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4 速度的测量 暑假衔接练习姓名: 学号: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探究小车从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的实验,下列做法中,能有效减少时间测量误差的是( )A.将斜面等分成更多段 B.适当减小斜面的高度C.换用质量更大的小车 D.听到撞击挡板声停表2.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使斜面的坡度越小越好,以便于测量时间B.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2大于全程的平均速度vC.小车从木板顶端下滑时,木板长度即为小车全程通过的路程D.测量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2时,要让小车从斜面中点由静止下滑3.用斜面和滑块做”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A.10cm/s B.9cm/s C.8cm/s D.7cm/s4.小枫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他将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A点静止释放,并同时按下电子停表开始计时(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小车经过AC全程的路程记为s,所用时间记为t,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车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B.小车下滑过程中全程的平均速度是0.3m/sC.如果在A点时先释放小车,后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B端的平均速度偏大D.小车下滑经过点时的速度小于经过点时的速度5.如图是“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顶端A点运动到斜面底端C点通过的路程为s1,其中上半段路程为s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便于测量时间,斜面要保持一个较小的坡度B.实验中全程平均速度大于上半程的平均速度C.实验时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小D.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直线运动6.如图所示,小明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点静止下滑,经过点到达点,图中已标出小车经过三点对应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段距离为B.段平均速度为C.小车从到做匀速直线运动D.若小车过后才开始计时,测出段平均速度将偏大7.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比从B点运动到D点用时短B.小球从A点到D点的路程是30.00mC.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0.1m/sD.小球在CD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在AD段的平均速度8.如图所示是用斜面和小车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车下滑过程在做变速运动B.测量下半程平均速度时要让小车从中点处静止滑下C.为了延长小车在斜面运动时间,可以减小倾斜程度D.实验时小车过了中点才停止计时,将会导致上半段平均速度偏小二、多项选择题9.如图所示为“测量物体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在前半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后半段的平均速度B.小车在前半段所用的时间等于后半段所用的时间C.实验中需要用到秒表和刻度尺D.为了准确测量时间,实验中尽可能的减小坡度10.如图是小明用频闪照相机(每隔闪拍一次)拍摄到的同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倾闪照片,他从A点起始,依次测量小球运动到各点到A点的距离,并在图片上标出,小明得出的以下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A.小球从A点到F点是做变速直线运动B.小球从B点运动到E点,通过的路程是C.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是D.小球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小于E、F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三、填空题11.如图所示,记录了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情况,该小汽车做的是 直线运动,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12.如图,在“测量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此过程小球做 (选填“变速”、或“匀速”)运动;已知,测得小球AC段的平均速度为4m/s,全程的平均速度为4.8m/s,则CD段的平均速度为 m/s。13.如图所示是小刘同学测量小车从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为了便于测量小车下滑时间,斜面的倾角应该 一些(选填:“大”或“小”),从图可知,小车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是 。14.小明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若秒表每格为1s(实验中指针没有转过1圈),则该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四、实验探究题15.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小车到达A、B、C三处的电子表的示数(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1)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 ;(2)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可算出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的平均速度为:vAB= m/s;(3)若小车已经驶过C点再停止计时,则测出的vBC会偏 (选填“大”或“小”);(4)斜面的倾角应设置较 (选填“大”或“小”),目的是 。16.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的实验。(1)实验中,应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以减小测量 的误差;(2)该实验中,测得长为 ,下半程平均速度 ;(3)对于该实验,小明同学提出了下列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有 (填写序号);①将小车拿到B点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B到C点的时间,就是段运动时间;②段的平均速度等于段的平均速度与段的平均速度的和的一半;③段中间时刻的速度为点的速度为,则。17.周末,小花带妹妹去公园玩耍,发现妹妹从滑滑梯上滑下时,会越来越快。为了研究物体从斜面上滑下时速度的变化,小花和小华用小车、斜面、挡板等器材进行了实验,如图甲所示,让小车从A点由静止滑下,图中圆圈内显示了小车到达B、C两点的时刻(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1)图甲中AB段的长度 cm,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平均速度为 cm/s;(2)为了测量小车在下半段的平均速度,小华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在下半段的平均速度,小华的做法是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3)图乙是“激流勇进”游乐项目,游船从高处沿滑道下滑,冲入水中,极具挑战性。为保证安全,需适当减小游船滑到底端的速度,请结合上述实验,给滑道设计者提一个合理建议: 。18.小南在“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上的A点静止滑下,如图所示。(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小南记录的数据如图,计算可知小车在前半程AB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AB为 m/s,若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VAB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小南想测量小车在后半程B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BC,他应该将小车从 (选填“A”或“B”)处静止释放。(4)通过计算可得,小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vAC 在后半程的平均速度vBC;他进一步分析发现,小车在路程中点的速度 在时间中点的速度。(以上两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请你仔细回顾该实验,提出一条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 。参考答案1.B2.B3.B4.D5.C6.D7.D8.B9.C,D10.A,B,C11.变速;13.512.变速;613.小;0.514.0.2;小于15.(1)刻度尺(2)0.2(3)小(4)小;便于测量时间16.(1)时间(2)0.800;0.4(3)①②17.(1)45.0;30.0(2)不正确(3)降低滑道的高度18.(1)(2)0.25;偏大(3)A(4)小于;大于(5)熟悉器材,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