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40分钟 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众多“驴友”游遍大江南北,感受祖国的锦绣河山。读“驴友”提供的旅行路线图,完成1~3题。1四条旅行路线中,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 (B)A.路线① B.路线②C.路线③ D.路线④2“驴友”在沿线旅行过程中,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A)A.路线①:小桥流水的江南人家和茫茫的沙海B.路线②:麦浪滚滚的平原和巍峨的天山山脉C.路线③:崎岖的内蒙古高原和秀丽的桂林山水D.路线④:茂密的大兴安岭和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3“驴友”们提出:到路线②西段旅游宜采用“渐进—阶梯”模式,其目的是 (D)A.抵御恶劣的气候环境 B.躲避山洪暴发等灾害C.适应当地的交通条件 D.适应海拔的变化 《中国国家地理》曾评选出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如图是中国最美六大草原位置分布图。据此回答4、5题。4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 (A)A.分布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上B.均位于高原上C.遍布五个自治区D.多分布于干旱区5对中国最美六大草原的自然环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B)A.呼伦贝尔东部草原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B.锡林郭勒草原地形平坦C.祁连山草原黑土广布D.伊犁草原终年气候寒冷 建设中的川藏铁路是我国第二条进藏铁路。全线桥隧比(桥梁隧道占线路全长的比例)高达81%,被称为“最难修建的铁路”。读图完成6、7题。6川藏铁路经过 (A)A.四川盆地、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柴达木盆地C.黄土高原、青藏高原D.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7全线桥隧比较高的主要目的是 (B)A.增强刺激性 B.减缓线路的起伏程度C.尽量避免惊扰野生动物 D.便于欣赏沿途的风光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节选自竺可桢先生的《大自然的语言》)。据此完成8、9题。8文中描述的“地球上……区域”可能在 (B)A.热带雨林气候区 B.温带季风气候区 C.地中海气候区 D.高原山地气候区9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与该区域气候特征相符的是 (C) 气候舒适度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有关,体现不同天气、气候条件下人体的舒适状态。读我国南方部分省区冬季气候舒适期天数等值线图,回答10、11题。10下列关于我国气候描述正确的是 (A)A.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B.夏季全国普遍高温,最低温出现在漠河C.我国南方雨季较北方短D.图示城市都位于非季风区11候鸟式养老是一种特殊的养老生活,是指像鸟儿一样随着季节变换选择不同的地域养老,冬季气候舒适期天数较高的地区是老人冬季养老首选地,图中更受老人欢迎的冬季养老城市可能是 (D)A.长沙 B.贵阳 C.福州 D.南宁 读长江略图,完成12、13题。12图中长江沿岸的港口城市和交汇支流,对应正确的是 (C)A.①—宜宾—雅砻江 B.②—重庆—岷江C.③—武汉—汉江 D.④—南京—湘江13长江流域几乎年年发生洪涝灾害。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率增加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D)A.自然界气候的反常 B.人们对工程设施的维护不及时C.人工河道减少 D.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河湖淤积、湖泊面积减小 《地理中国》报道,著名的“桥上桥”(上下两层)位于黄河中游的支流上,下桥建于公元1667年,上桥建于公元1832年。20世纪80年代,当地居民在河中挖沙将下桥挖出,使“桥上桥”雄姿展现于世。读黄河流域简图和桥上桥示意图,完成14、15题。14根据材料推断,“桥上桥”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C)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15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 (C)A.在甲地建水电站,开发水能 B.在乙地修建水库蓄水C.在丙地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D.在丁地加固堤坝,疏通河道二、综合题(共30分)16“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如图示意中央红军长征路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1)中央红军长征从瑞金出发,途经东南丘陵、A云贵高原、黄土高原等地形区,最终到达陕西省的吴起镇。(1分)(2)金沙江河段奔流在山高谷深的B横断山区,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2分)(3)“岷山千里雪”四季可见,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1分)(4)长征途经许多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近年来,这些地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业,对这一做法你是否赞同 请说明理由。(4分)答:赞同。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带动当地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助于传承红色文化。不赞同。该地生态环境脆弱,若大力开发会加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经济欠发达,基础设施条件差,开发难度大。17(2023·上海学业考改编)小华同学计划暑假期间与父母一起沿219国道自驾游,出发前对沿途的地理环境进行了资料检索。