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自然灾害 课件 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共3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 自然灾害 课件 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共38张PPT)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针对某一自然灾害或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议;掌握一定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安全防护技能。
素养目标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 二 章 中 国 的 自 然 环 境
第四节
汶川大地震
新课导入
常见的自然灾害
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
气象
灾害
地质
灾害
洪涝
台风
干旱
寒潮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气象灾害
干旱、洪涝、台风、寒潮
干旱
淮河江苏段水位降至历史最低,干涸的河床上杂草丛生
干旱是因长时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会造成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等。
洪 涝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都可能形成洪涝。
台风
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形成灾害。
寒潮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现象,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形成灾害。
除此之外,你还能说出哪些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泥石流、地震、滑坡
地震结构图
地震
危害
导致房屋倒塌、交通和通信中断、人员伤亡等,
滑坡
坡地上的不稳定块体在重力作用下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危害巨大。
危 害
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泥石流
在坡度较陡的沟谷中形成的饱含石块和泥土的特殊洪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为什么山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
山区相对高差大,坡度大,易于发生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
活动
认识身边的自然灾害
1.下列现象或事件,哪些属于自然灾害,为什么?
A.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把田地里很多西瓜砸烂了。
A属于自然灾害,因为冰雹是自然现象,并造成了损失;B不属于自然灾害,因为化工厂废水泄漏是人为原因;C不属于自然灾害,因为游客乱扔烟头致森林火灾,属于人为原因;D属于自然灾害,因为大风是自然现象,并造成了损失。
B.化工厂废水泄露,水田被污染,有刺鼻的鼻味。
C.一游客违反规定在林区吸烟,乱扔烟头,引发森林火灾。
D.楼上一块广告牌被一阵瞬间大风刮落,正好砸在楼下的两辆汽车上。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自然灾害种类多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
台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干旱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洪涝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寒潮影响范围广,西北、华北、东北地区较为严重。
看图,尝试归纳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特点。
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
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山区,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地震分布范围广,多发于台湾、西南和西北地区。
看图,尝试归纳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特点。
自然灾害之间的相互关系
台风
暴雨
洪灾
泥石流
带来
引发
山区洪水
地震
崩塌
滑坡
泥石流
洪水
强降水引发
堵塞河道引发
同一时间,往往有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例如,春夏季节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常见旱灾,江淮等地则多发洪涝灾害。同一地区,不仅会出现多种自然灾害,而且不同的自然灾害有时还会连续发生。
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
活动
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
1.参考对台风、干旱灾害集中分布区形成原因的解释,尝试解释我国其他自然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形成原因。
例如,台风从低纬度海洋侵入,登陆后逐渐减弱以至消失,所以我国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我国华北地区降水量较少,尤其是春季降水少,所以容易发生干旱灾害。
(1)结合版块构造学说,解释我国西南多地震的原因。
我国西南地区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地震。
(2)结合我国的地形分布特点和降水分布特点,解释我国滑坡和泥石流
灾害集中分布的形成原因。
我国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多山,坡陡,相对高差大;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所以这些地区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3)结合我国降水分布特点,解释我国洪涝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形成
原因。
我国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大,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且雨季长,多暴雨和连续性降雨,故平原地区和河谷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
2.人们常说“祸不单行”。想想看,台风、洪水会引发什么地质灾害?
在山区的河谷地带,地震会引发什么自然灾害?
台风带来的强降水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洪水会引发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在山区的河谷地带,地震会引发两岸岩体不稳定,形成崩塌灾害;在适当的降雨条件下,可进一步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大量岩石、土体在河谷堆积,会阻断河道,形成洪水灾害等。
防灾减灾
自然灾害经常发生,防灾减灾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我国在多个方面一直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绿色长城之辽宁
绿色长城之内蒙古
三北防护林中的绿色长城
人工降雨、节水灌溉、抗旱水源工程建设等。
干旱的解决措施
台风来袭我们应该怎样做?
