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同步练习A卷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拓展板块下册一、选择题1. 下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荻(dí)花 谪(zhé)居 悯(mǐn)然B. 谂(niǎn)知 玉骢(cōng) 笑靥(yè)C. 罗绮(qǐ) 盗跖(zhí) 罪愆(yǎn)D. 提(tí)防 亢(kàng)旱 甘霖(lín)2.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琵琶行并序》的作者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B. 《长亭送别》选自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属于元杂剧。C.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是一部著名的爱情悲剧。D. 沈从文的《边城》描绘了湘西地区的风土人情。3. 下列对《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诗人与琵琶女都来自远方,因此倍感亲切。B. 两人都经历了人生的起伏,情感上产生共鸣。C. 诗人感叹自己被贬谪的命运,对琵琶女表示同情。D. 两人初次相遇,却因共同的遭遇而成为知己。二、填空题1. 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并序》)2.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__________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3. 《边城》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三、课内阅读(一)阅读《琵琶行并序》选段,完成1-3题。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1. 请赏析“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一句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2. 选段中描写音乐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3. 结尾“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二)阅读《边城》选段,完成4-6题。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4. 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突出了翠翠怎样的形象特点?5. “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一句有何深刻含义?6. 结合全文,分析翠翠的性格对小说主题的作用。四、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老手艺》巷尾的老木匠铺子还开着。八十岁的陈师傅戴着老花镜,正在给一把木椅上漆。木纹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像是岁月沉淀的琥珀。“现在年轻人都去学电脑了,谁还学这个?”我摸着光滑的椅背感叹。陈师傅笑了笑,手里的刷子仍在游走:“机器做的椅子是死的,手工活有温度。”他说起年轻时走街串巷打家具的日子,斧头凿子在木头上跳舞,木屑像雪花般飘落。“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找我,现在……”话音未落,门铃响了,是个年轻人抱着笔记本进来:“陈爷爷,我想跟您学做木工。”阳光穿过窗棂,照在师徒二人专注的侧脸上。老手艺,原来从未走远。1. 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2. 陈师傅为什么说“机器做的椅子是死的,手工活有温度”?3. 年轻人的出现有何象征意义?4.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老手艺,原来从未走远”这句话的理解。(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十字路口》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望着四个方向的路牌。东边是繁华的都市,霓虹闪烁;西边是宁静的乡村,炊烟袅袅;南边是神秘的森林,雾气弥漫;北边是陡峭的山峰,白雪皑皑。父亲曾说:“选择决定人生。”可我该如何选择?一位老者拄着拐杖走来:“孩子,每条路都有风景,也有荆棘。重要的不是路的方向,而是你是否有走下去的勇气。”我深吸一口气,朝着东边迈出了第一步。身后,老者的笑声在风中飘散:“记住,无论走哪条路,都要回头看看来时的脚印。”5. 文中的“十字路口”有何象征意义?6. 老者的话“每条路都有风景,也有荆棘”蕴含了怎样的哲理?7. “我”最终选择东边的路,这一决定反映了怎样的心理?8.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无论走哪条路,都要回头看看来时的脚印”这句话的理解。五、作文以“离别中的成长”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结合本单元所学内容,表达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第二单元 同步练习A卷 答案一、选择题1. A 2. C 3. B二、填空题1. 犹抱琵琶半遮面2. 北雁南飞3. 沈从文三、课内阅读(一)1.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大弦的声音比作急雨,小弦的声音比作私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琵琶声的高低起伏和节奏变化,增强了音乐的画面感和感染力。2. ①比喻: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将琵琶声比作珍珠落玉盘,突出其清脆圆润。②通感:如“间关莺语花底滑”,将听觉转化为视觉,表现音乐的流畅婉转。③对比:大弦与小弦的声音对比,突出音乐的层次感。3. 环境描写。通过描写周围环境的寂静和江心的秋月,侧面烘托出琵琶女演奏的动人,营造出余音绕梁的艺术效果,深化了诗歌的意境。(二)4. 肖像描写和比喻手法。突出了翠翠天真活泼、纯洁善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形象特点。5. 自然不仅赋予翠翠健康的体魄,更塑造了她纯真质朴的心灵,体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6. 翠翠的纯真善良与湘西的自然环境相呼应,她的爱情悲剧反映了人性的美好与命运的无常,深化了小说对人性、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四、课外阅读(一)1. 比喻。将木纹比作琥珀,形象地表现了老木匠手艺的精湛和木材的温润质感,表达了对传统手艺的赞美。2. 机器生产的椅子缺乏手工制作的情感和温度,而手工活融入了匠人的心血和技艺,具有生命力和独特的艺术价值。3. 年轻人的出现象征着传统手艺的传承与新生,说明老手艺在新时代仍有吸引力和生命力。4. 老手艺虽然面临现代工业的冲击,但仍有人坚守和传承,它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匠人精神永远不会消失。(二)5. 象征人生的选择时刻,面临不同的道路和方向。6. 人生的每一种选择都有其利弊,既有美好的风景,也会遇到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7. 反映了“我”对繁华都市的向往和追求梦想的勇气,同时也隐含着对未知的迷茫和期待。8. 这句话提醒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要不断反思和总结,从过去的经历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好地前行。例如,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回顾自己的努力和进步,能增强信心和动力。五、作文(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