请填写相关内容,帮助小华完善资料。(10分)(1)小华一家计划从东兴出发,依次经过北回归线穿越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然后再前往位于“世界屋脊”的西藏自治区和地形特点为“三山夹两盆”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分)(2)补充完成小华整理的表格资料。(4分)自然条件 查阅的主要地图 219国道沿线的主要地理事物主要地形 《中国地形》等地图 东南丘陵、云贵高原、横断山脉、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帕米尔高原、塔里木盆地、天山山脉、准噶尔盆地、阿尔泰山等主要气候类型 《中国气候》等地图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填气候类型)主要河流 《中国水系》 《中国地形》等地图 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3)在219国道云南段,小华一家可以看到的自然景观是C。(1分)(4)小华准备携带途经西藏段时需要用到的物品。推测他最有可能携带的物品并说明理由。(3分)答:防晒霜;太阳辐射强,紫外线强烈,保护皮肤。氧气袋;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缺氧。羽绒服;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做好保暖。(任选一条即可)18拓展探究题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影响河流特点的主要因素”。下面是该小组的探究程序,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探究过程。(12分)探究主题:影响河流特点的主要因素。探究资料: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我国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1)地形对河流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原因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在河流的地势阶梯交界处,是因为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3分)(2)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主要原因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低于0 ℃。(2分) (3)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小于(大于或小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河流。(1分)(4)植被对河流的影响: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年降水量超过800 mm,属于湿润区(干湿地区),植被茂密,河流含沙量小。(1分)(5)归纳总结:河流的特点可以从流向、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分析。这些河流特点与地形、气候、植被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2分)学以致用:读南美洲地形、河流分布图,完成(6)(7)题。(6)从图中可以看出,亚马孙河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向东。(1分)(7)请从地形角度分析,亚马孙河流量巨大的原因是北、西、南三面被高山、高原围绕,流域面积大,汇水面积广(或亚马孙河流域地处安第斯山脉、圭亚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间,流域面积大,支流多)。(2分)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40分钟 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众多“驴友”游遍大江南北,感受祖国的锦绣河山。读“驴友”提供的旅行路线图,完成1~3题。1四条旅行路线中,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 ( )A.路线① B.路线②C.路线③ D.路线④2“驴友”在沿线旅行过程中,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A.路线①:小桥流水的江南人家和茫茫的沙海B.路线②:麦浪滚滚的平原和巍峨的天山山脉C.路线③:崎岖的内蒙古高原和秀丽的桂林山水D.路线④:茂密的大兴安岭和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3“驴友”们提出:到路线②西段旅游宜采用“渐进—阶梯”模式,其目的是 ( )A.抵御恶劣的气候环境 B.躲避山洪暴发等灾害C.适应当地的交通条件 D.适应海拔的变化 《中国国家地理》曾评选出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如图是中国最美六大草原位置分布图。据此回答4、5题。4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 ( )A.分布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上B.均位于高原上C.遍布五个自治区D.多分布于干旱区5对中国最美六大草原的自然环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呼伦贝尔东部草原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B.锡林郭勒草原地形平坦C.祁连山草原黑土广布D.伊犁草原终年气候寒冷 建设中的川藏铁路是我国第二条进藏铁路。全线桥隧比(桥梁隧道占线路全长的比例)高达81%,被称为“最难修建的铁路”。读图完成6、7题。6川藏铁路经过 ( )A.四川盆地、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柴达木盆地C.黄土高原、青藏高原D.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7全线桥隧比较高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强刺激性 B.减缓线路的起伏程度C.尽量避免惊扰野生动物 D.便于欣赏沿途的风光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节选自竺可桢先生的《大自然的语言》)。