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综合评价一、 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1. 右面漫画《变与不变》所反映的现象是:变的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变的是精神文化生活的陋习。从文化的角度看,造成这一现象的依据是( ) A. 文化塑造人,落后的文化会阻碍经济发展B. 文化具有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C. 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的反映D.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变与不变2. [2024南通模拟]2023年年底至2024年年初热播的剧集《繁花》受到广大观众喜爱,收视成绩亮眼。这部由茅盾文学奖获奖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成为现象级作品,既让人们见识到了文学作品改编为电视剧的强大感召力,也带动了取景地上海的文旅消费。由此可见( )A. 文学作品是影视作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根源B. 我国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向标准化、均等化C. 影视改编强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视表达和传播D.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凸显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3. [2024南京二模]从国潮IP来看,北有故宫,西有敦煌;从创意故事来看,森严的帝王行宫会在宫猫的代言下萌态“出圈”,六朝古都在不倒翁小姐姐抿笑牵手中穿越再现;从产品类别来说,可谓衣食住行样样精通……国潮正在全球化语境下和现代化产业竞争中潮涌不息,并奔向更宽广的世界舞台,成为全人类共情中华文明的纽带。由此可见,国潮( )A. 获得新的生命力,取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传媒互相成就B. 只有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地融入大众生活C. 是对中国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创新,塑造了中国气派D. 实现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4. [2024徐州期末]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央大厅内,“中华福树”、剪纸、风筝、宫灯相映成辉,玉雕、织绣、竹编木雕等工艺精品精美绝伦;行云流水的古琴演奏、华丽婉转的昆曲唱腔、独具神韵的京剧表演意趣盎然。这些展示( )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扩大了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③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④促进了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5. [2024扬州期末]2023年12月,“中国故事”系列讲座之“匈牙利摄影家眼中的中国”在匈牙利布达佩斯成功举办。匈牙利摄影家们用镜头记录下了中国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非遗艺术,生动地讲述了中国故事。材料体现了( )A. 通过文化交流,促进欧洲国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B. 尊重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C. 文化创作要立足人民立场,坚持市场化创作导向D. 文化创新要坚持“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6. [2024南通如皋适应性考试]一瓷跨千年,文明越山海。舞蹈《瓷影》以青白瓷为视觉出发点,通过舞者的肢体语言展现青白瓷跨越千年的独特魅力。“旋转”是舞段的点睛动作,是以制瓷拉坯为动作灵感来源。舞者在转盘上旋转,模拟瓷器成型的动态。演出服装在色彩上着墨,提取“青”“白”这两种传统“正色”,展现出大繁若简的东方美学。《瓷影》的成功在于( )A. 以新的艺术形式投射源远流长的瓷器文化B.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传统文化渲染底色C. 让中国元素在更深的立意上实现国际表达D. 立足我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7. [2024扬州学业考模拟]融媒体文化栏目《根脉中华》面向港澳台受众,以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主线,于润物无声中增进港澳台同胞对于中华文化的体认与热爱。这体现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是( )A. 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B.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 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D. 正确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8. [2024淮安期中·改编]淮扬菜之好,古已闻名遐迩。自《尚书》“淮海惟扬州”始,至先秦、汉晋,史载扬州已是“熟食遍列”,淮扬风味初显端倪。隋唐以来,受益于京杭大运河南北贯通,淮扬菜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美味之多一时难以书尽。今天,淮扬菜秉持“和、精、清、新”的独特理念,不但在国内发扬光大,而且走出国门,带给世界人民味蕾上的享受。这表明淮扬菜( )①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②创新发展、特色鲜明③立足实践、坚守传统 ④理念独到、地位优越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9. [2024徐州模拟]2024年3月5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叮嘱广大文物工作者,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当前,我国一些中小学把课堂“搬”进博物馆,使学生在探寻文物的过程中,见证古人的想象力、创造力,找到自己的热爱,并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由此可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有利于( )A.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B.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以及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C. 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D. 充分利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育人10. 看莫奈笔下的南京明孝陵,听数字人介绍南博“小粉炉”,欣赏600多年前的明代大报恩寺琉璃塔……在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南京以“博物金陵”为主题,以“南京是座博物馆”为主线,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全面展示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创新的文化产业发展成果。南京此举旨在( )①展示独特魅力,为“博物金陵”注入时代精神 ②开发文化旅游,打造商业价值和品牌效应 ③倾听真实故事,了解博物馆文物的前世今生 ④涵养家国情怀,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1. [2024常州期末]作为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来的未来理想社会蓝图,共产主义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每个人都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作为中国古人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天下大同是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没有差异、没有战争的世界。