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界的物质性同步练习(含解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世界的物质性同步练习(含解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课题1 世界的物质性
一、 单项选择题
1. [2024无锡期末]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 客观实在性 B. 普遍性
C. 物质性 D. 客观存在性
2. [2024无锡期末]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
①生产关系 ②航天精神 ③思想政治教材 ④辩证唯物主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3. [2024扬州学业考模拟·改编]恩格斯说,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当我们把各种有形地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的质的差异撇开了。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物质依赖于人的意识,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②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③客观实在性是各种有形存在着的事物的唯一属性 ④物质概念并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2024南京期末]从经济学角度看,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它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以高效能、高质量为基本要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基本特征,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下列有关新质生产力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②新质生产力不能脱离人的意识而存在 ③“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④人类的思维是产生新质生产力的源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叫”是物质,与观念的存在相互依赖 ②“醒”是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装睡”体现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④“无法叫醒”的原因是“装睡的人”与“你”的认识存在分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这句话说明(  )
A. 振动着的空气层和声音可以形成语言
B. 世界上没有不依赖于物质的“纯粹”的意识
C. 语言和意识在内容和形式上没有区别
D. 语言的产生使人的抽象思维成为可能
7. [2024无锡太湖高中期中]“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通常感到时间在不断流逝,然而有的科学家认为,和空间一样,时间是不会流逝的。其实,不管人们有何感觉,意识都是(  )
A. 主观意志的产物 B. 客观精神的产物
C. 由人脑决定的 D. 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8. 下列选项中属于意识现象的是(  )
A. 世界经济波动 B. 黄金价格上涨
C. 宽松的财政政策 D. 对外贸易增加
9. 当因某种事物刺激而情绪激动时,你可以尝试重复“盒式呼吸法”(如右图所示),这是一种缓解情绪的小技巧。其原理是:通过对气流的感受以及呼吸系统的肌肉控制,将我们的注意力收束在一起,实现注意力转移,达到快速冷静的效果。这表明(  )
A. 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B.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C.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D. 离开了意识,就不可能有客观存在
10.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同志的这首《忆秦娥·娄山关》虽只描述了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下列对该词及创作过程的哲学分析合理的是(  )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的创作源于作者对娄山关战斗的内心感悟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词中蕴含着乐观自信的精神 ③意识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该词真实折射了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该词是红军的一次战斗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1. 下面漫画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烦恼源自自我选择 ②不中听的话是客观存在 ③掩耳盗铃未必是错误的 ④改变观念可以远离烦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 [2024景德镇三模]“月亮之上”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标识(如下图所示)。该标识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工程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落笔的飞白由一群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写意的笔触旨在传达一种探索的信念。从意识产生的角度看(  )
①大脑这个物质器官为标识的产生提供生理基础 ②生活中的圆月、脚印等为标识的产生提供依据 ③标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象 ④标识的产生源于设计师的灵感和创造思维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3. 目前,人们已经知道世界上有一些婴儿是由各种兽类哺育长成的,其中“狼孩”最多。他们虽然为人所生,但由于他们生活在动物群体中,长期脱离社会实践,无法参加任何社会活动。虽然客观存在作用于他们的头脑,但他们并没有形成人的意识。这表明(  )
A. 人脑并非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B. 意识并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 只有正常的大脑才能产生意识
D. 意识是人类社会的产物
14. [2024江苏学业考模拟]机器人具有感知、决策、执行等基本特征,可以辅助甚至替代人类完成危险、繁重、复杂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服务人类生活,扩大或延伸人的活动及能力范围。但是机器人却没有人类的记忆、语言、行为等认知功能。这表明(  )
A. 意识的内容是由人脑决定的
B.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D. 大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15. [2024泰州期末]ChatGPT能使用自然语言处理(NLP)与用户交流,许多企业也研发了类似ChatGPT这样的聊天机器人程序,为客户提供24小时服务,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逐步取代人类工作。这从一个侧面佐证了(  )
A. 人工智能有着强大的语言创造力
B. 人工智能能模仿人脑的部分功能
C. 人工智能的意识能力正逐渐增强
D. 人工智能的思维能力正日趋完善
二、 非选择题
16. 材料一 有位老中医擅长治疗肝病,慕名前来求医的人很多。科技人员根据这位老中医几十年诊断的经验和所开的处方,把肝病分为8个主型、36个亚型输入电脑,从而开发出多种不同的处方,做到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材料二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人类在棋盘上的阵地也不断“失守”。“阿尔法围棋”,是美国某人工智能公司开发的智能软件。它可以运行在不同的硬件平台上。其“单机”版本用到48个CPU(中央处理器),另外还有一个分布式运算的版本,可同时用到多台计算机的1 202个CPU,大大提升计算能力。除了超强的计算力,“阿尔法围棋”最大的特点是——它会自己学习!围棋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围棋”通过学习人类思维方式,掌握了一种从大局上判断形势优劣,并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找到最佳对策的方法,从而在人机对弈中以4∶1的比分战胜人类世界冠军,写下人工智能发展史上新的篇章。
有人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电脑最终可以代替人脑产生意识”。对此,你怎么看?