尽量不外出。如果必须外出,以“避”为主。
遇到雷电时,要谨慎使用电器,严防触电。
检查、加固门窗,在窗户和阳台缝附近提前铺好毛巾,以防漏水。
……
暴雨避险指南
①暴雨天气尽量别出门
②尽量寻找身边的漂浮物
③远离电闸配电箱和桥梁
④不要驾驶车辆慌乱出行
⑤远离山体防不测
⑥远离广告牌、电线杆、路灯
夹角避险
蹲身抱头,躲在能抵挡塌落物的东西下,避免遭受房盖、墙砖的打击。
一定要远离玻璃制品、建筑外墙、门窗、灯具、家具等可能会坠落的物品。
远离坠落物
不能乘电梯
地震发生时不要使用电梯,如果地震时刚好在电梯里,应紧急按下按钮使电梯停下,尽快离开。
遇到地震 怎么办?
室内避险
选开阔地带
应迅速离开各种高大的危险物,选择开阔地,公园等避震,不要返回室内。
护住头部
避险时要注意保护好头部,可以用书包衣物等举在头顶或双手交叉举在头上十公分地方。
避开容易倒塌掉落的危险物,例如玻璃幕墙、过街天桥、高楼、广告牌等。
街道避险
避开水边
避开水边的危险环境,如河边、湖边、海边、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或者下游涨水。
避开山边
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如山脚下、陡岸边。以防出现山崩、陡石、泥石流等危险。
避开变压器,高压线下,以防止突然触电,避免二次伤害。
防止触电
避免高空坠物
野外避险
活动
了解避灾方法
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个人采取适当的方法,可以有效避灾。
阅读下面两条避灾方法,谈谈你的理解。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这两条避灾方法都是正确的。
(1)请参考避震经验十条如下:①要躲在坚固的家具下;②赶紧熄火;③不要仓皇逃出室外;④发生火灾立即扑灭;⑤要徒步避难,尽量少携带东西;⑥严禁在狭窄的地面、墙根、悬崖、河边停留;⑦注意山崩和地裂;⑧在海边要注意海啸,在低洼地要注意水淹;⑨不要害怕余震,不要听信谣言;⑩保持秩序,注意卫生;
(2)泥石流不同于滑坡、崩塌和地震,它是流动的,冲击和搬运能力很强。所以,当处于泥石流发生地区时,不能沿沟谷向下或向上跑,而应向两侧山坡上跑,离开沟谷地带,但注意不要在土质松软、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以免斜坡失稳下滑,应停留在基底稳固又较为平缓的地方。
中国的疆域
板书设计
自然灾害
常见的自然灾害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定义
分类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干旱、洪涝、台风、寒潮
地震、滑坡、泥石流
概况及特点
成因及分布
防灾减灾
措施
1.(河北邯郸大名期中)下列现象或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气温骤降,农作物被冻死 B.林区吸烟,引发火灾
C.汽车尾气,造成大气污染 D.工厂废水泄漏,污染河流
A
2.2022年5月9日夜间至23日清晨,云南省出现当年首场全省性暴雨过程,全面进入雨季。雨季开始后,云南省需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是( )
①洪涝  ②沙尘暴  ③地震  ④泥石流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D
随堂练习
3.(贵州铜仁中考)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防灾减灾工作备受关注。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
A.野外遇见雷阵雨应迅速藏在大树下
B.泥石流发生时应沿泥石流运动方向迅速逃离
C.当地震发生时,应及时乘电梯撤离至安全区域
D.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持续监测,及时发送预警信息
D
4.(陕西宝鸡渭滨区期末)读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片可以看出,对我国影响
最大、分布最广的自然灾害是____
和_____。
干旱
洪涝
(2)台风登陆,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最可能发生在____;冬季,
寒潮来袭,造成大范围剧烈降温,最可能发生在____。(填序号)
①江西南昌  ②河南郑州  ③浙江绍兴
④内蒙古呼伦贝尔  ⑤青海西宁
(3)山区常会出现滑坡和泥石流,其最不可能发生在____。(填
序号)
①甘肃 ②西藏 ③四川 ④重庆 ⑤新疆



(4)地震发生时,我们应当如何避灾?(回答一点,言之有
理即可)
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离到安全的空旷地带;不能及时撤离时,应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