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A. 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B. 科学社会主义为我国社会进步指明了方向C.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相同D.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契合12. [2024南京期末]2023年12月9日,2023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在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江西于都开幕。本届红博会以“红色旅游‘新长征再出发’”为主题,设置了开幕式、主题展、全国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对话三大主体活动,及“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长征精神——千车万人重走长征路”等配套活动。红博会引导社会各界追寻红色足迹、聆听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举办红博会旨在( )A.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推动文化市场繁荣B. 推动发展革命文化,为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C.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民众爱国热情D. 以文化人,引领社会主流舆论新格局的重塑13. [2024连云港期末]某地举行以“永远跟党走 启航新征程”为主题的“文化进社区”活动。古筝、舞蹈、琵琶独奏等形式多样的节目轮番上阵,《把一切献给党》《盛世国乐》《阳光路上》《再唱山歌给党听》等精彩节目将整场演出推向了高潮。该活动( )①能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构建和谐文化氛围 ②旨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③表明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④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4. 2023年9月23日,承载着上亿名“数字火炬手”力量的“数字人”火炬手,迈着坚定的步伐,跨过钱塘江,走入杭州亚运会主运动场,完成了全球首个数字点火仪式。这次点火仪式首创了一种万众参与、数实融合的数字点火仪式,让每个人都能在数字世界里参与亚运,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数字点火仪式的成功( )①说明了科技决定文化发展,助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②满足了全球观众的文化需求,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③展现了中国的时代活力,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④体现了科技赋能体育事业发展,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5. 2023年11月,官媒“国资小新”入驻某电商平台,展示了16件大国重器。其中被称为5G基站“明珠”的“破风8676”芯片、我国自主研制的多用途直升机“直20”等国产工业品在列,让国人倍感自豪。大国重器硬核登场( )①展现了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②表明科技决定了文化发展方向 ③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④赓续红色基因、树立文化自信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6. [2024连云港一模]千年制瓷路,留下的不仅是天青色的记忆,更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古与今。“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陶瓷的美,是跨越时光的美……”近年来,因为对制瓷的喜爱而来到景德镇的年轻人又给这里的陶瓷艺术和产业带来新发展,年轻人制作的瓷器突破传统,在保留千年瓷韵的同时也契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市场需求。由此可见( )A. 千年陶瓷的制作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B. 陶瓷文化教化育人,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C. 中华文明古与今的碰撞,激起了文化创新的火花D. 年轻人在传承千年瓷韵中夯实了文化自信的基础二、 非选择题(共5题,共52分)17. [2024无锡阶段练习]90多年前,在井冈山茅坪八角楼,借着一盏油灯的微光,毛泽东同志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这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在两年零四个月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点亮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之光。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精神之光,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指引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挑粮的小道,八角楼的灯光,黄洋界的炮声……抚今追昔,一个个铭刻在历史上的印记,愈发熠熠生辉,震撼人心、砥砺前行。在社交平台上,许多网民纪念那段峥嵘的井冈岁月,写下对历史的告白,坚定对井冈山精神的传承。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说明传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何意义。(9分)18. [2024连云港期末]数字人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演绎,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天妤”,一个沉睡千年的飞天少女,被神秘空间“元境”唤醒后,回想起千年前之事。当年,洞窟受损,壁画脱落。苏醒过来的她,决定来到人间收集碎片,复原壁画,重佑人间……虚拟数字人“天妤”以收集壁画碎片为线索,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数字化演绎,持续向世界讲述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在海内外吸粉无数。“苏小妹”是眉山市“数字代言人”和“宋文化推荐官”,她以城市溯源的方式,在眉山市展开自己的文化寻根之旅,结合数字技术和新的表达方式讲述眉山的千年文化,带领观众浏览三苏祠、体验当地非遗技艺、品尝传统美食,成为宋文化、东坡文化和年轻人的沟通桥梁,也以更现代的方式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中被续写。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数字人何以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12分)19. [2024泰州期末]2023年11月,商务部联合相关部门公布了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55个品牌被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中华老字号指的是那些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老字号在商贸流通、消费促进、质量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老字号凝聚了中华文化的情怀与记忆,代表着中华民族数百年的商业和手工业“以德兴商”的经营之道和“质量至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老字号品牌价值不仅需要保护,更需要挖掘,方能保持市场的活跃度和知名度。