17. [2024南通如皋调研]“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又一次为江苏大地送来浩荡东风。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简要分析为何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课题1 世界的物质性
1. A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A正确,B、C、D不选。
2. B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而生产方式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之一,生产方式又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的,因此生产关系属于物质的范畴,①正确。航天精神属于意识的范畴,不属于物质的范畴,排除②。思想政治教材是教材的一种,与其他教材一样属于物质的范畴,③正确。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属于意识的范畴,不属于物质的范畴,排除④。
3. C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①错误。事物都有很多属性,只有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③错误。
4. A 从经济学角度看,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是客观的、物质的,是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①正确。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但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可以脱离人的意识而存在,②错误。“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作为一种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③正确。人类的思维不是产生新质生产力的源泉,④错误。
5. D 物质不依赖于意识,①不选。②不选,“醒”是人体的客观的状态,不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6. B A错误,受到物质的“纠缠”,并不意味着“振动着的空气层和声音可以形成语言”。“没有区别”说法错误,C错误。材料没有阐释语言与人的抽象思维的关系,D不选。
7. D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不是主观意志或客观精神的产物,A、B错误。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离开了客观事物,人脑并不能产生意识,C错误。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不管人们有何感觉,其内容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D正确。
8. C 世界经济波动、黄金价格上涨、对外贸易增加均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属于客观物质现象,A、B、D不符合题意。宽松的财政政策是根据经济运行情况所制定的政策,属于意识现象,C符合题意。
9. A 材料强调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没有强调世界的本原,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排除C。离开了客观存在,就没有意识,排除D。
10. D 该词的创作源于娄山关战斗的情况,而不是作者对娄山关战斗的内心感悟,①错误。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不一定完全真实展现客观存在的情况,③错误。
11. C 物质决定意识,任何想法都不能源自主观,烦恼不是源自自我选择,①错误。掩耳盗铃是自欺欺人,是错误的,③不选。
12. C 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①错误。标识属于意识的范畴,其产生源于社会实践,④错误。
13. D A不选,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B不选,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不选,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并不是只有正常的大脑才能产生意识。
14. C 意识的内容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而不是由人脑决定的,A错误。材料未涉及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不符合题意。机器人具有感知、决策、执行等基本特征,但是却没有人类的记忆、语言、行为等认知功能,这表明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C正确。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而不是大脑,D错误。
15. B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功能,人工智能没有意识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创造力,A、C、D错误。许多企业研发了像ChatGPT这样的聊天机器人程序,为客户提供24小时服务,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逐步取代人类工作,这从一个侧面佐证了人工智能能模仿人脑的部分功能,B符合题意。
16. ①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电脑的产生不是生物进化的结果。②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人脑的机能。离开人脑就不可能产生意识。电脑可以根据科技人员输入的程序模拟人脑的思维,但永远不能代替人脑产生意识。③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人脑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电脑不具备这种反应特性。
17.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