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同步练习A卷(含答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同步练习A卷(含答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同步练习A卷2025-2026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一、选择题
1. 下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百舸(gě) 慰藉(jiè) 炽(chì)热
B. 铆(mǎo)钉 撂下(liào) 执拗(ào)
C. 炽(zhì)热 吮(shǔn)吸 笨拙(zhuō)
D. 怂(sǒng)恿 褶(zhě)皱 跌宕(yàng)
2. 下列对《沁园春·长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以阔大背景烘托诗人的独立形象。
B. “层林尽染”“百舸争流”等意象,既写秋景,又暗含蓬勃的生命力。
C.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迷茫,而非对时代的思考。
D.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以豪迈动作,展现青年改造世界的壮志。
3. 《红烛》中,“红烛”的象征意义不包括( )
A. 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B. 牺牲自我、照亮他人的精神
C. 对现实的妥协与退让 D. 对光明与真理的向往
4. 《百合花》中,“百合花被子”的作用是( )
A. 体现新媳妇的嫁妆珍贵,暗示她对婚姻的重视
B. 作为线索串联情节,象征纯洁的人性与革命情谊
C. 对比通讯员的朴素,突出贫富差距
D. 仅为情节道具,无深层含义
5. 下列对《峨日朵雪峰之侧》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表达了对登山失败的遗憾
B. “石砾滑坡”“雄鹰扇动翅膀”等意象,营造了壮阔而紧张的氛围
C. 全诗以轻松的语调,展现了登山的愉悦体验
D. “我小心地探出前额”刻画了“我”胆怯退缩的心理
6. 《致云雀》中,云雀的形象特点是( )
A. 怯懦而敏感,躲在云端不敢显露
B. 自由而欢乐,用歌声传递对生活的热爱
C. 孤独而悲伤,歌声中充满对命运的抱怨
D. 骄傲而自负,以歌声炫耀自身的优越
7. 下列对《哦,香雪》中“铅笔盒”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象征香雪对知识与文明的向往 B. 代表城市与乡村的差距
C. 暗示香雪对改变命运的渴望 D. 仅为普通文具,无特殊含义
8.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艾青的代表作,风格豪放炽烈
B. 闻一多是“新月派”诗人,提出“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理论
C. 《百合花》是当代作家茹志鹃的长篇小说,以解放战争为背景
D. 雪莱是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致云雀》是其抒情诗代表作
二、填空题
1. 《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问句引发对时代命运的思考。
2. 《红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点出红烛“牺牲自我”的精神。
3. 《峨日朵雪峰之侧》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小昆虫的顽强,衬托“我”的坚守。
4. 《致云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云雀的歌声比作“从天堂倾泻的甘霖”。
5. 《百合花》中,通讯员枪筒里的“_____________”象征他未脱的稚气与纯真。
6. 《哦,香雪》中,香雪所在的村庄叫“_____________”,是台儿沟唯一的学校所在地。
三、课内阅读(《百合花》节选)
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坚持要将自己的百合花被子盖在他身上,卫生员想拦,新媳妇“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卫生员一眼”,然后“低下头,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
1. 新媳妇“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等动作,表现了她怎样的心理?
2. 分析“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的细节描写有何作用。
3. 百合花被子在选段中象征什么?与通讯员的形象有何关联?
四、课外阅读(一)《山坳里的读书声》
老林的学校在山坳里,只有一间教室,六个年级的学生挤在一起。他既是老师,又是校长,还是炊事员——早上五点起来烧火做饭,七点站在黑板前教一年级认“山”“水”,下午带五年级算“鸡兔同笼”,傍晚送最远的孩子回家,单程要走两小时山路。
有人劝他:“去镇上教书吧,工资高,不用这么累。”老林指着教室后墙的奖状——那是他带的学生考上县中时送的,“这些娃眼神亮,像山涧的水,我走了,这水就断了”。
去年冬天,山里下大雪,教室的窗玻璃碎了一块,冷风直往里灌。老林把自己的棉袄拆了,用棉花和塑料布糊在窗上;学生冻得手发僵,他烧了柴火让大家烤手,自己却站在风口讲课,后来咳了一个月。有个叫阿梅的女生,想辍学帮家里放羊,老林去她家跑了三趟,说“我帮你补数学课,你考上县中,就能带全家走出山了”。现在阿梅的课本上,还夹着老林给她画的小太阳。
今年春天,县教育局送来新桌椅,老林摸着光滑的桌面,眼里亮闪闪的:“你看,这山里的光,越来越亮了。”
1. 文中“山涧的水”“小太阳”分别象征什么?
2. 老林的形象与《哦,香雪》中的香雪有何相似之处?
3. 结合《百合花》中“普通人的坚守”,分析老林“不离开山坳”的原因。
五、作文
以“微小的光亮”为题,写一篇800字的文章。要求:结合本单元课文(如《百合花》中的通讯员、《哦,香雪》中的香雪等),叙议结合,情感真挚。
第一单元 同步练习A卷答案
一、选择题
1. A(B项“执拗”应读niù;C项“炽热”应读chì;D项“跌宕”应读diē dàng)
2. C(“问苍茫大地”表达的是对时代命运的思考,而非个人迷茫)
3. C(红烛象征执着与牺牲,无“妥协退让”之意)
4. B
5. B(A项“征服的高度”体现坚守,非遗憾;C项语调壮阔而凝重;D项“小心探出”体现谨慎而非胆怯)
6. B
7. D(铅笔盒象征对文明与改变的渴望)
8. B(A项《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作者是郭沫若;C项《百合花》是短篇小说;D项雪莱是英国诗人)
二、填空题
1.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2.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或“莫问收获 但问耕耘”)
3. 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 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
4. 你从大地一跃而起 像一朵烈火的青云
5. 野菊花
6. 台儿沟
三、课内阅读
1. 表现了新媳妇对通讯员牺牲的悲痛,对他的敬重,以及“一定要为他做些什么”的坚定——她用自己最珍贵的被子,表达对烈士的哀悼与敬意。
2. “细细地、密密地缝”既刻画了新媳妇的细心,又暗含她对通讯员的不舍(仿佛想通过缝补留住他);破洞是通讯员牺牲的痕迹,缝补的动作是对他生命的“延续”,体现普通人之间的温暖情谊。
3. 百合花被子象征纯洁、善良与牺牲精神。通讯员为保护群众牺牲,他的精神如百合花般纯洁;新媳妇用被子覆盖他,是对这种精神的认可与传承。
四、课外阅读(一)
1. “山涧的水”象征孩子们的纯真与潜力;“小太阳”象征老林对学生的希望与鼓励(或“知识带来的光明”)。
2. 二者都有对“光亮”的追求:香雪追求铅笔盒(文明与知识),老林追求让孩子们获得教育(走出大山的希望);都体现了“微小却坚定的执着”。
3. 老林的坚守与《百合花》中通讯员“为他人牺牲”的精神一致:他们都选择为他人付出(通讯员保护群众,老林守护学生);都源于对“美好”的信念(通讯员相信革命会胜利,老林相信教育能改变命运)。
五、作文(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