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角度,阐述保护中华老字号的内在逻辑。(12分)20. [2024泰州期末]2024年4月26日,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海绵系统、屋顶光伏、节能建筑等,是园区随处可见的“绿色魔法”。展馆利用自然通风采光,巧妙引入湖面凉风,有效降低了空调能耗。场馆中园林风格多变,成都园以红墙、竹影、芙蓉花等“成都符号”为创作元素,将自然与人文融入一园之内;南京园则以“文沁金陵”为主题,精心呈现“山水的南京”和“文学的南京”。本届世园会专门设置了国际友谊馆,涵盖全球主要园林风格,搭建了多彩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阐述此次世园会的展馆设计所蕴含的中国智慧。(9分)21. [2024南通如皋月考]2023年9月11日,历史文化纪录片《沙元炳》在如皋文化馆首映。沙元炳是如皋近代杰出的实业家、教育家、诗人,为推动如皋城市近代化变革贡献了毕生心力。该片以翔实的历史事实为依据,通过实地采风、实物遗存等表现手法,全景、立体式再现沙元炳在实业与教育救国之路上的开创精神和巨大作为,充分展现了沙元炳实践实干、造福民生的企业家精神与爱国爱乡的为民情怀。如皋市委副书记、市长表示,触摸历史才能感悟传承。全市上下要深入学习沙元炳先生“诚信诚实、实践实干、合作共赢、爱国爱乡”的精神品质,增强家国情怀、担当社会责任,艰苦奋斗、追求卓越,加快推动如皋高质量发展。光影重塑记忆,故事打动人心。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写一篇短文,讲述你对《沙元炳》成功首映的感悟。(10分)要求:①观点明确;②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字左右。第三单元综合评价1. B 材料体现了文化具有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B正确。2. D 这部由茅盾文学奖获奖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成为现象级作品,既让人们见识到了文学作品改编为电视剧的强大感召力,也带动了取景地上海的文旅消费,从中可以看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D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影视作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根源,A错误。材料未涉及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B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影视改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3. C 国潮获得生命力,并不取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传媒互相成就,A错误。应当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B不选。国潮是基于对中国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创新,在全球化语境下和现代化产业竞争中潮涌不息,并奔向更宽广的世界舞台,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气派,C正确。国潮确实有助于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但材料未涉及“各美其美、美美与共”,D不选。4. B 这些展示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①③符合题意。材料展现了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未涉及文明互鉴、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②④不符合题意。5. B 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欧洲国家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尊重,A错误。匈牙利摄影家们用镜头记录下了中国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非遗艺术,生动地讲述了中国故事,体现了中外文化交流,尊重了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B正确。文化创作要立足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C错误。材料未涉及文化创新,D不选。6. A 舞蹈《瓷影》通过新的艺术形式展现青白瓷跨越千年的独特魅力,表明它的成功在于以新的艺术形式投射源远流长的瓷器文化,A符合题意。应当以优秀传统文化渲染底色,B错误。材料强调通过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未涉及实现国际表达,也未涉及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C、D不符合题意。7. C 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A错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而不是前提,B错误。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C正确。正确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而不是前提,D错误。8. A “自《尚书》‘淮海惟扬州’始,至先秦、汉晋……隋唐以来……今天,淮扬菜……走出国门,带给世界人民味蕾上的享受”,这表明淮扬菜源远流长、一脉相承,①正确。“淮扬风味初显端倪”“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美味之多一时难以书尽”“秉持‘和、精、清、新’的独特理念”,表明从古至今,淮扬菜在保持鲜明特色的同时,不断创新发展,②正确。“坚守传统”说法错误,③不符合题意。不同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要坚持平等的原则,淮扬菜在发展的过程中,理念独到,但“地位优越”的表述不准确,排除④。9. D 材料强调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未涉及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也未涉及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以及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A、B不符合题意。把博物馆事业搞好有利于发挥其教育功能,以文化人,而不是为了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C不符合题意。我国一些中小学把课堂“搬”进博物馆,使学生在探寻文物的过程中,见证古人的想象力、创造力,找到自己的热爱,并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由此可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有利于充分利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育人,D符合题意。10. D 南京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全面展示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创新的文化产业发展成果,强调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未涉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①不符合题意。南京此举旨在开发文化旅游,打造商业价值和品牌效应,涵养家国情怀,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②④符合题意。南京此举有利于我们了解博物馆文物,但这不是目的,③不符合题意。