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吉林省长春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一、选择题:本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天工开物》记载了古代制砖的工艺。下列制砖环节中,材料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择地取土 B.入模定型 C.烧坯成砖 D.修整轮廓2.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空气中可供给呼吸的气体是A.氮气 B. 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3. 下列饮品,每100mL中蛋白质含量较多的是A.菊花茶 B.纯牛奶 C.矿泉水 D.苹果汁4. 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试剂时,常用量筒量出体积。下列读数的方法正确的是5. 2025年中国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积极植树造林 B.践行节约用水C.坚持绿色出行 D.随意丢弃垃圾6. 与“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有关的图标中,表示“进行化学实验需戴好护目镜”的是7.生产中用氧炔焰切割金属,其反应原理: x的值是A. 1 B. 2 C. 3 D. 48. 化学小组利用“沉降”“过滤”“吸附”等方法净化伊通河水样。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沉降后,再使用右图简易净水装置进行净化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9. 某医用冷敷袋的内部结构如右下图。使用时挤压冷敷袋,内包装膜破裂,里面的水接触到夹层中的NH NO ,温度降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于制作外包装袋的塑料属于金属材料B.与外包装袋相比,内包装膜更易破裂C. NH NO 溶于水时吸热使温度降低D.运输、储存该医用冷敷袋时应防止挤压10.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认识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右图是硫元素“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x为 +3B. SO 对应的点是b点C. a点对应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SO D.锌与c点对应物质的稀溶液反应能生成氢气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7小题, 共40分。 11(4)3分, 15(2)2分, 16(2) ①2分,16(3)2分, 17 (8) 2分, 其它每空1分。1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结合元素周期表(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用化学用语填空:①磷元素的符号 ;② 2个氧原子 。(2)13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3)在我国近代化学启蒙者徐寿与他人合译的《化学鉴原》中,元素名称用字有规律,从偏旁就可以知道它们属于哪一类元素,如钠元素属于 元素。(4)含碳的化合物种类繁多,其中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 。请你根据以上内容,结合二氧化碳的化学式,写出获取的三条信息: (3分)。12.铁和铁合金作为金属材料一直被广泛应用。(1)钢是铁合金。钢的硬度比纯铁 。(2)写出一种生活中的铁制品: 。(3)铁能与空气中的水和 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 因此,生活中我们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铁制品生锈。(4)用CuSO 配制波尔多液时,不能使用铁制容器,原因是 铁可以把铜从CuSO 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 。13.五行传千载,变化藏其中。 “‘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是古人对物质及物质之间关系最朴素的认知。(1)木生火 (木燃烧生成火)。木柴能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木柴是 。(2)火生土 (火燃烧后变成灰烬)。将秸秆晒干烧灰,……即得到草木灰 (含有碳酸钾)。碳酸钾属于“氮肥”“磷肥”“钾肥”中的 肥。(3)土生金(矿石冶炼得到金属)。“火法炼锌”过程中应用的原理之一为: 其反应类型是 反应。(4)金生水(金属能凝聚水蒸气而成水)。水蒸气在温度较低的金属表面液化成水,该过程中水分子间的间隔变 。(5)水生木(用水灌溉,树木生长)。除水外,再写一条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6)与现代化学理论相比, “五行学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试举一例说明其局限性: 。14.在农业生产中,可利用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选种。(1)NaCl在水中的溶解有限度。右图为NaCl的溶解度曲线。①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②20℃时, NaCl的溶解度是 g。(2)若用NaCl固体和水配制100k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 需要NaCl固体的质量是 kg。15.中科院李灿院士团队在二氧化碳制甲醇(化学式为CH OH,甲醇是内燃机的理想燃料之一)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1) 图中表示CH OH的是 (填序号)。(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分)。(3)若该反应生成的两种物质中氧元素的总质量为16g,则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为 ________g(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4)该反应的应用价值是 (答一条)。16.回答“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实验中的相关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O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分);②用该方法制取O 的发生装置应选择图1中的装置 (填序号)。(3)将图2中的仪器组装成收集装置,与选择的发生装置相连,制取氧气。实验完成后,老师对“组装收集装置”和“收集气体”的过程进行点评,上述两个过程中的一些错误操作,可能会影响收集到氧气的浓度,例如“未验满就停止收集”。请再写出两点可能导致收集到氧气的浓度偏低的错误操作: (2分)。17.化学小组以NaOH为例,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维度一: 定性认识 NaOH 及其溶液(1) NaOH属于“酸”或“碱”中的 。(2)将NaOH 暴露在空气中,可观察到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该现象反映出 NaOH的性质有 (答一条)。(3)向稀NaOH 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振荡。可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维度二:定量研究 NaOH 溶液与不同物质的反应I.酸碱度视角25 ℃时,利用装置(图1)测定 NaOH 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 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2所示(控制反应过程中温度不变)。(4)烧杯中预先盛装的溶液是 。(5)当滴入液体的体积为 mL时,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Ⅱ.能量视角(6)利用传感器测定NaOH溶液与CO 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3所示,水为对照组。由图3可知,NaOH 与CO 的反应属于 (选填“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提出问题】如何通过气体压强变化认识NaOH 溶液与CO 的反应 【查阅资料】①可以通过反应物的减少或生成物的增加判断反应的发生情况;②影响密闭体系内气体压强的因素有气体分子数、气体所占体积和温度。【实施实验】利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图4)进行实验。打开传感器,待压强平稳后将水匀速注入充满 CO 的集气瓶中,压强稳定后再匀速注入等体积的NaOH 溶液。测得气体压强变化如图5所示。【分析解释数据】(7)对比a点、b点及 点压强的大小,可证明NaOH与CO 发生了反应。(8)结合b点→c点的变化过程,解释b点、c点压强相同的原因: (2分)。2025年长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B C D A B D A A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7小题, 共40分。 11(4)3分, 15 (2) 2分, 16 (2) ①2分,16 (3) 2分, 17 (8) 2分, 其它每空1分。11. (1) ①P ②2O(2) 26.98(3)金属(4)结合化学式,从宏观组成、微观构成、定量、物质分类等视角合理作答。示例: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12. (1) 大(合理即可)(2)铁钉(合理即可)(3) 氧气或O (4)强(合理即可)13. (1) 可燃物(2) 钾(3) 分解(4)小(合理即可)(5)阳光、肥料、二氧化碳等合理作答(6)从转化或分类等视角合理作答。示例:木生火未提及氧气的作用;金生水的过程中并不是金属转化成水。14. (1) ①增大(合理即可) ②36.0或36(2)1615. (1) 丁(3)3(4)基于化学方程式,从能源或环保等角度合理作答。示例:反应消耗CO ,有利于实现碳中和;反应生成CH OH,有助于缓解能源短缺问题。16. (1) 酒精灯②A(3)从“组装装置”或“收集操作”视角,合理论述。示例:组装装置:玻璃导管的长端与乳胶管相连;收集操作:玻璃导管未伸入到集气瓶底部。17. (1) 碱(2)易潮解(合理即可)(3)红或粉红(合理即可)(4) 氢氧化钠溶液或NaOH 溶液或NaOH(5)10(6)放热反应(7) d(8)结合b→c的变化过程中从温度、气体所占体积、分子数目三个视角判断出对压强的影响并给出合理解释。示例:在b→c的变化过程中:注入 NaOH 溶液,气体所占体积减小,压强增大;CO 与NaOH溶液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CO 与NaOH溶液反应,CO 分子数减少,压强减小。各种因素的影响相互抵消,b点与c点的压强相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