据此完成8、9题。8文中描述的“地球上……区域”可能在 ( )A.热带雨林气候区 B.温带季风气候区 C.地中海气候区 D.高原山地气候区9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与该区域气候特征相符的是 ( ) 气候舒适度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有关,体现不同天气、气候条件下人体的舒适状态。读我国南方部分省区冬季气候舒适期天数等值线图,回答10、11题。10下列关于我国气候描述正确的是 ( )A.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B.夏季全国普遍高温,最低温出现在漠河C.我国南方雨季较北方短D.图示城市都位于非季风区11候鸟式养老是一种特殊的养老生活,是指像鸟儿一样随着季节变换选择不同的地域养老,冬季气候舒适期天数较高的地区是老人冬季养老首选地,图中更受老人欢迎的冬季养老城市可能是 ( )A.长沙 B.贵阳 C.福州 D.南宁 读长江略图,完成12、13题。12图中长江沿岸的港口城市和交汇支流,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宜宾—雅砻江 B.②—重庆—岷江C.③—武汉—汉江 D.④—南京—湘江13长江流域几乎年年发生洪涝灾害。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率增加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自然界气候的反常 B.人们对工程设施的维护不及时C.人工河道减少 D.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河湖淤积、湖泊面积减小 《地理中国》报道,著名的“桥上桥”(上下两层)位于黄河中游的支流上,下桥建于公元1667年,上桥建于公元1832年。20世纪80年代,当地居民在河中挖沙将下桥挖出,使“桥上桥”雄姿展现于世。读黄河流域简图和桥上桥示意图,完成14、15题。14根据材料推断,“桥上桥”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15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 ( )A.在甲地建水电站,开发水能 B.在乙地修建水库蓄水C.在丙地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D.在丁地加固堤坝,疏通河道二、综合题(共30分)16“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如图示意中央红军长征路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1)中央红军长征从瑞金出发,途经东南丘陵、A 、黄土高原等地形区,最终到达陕西省的吴起镇。(1分)(2)金沙江河段奔流在山高谷深的B 山区,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2分)(3)“岷山千里雪”四季可见,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1分)(4)长征途经许多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近年来,这些地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业,对这一做法你是否赞同 请说明理由。(4分)17(2023·上海学业考改编)小华同学计划暑假期间与父母一起沿219国道自驾游,出发前对沿途的地理环境进行了资料检索。请填写相关内容,帮助小华完善资料。(10分)(1)小华一家计划从东兴出发,依次经过北回归线穿越的 自治区和云南省,然后再前往位于“世界屋脊”的西藏自治区和地形特点为“三山夹两盆”的 自治区。(2分)(2)补充完成小华整理的表格资料。(4分)自然条件 查阅的主要地图 219国道沿线的主要地理事物主要地形 《中国地形》等地图 东南丘陵、云贵高原、横断山脉、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帕米尔高原、塔里木盆地、天山山脉、准噶尔盆地、阿尔泰山等主要气候类型 《中国气候》等地图 (填气候类型)主要河流 《中国水系》 《中国地形》等地图 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3)在219国道云南段,小华一家可以看到的自然景观是 。(1分)(4)小华准备携带途经西藏段时需要用到的物品。推测他最有可能携带的物品并说明理由。(3分)18拓展探究题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影响河流特点的主要因素”。下面是该小组的探究程序,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探究过程。(12分)探究主题:影响河流特点的主要因素。探究资料: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我国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1)地形对河流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原因 ,许多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在河流的地势阶梯交界处,是因为 。(3分)(2)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主要原因是 。(2分) (3)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流量 (大于或小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河流。(1分)(4)植被对河流的影响: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年降水量超过800 mm,属于 区(干湿地区),植被茂密,河流含沙量小。(1分)(5)归纳总结:河流的特点可以从 、水位、流量、 、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分析。这些河流特点与地形、气候、植被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2分)学以致用:读南美洲地形、河流分布图,完成(6)(7)题。(6)从图中可以看出,亚马孙河的流向大致是 。(1分)(7)请从地形角度分析,亚马孙河流量巨大的原因是 。(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学生版.docx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