。
2. C
3. D
A.有误,第②句句中逗号使用正确,此处是三个并列的状语,用逗号隔开表示停顿,使句子
节奏更清晰,无需改为分号;
B.有误,第③句句中的引号使用正确,“读书与成长”是活动主题,不是书籍名称,不能用
书名号;
C.有误,第②句“开启奇妙的旅程”搭配恰当,“开启”指打开、开创,与“旅程”搭配符
合语言习惯,“开创”一般与“事业”“局面”等搭配;
4. A
这几句话重在说明湖南历史底蕴丰厚,所以⑤句排在首位;③句中的“在其丰厚的底蕴中”
紧承⑤句,排第二位;②句中的名人则是③句“众多著名人物”的具体举例;④句中的“这
些名人”,则指代②句中的具体人物;①句总结阐述对名人研究的意义,放在最后。因此排
列顺序为:⑤③②④①。
6. C
A.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所以“庄子名周,是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
人物”的说法错误;
B.“敢问”是谦辞,表示向对方提出问题的同时,附带自谦和尊敬的姿态。尤其在讲究尊
卑的场合,对方地位较高时提问用敢问比请问好。“家父”是对他人讲到自己健在的父亲时
所用的谦词。所以敬辞有“‘敢问’、“久仰”、‘家父’”的说法错误;
D.伯仲叔季。
6.(1)安得广厦千万间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_
(2)__可怜身上衣正单_,__心忧炭贱愿天寒__
(3)_零落成泥碾成尘__,__只有香如故__
(4)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综合运用(共 6 分)
7.(1)D
(2) ①. 举行“以和为贵”故事大赛 ②. 举行“以和为贵”演讲比赛
(3)示例:朝夕相对一班亲,和谐共处同学情。
【小问 1详解】
本题考查字义赏析。“以和为贵”中“和”的意思是和睦、团结。
A.和:温和;
B.和:附和;
C.和:平和;
D.和:和睦,团结;
【小问 2详解】开放类试题,围绕着“以和为贵”的主题,适合学生开展,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举行“以和为贵”手抄报比赛、举行“以和为贵”海报展示等。
【小问 3详解】开放类试题,围绕着“以和为贵”的主题,语言简洁,言之成理即可。示例:
同学交往和为贵,乘风破浪共启航。
二、阅读与理解(共 44 分)
古诗文阅读(共 17 分)
8. D
9.边境发生战事,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
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
反差.所以诗人杜甫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
10. A
11. A
12.李邕认为他有奇异的才能,首先前往会见他。
13.(1)为挽救好友房琯,不考虑自己安危,极力上疏救助,而触怒唐肃宗终,可看出杜甫
的"忠义";
(2)杜甫自己虽多次饱尝痛苦,却坚持气节不被玷污。并写诗歌,感伤世事同情弱者,可
看出杜甫的"忠贞"。
(3)《岁暮》中包含着诗人对时局的殷忧和关注,对国家的热爱,对庸懦无能的文武大员
的失望和谴责,也抒发了他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的苦闷。
(二)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共 6 分)
14.D
15.①小师,你不要太着急了,在遇到这些负面情绪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这是自己出现情绪问
题的预兆,要警惕
②其次应及时找父母进行沟通,告知他们自己的内心感受以及心理健康对咱们的重要性,一-
定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就会变成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③再者可以多找老师、专业心理咨询师倾诉,也欢迎你们找我倾诉
④国家和学校也出台了很多政策,积极去了解,学会寻求他人的帮助。
(三)文学作品阅读(共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16.①被子被偷,回家看到父亲的手②如春雷滚过(震惊、感动)
17. 运用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一“接”一“还”两个动作展现了父
亲的沉重,“皱纹叠作一堆”生动地描绘了父亲的衰老,“苦笑”一词写出父亲还给我通知
书中时的欣慰与无奈,“收好”是父亲的郑重嘱咐,综合运用这些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刻
画了父亲接到我的录取通知书时内心的欣慰及深重的无力,表现了父亲对于自己无法支付学
费,耽搁孩子学程的内疚与无奈。
18. 含义:“录取通知书”既指“我”求学路上的学习成果——录取通知书,又饱含了年迈
的农民父亲因供“我”读书而担起的沉重负担,这些录取通知书中有父亲的浓浓的爱。
理解:文中“我”的父亲在自己年迈,家庭经济拮据的情况下仍然咬牙供“我”读书,并在
“我”遇到难关时,带我一个个应对,用自己的脊背支撑起责任与父爱;材料一中的父亲竭
尽所有力量给予孩子支持;材料二中的父亲安静地陪伴自己的脑瘫儿子跑马拉松,不找机会
谈论自己。 “父亲”是一份无偿的责任,是孩子成长路上的无言陪伴者,也是给予孩子最
强支持的人。
感悟:在生活中,我们要理解父亲给予我们的关爱,多多与父亲聊聊天,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回馈父亲。
(四)名著阅读(共 8 分)
19. D
20. 主观原因:(2 分)
(1)保尔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精神。材料三、四中保尔虽然拿起手枪准备自杀,
但是最终他依旧没有,在双腿瘫痪后,最后还坚持进行了文学创作,他有着极强的奋斗精神。
(2)保尔拥有着极强的家国责任心。材料一、二、三中可以看出保尔的思想斗争非常
激烈,可是后来保尔也认识到他的这种行为是任性和不负责任的,他将家国的责任放在心里,
‘即使生活到了实在是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活下去,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鼓励自己
振作起来。
社会原因:(2分)
周围的人和社会给他提供了大量的支持,材料四中他的作品获得州委的肯定,对保尔而
言就是最大的认可。原著中他还有很多朋友,例如达雅等等都给过他莫大的支持与帮助。
启发(2 分):(1)要有理想,正视自己,永不言弃。——通过材料三、四可以看出,
保尔的理想就是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奋斗终生,虽然此刻的保尔身体已经垮了,但他后面以笔
为枪,并乐在其中的,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2)人的潜力无限,要有长远眼光,勇于突破自我--保尔最终看清了一个人是否成功,
不能从一瞬间来看,要从长时间来看。保尔从参加斗争到现在一直在奉献自我,顽强斗争。
并且此刻他也是觉得自己无益于国家了才想要举枪自杀,人的潜力无限,我们要勇于突破自
我,看到自己的潜力,看到长远发展并且勇敢去突破自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