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同步练习A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板块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 同步练习A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板块上册

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 同步练习A卷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拓展板块上册
一、选择题
1. 下列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磔磔(zhé zhé)B. 徂徕(cú lái)
C. 菡萏(hàn dàn)D. 涟漪(lián yī)
2. 下列对《石钟山记》写作意图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强调实地考察的重要性
B. 批判古人的错误观点
C. 描绘石钟山的奇景
D. 抒发对自然的热爱
3. 《登泰山记》中“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 比喻
B. 拟人
C. 夸张
D. 排比
4. 《黄山记》中“大自然把紫红的峰,雪浪云的海,虚无缥缈的雾,苍翠的松,拿过来组成了无穷尽的幻异的景”体现的写作手法是( )
A. 白描
B. 铺陈
C. 对比
D. 象征
5. 下列对《瓦尔登湖》主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倡导简朴生活
B. 批判现代文明
C. 强调自然对精神的净化
D. 赞美人类征服自然的勇气
二、填空题
1. 《登泰山记》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________派的代表人物。
2. 《黄山记》通过描绘黄山的险峻,表达了“只有勇于________的人才能征服自然”的主旨。
3. 《瓦尔登湖》的作者是________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
三、课内阅读
《石钟山记》(节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1. 苏轼为何选择“莫夜月明”时分考察石钟山?
2. 文中对绝壁下环境的描写有何作用?
3. 苏轼通过实地考察得出了什么结论?
《瓦尔登湖》(节选)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我不希望度过非生活的生活,生活是这样的可爱;我却也不愿意去修行过隐逸的生活,除非是万不得已。我要生活得深深地把生命的精髓都吸到,要生活得稳稳当当,生活得斯巴达式的,以便根除一切非生活的东西,划出一块刈割的面积来,再细细地刈割或修剪,把生活压缩到一个角隅里去,把它缩小到最低的条件中,如果它被证明是卑微的,那么就把那真正的卑微全部认识到,并把它的卑微之处公布于世界;或者,如果它是崇高的,就用切身的经历来体会它,在我下一次远游时,也可以作出一个真实的报道。
1. 梭罗“步入丛林”的目的是什么?
2. 如何理解“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
3. 这段文字体现了梭罗怎样的人生态度?
四、课外阅读
《山溪的低语》
老家屋后的山溪,是条会说话的河。春天融雪时,它“哗哗”地跑,像追着什么;夏天暴雨后,它“咚咚”地撞着石头,带着股野劲;到了秋天,水浅了,声音也轻了,像老人在絮叨。
爷爷常带我去溪边。他蹲在青石上,看水里的小鱼摆尾,说:“鱼知道水的脾气,才不会被冲走。”有次我想抓条小鱼,他拦住我:“这溪里的鱼,是山养的。你抓了,明年就没人陪溪水玩了。”他说这话时,溪水流过石头的缝隙,发出“沙沙”的响,像在应和。
后来村里修水渠,有人说要把山溪引到田里,“让它多干点活”。爷爷拄着拐杖去拦:“溪水有自己的路,别逼它。”那天他站在溪边,背影比青石还直。最终水渠绕开了山溪,溪水依旧按自己的节奏流——春天跑,夏天闹,秋天絮叨。
现在我每次回乡,都要去溪边站站。水还是那么清,能看见水底的卵石,像爷爷当年说的“山的骨头”。风过时,溪水“叮咚”响,我突然懂了爷爷的话:山和水都有脾气,人要学会顺着它们的性子,才不算辜负。
1. 文中不同季节的溪水声有何特点?体现了溪水怎样的“性子”?
2. 分析“鱼知道水的脾气,才不会被冲走”一句的深层含义。
3. 爷爷为什么反对“把山溪引到田里”?这与《像山那样思考》的哪一观点相呼应?
五、作文
请以“探索自然,感悟生命”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第五单元 同步练习A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A
3. B
4. B
5. D
二、填空题
1. 姚鼐;桐城
2. 攀登、探索
3. 美
三、课内阅读
《石钟山记》
1. 为了亲耳聆听石钟山的声音,验证郦道元的说法。
2. 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烘托考察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不敢夜泊绝壁作铺垫。
3. 石钟山得名是因为水石相搏,发出如钟鼓之声,强调“目见耳闻”的重要性。
《瓦尔登湖》
1. 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活得深刻,吸取生命的精华。
2. 指摒弃物质的束缚和虚浮的社交,追求精神的富足。
3. 倡导简朴生活,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批判现代文明对人性的异化。
四、课外阅读
《山溪的低语》
1. 春天轻快活泼,夏天野性有力,秋天轻柔舒缓;体现溪水顺应自然、自由生长的“性子”。
2. 表面说鱼适应溪水才能生存,实则暗示人要尊重自然规律,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3. 爷爷认为溪水有自己的节奏,不应被强行改变;这与《像山那样思考》中“人类应尊重自然规律”的观点相呼应。
五、作文(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