11. D 材料未体现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未涉及科学社会主义为我国社会进步指明了方向,A、B不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C错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来的未来理想社会蓝图,中国古人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都强调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友爱互助等,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契合,D符合题意。12. C 红色旅游属于文化产业,不属于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事业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A错误。推动发展革命文化,为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而不是智力支持,B错误。本届红博会以“红色旅游‘新长征 再出发’”为主题,设置了三大主体活动以及配套活动,这有利于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弘扬红色文化,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因此,举办红博会旨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民众爱国热情,C正确。“引领社会主流舆论新格局的重塑”夸大了红博会的作用,且我国也没有重塑社会主流舆论新格局,D错误。13. B 形式多样的节目轮番上阵,将整场演出推向了高潮。该活动有利于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构建和谐文化氛围,表明文化的内容要通过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①③符合题意。“文化进社区”活动属于文化事业,不是文化产业,排除②。中华民族精神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排除④。14. D 科技推动文化发展,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①错误。“满足了全球观众的文化需求”这一说法夸大了其作用,②错误。这次点火仪式首创了一种万众参与、数实融合的数字点火仪式,用数字科技赋能体育事业发展,展现了中国的时代活力,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③④符合题意。15. A 大国重器硬核登场展现了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①③正确。科技对文化发展方向不起决定作用,②错误。材料未涉及赓续红色基因的相关内容,④不符合题意。16. C 千年陶瓷的制作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A错误。材料未体现陶瓷文化教化育人,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B不符合题意。因为对制瓷的喜爱而来到景德镇的年轻人又给这里的陶瓷艺术和产业带来新发展,年轻人制作的瓷器突破传统,在保留千年瓷韵的同时也契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市场需求。由此可见,中华文明古与今的碰撞,激起了文化创新的火花,C正确。“年轻人在传承千年瓷韵中夯实了文化自信的基础”夸大了年轻人的作用,D不选。17.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青少年传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自觉传承红色基因,永远跟党走。②井冈山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是激励当代青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③青少年传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提高思想道德素养;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推动青少年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每点3分)18. ①数字人借助数字技术和科技手段,打开优秀传统文化新的表达方式,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断创造中被续写而“活起来”。②数字人搭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年轻人沟通的桥梁,有利于增强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坚定文化自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更多年轻人认同而“活起来”。③数字人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数字化演绎,向世界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与全世界的互动中“活起来”。④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数字人通过创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旅游、传统美食等行业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与经济的交融发展中“活起来”。(每点3分)19. ①中华老字号承载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保护好中华老字号有助于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确保中华老字号“金字招牌”的成色,保护好中华老字号有助于促进老字号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挖掘消费潜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③中华老字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浓缩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体现着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价值理念,保护好中华老字号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当今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④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保护好中华老字号有助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每点3分)20. ①园区随处可见的“绿色魔法”、展馆利用自然通风采光等,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②场馆中园林风格多变,成都园以“成都符号”为创作元素,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南京园则以“文沁金陵”为主题,精心呈现“山水的南京”和“文学的南京”,体现了中国人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③本届世园会专门设置国际友谊馆,搭建了多彩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有益文化,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每点3分)21. 示例:我们要创作真正点燃观众激情的影视作品,需要立足人民生活实践,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种无法割断的精神纽带会将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4分)影视作品通过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导观众提高辨别能力,在各种文化交织激荡中用健康有益的文化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分)只有这样的影视作品,才能真正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