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气候一 季风气候显著1.填出分界线名称:A秦岭;B淮河。2.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大,夏季大部分地区普遍暖热。冬季气温最低在漠河(城市);夏季气温最低在青藏高原(地形区)。3.我国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考点一 冬季南北温差大 夏季普遍暖热1有这样一句很美的语言:“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从地理的角度该怎么理解它 (C)A.冬季全国普遍寒冷B.冬季,北方气温比南方高C.冬季,北方气温特别低,室内需要供暖D.冬季,南方的雪期比北方长2新情境·地理与生活(2023·巴中学业考)“赶花人”指的是逐花而居的蜂农。他们为了采到合适的蜂蜜,带着蜜蜂往花开的地方赶。如图是四川某养蜂人制定的放蜂采蜜路线,造成图中各地放蜂时间差异的因素是(A)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考点二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2023·北京学业考)分析降水量分布状况是认识区域差异的重要内容。下图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和四地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3、4题。3我国年降水量 (D)A.随纬度升高而逐渐增加B.沿北纬40°线自东向西递增C.沿东经120°线自北向南递减D.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4四地中 (D)A.甲地降水季节变化最大B.乙地雨季最长C.丙地7月降水量最大D.丁地年降水量最大5传统民居与当地降水量的多少是有关联的, 下面房屋反映降水影响的是 (C)A.北方房屋墙体较厚B.南方房屋高大宽敞, 注重通风透气C.南方屋顶坡度较大D.东北地区的房屋多有双层窗户6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冬季,漠河的气温在-28 ℃以下,海口的气温在16 ℃以上,由此可见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大。 (2)从a→b,气温的变化规律是越来越低,这说明我国气温深受纬度因素的影响。(3)纬度大致相同的c与d相比,气温较低的是c,原因是c地海拔高。(4)小明的家乡在图中b处,他说家乡的房屋多双层窗户,房内以炕代床。你觉得可信吗 请说明理由。答:可信,b处位于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气候寒冷,房屋多双层窗户,以炕代床,有利于保暖和取暖。7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将图中城市与降水量柱状图对应在一起。(填序号)乌鲁木齐—③;北京—①;广州—②。(2)由图中①②城市的降水情况可知,这两个城市降水多集中在夏季。 气候影响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图A是我国某地的砖墙斜顶屋,该地降水丰沛,砖墙不怕水浸,永久性较强,斜顶利于排水;图B是我国某地的荫房,该房四面镂空,利用当地干旱的气候来风干葡萄。(3)图A中的民居多分布于我国广州,图B中的民居多分布于我国乌鲁木齐。(填图中的三个城市)(4)人们常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见降水会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第二节 气候一 季风气候显著1.填出分界线名称:A ;B 。2.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 ,夏季大部分地区普遍 。冬季气温最低在 (城市);夏季气温最低在 (地形区)。3.我国年降水量从 向 递减。考点一 冬季南北温差大 夏季普遍暖热1有这样一句很美的语言:“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从地理的角度该怎么理解它 ( )A.冬季全国普遍寒冷B.冬季,北方气温比南方高C.冬季,北方气温特别低,室内需要供暖D.冬季,南方的雪期比北方长2新情境·地理与生活(2023·巴中学业考)“赶花人”指的是逐花而居的蜂农。他们为了采到合适的蜂蜜,带着蜜蜂往花开的地方赶。如图是四川某养蜂人制定的放蜂采蜜路线,造成图中各地放蜂时间差异的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考点二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2023·北京学业考)分析降水量分布状况是认识区域差异的重要内容。下图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和四地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3、4题。3我国年降水量 ( )A.随纬度升高而逐渐增加B.沿北纬40°线自东向西递增C.沿东经120°线自北向南递减D.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4四地中 ( )A.甲地降水季节变化最大B.乙地雨季最长C.丙地7月降水量最大D.丁地年降水量最大5传统民居与当地降水量的多少是有关联的, 下面房屋反映降水影响的是 ( )A.北方房屋墙体较厚B.南方房屋高大宽敞, 注重通风透气C.南方屋顶坡度较大D.东北地区的房屋多有双层窗户6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冬季,漠河的气温在 以下,海口的气温在 以上,由此可见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 (2)从a→b,气温的变化规律是 ,这说明我国气温深受 的影响。(3)纬度大致相同的c与d相比,气温较低的是 ,原因是 。(4)小明的家乡在图中b处,他说家乡的房屋多双层窗户,房内以炕代床。你觉得可信吗 请说明理由。7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将图中城市与降水量柱状图对应在一起。(填序号)乌鲁木齐— ;北京— ;广州— 。(2)由图中①②城市的降水情况可知,这两个城市降水多集中在 季。 气候影响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图A是我国某地的砖墙斜顶屋,该地降水丰沛,砖墙不怕水浸,永久性较强,斜顶利于排水;图B是我国某地的荫房,该房四面镂空,利用当地干旱的气候来风干葡萄。(3)图A中的民居多分布于我国 ,图B中的民居多分布于我国 。(填图中的三个城市)(4)人们常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见降水会直接影响 生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章 第二节 一 季风气候显著 学生版.docx 第二章 第二节 一 季风气候显著.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